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校園綠色生活方式調查報告

校園綠色生活方式調查報告

校園綠色生活方式調查報告

  導語: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以下是小編整理校園綠色生活方式調查報告,以供參考。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高校是高層次文化教育基地,是國家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高階專門人才的搖籃,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之源。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校園應當安排得美觀,成為一個快意的場合,對學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可見,營造一個優美、舒適的綠色校園環境不僅有利於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校園環境不僅為學習及學術活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為塑造學生素質提供一個好的場所。校園環境的最佳化有利於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有益於學生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強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搞好校園的綠化美化,不斷提高綠化質量和植物景觀藝術水平,重塑校園人文景觀和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創造一個以人為本、寧靜優美的自然生態空間,才可為師生員工創造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舒適感。

  山東建築大學主校區風景優美,佔地面積大。但其綠化不完善是校園環境最突出的問題。所以我對山東建築大學的園林環境進行了調查分析

  二、調查物件與方法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 在學校大一至大四全體學生中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作了調查,涉及學校環境建設、師生文明習慣、學科滲透、師生環保意識等幾個方面。雖然調查範圍有限,內容有限,學生回答的情況也會有一定偏差,但畢竟給我們以後的建立工作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

  三、 調查時間

  20XX年上學年

  四、 調查結果

  山東建築大學學校新校區建於20XX年,在建設過程中,學校堅持生態可持續的理念,充分保護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結合地域特點,統籌考慮建築全生命週期內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建築功能的辨證關係,發揮學校學科特色和人才優勢,透過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節能節材與室內環境、室外環境保障與控制,建立了綠色大學園區環境綜合保障技術體系,開發了大學園區環境保障智慧監控技術系統,建設了生態學生公寓等綠色建築技術示範工程。透過我們的努力,校園內山水相依,草木蔥蘢,宜居宜學的校園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環境。

  總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可以為未來提供應對能源環境問題的人才與政策支援,也是延緩或解決能源環境問題、氣候變化問題的各種科學技術的源發地,同時,高校在綠色大學建設方面的探索實踐也將激勵師生員工,在其教學、科研和生活中廣泛關注和充分考慮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進而將綠色技術廣泛推廣、綠色理念深入人心,使綠色發展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趨勢。山東建築大學將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在綠色校園建設方面先行先試,努力為推動綠色校園建設發揮積極有力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目前,山東建築大學大學校園綠地環境主要是由道路綠化、集中組團綠地及建築物周邊綠化組成 。經過多年的綠化保護,整個校園已基本被濃濃綠意覆蓋,形成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校園植物配置基本形成了喬、灌、草相結合的綠化生態體系。其中發育較好的生態群落為中部的主校區鑑湖沿岸周邊綠化,教學樓,圖書館以及宿舍樓綠化等,校區的環境為建校初建設的,經過多年的經營現呈鬱鬱蔥蔥的景觀,遮蔭效果好,綠化在數量上達到很高的水平。

  然而,我們透過細緻的綠色校園建設的系統調查,結合校園的綠化生態規劃建設,認為當前山東建築大學綠色校園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五、 思考與對策

  從我們調研中進行的調查問卷和了解到情況中看,也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如學校學生對綠色學校概念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對於建設綠色校園沒有深刻的理解,學校學生對於綠色學校應具備的條件不是很清晰。學校應組織學生參加環境教育學習和活動的數量明顯少,而且形式單一,問卷中讓同學們給出學校開展的環境教育學習活動中印象最深的內容,學校不應忽視對學生開展環境教育,而透過親身實踐、參加各種活動來豐富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又是最深刻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設定綠色課程,課程涉及到全校的教學體系中怎樣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理念。涉及到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應該如何構建等等內容的這一類針對性的課程的建設和修訂,屬於公共課的開設。另外是如何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上體現綠色這一基本概念,比如如何在商學院、經濟學院、化學學院關於新材料開發的課程裡,把綠色的概念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而不僅僅是課程的修訂和修改。把綠色的理念貫徹到相關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來。”

  而今,綠色學校已成為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評價學生的也不只是分數這一個尺度,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健康人才。同時開展社團的綠色活動,社團活動是山建的特色之一,社團的綠色活動也是山建綠色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調查我們瞭解到我們學校社團均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與綠色有關的社團和組織等,都開展過一些很有影響力的活動可見無論社團數量和舉辦活動的質量都是不錯的。 但是社團在如何擴大其知名度並舉辦有影響力的系列活動、精品活動,甚至將活動推向其他高校、推向校外等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很多學校表示缺乏資金是綠色學校建立過程的一個主要困難。開展綠色學校建立活動,資金固然非常重要,但沒有錢也不是就不能開展環境教育,不能建立綠色學校,很多貧困山區的學校也在積極的'開展綠色學校的建立活動,並且成果顯著。因此我們更應該盡我們的力量把綠色學校建立工作做好,透過學校帶動家庭、帶動社群、帶動社會,讓更多的人瞭解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來支援我們。 不斷改進、持續發展的理念是綠色學校的精髓,希望

  所有的學校在開展建立綠色學校的活動中不斷實踐,隨時總結,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同時加強與其他學校的聯絡,相互學習、督促和檢查,使綠色學校建立活動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根據問卷調查反饋的結果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是在校園綠化方面:

  1.擴大綠化面積,多種植高大喬木,但無需從外地移植成年喬木,不僅耗費金且難以成活,受到大量修剪砍伐的喬木也不宜美觀。

  2.對於校園內的綠化植物不要過於修剪,適當保持植物的外形自然舒展,但對於生長不適當的植物即使修剪整理。

  3.可以對部分植物進行修剪使其保有獨特的外形,能吸引人們更多的欣賞以及關注。

  4.對於保護校園綠化我們需要提高保護綠化環境的自覺性,同時還需要完善校園制度對部分人進行約束。

  5.為了更好的美化最佳化校園環境,可以在綠化地上種植各種各樣的植物,還可適當種植觀賞性的植物,提高整個校園的美化水平,提高觀賞性。

  6.不要過多的噴灑農藥,尤其不要在正常的上課期間噴灑,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以及學習狀態,但為了保護植物可以在節假日期間噴灑,減少對學生們的影響。

  7.再者根據我們學校實際的綠化地分佈,需要加強學校食堂周圍的綠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