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簡報>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範文(精選6篇)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範文(精選6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大家都看到過簡報吧,簡報不是一種刊物。因為有些簡報可裝訂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隻有一兩張紙,幾個版面,像一份報紙。你寫簡報時總是無從下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1

  9月16日上午,黃印村社群組織社群志願者在順佳四季花城小區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活動中,社群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撿拾綠化帶垃圾、打掃地面、擦拭公共設施、清潔垃圾桶、剷除“牛皮癬”、清理過道和樓梯間雜物。他們用雙手和汗水為居民營造了乾淨整潔的小區環境,提升了小區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連日來,黃印村社群結合小區實際,以改善居民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為切入點,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小區改造與治理,真正讓居民群眾感受到共同締造的新變化、新氣象。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2

  10月28日下午,新區社會事務局組織一支“共同締造”先鋒隊到包聯小區碧波春城開展“小區環境我來幫”活動。社會事務局聯合鳳凰湖社群發動小區物業、居民用實際行動締造美好環境,共享幸福生活。

  黨員當先鋒、居民齊上陣。小區居民、志願者、下沉黨員幹部等組建的工作隊有序分組,引導小區居民開展小區環境治理工作,分別對小區樓道的亂堆亂放、綠化帶垃圾、非機動車亂停現象進行清理整治。志願者對樓道有人認領的雜物進行敲門勸導,物業對無人認領的垃圾進行清運,下沉黨員幹部將非機動車擺放到指定停車區域。小區居民在志願者的帶動下也開始自發清理自家環境衛生,用夾子將綠化帶垃圾進行清理。經過群策群力,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

  此次“小區是我家,環境靠大家”活動,是鳳凰湖社群“共同締造”試點工作的重要一環,不僅營造了人人參與環境衛生、人人支援環境衛生的良好氛圍,更是讓樹文明、講衛生的理念傳播小區每一個角落,深入人心。特別是讓小區居民親身參與到“共同締造”中來,真切的讓群眾感受到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更加深刻認識到其來之不易,更加珍惜自己創造的美好環境。

  城關鎮肖李社群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透過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努力創造生活宜居、生產高效、生態優美、富有特色的城市環境。

  近日,記者在城關鎮肖李社群芒硝礦區看到,挖掘機正在轟鳴作業,對即將鋪設汙水管網的路面進行開鑿,工人們手拿鐵鍬,加緊施工。雖然路面施工給居民出行帶來了一些不便,但居民們對片區的施工改造都表示理解與支援,並且充滿了期待。

  肖李社群芒硝礦區居民袁麗平說:“社群根據我們住戶的需求,改造汙水處理管道,刷黑道路,以後我們生活、出行都會更加方便,環境更加美好。”

  據瞭解,肖李社群將逐步開展既有建築安全隱患消除工程、老舊住區宜居改善工程、城市生態空間修復工程、城市數字化智慧提升工程和親子活動室、共享書吧等新增專案工程,推動社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和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肖李社群芒硝礦區居民李冬平說:“以前我們門前的道路比較窄,車子一多人都不好走,現在進行改造,路也會加寬,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肖李社群不僅積極開展民生改造工程,還不斷拓寬群眾溝通反饋渠道,組織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傾聽群眾心聲,及時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從群眾身邊的小事、關注的難事、想辦的實事入手,推動決策共謀,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肖李社群黨委書記左杏林說:“自我縣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來,我社群作為示範點,積極主動、迅速落實,已組織專班小組宣傳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當中來,多次召開屋場院子會、群眾座談會,動員群眾對房前屋後的`衛生進行了清理,主動參與拆違治亂。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動多方力量,共建美麗家園。”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3

  “這個地方我看可以建成一個公共種菜區域。”

  “我覺得還得劃分責任田,由專人管理。”

  “我建議由咱們村技術好、做事務實的村民xx來建。”

  xx月xx日晚9時許,本該切換到“靜音模式”的xx鎮xx村村委會依然燈火通明,村民和專家團隊圍桌夜話,討論村莊建設的各項事宜,好不熱鬧。從建設規劃到細微設計,再到施工細節,大家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一起出謀劃策,讓每一分錢、每一分力都花在刀刃上。為突出村民主體地位,村“兩委”積極發動村民投工投勞,自覺參與村裡改造、人居環境整治,主動投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三分建,七分管。村裡各類設施的維護,村民也主動認領,責任到人,共管共評。“門前屋後包乾是我們每個村民應盡的義務。這是我們大家都一致認同的。”村民xx說。經村民們共同討論梳理,村裡制定了“最美庭院”“門前四包”等管理辦法,建立共建共管共評長效機制,公共設施比如球場、休閒體育設施則由黨員或群眾自願義務認領責任區。村裡的每個區域甚至每個角落都有人管護,每名村民都參與到人居環境治理當中。

