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簡報>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精選11篇)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精選11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簡報,簡報不是“刊”,而是“報”,說它是刊物,不如說是“小報”更恰切些。你所接觸過的簡報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1

  在成都市創全國文明城市和我校創文明和諧校園建設的活動過程中,我校於4月7日組織高中學生會幹部以及4月14日組織初中學生代表由德育處組織在沿學校周邊及其他社群參加環衛活動。

  透過本次環衛活動,大幅度的增加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愛護生活環境,增強文明意識。由高中學生幹部、初中學生代表帶頭帶動全校做好創文明城市、建設和諧校園活動。周邊社群居民及各單位部門反響都很好。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2

  按照縣、鄉政府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要求,該村注重典型引路,強化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

  一、抓宣傳,重引導。充分利用橫幅、標語、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張貼固定性宣傳標語100餘份、發放宣傳手冊200餘本。組織村組及黨員幹部40餘人赴攸縣學習,並透過組織村民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大討論,結合如何發揚黃克誠大將精神來要求黨員幹部講奉獻、村民講自覺來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二、強措施,重整治。投入環境整治資金20000餘元,發動勞力500餘人次,出動垃圾運輸車30餘輛(次),共清掃公路5公里,清運垃圾400多方,建設垃圾池3個,發放垃圾桶2000餘個。村委會與各住戶簽訂了《環境衛生公約》,堅持做到“三有”,即村有保潔車、保潔員,組有評比公示欄、垃圾池,戶有分類垃圾桶。

  三、建機制,保長效。建立長效評比管理機制,每月定期開展評比,確保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工作的長期推進。

  透過此次整治工作,逐步完善了村環境衛生公共設施,村民愛衛意識進一步增強,做到了“三無”,即 “無衛生死角、無一片垃圾、無汙水橫流”,實現了鄉村面貌的大改善。群眾反響好,將軍故鄉再換新顏。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3

  9月27-30日,區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指揮部對我區的環境衛生進行了檢查,透過檢查,發現北園街道辦事處楊莊、清河、邊莊社群存在垃圾死角和保潔盲區。具體問題如下:

  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沒有形成環衛長效管理機制,整治活動靠突擊,檢查過後又回潮;二是保潔力量不足,環衛管理不到位。望北園街道辦事處楊莊、清河、邊莊社群切實抓好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杜絕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現責令你辦於3日內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屆時區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指揮部將進行復查。同時北園辦事處各社群針對此類問題認真進行自查自糾,舉一反三,將環境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4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為了美化社群環境、改善社群衛生狀況、提高社群居民生活質量,呂浦社群於20xx年10月9日在轄區內組織開展了一次以“清潔家園、減少疾病、促進健康”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活動”。

  9號上午,參加活動的社群工作人員與轄區內居民樓樓長、低保戶等共100餘人,由網格人員帶隊,分組對各個網格內的綠化帶草坪、衛生死角等進行了整理清潔。活動參與者個個不怕髒、不怕累,充分展現了愛我家園愛我社群、保護環境的良好風尚。活動時間從早晨8點持續到中午11:30分。活動激發了全民的參與熱情並取得一定成效。

  透過本次愛國衛生活動,社群內的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此次活動組織到位,衛生清掃徹底乾淨,得到居民的交口稱讚。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5

  5月9日,西郊街道景航社群針對社群樓道內雜物多,擺放亂的情況,開展了為期3天的樓道堆積物的集中清理整治行動。

  社群在王主任的帶領下,組織社群工作人員、志願者服務隊、黨員幹部、樓道小組長等居民骨幹20餘人對每個樓道的堆積物進行細緻的排查,對於樓道內的廢棄傢俱、殭屍車、雜物等堆積物進行集中登記,並在每個要清理的樓道口張貼書面通知,告知居民在限期內自行進行整理。此次社群清理的.堆積物都是居民自己無法清理或者逾期不清理的垃圾堆積物。對沒有主動清理樓道的居民,社群工作人員耐心的向居民解釋在樓道內堆放物品容易引起火災、影響疏散等危害。

  經過集中清理,社群樓道衛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觀,整治活動得到了居民進一步的認可。社群還將定期不定期逐樓、逐層、檢查抽查,發現一戶清理一戶,把樓道堆物消滅在萌芽中,形成清理整治的長效機制,為清潔家園、建立和諧社群奠定基礎。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6

  市城管局加大力度推行城市淨化行動,“控源頭、掃乾淨、洗清水”,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水平。

