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國土局年度行政調解工作總結範文
篇一:鄉鎮國土局年度行政調解工作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機構健全。
我局成立了行政調解工作、矛盾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協調和指導開展行政調解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執法、法規股負責人任成員,下設“行政調解室”和“矛盾糾紛調解室”,並配備專人負責,行政調解具體工作由法規股牽頭,負責我局行政糾紛和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化解和資訊報送工作。
二、完善工作制度,化解糾紛
(一)切實加強行政調解力度 進一步強化了依法行政觀念,大力加強行政行為的規範化建設和透明化建設。針對拆遷安置、徵地補償等工作中出現的常見性、多發性矛盾糾紛,以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嚴防矛盾糾紛激化,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積極發揮行政調解職能,強化盡職盡責和服務意識,以 “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為原則,嚴格落 “一崗雙責”責任制,我局堅持實行領導每日輪流接訪制度,對群眾的來訪,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及時移交相關責任股室限時解決。嚴格落實接待登記制度,對群眾的每一件來信來訪事項均認真進行登記,做好記錄,並交由相關責任股室限期辦理,及時向來信來訪群眾告知辦理結果,積極進行調節和疏導。 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每月一次排查不穩定資訊上報制度,認真疏理了我局存在的不穩定因素,並針對性地制定了有效處置方案,有效防止了非正常上訪、重複上訪、集體上訪,以及群體性的事件的發生。
(二)切實加強“大調解”聯調力度 堅持既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又相互銜接、整體聯動的原則,暢通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及信訪督導之間的工作流程。
(三)切實加強綜合治理協調力度 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彙總各調節機構的運轉情況,建立了“調解”資訊平臺,實現優勢互補。針對責任關係複雜,涉及多個部門的複雜矛盾糾紛,我局邀請相關責任部門參與協調解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1至11月份,我局無行政調解案件。 三、嚴格考核問責 我局把“大調解”工作作為綜治、維穩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並納入目標管理。對調解工作成績突出的責任股室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對調解工作不落實,導致矛盾糾紛突出、發生重大群體性的事件的責任股室,將追究相關責任。
篇二:鄉鎮國土局年度行政調解工作總結
2018年以來,我局圍繞服務大局謀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根據省、市、縣綜合治理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落實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健全和完善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效工作機制。現將2018年我局維穩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綜治工作責任制。
認識到位是關鍵,組織落實是保證,責任到位是基礎。為認真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局領導班子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指導思想不動搖,專門成立了農業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馬忠強任組長,紀委書記為副組長。農經站,畜牧生產發展股,糧油發展中心,特色產業發展中心,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局辦公室等為成員單位,各涉及站股長為責任人組成農業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
責協調及階段性總結、資訊報送工作,制定出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具體意見和工作措施。
二、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建立活動,綜治維穩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建立平安單位是一項社會系統工作,只有全域性幹部職工充分認識到綜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把這項關係每個公民、家庭、民族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好。
三、搞好信訪接待,認真化解矛盾。
積極做好土地糾紛調處工作,加強農村土地確權調處糾紛,化解矛盾,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堅持每月錄入矛盾糾紛資訊、矛盾糾紛整體態勢分析及對策建議;維穩資訊錄入,認真疏理了存在的不穩定因,並針對性地制定了有效處置方案,有效防止了非正常上訪、重複上訪、集體上訪,以及群體性的事件的發生。
1、全年共接待辦理群眾信訪案(事)件21起,化解矛盾糾紛42起,印發宣傳資料1500份。
2、對不願進行行政調解或未達成協議的,積極引導當事人運用行政複議、裁決等方式進行解決,有效化解了矛盾,確保了社會安全和諧。
四、應急工作
1、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認真抓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進一步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應急管理能力,主動應對、最大限度地預防、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學習貫徹落實的濃厚氛圍。二是切實加強應急組織體系建設。三是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堅持“預防為主、預防和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完善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2、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根據我縣近年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結合三農工作特點,制定完善了《XX縣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治預案》、《XX縣突發動物疫病應急預案》、《XX縣農業自然災害突發事件
應急預案》等應急預案,提高了救災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和覆蓋面。制定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通訊暢通,及時上報災情。
3、切實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認真及時的組織開展了全縣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壯大農技人員隊伍,提高農技人員綜合素質,增強農技人員的應急指導能力;今年以來,先後邀請省、市農業專家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6次,有