  共同締造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體現在精神層面,新垸村設立了“積分榜”,利用金豆工程平臺,依據“村規民約”標準,以積分評比獎勵的形式,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村莊建設成果的維護管理。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方式調動村民積極性,帶動村民積極參與到衛生打掃、村莊建設、文藝展演、典型評選等各類活動中。

  “以村民需求為導向,讓村民主動參與到規劃決策、專案建設、設施管理、效果評價中來,是我們在共同締造過程中倡導的重要理念。”xx村黨支部書記xx說。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4

  xx村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村,可在幾年前,還是眾人眼裡的落後村,“髒亂差”的村莊環境令人發愁。隨著鄉村旅遊深度發展,村莊全域環境提升迫在眉捷。

  “關鍵在轉變人的思想!”村黨支部書記xxx一語中的,堅定指出打造美麗院落的核心在於轉變村民思想,組織發動他們參與進來。

  怎麼轉?“門前整潔有美感,有風景樹、有小花園,所有農具物品擺放整齊。”xxx率先描繪願景。xx村圍繞“怎麼建”“由誰建”“建成什麼樣”“誰來管”等內容在xxx、陰灣和唐家院子召開多場院子會,反覆徵求意見,同村民商定改造事宜。村民主動性得到充分啟用,10餘戶村民立即動手清除雜草,清理舊林。

  一呼百應,從“旁觀者”轉變成“參與者”。“這是我家房前屋後的事,我得參與進來。”70多歲村民彭乃國出錢近萬元打通坎上坎下路,修建花牆10餘米。在他的影響下,鄰居彭乃然也坐不住了,出資5000元拓寬門前路方便出行。自院落改造啟動以來,xxx片區村民無償拆除舊房豬欄牛圈660平方米,黨員、村民代表近50人投工投勞,清理房前屋後各類垃圾十餘噸,陰灣片區村民合資1500元收購他人廢舊房屋,自發投工投勞完成15戶房前屋後環境整治,共同助力美麗庭院打造。

  老舊院落變身美麗庭院,不僅靠建,更靠治。“以前都是村保潔員突擊打掃衛生,人手少效果不好,現在每個人都是保潔員、監督員,環境大變樣了!”村民劉忠英驚喜道,自從xx村成立“五會三隊”組織架構,全村每戶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參與環境衛生、文明勸導等事務中來。同時,由村委會統一購買路燈、防護欄、健身器材等設施,採購秸稈粉碎機4臺,村民自行使用管護,共同維護院落新面貌。

  為了進一步提升村莊環境水平,xx村還創新推出“禁塑”行動,村委會免費為村民發放玻璃杯和紙杯4。2萬餘個,村裡的紅白事也由紅白理事會統一提供不鏽鋼餐具,從源頭實現垃圾分類減量。xx村透過鄉村環境衛生的共同締造,點靚xx,昔日的貧困村成為“網紅村”,村民把旅遊飯碗端得更牢,現在村裡發展民宿6家、農家樂9家。村裡新開業的巖上茶居民宿酒店火爆市場,進一步促進了村民增收與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5

  為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xx縣xx鄉立足特色優勢和資源稟賦,依託xx示範片區建設成果,找準共同締造實施路徑,以辦好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全覆蓋為關鍵點,以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為著力點,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的“xx路徑”。

  堅持黨建引領

  凝聚共同締造一條心

  “思想破冰”開好局。自共同締造活動啟動以來,xx鄉黨委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動員大會,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研究會、共同締造工作推進會8次,形成“一週一調研、半月一彙報、一月一評比”的工作機制,推動各村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行動破局”邁好步。組織召開共同締造專題培訓會,引導鄉村兩級幹部學深悟透“共同締造”理論依據、深刻內涵、精神要義和路徑方法。組織全鄉黨員幹部、群眾代表50餘人赴xx縣學習先進經驗、開闊眼界學識、補齊工作短板,開啟全鄉共同締造新思路。

