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

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

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1

  我於今年11月份在大足縣人民醫院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進修學習。非常感謝醫院領導和護理部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透過這次學習,受益匪淺,感受頗深,現將學習中的所見所得總結如下:

  一、護士分級。

  縣人民醫院把護理人員分為輔助護士,初級責任護士,中級責任護士,高階責任護士。根據分級的不同,對護士的要求不同,分管病人的數量和病情程度不同。所對應的工資獎金等相應的酬勞也是有區別的。輔助護士就是新入職人員,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完成工作。初級責任護士就是入職1到3年,能夠基本掌握常見護理操作,解決常見護理問題,中級責任護士就是能熟練掌握各項基礎及專科護理,並能根據病人情況制訂護理計劃並組織實施。高階責任護士精通常規及專科護理知識和操作,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解決複雜及疑難護理問題,有組織,指導教學的能力。這樣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行區分,使護士有了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護理質量的高低,好壞與護士的專業素質,獨立思考能力是密切相關的。護士分級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並督促我們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有較多的知識積累和資訊儲備,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二,優質護理服務。

  縣人民醫院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改變了護士以“醫囑”為中心完成各項護理工作,使病人接受不同護理人員的片段護理轉變為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由相對固定的一名護士負責,實行8小時在班24小時負責的模式。將以往整個護理工作內容簡單歸納為處理醫囑,打針發藥等若干功能的功能制護理,轉為小包乾的責任制護理。責任護士具備專業的知識,能把握觀察重點,在對患者落實生活護理的同時,對病情進行密切的觀察,如在對病人進行床上擦浴時,會檢視皮膚有無破損,壓瘡,出血點及皮疹等,發現異常及時聯絡醫生採取措施,在為病人翻身時會注意保護導管,防止導管打折滑脫,指導正確翻身方法,保護患肢,避免加重患者痛苦。透過優質護理工作的開展,實行小包乾責任制,護士建立了“我的病人”的理念,深入病房,對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主動關心患者,提供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落實健康教育。提高護理質量。對於所負責的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

  三,專科護理。

  我所進修的科室是外科,他們非常注意發展專科特色,根據科室常見病印發的健康教育圖冊,掛在科室走廊上,非常的具體全面,通俗易懂,使病人對於自己所患疾病能有完整的瞭解。使專科護理操作標準化,規範化。病人入院後,責任護士要對病人做到八知道,即床號、姓名、診斷、病情、治療、護理、飲食、檢查陽性體徵。從病人入院到出院會有全程的健康教育,和術後恢復指導。根據專科特色進行護理創新,針對手術部位特點製作的病號服,即方便了傷口換藥和病情觀察,也充分方便了病人。製作的墊枕使病人患肢擺放更為舒適,褥瘡墊的使用有效的預防和減少了褥瘡的發生,減輕了病人痛苦。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衛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護理服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打針、輸液、發藥等單純的護理工作,而是越來越注重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透過這次學習,使我的護理服務意識和護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次,非常感謝醫院領導給予我這次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我會把進修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加以鞏固並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更好的為患者服務,為醫院的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骨科護士進修個人總結精修_護士工作總結2

  20xx年7月—20xx年7月,經科室安排及院領導批准,我在十堰市太和醫院進修,學習創傷骨科、顯微骨科、關節與關節鏡技術。十堰市太和是我省有名的醫院,技術與理念先進,一直走在地市級醫院的前沿。一年的進修生活,讓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與理念,在創傷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對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有了充分的認識,會對我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進修期間,我嚴格遵守六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從科室領導的安排,積極完成了科室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業務學習,圓滿完成了進修任務。現將半年來的工作終結如下:

  一、顯微骨科的學習

  骨二科能夠開展各種手、足外傷的:救治、修復和功能重建手術,各種斷肢、斷指再植、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等高難度顯微外科手術,對各種手足部創傷、腫瘤、先天性畸形、感染、神經和肌腱損傷的救治具有極高的水平。能夠開展各種複雜創傷合併血管神經損傷、皮膚軟組織缺損骨外露、骨缺損、骨不連的修復重建手術,顯微骨移植、皮瓣、肌皮瓣、複合組織瓣移植治療、骨壞死、骨髓炎、四肢大血管損傷、周圍神經損傷也有較高的救治水平。在骨二科學習期間,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對顯微骨科技術有了充分的認識

  理解,積極參加顯微手術,能夠在顯微鏡下熟練的操作,對顯微技術及手足外傷、組織修復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同時對常規骨科疾病的診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關節科的學習

  經過爭取,進修後期轉到關節科學習,太和醫院關節科在骨創傷、關節外科、關節鏡技術、頸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腫瘤等各類骨病的治療上很有特色,廣泛開展各型重度複雜骨折和骨盆骨折的各類手術;常規進行髖、膝、等關節置換手術和骨腫瘤的保肢手術;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部分關節內骨折的治療、半月板成形術等;在龔泰芳主任及盧雲副主任的帶教下,透過在關節外科的學習,我已熟練掌握髖、膝關節置換的基本手術技巧及併發症的處理,對關節鏡技術的開展應用有了一定的掌握。

  三、太和醫院值得我們借鑑的方面

  透過學習中的細心和體會,我發現了上海六院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現歸納如下:

  1、管理科學化

  醫院在人員培訓、科室管理、績效考核、醫院文化建設等各方面有完備的執行方案,嚴格執行新進醫護人員輪轉考核制度,各科室獎懲明顯、多勞多得,醫院組織開展各種團體活動,促使職工團

  結一心,起頭奮進,進而使醫院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

  2、手術室效率高

  太和醫院總共有20臺手術間,平均每個手術間每天要做4—5臺手術,其利用率及效率極高。其關鍵點是銜接特別好,麻醉準備室、復甦室充分應用,工務員經過專業培訓後可以準確專業的接送病人。

  3、手術室的每個手術間都配備固定的專業器械護士和巡迴護士,手術中器械護士與醫生的配合相當默契,大大的縮短了手術時間。我院在這方面存在的明顯不足。

  4、醫療電子化

  太和醫院早已實行了醫療電子化,全院微機聯網,可以第一時間查閱醫技報告單,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節約了時間,可以及時處理病人的異常情況,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電子病歷的應用使醫生對醫療文書的書寫更加規範和快捷。

  總之,透過一年的進修,我還是受益匪淺,再次感謝院領導級科室主任給我這次難得的機會,感謝主任的信任,同時也感謝科裡同志們的辛苦工作,使我能得以到上級醫院學習。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嚴守工作紀律,努力學習和工作,運用所學,多為我們醫院創造價值,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