針對性的培訓農技人員和示範戶。培訓技術指導員100餘人次、科技示範戶100餘人次、發放各類資料500冊,打造了一支理念先進、技能優良、作用明顯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為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五、防邪工作
按縣委防邪辦的檔案及會議精神,我局認真傳達,並要求職工準時網上收看防邪文藝節目和投票,一年來我局發放宣傳資料1000張,且安排專人負責宣傳,對外公佈了舉報電話,在全域性營造了人人參與反邪教活動的良好氛圍。
六、保密工作
按照縣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縣保密局《關於在全縣開展保密承諾書籤訂工作的通知》,農業局高度重視,及時對有關人員傳達了檔案精神,並簽訂保密承諾書,認真做好保密承諾工作。 首先,為加強對保密工作的領導。
我局及時調整充實了保密工作領導小組。主管機關工作的局長任領導小組組長,為第一責任人;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其它相關負責人為成員;明確了辦公室具體負責保密工作,保密重點部門也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同時也明確了各部門的保密職責,使有關部門負責人不僅要做好各項本職工作,還要做好相關的保密工作。 其次,健全制度,完善措施,保密工作得到規範化。建立健全保密規章制度是做好新時期保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局注重保密工作制度建設,修訂完善了相關的保密工作制度。先後制訂了《保密工作治理規定》、《檔案工作人員保密職責》、《計算機保密治理規定》、《文書列印、影印治理規定》、《檔案傳閱、治理、歸檔制度》、以及保密審查、失洩密報告制度、秘密檔案、內部資料的傳遞、回收、登出規定、秘密檔案、內部資料的傳遞等相關制度。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安全生產不忽視、宣傳力度不夠、物質保障沒跟上、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需要提高。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加強領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制定的工作方案和簽訂的責任執行,始終堅持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分析形勢,查詢薄弱環節,解決重點和難度問題。
2、高度重視強化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一是以“六月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大調解”工作宣傳,進一步營造“綜合治理人人有責、平安建設人人參與”的濃厚社會氛圍。堅持“一手抓清理,一手抓防範”,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法律趕場”活動,把職工法制宣傳和安全教育納入單位制度化、常態化工作。二是在鞏固縣級“平安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動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平安單位、平安機關、平安股室的建立活動,深入推進“月月創平安”、“月月保平安”活動,不斷推進全域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3、加大社會穩定及相關工作的物質保障。做好社會穩定及相關工作要有較好的物質基礎作保證。
4、加強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一是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依法思想素質;二是深入學習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政治監督的能力;三是深入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四是加強廉政建設,自覺抵制不正之風的侵害。
篇三:鄉鎮國土局年度行政調解工作總結
一年來,鄉綜治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政法綜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四區戰略"打造名副其實的蓮花之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注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著力點,以新一輪平安建立為抓手,以政法綜治隊伍建設為保障,不斷完善“360"服務機制,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全力推進政法綜治工作,為順利實現全鄉“十二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一、完善獎懲機制,激發基層活力
鄉黨委、政府立足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確保全鄉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以“建立平安"活動為載體,實施了“組織、制度、責任制、落實、督查、典型示範”六個保障機制,鄉黨委定期聽取鄉綜治辦、鄉信訪辦、鄉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工作彙報,對涉及社會穩定的重大信訪矛盾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安排專人,限期解決,並將處辦情況作為年終鄉村幹部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今年年初在全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工作會議上,與各綜合治理責任單位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同時對上年度綜治工作先進村、優秀治安中心戶長進行了表彰獎勵。
二、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幹群素質
一是開展建立“平安”宣傳活動。按照縣綜治委的統一安排,我們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大力開展建立“平安"的宣傳活動。在今年三月份建立“平安"宣傳活動中,鄉村兩級透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辦板報,張貼標語,廣播喊話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了良好的政法綜治工作氛圍。二是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今年在鄉集鎮中心區,懸掛反邪教警示掛圖,向來往群眾散發“平安"、治安安全防範、反邪教警示教育、信訪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宣傳資料。
三、創新社會管理,抓好安全防範
按照縣綜治委《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範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大力開展治安防範宣傳工作,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網路,加強農村治安防範工作,不斷提高全鄉社會治安防控能力。
