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收穫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請務必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記錄好這段經歷。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總結,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1
我們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學、探、議、練”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回顧近一年來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和研究的力度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數學組組織數學教師認真學習,把握課標,抓住課改關鍵,積極開展新教材的學習研究,培訓與研討、交流相結合。透過組織教師學習有關課程改革的文章,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教師駕御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2、深入研究,不斷探討。透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教研活動,教師在教育觀念上的有了更新,教學方式已經與新課改的要求相適應,改變了過去教師一人上演獨角戲的局面,課堂活動中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有效度明顯提高,由被動的接受性學習逐步向自主探究、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轉變。
如在學校組織的一堂課活動中,張玉雙老師在上“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條件”一課時,讓學生自己透過所學的知識探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別方法。衝出了“以知識為本”的舊觀念的束縛,樹立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張老師充分的相信學生有創新的潛能,更有創造的慾望,因此他把自我發展的抉擇權交給了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於是學生猜想出各種判別三角形相似的一些方法。再讓學生分組合作、動手操作,驗證猜想。這樣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種無拘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大膽創新。由此也優化了師生關係,使教師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了教師的權威意識,增強了教師的引導、服務意識。
3、建立教研常規:
①提出要求:備課要“深”、上課要“實”、教法要“活”、手段要“新”、作業要“精”、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②完善制度:各備課組在抓好備課質量的基礎上,完善集體備課制度。進一步規範校本教研的時間,要求備課組每兩週舉行一次,學校進一步規範了教研組、備課組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各教研組、備課組的職能作用,切實利用好這個時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關注教研的實效性,重點實踐“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課例研討”系列活動,堅持週週清活動,鼓勵教師以此反思自己的教學,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並重視資料整理和總結工作,提升學校教研活動的水平,構建具有茅坪中學特色的教學文化。
二、校本教研落到實處
1、深入開展教學研究
(1)健全網路,創設平臺。進一步完善學科組、學校、區三級教研活動,力求“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四重視。教研活動做到三定五有:定時、定內容、定研究課題;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原始資料積累,有效果,有教研組活動總結。教研組經常性地開展學習有關理論,互相聽課、評課、疑難問題探討等小型多樣的活動,形成“平時隨時研、隔週重點研”的教研氛圍,使教研活動目標明確,研究深入,紮實有效。
(2)依託載體,展亮成果。以校教育科研資訊資訊中心組織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為載體,要求各備課組透過不同形式的課來展示茅坪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透過上彙報課,觀摩課、錄影課等活動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學研究,打造教學品牌。
(3)合作研討,學科交流。我們實行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學習研究教學理論,探討教材教法,透過“對話、交流、互動”,使互動式、參與式教研成為主流。在積極構建反思型教研活動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課件資源,實行備課資源的適度共享。
2、充分發揮科研先導的作用
積極走科研與教研相結合的道路,從日常教學中的難點、疑點、熱點入手,組織教師展開研究、探索。
(1)加強教科研資訊交流。利用網路優勢,及時反映教科研動態,以利於掌握資訊、借鑑運用先進的理念;同時,我組數學教師積極發表教學論文、精彩教學片段、教學設計、教學隨筆等,以利於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2)抓好課題研究。注重“自修反思”、“學、探、議、練”的課題研究。將這三個課題融為一體,製作課件,採用“學、探、議、練”教學模式進行編排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結合所上的課寫課後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
三、取得的成績
教師提高了科研水平,切實轉變了教學方法。一年來,我校數學教師先後有4人次在市、區上教改觀摩課,有2人次上省錄象課,教師發表論文10多篇,獲得不同型別的獎項的有10多人次。我校數學組被評為優秀教研組。
經過努力,我們數學課改實驗工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教師們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進入每一堂課,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教學局面已基本形成。當然也還有許多工作做的不好,工作力度不夠,教學成績不夠理想。還有待於我們繼續努力,使我校的數學教學再上一個臺階。
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2
