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我要飛翔優秀個人總結

我要飛翔優秀個人總結

我要飛翔優秀個人總結

  一、因為愛,所以快樂

  美好的時光就像是一個穿著風衣的少年,他翩翩而來,仿若天開。短短六週的培訓,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時光,它記錄了我們148個赴泰志願者們的堅持、奉獻、團結合作和凝成的智慧。在北京師大這個充滿傳奇的校園裡,我們遇到了只有在電視裡才能見到的人物,于丹教授,趙昱鯤教授,特警,中國著名外交官,清華、北大、北師的很多名師,都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課堂裡,我感到榮幸之至,心中的激動無法用文字表達。我愛這裡,我愛這個美麗的培訓基地,因為愛,所以我們大家都快樂著。

  2014年的二月十六日,我離開了自己溫暖的校園,來到北京,我感覺似乎有些陌生,但受到了特殊的招待,我們被安排在一個三星級的酒店裡,條件很好,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哦!突然意識到自己有著一個“即將赴泰的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的身份,我感到身上擔著一份責任,又多了一份榮譽。來培訓之前,我就聽說要進行封閉式的訓練,實在想不出自己能不能挺過來,會是怎樣的訓練?怎麼能讓我成為一名優秀的即將赴泰的志願者?培訓結束後,我會有怎樣的改變?太多的疑惑,太多的憧憬……今天,我寫下這篇感悟之時,我才發現,我的“受訓”經歷,是多麼的精彩!我學到了很多大學裡所沒有的東西,我們一百四十八名志願者,被分成了八各組,各組團結協作,集集體的智慧於一體,充分體驗與享受了我們合作的成果。我是第六組的成員,剛和大家相處的時候,有些尷尬,有些不敢說話,有些擔憂。我們組的成員性格各不相同,剛開始討論的時候,大家意見都有分歧,不能統一到一塊兒去,有種分裂的感覺,但是後來,大家都瞭解了彼此,開開玩笑,一起吃吃飯,一起製作ppt,我們有些喜歡這個組了。到今天,即將離別之際,我們心事重重,特別捨不得,是真的捨不得,捨不得這份情誼,捨不得我們組的那麼多歡聲笑語,捨不得我們試講時扮演泰國學生時的那份滑稽,捨不得我們因意見不同,氣氛僵硬最後破涕而笑時的那份大度。

  特別捨不得:捨不得為大家操勞時憨厚與坦誠的班長楊言,捨不得脾氣很好的組長孟青,捨不得有著活潑陽光笑臉的玉翠,捨不得認真、執著的苗蕊,捨不得穿睡衣跟我們一起討論時滑稽的何玉,捨不得為那個從沒發過脾氣、一絲不苟的淼淼,捨不得為大家中肯地出謀劃策的慶惠,捨不得辦事有著高超效率的翠妍,捨不得為報告精心準備曼妙舞姿的'培培,捨不得第一次試講的勇敢的揣月,捨不得討論時有著最美的微笑馬青,捨不得說話甜美的韋靜,捨不得雷厲風行與機關槍的語速的素娟,捨不得有著侃侃而談時細膩邏輯的佳興,捨不得安靜的董麗,捨不得我們組的兩位男生祥凱和開文,他們紳士的表現,將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

  總感覺自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經過與老師、與同學六週的相處,收穫頗多。知識豐富了,站在講臺上的機會多了,更加勇敢了,對泰國瞭解多了,剪紙剪得好些了,愛上太極了,會自救了,能進行自我保護了,與人溝通更隨意了,這些只是我膚淺的感悟,給我最大的靈魂上的觸動是:我們即將踏上赴泰之旅,我們是帶著祖國的使命去的,是帶著自己的熱情去的,即使會有再大的困難,我都願意去克服、去戰勝,記得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會想到一句話,“背上行囊,裝上祝福,除了希望,還有堅強”。在北師,有很多老師給我們傳授了在泰國經驗,期待登上去泰國航班的那一刻,我一定會想起這些可親可愛的好老師們。

