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2016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2016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廣大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推動西昌市建立省級文明城市的開展,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2016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歡迎閱讀!

  宜城市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等部門《關於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鄂宣文〔2016〕64號)、《湖北省“戲曲進校園”工作落實方案》、《湖北省中小學戲曲工作“八個一”》(鄂宣文[2016]77號)等檔案精神,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戲曲素養,活躍校園戲曲文化氛圍,推動戲曲傳承發展,現制定我市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16年5月全面啟動,2016年9月全面實施 “戲曲進校園”工作。2016年底市區不低於80%的學校覆蓋率,2017年上半年實現全市學校全覆蓋。透過3年左右的時間,推動我市“戲曲進校園”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在全市學校實現戲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團建設、特色活動等全覆蓋,營造濃厚熱烈的校園戲曲氛圍,深入持續開展“戲曲進校園”工作,形成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主要內容

  (一)開設戲曲課程。

  1、中小學校每學期至少開設一節戲曲課程,課時從音樂課時中調劑使用。戲曲課程由音樂教師實施為主,其他兼職教師為輔。課程內容接入“長江新媒體劇場 線上藝術教育”平臺,利用校園網路、多媒體遠端教學裝置等資訊化手段實施戲曲課程教學與實踐,引導學生學習《走近中國戲曲》課件內容。

  (二)免費觀看戲曲演出。

  校園觀看:學校配合戲曲專業院團、民間戲曲社團組織,採取流動舞臺車進學校、演出小分隊進校園等方式,組織學生每年觀看一場戲曲演出,逐步做到每個學期觀看一場戲曲演出。

  (三)舉辦戲曲知識講座。各學校每學期安排一次戲曲知識講座,邀請具有一定專業素養和知識技能的戲曲院團專業演員、退休戲曲工作者等進學校舉辦戲曲知識講座、開設戲曲公開課。組織聘請戲曲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知名戲曲票友擔任校園戲曲輔導員,定期開展戲曲輔導。

  (四)創排戲曲作品。鼓勵學校、學生自編自演反映現代題材及校園生活的戲曲作品。

  (五)舉辦戲曲展演活動。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戲曲知識競賽,開展一次校園戲曲表演活動。發現並推薦優秀戲曲人才,參加縣、市、省三級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

  (六)組織一次戲曲夏令營活動。學校要組織有興趣愛好、有戲曲特長的學生,每年開展一次戲曲夏令營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當地有關單位、戲曲藝術院團、戲曲傳習研究機構、群藝館開展的戲曲夏令營活動。

  (七)建設一批戲曲社團組織。學校要根據所在地區戲曲劇種現狀和學生戲曲愛好、專長實際,建立不同劇種的學生戲曲興趣小組或戲曲社團組織,為校園戲曲群體和個人提供學習交流平臺,推動校園戲曲興趣養成,並鼓勵開展校際交流合作。各學校要組織動員學生參加多個戲曲興趣小組或戲曲社團,在活動時間、經費、場地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援。

  (八)建立一批戲曲教育特色學校。學校要加強課程設定、戲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團建設、特色活動、成果展示等內容建設,形成校園戲曲工作特色,爭創全省戲曲工作特色學校。

  (九)組織觀看戲曲電視專題欄目。組織學生每週網上觀看襄陽電視臺《漢江風》欄目之《梨園校園》,學習戲曲知識。

  (十)建立網路平臺。在襄陽教育資訊網設立襄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網頁,釋出“戲曲進校園”工作檔案和活動資訊,打造交流學習的平臺。

  三、組織機構

  成立宜城市教體局“戲曲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王憲奎 市教體局局長

  副組長:楊金朗 市教體局副局長

  成員:

  楊道文 市教體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冉文升 市教體局教師工作科科長

  王月華 市教體局成職教科科長

  何家明 市教體局督導辦公室主任

  陳天陸 市教研室主任

  裴尚華 市教體局基礎教育科科員

  朱廣雲 市教體局基礎教育科科員

  李高紅 市教研室音樂教研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楊金朗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成員科室具體職責如下:

  (一)基礎教育科作為學校“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牽頭,負責教育內部活動總體謀劃、綜合協調,負責制定總體工作方案,協調市宣傳、文化等相關部門及有關戲曲藝術團體做好進劇場、進校園演出活動;協調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宣傳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專項督促檢查,指導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二)成職教科負責按照本方案有關工作要求,協調組織、指導市職業高中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三)教師管理科負責每年組織開展中小學音樂教師戲曲通識知識與技能培訓工作,將培訓納入年度培訓專案管理。

  (四)教育督導辦公室負責將“戲曲進校園”工作納入每年教育督導工作內容之一,制定量化標準和考核權重,組織督導檢查。同時,將“戲曲進校園”工作納入中小學藝術教育專項督導評估體系實施督導評估。

