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簡報> 第17個“世界急救日”活動簡報

第17個“世界急救日”活動簡報

第17個“世界急救日”活動簡報

  簡報一:

  9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急救日”,主題是“兒童學急救,急救為兒童”。當天上午,市紅十字會聯合市婦聯在市青少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了主題宣傳活動,吸引了300多名兒童和家長共同參與。

  以“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的預防與急救”、“交通安全”、“電梯安全”為主要內容,市紅會培訓中心的老師們將氣道異物梗塞、溺水等事故編排成情景小品,用表演的形勢模擬突發狀況現場,向學生與家長演示如何進行正確自救互救。現場還設定了許多與孩子互動的遊戲,讓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標示及應急救護等知識進行學習體驗。

  據悉,市紅會今年將9月5日-14日定為“世界急救日”宣傳週,開展3場不同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除了昨天的主題活動,市紅會在香洲區第五小學開展了“我是小小救護員”主題班會。另外,50名小學生到生命健康安全體驗館開展急救參觀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參觀體驗電梯失控後如何自救、家庭油鍋起火怎麼辦、颱風來了怎樣避險等。

  據介紹,意外傷害是造成0-12歲兒童死亡的首要因素。平均每年全國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而意外溺水死亡佔比最大,10個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中,有近6個是因為溺水死亡的。

  簡報二:

  9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急救日”,宣傳主題是“兒童學急救、急救為兒童”。9日,山東省暨濟南市紅十字會在濟南市堤口路小學舉行主題宣傳活動。

  9日上午10點,堤口路小學校園內警報驟然響起,值班老師高喊“地震了,快躲!”正在專心上課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用雙手或書包護住頭部,蹲在課桌底下緊急避險。

  約30秒鐘後,警報聲再次響起各班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緊張而有序地撤離教室,學校安排的各樓層負責老師,到樓梯口協助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疏散,防止學生擁擠、摔倒、踩踏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學生全部安全撤離到操場後,班主任進行整隊和清點人數,並向現場總指揮彙報。記者看到,這次井然有序的逃生疏散演習僅用時2分40秒。

  疏散演練結束後,來自堤口路小學80名“小白鴿”救護隊隊員們,迅速來到操場中間,根據模擬傷員的實際情況,迅速判斷受傷部位,在現場演示了心肺復甦、頭部包紮、腹部包紮、上、下肢骨折固定、徒手搬運傷員等急救技能。

  據瞭解,現場有山東紅十字會市、天橋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堤口路小學全體師生,共計9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此外,為進一步弘揚“人道 博愛 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提高少年兒童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紅十字青少年應急救護訓練基地”正式在堤口路小學落成。

  據介紹,近年來,濟南市紅十字會已經累計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34.2869萬人次,培訓救護員1.475萬人次。

  簡報三:

  為進一步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傳承“世界急救日”宣傳活動實質,努力推進《鎮江市全民自救互救覆蓋式培訓實施方案》,讓更多人瞭解急救知識、掌握救護技能,真正實現衛生應急社會動員全民發動。今天(9月10日)上午,由鎮江市政府辦、市衛計委、市民政局主辦,市急救中心、徳高護理院承辦的第17個“世界急救日”宣傳暨全民素養提升工程系列活動,在徳高護理院隆重開幕,旨在宣揚“急救進萬家”主題,打造“醫養結合、智慧養老、關愛老人健康”家園。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楊毅、市衛計委副主任李文福,市民政局副局長潘志堅,京口區政府副區長林黎明,江大附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殷朝峰,鎮江德高護理院院長徐道喜,鎮江市急救中心主任花長松,以及京口區衛計委、民政局、象山街道、社群的領導,現場群眾方陣由市120、德高、米山社群、京口衛計委和鎮江高專急救協會等出席本次活動。

  活動由市急救中心主任花長松主持,首先由主持人就“世界急救日”2016主題——“衛生應急,‘救’在您身邊”,傳達了省衛計委應急辦發動的目的意義,並現場觀摩由社群群眾自發編排組隊的舞蹈:“‘黃金十分鐘’心肺復甦操”。隨後由京口區林副區長、市民政局潘副局長和市衛計委李副主任分別致辭。開幕式最後為 “急救科技體驗德高點”、“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德高護理院工作站”、“江大附院京口區急救分站”揭牌,市政府辦楊毅副主任與市衛計委李文福副主任為應急救護志願者頒發“美國心臟協會BLS學員”證書和“社會救護員”證書。

  隨後進行的互動參觀體驗環節,領導與嘉賓在志願者引導講解下現場參觀德高急救體驗館和護理院,並組織部分群眾現場傳授心肺復甦術、AED使用和包紮、固定、止血、搬運等基本技能。

  此次本著“推動社群文明建設、關愛居民健康生活”為目的,按照“政府推動、部門協作、優勢互補、同創共建、和諧發展”原則,抓實基層,打牢基礎,因地制宜,搭建平臺,注重實效,為建設百姓宜居、愛居,老有所養、所樂的健康鎮江繼續前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