  在我收到醬料包的那一刻,有種家的感覺,邱老師說,北師大就是我們148位志願者的孃家,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以前,別人對我好時,我認為是理所當然,現在接受到別人對自己好時,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給予,我真的很愛這個集體,這個“孃家”。

  “天下相親與相愛,夢想千里外,心自成一脈”,愛,這個字眼,總會模糊我的視線,在這裡,我們即將帶著夢想展翅飛翔,我們快樂地飛翔著,因為我們心裡裝地滿滿的是愛!因為愛,我們快樂著。

  二、行走著的志願者

  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是走出國門,走入其他國家,教授外國人學習漢語知識、掌握漢語交際能力,並向海外傳播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真的勇士。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由國家漢辦進行考核選拔,只有對中華文化真正熱愛、掌握一定漢語知識、具備很好的心理素質,尤其真正具備志願者精神的人才能夠擔當起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的重任。透過漢辦的選拔考試只是邁出了志願者生涯的第一步,要想真正擔負起這一重任,還需要我們接受系統的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素質培訓。

  從接到漢辦和北師大基地的培訓通知起,我始終在心裡洋溢著一股興奮激動之情。因為,那意味著我的能力和素質得到了一定的認可,開啟了我即將擔任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的第一扇門!

  從未踏足過京城的我,懷著一股好奇、忐忑的心情,來到了這裡。不僅是對北京那股首都氣象的好奇,也是對整個培訓階段的好奇與忐忑,因為不知等待我的將是如何度過的時光,緊迫?抑或充實?能夠來到北京師範大學進行培訓,讓我感覺到非常地榮幸。接受培訓我們志願者任務的北京師範大學基地的老師們,都非常地盡心盡力。從生活到課程培訓的方方面面,她們都為我們安排得穩穩妥妥,讓我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課程中去。當我來到北京的第一刻,來到報到的酒店門口時,我深切溫暖得感受到了北師大基地的老師們在生活上對我們的關心,為我們安排了非常舒適的住宿環境。為了能夠讓我們接受優質的培訓,她們又不辭辛苦地請來了一批非常優秀、國內知名的教授、學者和老師們。她們一直堅持著為我們的培訓任務保駕護航!

  此次我們來到北師大基地的志願者有近150人,我們從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地方,彙集於此,不為一次組團的北京旅遊,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都懷揣著一種激情和一份志願服務於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熱情,共同融入了一個代號為“148”的大家庭之中。在這個大家庭之中,我們從剛開始的陌生,不自然地配合,慢慢地開始學會共同討論、共同完成培訓任務,漸漸地,我們熟悉了彼此。我們成為了可以共同歡快娛樂的小夥伴,成為了親切而溫暖的兄弟姐妹。從第一週到第六週,我們在一起上課,在一起備課,在一起練書法,在一起剪紙,在一起參加拓展訓練,在一起微笑……我們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創造了那麼多精彩的故事,那麼多可愛迷人、微笑的臉龐,還有那麼深刻、難以抹去的記憶。

  在這裡,讓我們體會到最深刻的一樣東西就是真正的志願者精神。對於一名合格志願者而言,最大的要求就是,需要具備一名志願者必須具備的精神——“三情”、“三感”。“三情”——熱情、感情、激情,“三感”——光榮感、使命感、責任感,這些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走向赴任國崗位,完成志願者神聖使命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一個不具備這些精神素質的志願者,一個無法承受孤身在異國他鄉的孤寂之苦的志願者,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志願者,也無法安心地完成志願者的使命和任務,更無法在國外生活下去。在整個培訓期間,我一直在思考著“志願者”三個字的分量,一直在反覆思索著“什麼是志願者精神?”。我知道,我距離成為一名真正的志願者,還有一定的差距,我還需要真正地走到志願者崗位上去,真正去感受、體驗,才能最終完成我對“志願者”三個字的理解。

  怎樣理解“志願者”這三個字?怎樣才算具備了“志願者精神”——“三情”、“三感”?我知道,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我已經並且還將繼續按照一名合格志願者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已經行走在了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志願者的路上,我相信,我們“148”的其他所有人也都行走在這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