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工作總結匯編5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學工作總結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認識生活,體驗生活
藝術作品的創作離不開藝術家深厚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學問知識,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家都非常重視生活對創作的作用。大詩人歌德主張依靠體驗,認為現實比天才更富於天才。每個中學生不一定都成為藝術家,但是培養創作的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它能誘導學生潛在的想象力,表現力,讓一個人的才情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生活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其樂無窮的,但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就會感到茫然,無從下手,這是因為學生還停留在盲目的無意識狀態中,作為教師就要引導他們體驗生活,認識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動人的一瞬間。善於從平淡的表面去表現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學生做到三點:1,做一個有心人,仔細留意身邊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東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時上課只要有可能,我都儘量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裡寫生。畫我們的教學樓,畫我們的校園,同事我也經常佈置一些風景寫生作業,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田野,走近農民,他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動人之出,他們創作出如此精彩作品。
二、創設情景,發揮想象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而想象則是開啟創作的鑰匙。將感受與藝術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德國黑格爾有句名言:“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德萊爾也指出“沒有想象力,一切功能,無論多麼健康敏銳,都等於烏有。”“靈通八極,心接萬物,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聯想等方式出現。”我們中學生應該從小就要培養這種神思的力,這樣對於他將來的藝術創作將有著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古埃及獅身人面像是想象的產物,古印度的千手溼婆婆是想象的產物;中國的美女蛇白娘娘也是想象的產物。
所以,天上人間,古今中外,神仙鬼怪,花鳥蟲魚都任藝術家馳騁想象。具象反映,意象變異,抽象顯現,都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作為中學生,要想有較強的創作能力,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沒有想象力的畫如同一朵沒有水分的玫瑰,一條不流動的河流,一輪不發光的月亮,缺少生命之源,只有具有豐富想象力的畫面才如同注入新鮮的血液,魅力四射,韻味無窮。而想象力的培養,源於生活中情景的創設,構思的獨到,學生由於平時進行美術創作訓練比較少,因此,在創設情景方面有一定難度,要善於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一次美術課上,我先讓同學們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媽媽,再愛我一次》,這是一個風靡全球的煽情的電影,曾經賺取了多少人的淚水,失去母愛的孩子是痛苦的,但是,作為整天擁有幸福和母愛的中學生,是否真正體驗到母親的愛呢?我用真情的心聲,聲情並茂地講述完了這個故事,同學們的反映比較強烈,特別是女同學們都眼睛紅紅的,男同學也不吱聲,我趁熱打鐵,放了一段音樂《燭光裡的媽媽》,放完音樂,我問同學們:“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愛,”同學們幾乎是異口同聲,“那我們今天就用自己的畫筆讚美母愛,好不好?”可以想象,同學們幾乎沒有讓我多費口舌,沒有多長時間,一幅幅生動的“母愛圖”便展現在我的眼前。
如若在平時,大部分同學便只會單調,枯燥地畫上一個梳著齊耳短髮的中年婦女,寫上“我的媽媽”,便算是完事。而現在你看,那個坐在病床前,目送著兒子去上學的媽媽,則更叫人肅然起敬。在燈下陪女兒讀書的媽媽,多麼辛苦啊,你看女兒感動得都熱淚盈眶了,更有甚者,把眼光放到美麗的大自然中,描繪動物界中一幅幅生動的“親情母愛圖”使人感覺到人間的愛是無處不在的,望著這一幅幅生動,感人的完全發自內心的“母愛圖”,你無法懷疑同學們的真情與想象力的豐富。正象一位詩人所說:“想象是思維的精彩,美的創造離不開想象。”在美的創造中透過想象把情感、理性、感知聯結起來,在創造性的想象中各種心理因素象交響樂一樣組織在一起。感知的激發、情感的鼓勵、理性的啟導,都融化在想象中。
三、在美術創作中發揮個性的特點
美術創作是一定情景創設下的個體製作過程。在美的創造中切忌“似曾相識”,雷同是創作的大忌,一件沒有個性的作品像一杯無味的白開水,沒有品味,因此,在美術創作中要發揮個性的特點。在美的事物中所體現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以及各種心理素質都具有個性的特點。美術創造活動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在美的領域,人們都喜愛獨創。唐代的吳道子和李思訓都是畫嘉陵江山的,但是風格各異,前者自由,奔放,後者嚴謹,富麗。李苦禪在論畫鷹時說:“林良鷹的古穆,八大鷹的孤鬱,華巖鷹的機巧,齊白石鷹的憨厚,此所謂畫如其人是也。”這些都說明美的創造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在美的創造中保持個性的特色是很重要的,作為中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要嘗試保持自己的良好的獨特的個性,創作風格,這一點是很難能可貴的,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在“我為校園添風采”這一綜合探索課中,我要求學生為作為我們身份標誌之一的“校服”做設計,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這就要求學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審美品味,個性特點。創造出滿意的作品。我在輔導他們時,旨在強調個性的發揮,款式要符合中學生的身份特點,色彩儘量明快、亮麗、單純一點,同時鼓勵他們上網查資料,吸取別人的長處,融入自己的個性,同學們在我的啟發下,有所領悟,紛紛行動起來,作品的效果雖然有點稚氣,但還是收穫了驚喜。同學們的個性特點精彩地呈現出來了。班上有一位前衛、調皮的男生,他的作品很有個性,打破了傳統的校服的死板的模式,使校服時裝化,同時又不乏青春男孩的朝氣、活潑,非常獨特,一些文靜、內向的女生設計的作品較端莊、大方,很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我大大地稱讚了一番,同學們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更強了。