  (五)市教研室負責戲曲課程、課時、師資管理,將戲曲課程教育納入音樂學科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督促指導學校開展戲曲知識教育系列活動。

  四、保障措施

  (一)各地各學校要把“戲曲進校園”工作及戲曲課程教學納入本地本校年度工作計劃或教學計劃,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拓展專案內容認真抓好活動策劃與組織,確保我市“戲曲進校園”工作紮實有序推進。要以音樂教師為主實施戲曲課程教學,並充分挖掘當地民間資源,聘請戲曲專業人員、戲曲票友等解決師資不足問題。

  (二)各地各學校要強化活動過程安全管理,不論是進劇場還是在校園觀看戲曲演出,均要明確安全責任,制定活動安全預案,配合演出機構共同組織好觀看活動。

  (三)各地各學校要把戲曲課程開設和戲曲觀看活動作為“戲曲進校園”教學與實踐工作的核心任務和基礎環節予以強化,精心組織落實,抓實抓出成效,並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地不斷拓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要做到全員覆蓋,全域推動,不漏掉一所學校,不漏掉一名學生。確保2017年上半年達到全覆蓋的要求

  (四)各地各學校要確定專門機構、專門人員負責“戲曲進校園”工作的組織任務,確保工作有機構管、有專人抓,確保活動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五)各地各學校要注重“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宣傳與痕跡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網路、宣傳報欄等渠道宣傳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意義、作用及戲曲知識,引導學生增強戲曲興趣並積極參與戲曲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要特別注意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援,營造濃厚的戲曲知識教育氛圍。從2016年10月至年底,各鎮(辦)中心學校、市直各小學要每月向市教體局報送一次“戲曲進校園”工作的文字、圖片、影片等活動資料,報送情況將定期通報。

  各地各學校要組織學生利用網路定期觀看襄陽電視臺《漢江風》欄目,定期將本地本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圖片影片上傳襄陽教育資訊網“戲曲進校園”活動專題網頁進行宣傳。同時,認真組織學生透過校園網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利用大課間、主題班會等時段,觀看省、市錄製的.湖北、襄陽地方經典戲曲,開展學唱活動。

  (六)各地各學校要積極探索開展“戲曲進校園”工作的長效機制,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消除一陣風的錯誤認識,不斷深化和推進學校戲曲課程教學及戲曲實踐活動的落實。要增強特色意識,努力爭創戲曲工作特色學校。要及時思考、總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重點圍繞戲曲進校園活動組織、戲曲課程建設與管理、學校戲曲興趣小組和戲曲社團建設、活動保障機制及其他有關“戲曲進校園”活動事宜開展總結與實踐,並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報送工作資訊和經驗材料。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抓好落實。各地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戲曲進校園”工作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切實強化責任意識,緊密協作,強化配合,推動實施,真正把省、市關於“戲曲進校園”工作檔案精神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二)認真組織,確保實效。各地各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結合本地本校資源條件創造性開展活動組織工作,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提倡特色發展,創新活動內容與形式,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加強管理,注重安全。各地各學校要加強“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預案,強化安全管理責任,確保活動各個環節安全高效組織。

  十堰市教育局“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國辦發[2015]52號)和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關於印發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鄂宣文[2016]64號)、《十堰市“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十宣[2016]6號)《十堰市大中專學校戲曲工作“十個一”》《十堰市中小學戲曲工作“十個一》等檔案和全省戲曲進校園會議精神,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戲曲素養,推動戲曲保護、傳承與發展,特制訂十堰市教育局“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總體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戲曲藝術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方面的獨特作用,整合戲曲教育資源,在全市大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形成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促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銜接、具有十堰特色的戲曲傳承保護新局面,為十堰戲曲振興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工作目標:按照精準發力、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採取示範先行、全面推廣的工作方法,堅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的工作要求,2016年秋季學期開學實施“戲曲進校園”工作,年底覆蓋全市各大中小學校,2017年上半年基本實現全市全覆蓋,建立戲曲特色學校50所。

  二、工作內容

  (一)開設特色戲曲課程。各中小學開設戲曲課程,將戲曲教育納入校本課程,覆蓋全市中小學校,與德育、歷史、音樂、美術等課程統籌安排。小學每學期安排一次戲曲欣賞,中學每學期安排一次戲曲鑑賞主題班會,開展學唱活動。市內大專院校結合實際,開設戲曲選修課程。各中小學校接入“長江新媒體劇場·線上藝術教育”等平臺,利用資訊化手段,引導學生學習《走近中國戲曲》等媒體內容。