  嚴格管控建築渣土。市城管支隊對市城區在建工地建立巡查臺賬和動態管理臺賬,嚴管工地源頭和渣土運輸車輛,有效解決了渣土運輸車輛汙染城市路面問題;督促29家在建工地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督促134臺渣土車加蓋運輸,下達整改通知25份,對渣土車帶泥上路和滴、撒、漏汙染路面行為實行嚴管重罰;安裝工地監控裝置,對建築工地開挖、運輸、車輪清洗狀況實行24小時無縫隙監管;在市城區6個街道選定6個裝修類建築渣土收集點,新增渣土棄置場1個,解決裝修類建築渣土隨處傾倒問題;在澧水河兩岸24個排汙口和電排站安裝垃圾攔截設施,從源頭上解決垃圾進入澧水河汙染城市河流問題。

  全面落實“兩掃兩保潔”制度。市環衛處對市城區39條主次幹道和夜市點等重點部位進行全天候清掃保潔,做到垃圾隨產隨掃;每一天出動17臺垃圾清運車輛,對250多處垃圾點(站、圍、鬥)、390個新型垃圾桶、1600多個果皮箱每一天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清運,做到當天垃圾當天清運當天處理,日清運垃圾300多噸,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每月組織開展“城市清潔日”活動,清除衛生死角垃圾,安排專人對公交站臺、地下通道等薄弱環節進行擦洗保潔;加強市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監管,查處露天焚燒垃圾行為15起;落實“門前三包”職責制,每月檢查通報,年終考核講評。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7

  農村生活垃圾汙染既是制約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頑疾,也是群眾反響強烈的問題之一。復和鎮宋家村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探索出農村生活垃圾村、組、戶分級管理的新機制,使該村生態環境和衛生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一是開展了“農村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糞堆、柴堆)、“治三亂”(汙水亂潑、垃圾亂倒、柴草亂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門口)等集中整治活動。對全村19個村民小組和576戶居住群眾的房前屋後暴露性垃圾、亂堆亂放雜物、雜草等進行了集中清除。共出動卡車、剷車、挖機、拖拉機12臺次,清除衛生死角120多處,清運垃圾、雜草60多噸,解決了境內雷復公路、宋楚公路、宋甘公路兩旁的“遺留”垃圾和村莊死角的“歷史”垃圾,無論是鎮道,還是村路,無論是房前,還是屋後,物品擺放得錯落有序、乾淨整潔。

  二是多渠道籌集資金購置垃圾清運設施和發放保潔員的福利待遇。該村在鎮政府每年投入專項經費5000元的基礎上,透過村民“一事一議”的形式,對全村2140名村民每人每年收取1元的垃圾清運費,用於購置戶用垃圾桶、垃圾收集車等垃圾處理清運設施,目前,該村已累計投入資金16萬元,購置垃圾箱20個、向農戶發放垃圾桶300個,並選擇在合適的地點新建了4個垃圾池、1個垃圾填埋場和1個汙水淨化池,同時,還對雷復公路、宋楚公路沿線8個組配備了8名保潔員,專職負責公路沿線村、組公共區域內的衛生清掃。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8

  為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進一步推進“三優”文明城建立,按照全縣整治工作的總體要求,新華社群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結合社群內環境衛生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10月17日上午,社群工作人員組織本社群的幹部、黨團員和低保戶共計100餘人,開展了一次秋季愛國衛生義務大掃除活動。

  在此次義務大掃除活動中,社群幹部帶領黨團員和低保戶,對社群兩個衛生死角內的白色垃圾、漂浮物和磚頭進行了撿拾和清理,對乾枯的雜草進行了割除,對不合理堆放的垃圾進行了移除,並將收集的垃圾雜草等進行了妥善的處理,活動還對建築物上的小廣告進行了撕除。雖然天氣寒冷、任務艱鉅,但大家都表現的積極熱情、幹勁十足,既好又快的完成了任務。

  經過廣大居民的共同努力,我社群愛國衛生活動工作紮實的開展起來,社群的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得到社群居民的廣泛好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進一步推進“三優”文明城建設奠定了基礎。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9

  講究衛生,愛護學院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學院是我家,衛生環境靠大家”。學院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全院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優美的學院環境,會使我們在學習、工作時,心情舒暢;優美的學院環境,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優美的學院環境,彰顯每個人的素質,體現整個學院的道德風貌;優美的學院環境,能為我們學習進步創造良好的條件,有利於我們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優美的學院環境,讓我們謙讓有禮、學會做人;優美的學院環境,讓我們時刻如沐浴在陽光之中,溫馨融洽。

  為此分團委在3月18日中午組織社會實踐部各位成員及幹部對學院辦公室及學工辦辦公室環境還有校食堂進行清理打掃。今天雖然天氣有點冷,但是同學們掃地的.掃地,擺桌子的擺桌子,掃帚在同學們的手中來回擺動,猶如神龍擺尾一般樣子,把辦公室裡一堆堆髒物掃去。看同學們的額頭滿頭大汗,抹布在玻璃上迅速旋轉,抹掉了層層灰塵,玻璃顯得格外鮮明。一次緊張的大掃除正在全院進行著。看同學們個個幹勁沖天,興致勃勃:有的同學拿著抹布在高高的窗臺上仔細地抹著玻璃,窗櫃;擦得鮮亮透明。有的同學手快如梭地擺動掃帚掃著地上的塵土,還有一些同學,他們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在十分髒的地板磚上用拖把拖地板,那些同學揮舞著拖布,在地板上飛速地拖著,他們個個幹得滿頭大汗,甚至有的同學手上都磨出了水泡。