四、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鍛鍊駕馭表現形式的能力
要創造美,必須熟悉和掌握形式的規律,培養對形式美的敏感。一個美的鑑賞者不一定能成為美的創造者,但是一個傑出的美的創造者卻必定是美的鑑賞者。要駕馭美的表現形式就要研究形式美的法則,形式美的法則來源於美的創造的實踐,是人類在長期的創造美的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藝術就是情感,如果沒有體積,比例,色彩的學問,沒有靈敏的手,最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
因此,中學生的美術創作是與實踐過程密不可分的。根據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平時的技能訓練及創作訓練時,注意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以鍛鍊他們駕馭表現形式的能力,從實踐中尋找創作靈感,如在剪貼畫教學中,注意結合色彩,標圖,變形的基礎訓練,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裝飾美的風格的體現,同時儘量採用多種表現形式。
劉麗同學的《漁舟唱晚》,起初採用的是紙貼版畫,感覺畫面顯得太平,沒有意境,我引導她採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以營造意想不到的氣氛,經過一番設計,構思,一副別具特色的韻味無窮的畫面展現在面前,破舊的帆布搭成的船,用絲線織成的漁網,更有那象徵漁家形象的竹筒為畫龍點睛之筆。這幅畫突破了傳統的剪貼畫模式,有一種原始的粗獷的美,學生大開眼界,創作激情陡增,都積極地尋找其他材料去表現自己的作品。“創作”已變成了一項既美麗又辛苦的勞動實踐過程了。
實踐證明,對中學生進行美術創作訓練,實際上是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法的改革,是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課改精神的真實體驗,讓學生走進生活,都參與到美術創作活動中來,用自己的雙手去描繪美好的生活吧!
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學期來,我在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教育事業。在工作中對自己要求更為嚴格。我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為了以後更好的工作,我現將本學期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學計劃貫徹情況
學期初,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學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美術教學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按照《美術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教學情況
1﹒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注意到聯絡學生實際,積極參與聽、講、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2﹒在美術課教學中有的放矢,有重點有難點,注意美術課內容的調整,教學中注重體現民族特點,充分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經驗和教訓
1﹒教師要認真貫徹教學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在傳授雙基、培養能力過程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要貫徹啟發式原則,採取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要設計開放式課程內容,適應層次,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到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教師應加強美術教學的示範特點,充分利用展示圖片、美術作品及放映幻燈、影片、錄影片等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直觀教學。
4﹒在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認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美術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學習興趣一直保持下去。
總之,本期工作順利圓滿完成,不足之處也是在所難免的,在下一學期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
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人類已邁進了21世紀的大門,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同時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要立足於21世紀的世界之林,就必須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各類人才,其中創新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而美術教育是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所以美術教育應發揮其獨有的教育功能,要培養兒童的美術創造能力,小學美術教師首當其衝,理應擔當起這一重任。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師,我在小學美術創作教學中提倡打破統一標準、統一模式。本人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摸索出一套創作教學的方法,下面就談談這些方法,供美術同行在教學中參考。
一、 教學情境的設定:
由於美術學科內容多、知識面廣、層次多樣的學科特點,要求我們儘可能地設定有趣味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倡以情匯入,以趣啟智,我們除了常用的範畫、圖片外,還要結合多媒體課件及活潑自由得方式如小遊戲、講故事、猜謎語、歌曲、曲藝及小魔術等來營造氣氛,誘發學生好奇心,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中去。
二、要有充分的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被學生、備教材,做好充分的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對自己所教的學生要有一定的瞭解,重視學生情感,和學生作充分的溝通,作學生的知心朋友,走進
孩子的心靈,從他們自身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層面出發,讓他們從身邊發生的故事及觸及事物,引發的情感與教師設定的情境相融合,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作充分的準備,教師知道上什麼,怎麼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三、教態與教學語言的運用:
