查文庫>稿件> 《泉水》評課稿2篇

《泉水》評課稿

《泉水》評課稿2篇

《泉水》評課稿1

  汪老師人如其名,課如其人,清新、秀美。聽了《泉水》一課,讓我感動了好久。這節課的亮點很多,細細品味,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一、有效識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汪老師引領學生用各種形式的誦讀來識字,把理解詞語與認識事物融為一體。如適時地用多媒體出現“瓦罐”、“杜鵑花”、“天然水塔”的圖片讓學生透過認識事物來理解詞語,從而也積累了詞語。在理解“清脆”一詞時,汪老師巧妙地運用現成的資源,說:“你的聲音很清脆。”還提了一個拓展性的問題:“你還聽到什麼聲音很清脆?”這樣,學生既理解了“清脆”一詞的意思,又學會了運用這一詞語。

  二、以讀為本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所以汪老師在課堂上透過讓學生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品讀、換位體驗合作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達到了審美的情趣。

  三、個性閱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汪老師在課堂中非常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如:在學生讀了“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裡衝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這句話後,汪老師說:“老師發現你這個“衝”讀得特別響,為什麼?”“剛才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感受,你能把這些感受濃縮成一個詞來說嗎?衝出來”然後再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感受來讀好這句話。汪老師又引導學生說:“泉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那麼久,一下子看到這麼美麗的世界,陽光那麼燦爛,到處桃紅柳綠,鳥語花香,泉水的心情又是怎麼樣的?”再次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在指導讀泉水說的話時,汪老師啟發道:“從泉水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泉水很熱情、大方、自豪、高興)。在學生帶著這些感受讀好這句話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泉水的樂於助人、無私奉獻。

  感謝汪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堂既實在又精彩的課。

《泉水》評課稿2

  現在我重點來講講《泉水》這一課這節課。陳老師能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體驗上,特別是語言的遷移運用上,設計了一個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讀和說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有以下幾點和大家探討。

  一、讀中品味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薰陶的好教材。因此,陳老師能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齊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為主

  陳老師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學定教,因勢利導,採用師生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互動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依據課文語言特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陳老師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透過說話、寫話練習,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裡的語言。從而,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紮紮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聽了這節課,讓我感受到一小濃濃的教研氣氛,教師們濃濃的朝氣!這是一種好現象,希望以後能多多向你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