一是加強綜治網路建設。每月對全鄉8個村級綜治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每月召開一次“三員合一"工作會,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意見以及他們調解處理情況,分析其原因。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的,要求村黨支部及時予以調整。另外,投入資金近40萬元,在全市率先成立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把基層行政資源整合起來,形成抓綜治、保平安的合力。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是在縣綜治委的精心指導和鄉黨委、政府領導下,設立的一個集綜合治理、維護穩定和平安建設為一體的工作平臺,下設“一心六室",即矛盾調處中心、綜治辦公室、維穩辦公室、司法所辦公室、訴求表達室、平安建設辦公室、三調聯動辦公室。同時,公安、國土、計生、安全、民政、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聯合參與“聯創中心’’的工作。“聯創中心’’主任由鄉黨委書記兼任,常務副主任由鄉黨委副書記兼任,副主任由鄉派出所所長、鄉維穩資訊督查員兼任。自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成立以來,各種矛盾發現及時,調處有力,深受群眾的好評,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率先達到一級鄉所標準,先後接受了舒曉琴、周萌、張傳發、劉和平、彭豔萍、周敏等省市領導同志的視察,並得到了一致肯定。
二是推行“360"便民服務工作法。為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創新社會管理,切實提高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鄉摸索出一套“360"工作法。今年以來,我鄉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契機,不斷完善便民服務機制,在全鄉範圍內積極推行360便民服務工作機制,透過“定點服務、上門服務、網路服務"三種服務方式;充分利用“鄉、站、隊、村、組、員”六位一體服務體系;實現與群眾“零距離’’貼心微笑服務。組建8個工作組,在全鄉開展“進百家門,察百家情,解百家憂,助百家富,求百條計"活動,黨員幹部進村入戶走訪群眾,做到“每組必到、每戶必訪”,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摸清農戶所思所想,掌握矛盾糾紛源頭。並要求駐村幹部每週到各自聯絡的村走訪不少於2天,根據走訪情況建立民情檔案,詳細記錄
走訪的時間,走訪物件,農戶家的基本情況,以及農戶反映的問題,相關的處理意見和建議,並對村情概況、村黨員幹部組織結構、困難程度及村民收入來源、村務公開、社會事業發展等基本情況歸檔成冊。對重大事項和涉及村幹部的意見建議、利益訴求以及各村重點人員、重點問題進行重點掌握,單獨建檔。各單位、各村每月召開一次民情分析會,對當月的夜訪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分門別類,逐一進行處理,對於不能由本單位解決的問題,上報鄉360便民服務領導小組,經領導小組研究送交鄉聯創中心,進入聯創中心處置程式。該項活動以來,共收集社情民意600餘條,發現社會治安隱患30餘起,並將這些隱患及時處理在萌芽裝態中;在走訪中化解矛盾糾紛19起,幫扶困難群眾100多人;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得到廣泛宣傳,切實提高了群眾的法律意識,深得廣大群眾的好評。透過“360’’工作法,使鄉村幹部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加強了幹群感情紐帶聯絡,樹立了親民、為民、愛民的良好形象。
三是大力推進社會網格化管理工作。按照上級要求,鄉黨委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整合各方資源,動員全體鄉村幹部積極探索社會網格化管理新模式,迅速成立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在工作過程中努力做到四個結合:即網格化管理與進一步推進360便民服務機制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建設“富裕、文明、法治、秀美、幸福”新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百姓評政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幹部作風建設相結合。透過三級網格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基本實現了“有事找網格、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鄉、要事報得上、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目標,社會各界反應良好。
鄉將全鄉8個村69個村民小組,按照“地域相鄰,構成相似,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的原則劃分成55個三級網格,並將每家每戶的房屋照片與網格平面圖相對應,增強了基礎資料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轄區內設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8個,三級網格55個。由35名鄉幹部分別擔任一、二三級網格長,鄉、村、組相關人員134人擔任一、二、三級網格管理人員。鄉社會網格辦公室精心繪製全鄉網格圖,不同的網格採用不同的顏色,界定網格的四至範圍,建立網格檔案,做到人進網格,戶進網格,房進網格,單位進網格,實行網格內全員,全地域、全服務管理,真正做到資訊全掌握,管理無縫隙,服務無遺漏,責任全覆蓋。
四是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工作。刑釋解教人員作為重點人員由所在地治保會擔負主要幫教責任,派出所包片民警不定期對其進行教育、幫助。現在我鄉共有刑釋解教人員21名,大部分自謀職業,安分守己,沒有發現重新違法犯罪現象。
四、調處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做到彙集、分流辦理,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實行領導包案制,對一些重點疑難案件,由鄉黨委政府班子領導包案,透過一個案子,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個班子,一抓到底“五個一”工作機制,促使老大難問題及時得到化解。依託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和村綜治室的工作平臺,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著力構建大調解、大信訪的工作格局。果斷處理矛盾糾紛,做到矛盾糾紛不出組、不出村、不出鄉,努力確保整個社會大局穩定和諧平安。今年10月份,經鄉、村排查及時發現塘邊村部分村民與新農貿市場指揮部因土地補償,市場管理收費等問題發生糾紛,有發生群體性的事件的苗頭。得知情況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連夜安排鄉村幹部調查情況,瞭解情況,及時召集農貿市場指揮部工作人員,塘邊村幹部和部分農戶代表召開協調會,達成協議,保證了新農貿市場的正常的執行,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當事雙方都對鄉政府的處理方式感到滿意,使農貿市場老闆和村民達到互利雙贏,提高了政府的威望。截止到11月底,鄉村兩級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9起,基本上都調處成功。
透過一年的努力和實踐,我鄉緊緊圍繞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的目標,積極探索出了一些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政法綜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鄉為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機制,將繼續努力在創新社會管理上做文章,在暢通訊訪訴求渠道上下功夫,在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上動腦筋,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進一步推進平安建立活動,營造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好環境,把我鄉打造成生產發展、鄉風文明、宜居宜業、生態和諧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