教師的平和可親的教態、風趣幽默的語言,細膩的情感,敏銳的視覺,靈活的應變能力,漂亮的粉筆字,這些都是一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它蘊涵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也突顯著教師性格及人格魅力。誰將它演繹得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透過抑揚頓挫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激起學生情感。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應充分表揚,高度肯定,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信心,滿懷希望,教師要不吝給予充分的讚揚,讓學生越學越有信心,並且期待著你的每一堂課。
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主要是生生合作探究的課堂,利用教師問,學生答;學生互相補充;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相互補充等各種學習形式,引導學生由自主學習進入探究學習形成合作學習。課堂上充滿友誼、合作、共進的精神。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以“導演”的身份去調控課堂,調動多種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
習探究,這樣
學生學的輕鬆,教師也不必費心費力的講,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課。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美術的精神,藝術貴在創新。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是我們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之一。美術學習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堂上必須保證學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繪畫、製作和欣賞,這是一種智慧技能型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可靠保證。我們可透過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看到現象,比較異同,找到聯絡,認識關係,總結規律,想出辦法。在課堂上要營造出民主、溫馨、平等的氛圍,及時給予指導和讚揚,讓學生滿懷信心地去探索、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以上是我在美術教學方面的點滴體會,透過美術教學的實踐,我深深體會到我們不僅要“傳道授業”還得“寓教於樂”,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地生活相聯絡,引導學生探求生活的美,積極投身於美的體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獨有的特點,唯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才能把握規律,使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的美術教學已經結束,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總結。本學期共有18個教學週期,其中有效開展美術教學16個周,在此期間,擔任三至六年級美術和七年級書法教學工作,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完成教學。
一、教學方面
美術教學從三至六年級四個年級段分別教授不同的內容:
三年級:線描畫、科幻畫、剪紙、創意繪畫。
四年級:彩色線描畫、科幻畫、線描畫創作。
五年級:剪紙、風景速寫臨摹、速寫寫生。
六年級:素描理論基礎知識,素描臨摹。
由於他們的年齡不同,所教的內容都有著不同的變化和區別,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對美術知識的薄弱,為了更好的讓他們感受和掌握專業性的美術知識,更好的和初中階段美術接軌,特為其教授一些美術專業技法知識。
書法課只在七年級開課教學,從基本的漢字基本筆畫書寫到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的學習,系統性教學,使學生對漢字有所瞭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正確的書寫方法和姿勢,糾正學生之前養成的錯誤寫字習慣,培養正確書寫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力求人人能寫出一手好字!
二、教學成果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例如學生在繪畫中學會了自主創作,在生活中懂得合作,互相幫助,積極探討學習。另外在參加“第27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陳凌同學的科幻畫作品《智慧鐳射擋風塔》榮獲三等獎,在海口市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陽光下成長”美術書法作品評比活動中,書法《條幅》作品榮獲一等獎。
三、教學反思
本學期工作接近尾聲,對於在這個學期的`工作還是並不滿意,教學成效不高,在整的教學過程,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不活躍,對所教內容不感興趣等等多種原因,是今後教學活動中該去反思的方面,如何更好的杜絕這樣的局面,提高課堂效率,我覺得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教學內容要有趣味性,每一個孩子對任何有趣的事物都不會錯過,他們都會投入所有精力專心的去學習,去創作,是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習興趣。
2、內容創新,學習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一樣,每天都是吃一樣的飯菜,吃多了也會膩,在一定時間內學習不同的內容,不同形式的教學,也是促進學生對美術興趣的提高。
3、形式方法創新,美術課涵蓋的內容很豐富,繪畫、手工、剪紙、雕塑等都是日常美術教學中經常接觸到的形式,不要以為的停留在繪畫創作之中,過於單一枯燥。
4、活動激發學習,孩子們都喜歡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藝,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帶動學生們積極動腦動手創作,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不但老師能看到自己的教學成果,還更好的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臺。
總之,一切教學為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要努力做得更多,更好!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教育!