  “機制破障”謀好篇。構建“黨支部+壪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組織架構體系,建立“1+10”黨員聯戶工作機制,編織起“一人聯十人,十人聯百戶”服務網路,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聯絡服務群眾“零距離”。推進鄉賢、老教師、老黨員、老模範、老戰士等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鄉賢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矛盾糾紛調解會和安全聯防隊等“五會一隊”村級自治組織,引導群眾獻計出力,激發共同締造內生動力。

  堅持因村施策

  繪製全域發展一張圖

  “一村一策”塑造特色品牌村。深入村組一線調研摸底,深刻剖析共同締造試點村在資源稟賦、村情民情、發展建設等方面的特色優勢,制定方案、掛圖作戰、高效推進。打造漆柱山村“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協商議事品牌;探索楊泗村“支部引領,鄉賢共建”社會治理新模式;依託中灣古民居,建設百丈巖村三色古村落;推行“美麗仁義茶衝,大家共同締造”文化地標;建立“和美xx,孝善新家園”平安法治村,形成多點開花、亮點紛呈的共同締造新格局。

  “提質增效”打造全域示範點。立足鄉村資源稟賦,找準共同締造產業、功能定位,全力推進“油茶富鄉、旅遊興鄉、康養福鄉”小鎮建設。楊泗村提檔升級100畝葡萄園、100畝精養魚池、高標準建設1000畝油茶基地;百丈巖村結合古名居歷史底蘊,建設民宿綜合體和“傳統村落”旅遊研學基地;漆柱山村立足稟賦,培育壯大油麵加工廠等特色農副產品,形成油茶生產加工產業鏈,實現了全鏈條發展、一體化推進的發展態勢。

  “內外兼修”培育鄉村新風貌。堅持“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同步推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共同提升。結合文明村、文明家庭建立,“四好兩美”評選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等,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宣揚以“勤、孝、淨、誠、和”為主題的“五美”文化,建設幸福食堂、孝善超市,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辦法,形成比致富本領、比道德風尚、比知識技能的良好氛圍,營造向上向善的鄉風民風,實現“內涵”和“顏值”雙提升。

  堅持真抓實幹

  下好民生實事一盤棋

  群眾主體齊民心。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難、我有所幫,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發動群眾參與到共同締造中來。利用灣組會、場子會等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組織幹部群眾圍坐一堂聽民聲、訪民意、聚民心,把“群眾想幹的”作為“我們要乾的”,凝聚發展共識,塑造共同精神。

  多方參與靚環境。突出“共同締造”理念,以“五清一改”為抓手,實施庭院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黨員踐諾重要內容,成立人居環境整治“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定期組織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實地檢視評比,以評促改、以改促優,以先進帶動後進,引導群眾從“袖手看”到“爭著幹”,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

  五共機制活治理。暢通村民議事渠道,優先規劃實施群眾最關心、最緊迫的專案,激發群眾參與村級建設的積極性。建立群眾共管機制,發動群眾自覺管理維護文化廣場、公共廁所、道路綠化等公共設施,始終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共同締造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推動建設成果由“個別受益”向“人人共享”轉變,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社群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簡報6

  xx月xx日黃昏,夕陽西下。縣人大辦公室主任xx、縣財政局局長xx、xx鄉黨委書記xx,與xx村20多名村民圍坐在該村草坪廣場,聽取村民對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意見和建議。

  近年來,xx鄉xx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透過稻蝦種養、稻米加工、觀光旅遊三產融合,實現“農業+”多業態發展,繪就了一幅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和美鄉村畫卷。

  在輕鬆的氣氛中,村民們對這些年村裡的巨大變化感到滿意,並就如何規劃沒有改造的村灣、維護管理環境治理成果、鄉風文明建設進行了討論。

  xx、xx、xx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非常重視,對能夠解決的問題現場予以了回覆。並要求村委會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充分體現一個“共”字,聽取群眾心聲,尊重群眾意願,梳理群眾意見,瞭解群眾困難,透過“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真正彙集群眾智慧,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把共同締造工作落到實處,讓群眾得實惠。

  參會群眾還現場選出了xx鄉第一個村人居環境監督小組,駐村幹部為xx村人居環境監督小組授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