  (二)組建一批戲曲學生社團。各級各類學校根據所在地戲曲劇種現狀和學生戲曲愛好、專長實際,建立不同劇種的戲曲社團或戲曲興趣小組,聘請專業人士擔任指導教師,開放舞蹈室、音樂室等功能教室,為戲曲社團或興趣小組開展活動提供場所、時間和師資保障,至2016年底,全市各大中小學實現“一校一社團”或“一校一小組”。培育扶持一批校園戲曲社團(興趣小組)典型,打造校園戲曲“明星”。2017年上半年,培育表彰一批優秀戲曲學生社團(興趣小組)。

  (三)組織一次戲曲師資業務培訓。9月至12月,利用雙休日時間,舉辦“戲曲進校園”活動教學工作培訓班,組織專業戲曲演員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將音樂教師戲曲培訓納入十堰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計劃,聘請戲曲名師名家授課,三年內對全市音樂教師進行一輪戲曲教學培訓,提高戲曲教學基本技能技巧,逐步解決師資緊缺問題。市群藝館和縣市區文化館以及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戲曲興趣班,進行免費培訓。各戲曲院團在其駐地開辦戲曲培訓班和輔導班。

  (四)組織開展一次校園戲曲展演。各大中小學每年組織一次戲曲知識競賽,開展一次校園戲曲表演活動。在“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學生藝術節”“黃鶴美育節”“迎新春文藝展演”等活動中設立青少年戲曲比賽專案,搭建校園戲曲交流展示平臺戲曲,進行校園戲曲展演評選活動。

  (五)建立一批戲曲校園示範學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選擇在戲曲演出方式、戲曲劇目選擇、戲曲人才培養、戲曲知識普及、戲曲社團建設上特色鮮明的學校,進行重點扶持、打造、建立一批戲曲校園示範學校。

  (六)每次文藝活動中要有一個戲曲節目。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在開展節日慶祝和舉辦藝術節等文藝活動中,每次都排演至少一個戲曲節目。

  三、時間安排

  (一)重點實施階段(2016年8月—9月)。制定印發《十堰市教育局“戲曲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各縣市區分別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各級新聞媒體加強宣傳。推動“戲曲進校園”工作在市、縣城區各大中小學全面展開。

  (二)全面覆蓋階段(2016年10月—12月)。全面推進戲曲課堂、經典劇目送演,社團建設、志願服務、戲曲展示等工作,選拔推薦優秀戲曲人才參加全省戲曲展演活動。2016年12月底,全市各大中小學實現“戲曲進校園”活動全覆蓋。

  (三)長效機制建設階段(2017年1月—6月)。持續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不斷髮掘先進典型,總結推廣活動經驗,建立“戲曲進校園”活動長效機制。

  四、責任分工

  成立十堰市教育局“戲曲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朱華倫 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沈培軍 市教育局副局長

  姚守義 市教育局副局長

  劉 榮 市教育局副局長

  成 員:邵志義 市教育局體衛藝科科長

  潘智勇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喬星明 市教育局職稱教科科長

  趙衛華 市教育局財務科科長

  庹明國 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肖正基 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主任

  孫 慧 市教育局對外交流與高校聯絡科副科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體衛藝科,邵志義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體衛藝科負責牽頭抓總,負責活動總體謀劃、綜合協調,負責制定工作方案,定期開展督促檢查,組織戲曲節目製作、戲曲示範學校建立和安排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基礎教育科負責戲曲教學安排、校園戲曲社團及興趣小組的建設活動、協調落實“戲曲進校園”活動各項工作。

  財務科負責“戲曲進校園”活動開展經費保障。

  職稱教科負責職業學校成立戲曲組織,協助“戲曲進校園”活動在職業學校全面覆蓋。

  對外交流與高校聯絡科負責駐市大中專院校成立戲曲組織,協助“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駐市大中專院校全面覆蓋。

  教科院負責“戲曲進校園”展演活動,協助體衛藝科做好各項活動的落實督查。

  繼教中心負責教師戲曲培訓的組織工作。

  五、有關要求

  (一)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戲曲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制定本單位“戲曲進校園”工作落實方案,具體工作落實到人,切實將《十堰市大中專學校戲曲工作“十個一”》和《十堰市中小學戲曲工作工作”十個一”》落實到位。並與9月底前將各單位“戲曲進校園”工作落實方案電子版傳送到[email protected].

  (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當地宣傳部門、文體部門、文聯及群藝館等單位的通力協作,全面落實各地“戲曲進校園”活動。市直各學校由市教育局、市委宣傳部和市文體局統一部署,東風分局所屬學校教師培訓和戲曲講座活動由市教育局、市委宣傳部和市文體局統一安排,其他各項具體活動由東風分局負責部署實施。

  (三)各地各單位在開展活動過程中要加強活動開展檔案建立工作,要及時整理活動材料,記錄活動過程,做好階段性工作總結,定期向市教育局彙報各地各校活動落實進展情況。

  (四)各單位不得以此項活動向學生徵收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