數學教研組現有17位任課教師,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群體。全體老師敬業愛崗,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把教學研究作為事業上的崇高追求。遵循“定位合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指導思想,促使教研教學活動呈現勃勃生機,教師的教育教學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一、結合實際,合理定位
教學質量是教學的根本,要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向課堂要效率,課後的輔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最難做的是輔差工作。這些學生為什麼差?差在哪裡?老師們找出教學中最頭疼的問題,找出根本,研究出對策,以計算教學為突破口,夯實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們在譚校長和劉主任的指導下,達成共識,統一思想,合理、準確地把握好本學期的研究主題,明確了研究的重點。
二、眾志成城,團結奮進
1、重業務學習
學習是一個人不斷完善、充實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重要條件。基於對此的認識,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做到“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多種教育理論,具體要求教師應做到邊學習、邊記錄、邊思考、邊討論,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得。開展了多次學習培訓,既有專題知識培訓,又有滲透於研討會之中的個案學習。同時要求全體教師在學習中做到三個無人例外(人人是學習者,無人例外;人人是研究者,無人例外;人人是實踐者,無人例外)。
2、重專家引領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我們聘請了劉老師和向老師進行經驗交流工作,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讓青年老師少走彎路,進步的更快。“專家引領+集體智慧+個人奮鬥”這樣的模式有效地促進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也帶動了鐵小教師整體水平的提升。
3、重業務競賽
數學組的青年老師在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積極參加,不畏強敵,勇於拼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粉筆字比賽、演講比賽、上課比賽、讀書測評等活動為教師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進一步提升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活動實實在在,不流於形式,教師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群體的團結協作也讓大家融為了一體。在溫暖的大家庭中透過研、講、聽、評得到一節節精彩的案例。
4、重學生活動
數學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個年級進行口算、計算比賽,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3
忙忙碌碌中一個學期又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數學學科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各方面:
一、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組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有機結合,每位教師都有嚴謹、紮實、高效的良好教風,並努力培養學生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能認真備好每一堂課,隨時保證有餘課,課前作好充分準備,能認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注重教法與學法的指導,及時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並依據自己的教學感受做好教學後記。我們組每位教師能精心合理佈置作業,做到批改準確,反饋糾錯及時,切實抓好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等工作。教師互學互促,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發揮團體教研的優勢,加強賽課活動。本學期,教研組每個級段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和一次賽課活動,同級段中一人負責上課,一人負責磨課,一人負責評課,每次研討課,老師們都能認真研究教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分別在同級段和高低段中進行集體備課、磨課、研究教學教法,集思廣益,認真修改教案,最後在全組中進行展示。在每位老師開課之後,教研組都要在組內開展認真的評課活動。首先由執教者先說課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思路、理念,同時談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達到的教學效果或困惑,然後由已定的中心發言者點評,接著大家圍繞執教的亮點、困惑或自己觀課後的感受進行暢所欲言,最後教研組長做主題總結髮言。這樣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這學期,發揮組內骨幹老師的帶頭作用,由“教壇宿獎”楊崇根老師和縣“數學骨幹”吳崢嶸老師、周丹老師分別帶領大家進行了三次的專題講座學習,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鼓勵積極撰寫論文案例,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本學期,我組老師能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身邊的事例,積極撰寫案例,取得良好的成績。如:周丹老師結合陳豔華老師上的四年級《合理安排》的課例撰寫的案例獲得縣案例評比一等獎,陳豔華老師結合自己上的一年級《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課例撰寫的案例獲得縣二等獎。
四、存在的不足與改進的方向。
1、聽課及評課的基本功仍有待於進步。如:對於聽課的方向,聽課前的準備及聽課時所要觀察的要領。(即聽什麼,看什麼,想什麼?)再者,我們的評課仍停留在點上。
2、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不夠。因為我們的理論水平仍存在著欠缺,所以老師的論文缺少生命活力。故今後應繼續加強理論學習,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提升教師數學專業素養,使大家的教學藝術進一步得到提高。