  同學們認真打掃辦公室衛生

  大掃除活動馬上接近尾聲了,同學們仍然非常賣力地拖著地板磚,直到把辦公室打掃的一塵不染,沒有一點塵土,桌椅成行,沒有哪個桌子是歪的。緊張的大掃除才圓滿結束。這時同學們都已經疲憊不堪,但是看著這乾淨的辦公室,整潔的校園,每個同學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集體打掃衛生的實踐中,使同學們體會到,一個空間的整潔,是要付出不少的精力,和時間才能換來,對比一些人隨意亂丟垃圾,隨地吐痰,同學們深深替那些破壞環境衛生的人,感到羞愧。當然也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為,有沒有亂吐口香糖,亂丟垃圾,如果有,以後就要改掉這些壞習慣,因為這不僅是對環境的破壞,也是對打掃衛生的人的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同學們一絲不苟的打掃衛生

  在活動過程中雖然很髒很累,但大家都認真、整潔的把環境打掃乾淨了。在活動中我們就試想,假如每天生活在紙屑紛飛、垃圾遍地的環境中,我們如何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應對一天的忙碌呢?走在校園裡,假如瓜子殼、果皮、紙屑、廢棄塑膠瓶隨處可見;教室裡,遺落在課桌上的垃圾比比皆是這一切,都與文明校園的形象極不相稱,與我們追求美好環境的願望大相徑庭。既然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那麼就不要只圖自己“順便”,且為綠色校園行個方便,真正做到“學校是我家,清潔靠大家”。同時為20XX年建立“文明和諧校園”出一份力,遵守《校園公共環境管理公約》,樹立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爭做校園環境保護“綠色衛士”,爭做文明學者!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10

  5月6日早晨,嚴家地社群團委利用

  早晨休息時間組織社群十來名小志願者按照區創衛指揮部的要求,集中開展義務打掃衛生活動。簡短的動員儀式後,志願者

  們迅速投入到活動當中。這次義務打掃衛生活動的區域是街道轄區內的背街小巷,主要任務是路邊雜草,做到牆面清潔,無暴露垃圾,路面潔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分工合作,志願者們自動分為三組,分別進行清除綠化帶內垃圾、清掃路面以及擦拭公共設施,經過3個多小時的辛勤勞動,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

  活動結束後,社群也希望繼續動員組織將此類志願服務活動長期深入的開展下去,切實發揮青少年志願者應有的積極作用。開展此項活動,不僅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同時還使學生們從行動上積極投身到創衛活動中。達到文明自我,清潔家園,影響他人的效果。

  社群創文明城清理垃圾簡報11

  扎毛鄉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近日,扎毛鄉黨委、政府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為了使扎毛村面貌煥然一新,環境衛生得到同步改善,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以“美麗鄉村·清潔前行”為自選動作,在扎毛村主幹街道、田間地頭開展瞭如火如荼的清潔工作,及時清理和制止了村民亂丟垃圾、河流汙染等不良現象,用真心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有效地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

  “美麗鄉村,清潔前行”活動正在扎毛鄉全力鋪開,黨委書記帶領全鄉幹部與村民、黨員群眾一道,踏著泥濘,挽起衣袖,清掃垃圾、清理溝渠、除草剪枝、動作熟練、配合默契,勞動場面熱火朝天。在勞動現場,扎西才讓書記就下一步建設好“美麗鄉村”向幹部和村民提了三點要求:一是工作組要“安家落戶”,將身留村中,心留群眾中。用實際行動了解村情、民情,不留一個死角,用“情”引起群眾的共鳴,用“腳”丈量工作成績,去除身上的“官氣”和“官腔”;二是要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挽起褲腳、躬下身子,與群眾一同投身到“美麗鄉村、清潔前行”的之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三是在組織好、宣傳好、發動好群眾的同時,全鄉黨員幹部必須當好行動的“表率”,扛起身先立足的“大旗”,用實幹帶動群眾,主動承擔最艱難、最辛苦的工作,不挑肥揀瘦、不投機取巧,踏踏實實把此次活動當成一場攻堅戰,當作一次黨性的考驗,為群眾多做好事、解難事,樹立起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活動結束後,鄉(村)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清潔環境、美化鄉村雖然是小事,但是體現了清潔鄉村這一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透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使扎毛秀麗的山水風光與整潔的衛生環境相匹配,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下一步建設“美麗鄉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