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但由於孩子來自不同的班級,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不那麼喜歡動手畫,有的孩子畫的總是那些,繪畫能力總不見提高,這就更需要我們教師作積極正確的指導,給幼兒以繪畫的自信,寓繪畫於遊戲中,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下面談談我在本學期大班美術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 提高幼兒繪畫的興趣
寓繪畫於遊戲中,開展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興趣是學習動力,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發揮幼兒積極主動性,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我們都知道,孩子最喜歡玩,喜歡遊戲。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把繪畫寓於遊戲中,是我們主要的教學方法。如在進行蠟筆畫教學中我們讓幼兒遊戲的方式進行構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有創意。在塗色方面,指導孩子學習了相似色、漸變色等多種塗色方法,鼓勵幼兒有自己的想法。新鮮有趣的事物,幼兒都樂於接受,為了提高幼兒某一方面的繪畫能力,我們注意開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繪畫活動。線條地繪畫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段,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法的為了提高幼兒對線的表現力,我們由淺入深地開展了一系列的繪畫活動,有〈〈美麗的孔雀〉〉、〈〈神奇的圖形〉〉、〈〈菊花〉〉,讓幼兒隨意聯想線的裝飾,用不同的線(直線、曲線、波折線)自由組合起來裝飾動物、花瓶,以致整個畫面,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對“線描畫”的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為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線的表現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強化了畫面效果,增強了幼兒繪畫的自信心。大班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我們在組織繪畫活動中也非常注意主題的選擇。〈〈未來城市〉〉、〈〈機器人帶我遊太空〉〉等繪畫素材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在活動中能表現自己的想法,有積極的創意。
二、給幼兒以繪畫的自信
根據不同的繪畫形式或內容,採取不同的指導。 要正確地指導幼兒進行繪畫,首先應瞭解幼兒繪畫的特點。幼兒繪畫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幼兒繪畫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其充滿豐富,甚至離奇的想象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幼兒的繪畫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認識和感受力來發展的。作為教師萬萬不可把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強加於幼兒身上,要求幼兒模仿,這等於抹殺了幼兒所特有的靈氣,壓抑了幼兒的創造力。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幼兒是怎樣想的,為什麼要這樣畫,成人的作用在於鼓勵、幫助幼兒把自己所想的繪畫下來。“鼓勵”是指導幼兒繪畫的首要方法。 “鼓勵”的目的在於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在繪畫教學中,我們肯定幼兒的想法,肯定幼兒繪畫的成果,讓每個幼兒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不同的繪畫形式或內容,相應的指導方法也不同,指導的重點也有所側重。如在蠟筆畫的構圖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把根據主題進行構圖,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合理的添畫、想象,這樣幼兒的繪畫容易重點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創意,雜而不亂,從而提高幼兒的美術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兒繪畫的技能技巧。
三、 重視幼兒作品的評價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態度、標準往往直接影響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態度,對美的鑑賞能力。 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兩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兒作品充分體現幼兒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兒特有的思維特點,這是評價幼兒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如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畫面飽滿、均衡,色彩明顯、飽滿,內容豐富充實。在活動中以這兩方面對幼兒作進行評價,幫助幼兒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而提高幼兒對生活的繪畫表現力。評價的組織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有展覽作品。教師直接進行評價;幼兒互相評價;幼兒對自己的畫進行自評;邊遊戲邊評價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賞水平和評價能力,應注意提高幼兒自評和互評的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教師評價幼兒作品的語言要正確恰當,生動。以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增強對繪畫的興趣及積極性。不同的美術活動中,活動的評價的重點應該有所不同,分析評價作品每次可選取不同的角度,問題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動評價的不同與聯絡,讓幼兒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次次遷移的方法中,不斷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提高繪畫水平,實現美術活動的教育目標。 大班幼兒透過這學期的繪畫興趣班活動,提高構圖能力,學會了對自己的畫面進行簡單的佈局,而 且 構 圖 時 能 有 自 己 的 創 意,不 是 依 葫 蘆 畫 瓢 似 的 模 仿。增 強 了 幼 兒 對周 圍 生 活 的 理 解、感 觸 能力,還能獲取知識。線上條的運用方面,線條流暢很多,能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線描畫、黑白配。在顏色的運用方面,幼兒會根據畫面的需要進行塗色,能嘗試不同的塗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現形式。可以說繪畫是幼兒一種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師是積極的指導者,引領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畫筆,描繪出一個個五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