3、進一步抓好後進生的輔導,減少不合格現象,提高優秀率。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學期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取得了進步,這是我們數學教研組活動的目的。今後,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換取更好的成績。
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4
時光荏苒,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本學期,在鎮教研室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數學教研組組織教師積極地開展了各項教育教研活動。在繼續推進“先學後教,有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堅持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深深認識到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圍繞課程改革,我們組織數學教師進一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學習教參,組織老師看名師課堂教學實錄,增強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同時學習教育雜誌刊載的最新教育理念、資訊動態、科研成果,不斷的更新知識、充實教師。
其次是學校本著以教師為主體,校本研究為載體,培訓為依託,組織教師出外聽課學習,其中先後組織四、五年級數學教師去三鄉光後小學和石岐中心小學觀摩教材分析;組織小學骨幹教師去小欖觀摩精品課程教學;組織老師去朗晴小學觀摩說課比賽;組織了三、五年級全體數學老師參加鎮教研組舉辦的教研活動等等。
二、實踐方面
1、重視校本教研活動。
期初組織優秀教上示範課;為加強課堂教學的交流和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組織新入職教師上彙報課彙報課;11月初請專家來我校指導教學;12月初,為迎接市一級學校評估,我教研組又特別組織老師們每人一節公開課,人人參與聽課、評課,並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行整合。在市一級評估中,我數學組被抽中的唯一一節數學課被評為“優秀”;12月中旬,“劉闖杯”初賽課,併成功推選出5名數學教師參加12月23日組織“劉闖杯”複賽。
2、加強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在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中開展,人人參與、精心準備,在認真解讀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本年級組實際情況進行集體備課。透過集體研討分工主備主備人說課集體評議並整合個人加減教後反思的過程;最終讓老師寫出具有自己教學風格的教案。每次活動都突出了以下三定:“定內容、定時間、定中心發言人”,集體備課主要以年級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透過此項活動,實現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共同提高。
3、最佳化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
本學期繼續把最佳化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作為我組的重點工作。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促進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4、進一步規範學生作業,力求提高作業練習的效能,作業佈置精心合理,作業做到批改準確,反饋糾錯及時,適當批有鼓勵性評語,保持作業本整潔,書寫規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堅持每月一次的學生作業量化考核檢查。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的幾點。
1、由於本人能力有限,又是第一次做教研工作,在教研方面創新意識不夠,在今後的工作中需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2、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特別是教師的語言組織方面還要加強。今後應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數學專業素養。
3、進一步抓好後進生的輔導,減少不及格現象,提高優秀率。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恆的主題。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圍繞學校制定的工作目標,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高標準、嚴要求、勤鑽研、敢創新,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5
本學期是我擔任教研組長的第一個學期,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同事們的幫助下,教研組工作完成得較為出色,下面簡單回顧如下。
一、 校內教研課開展得有聲有色——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按照學校慣例,45歲以下的老師每學期應當上一堂教研課,本學期四、五年級老師的課在家長開放日上對家長開放,獲得家長好評。其他年級有廖湘、朱帥、劉胡豔、周迎祥四位老師上了主題研討刻,本教研組老師積極參與聽、評課,活動十分踴躍。
二、 週四下午準時召開教研組活動——理論知識不斷豐富。
單週四下午為區教研活動時間,教研組老師能在接到通知後積極參加,雙週四下午為學校教研活動時間,由我、丁麗、曾兵輪流主持開展,有課題研究、知識學習、聽評課等等,每次邀請教科室鄭主任進行指導,並接受了區教研室的檢查。
三、 繼續進行課題研究——教育科研能力得以提高。
區級課題《怎樣提高數學教師的數學素養》以教科室鄭主任、張春花、潘玉紅為主,全體數學老師參加,本期校內教研活動就以課題研究為主開展,分別有我、丁麗、潘玉紅、楊洋、楊霞在教科室鄭主任指導進行了主題講座,老師們都做到了積極參與、及時記錄,給課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四、 組織學生開展各級競賽活動——豐富學生活動,培養學生能力。
各年級組分別組織學科活動,我在辦公室老師的配合下組織五年級學生開展了兩次競賽,分別是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競賽和計算競賽,從活動設計到開展及評獎都井井有條。另外組織學生報名參加趣味數學競賽、童星大獎賽、希望杯競賽,為學生提供了鍛鍊機會。
五、 學科知識競賽喜獲豐收。
在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之後,全體老師參加了區教研室組織的學科知識競賽,有以鄭主任為首的多人分獲一、二、三等獎,並獲得團體第一的可喜成績。
一學期的時間是短暫的,可又是漫長的,得到的是成長,要說的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