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慈善事業發展調查報告

慈善事業發展調查報告

慈善事業發展調查報告

  說到慈善,你知道它的情況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慈善事業發展調查報告,請閱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一、我縣慈善事業發展情況

  1、慈善組織不斷髮展。我縣慈善組織於2007年正式成立,配備了工作人員,保障了工作經費,制定了《縣慈善協會章程》及《縣慈善協會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了對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並積極接受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大力推行慈善資訊公開,及時、真實地向社會公佈善款的接收、管理和使用情況以及向捐贈人反饋資訊的情況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努力打造“透明口袋、陽光慈善”,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度。

  2善款募集卓有成效。我縣在千方百計抓勸募的同時,不斷探索,總結出了靈活多樣、方便群眾參與的“主題募集”、“經常性募集”、“定向募集”、“活動募集”、“專案募集”等募集形式。一是堅持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每年5月都要以縣政府的名義行文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發動慈善倡儀,組織大型募捐。二是做好特大自然災害善款募集工作。在震驚中外的汶川地震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我縣用極短時間募集善款善物達到351萬元,並及時將資金、物資送往災區,彰顯了屈鄉兒女大愛無疆的精神。自2007年以來,我縣共募集善款善物1059萬元,救助弱勢群眾8705人次,受到了省、市慈善總會的高度評價。

  3、救助活動豐富多樣。縣慈善協會遵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和“黨和政府最關心、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原則,利用募集的善款,每年都有計劃地實施救助。先後實施了“微笑列車”、“慈善陽光班”、“大病關愛”、“慈善助學”、“溫暖工程”、“慈善醫療器械”等六大救助工程,尤其是“慈善助學”、“溫暖工程”、“大病關愛救助”及慈善醫療系列專案社會反響良好,這些惠及民生慈善專案的落實,解決了貧困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

  二、我縣慈善事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1、慈善文化建設較薄弱。慈善文化建設是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礎,慈善事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慈善宣傳不夠深入廣泛,媒體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僅依靠慈善組織宣傳推動,主體單一,經費有限,力度偏小,效果不理想,大的社會文化氛圍尚未形成。除發生較大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經常性、主動性捐贈較少,企業和公民對慈善事業的認知度、參與度不高,社會慈善意識淡薄,慈善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2、慈善組織建設還有待加強。目前作為國家層面還沒有一部專項的“慈善事業促進法”,現行的幾部慈善法規不足以規範、保護和促進慈善事業發展。從我縣的實際情況看,目前慈善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力量運作,慈善組織行政色彩過濃,管理模式傳統,專職人員少,志願工作者幾乎沒有,不利於推動慈善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3、慈善募集和救助還存在薄弱環節。善款募集方面,募集方式單一,規模較小,日常主動捐款較少,主要靠大型捐款活動。慈善救助方面,救助範圍較小,同時,全縣沒有統一的慈善工作資訊平臺,各部門進行慈善救助活動時“各自為政”,缺少對慈善救助工作的統籌安排,存在重複發放善款等問題,極大影響了救助效率和捐贈人積極性。

  三、對加強我縣慈善事業發展的一點思考

  1、加強慈善宣傳,營造慈善事業發展的文化氛圍。“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社會呼籲慈善愛心,人們要求正義慈悲,但自古以來慈善都是需要倡導和培育的,需要有一片適合它生長的土壤。自古民風淳樸,群眾崇尚仁愛、樂善好施,具有發展慈善事業的深厚土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弘揚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吸收現代慈善理念,將弘揚慈善文化納入公民道德建設規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相結合,推動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群,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慈善事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透過各種新聞媒體宣傳慈善協會的性質、宗旨、任務和發展慈善事業的重要意義,國家對慈善捐贈的優惠政策,以及慈善人士、慈善企業的愛心善舉,使積德行善、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不斷髮揚光大,使捐助不論多寡、行善不分先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全社會了解慈善、支援慈善,不斷提高慈善事業公信度和影響力,讓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

  2、加強慈善平臺建設,提升慈善工作水平。慈善事業,是一座從下而上一磚一瓦壘起來的大廈。這座“大廈”無疑需要一定的平臺和載體來支撐,才能更穩固,更持久。慈善事業又被稱為“玻璃缸裡的魚”,惟其透明,才能提升人們的信任和慈善熱情。在落實慈善工作的具體措施中,我們一是要加強慈善組織平臺建設,把善款“管”好。要在進一步加強我縣慈善機構自身建設的同時,逐步推進慈善事業進鄉村、進社群、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而實現慈善事業社會化。要完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及慈善救助管理辦法,建立科學、規範、高效工作機制,打造“陽光慈善”,讓捐贈者放心,受助者開心,增強社會信心。二是要加強慈善活動平臺建設,把善款“收”好。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創新募集方法,增強募集能力,擴大募集範圍,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到我縣的慈善事業中來。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探索多元的'、開放性、長效性的募集機制,支援民間慈善組織的發展和活動的開展,鼓勵企業實行慈善與產業捆綁的造血式慈善,建立自己的慈善品牌。三是要加強慈善救助平臺建設,把善款“用”好。繼續開展好已有的慈善助學、大病救助等專案,還要探索開展新的救助活動,建立新的救助平臺,豐富救助形式,擴大慈善救助覆蓋面,讓更多的社會弱勢群體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3、整合慈善資源,形成慈善工作合力。隨著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慈善規模將會逐步增加,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統一、有序的慈善事業格局,避免各自為政,浪費資源。

  一是整合捐募市場,避免重複、多頭募捐,引導和鼓勵慈善組織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提高募捐效率,降低募捐成本。

  二是整合救助資源,加強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的銜接。募集的善款用在哪裡、怎麼用,如何避免重複、過度救助,如何選定投入少、收益大、社會效果好的專案,是開展慈善救助必須解決的課題。為此,應建立全縣慈善資訊統計和釋出機制,加強與慈善組織在慈善專案上的開發與合作,使有限的慈善救助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功效。

  三是整合組織資源,形成整體效應。慈善服務的物件範圍很大,有老人、婦女、兒童、學生、殘疾人等,慈善組織在為這些物件服務時,應注重與共青團、婦聯、殘聯、教育等有關單位的合作,並充分依託學校、醫院、村委會、社群等組織,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