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學院工作簡報
學院要聞
◆7月15日,我院黨總支舉辦了“三嚴三實”專題討論會,時任副校長蕭正洪參加了討論會。按照學校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施方案要求,本次討論在前期專題黨課和個人學習的基礎上,以“堅定信仰、解放思想、推進學院科學發展”為主題,重點學習研討了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牢記大學使命,加快推進學院科學發展。
◆8月30日,我院趙晶晶研究員獲2015年國際精神疾病基因協會優秀青年科學研究者獎。
◆9月8日,我院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工作部署會議在教學九樓學術報告廳召開。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院党支書記李錄志主持。
党支書記李錄志傳達了學校2015年新學期工作部署會議精神。院長王振宏結合學校新學期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對學院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學生工作及學院文化建設等方面總結了學院上半年的工作情況,並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部署。董增雲副院長就學校近期有關工資調整、現行職稱評審制度、新進教師考核、國內差旅費管理辦法等相關檔案內容進行了通報與解讀。本科生教學秘書杜娟就近期專家進校巡視診斷、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畢業生論文開題等方面作了說明。
◆9月15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七屆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科)獲獎名單,我院王振宏教授論文“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is Associated with Trait Positive Affect and Positive Emotional Expressivity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13年93卷第1期)名列二等獎。
◆9月17日-9月20日,第十九屆歐洲認知心理學大會在塞普勒斯的塞普勒斯大學召開,我院院長王振宏教授應邀參加了此次學術會議,並做了題目為”積極情感對認知衝突解決的影響:趨近動機強度調節作用”(The Effect of Positive Affect on Conflict Resolution: Modulated by Approach Motivational Intensity)的學術報告(symposium)。這一研究成果近期已被國際權威心理學權威SSCI期刊Cognition & Emotion錄用線上發表。會議期間,院長王振宏教授還與國外著名學者進行了廣泛的接觸,瞭解國外相關領域研究前沿進展,並積極宣傳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與心理學科的發展,表達了在相關領域與國外大學開展合作研究的意向。
◆9月18日,我院心理學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申報工作全部結束。按照學校安排,申報工作自6月25日啟動,成立了申報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王振宏院長擔任、副組長由李錄志書記擔任;設申報工作組,下設申報書統籌與撰寫組(組長:楊劍峰)、認知與行為虛擬模擬實驗平臺設計與材料撰寫組(組長:宋曉蕾)、航空航天及人因工程心理虛擬模擬實驗平臺設計與材料撰寫組(組長:姬鳴)、認知神經與心理生理虛擬模擬實驗平臺設計與材料撰寫組(組長:楊劍峰)、心理病理與心理諮詢虛擬模擬實驗平臺設計與材料撰寫組(組長:朱蕾)、影片和網站與支撐材料組(組長:何寧)、後勤服務組(組長:董增雲)。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申報工作組全體成員全身心地投入,在歷時近三個月的申報工作中,經專家多次現場指導,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並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議,經申報工作組對材料數次修改與完善,順利完成了申報工作任務。
◆根據陝西師範大學關於陝西省高校巡視診斷工作的實施方案,心理學院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制定了詳實的工作方案,動員全院師生理解巡視診斷工作的相關精神和要求,部署和落實了迎接巡視診斷的各項工作。
9月26日學院召開了巡視診斷工作部署會議,對巡視診斷工作任務進行了分解,並制定了詳細有序的國慶假期工作方案,各個任務小組查缺補漏、通力合作,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了相關工作任務。
9月29日,我院2015年迎接陝西高校巡視診斷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在教學九樓學術報告廳召開。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院党支書記李錄志主持。學院領導分別就“我校迎接陝西高校巡視診斷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精神進行了傳達,並對學院迎接陝西高校巡視診斷工作進行了部署。
10月26日下午,陝西省巡視診斷專家組成員束鵬程教授來我院進行實地走訪座談。學院院長王振宏、書記李錄志、副院長何寧、張寶山、董增雲及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首先,院長王振宏從學院基本情況、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與定位、學院特色等方面作了介紹,並對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取得成績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客觀分析。束鵬程教授聽取彙報後,高度肯定了學院學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同時就博士生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他指出謀求學科發展要重視科研產出,要發展優勢學科,科學研究方面要發揮團隊協作的作用,凝聚團隊力量,重點突破,心理學學科建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希望學院加大建設力度,並在2016年全國學科評估中取得佳績。在巡視檢查期間,按照巡視組要求,學院提交了完善的檢查資料,向專家組全面真實的展示了學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順利完成了此次巡視檢查任務。
◆10月22日,我院黨總支召開“三嚴三實”第二專題研討會。第二專題討論以“遵守黨紀、嚴於律已、身體力行,推進學院科學發展”為主題,圍繞學習心得、作風建設和學院發展展開討論。高子偉副校長參加了專題討論,並對學院發展提出要求和希望。
◆10月29日-30日,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荷蘭萊頓大學語言學中心&萊頓大學腦與認知研究院主辦,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承辦的“韻律加工的心理語言學研究研討會”在我校學術活動中心召開。研討會內容涵蓋語言產生、語言理解、語言獲得、音樂加工及其計算建模過程中韻律等語言資訊的.作用機制。
◆10月29日下午4:30,在教學九樓會議室,社科處馬瑞映處長蒞臨我院做關於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申請的指導報告。報告由王振宏院長主持。
◆依照學校人才建設會議總體部署和《陝西師範大學關於2015年人員補充工作的意見》精神,學院班子高度重視2015年師資補充工作,召開專項工作會議研討、部署學院2015年的人才補充工作。透過廣泛宣傳,多途徑聯絡,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工作的力度。2015年共收到應聘簡歷20人次,學院對應聘人員進行嚴格篩選,有9 位應聘者進入考核答辯環節,先後於3月25日、4月20日舉行兩場考核答辯會及5月28日專場高階人才考核會,經過考核答辯、學院院務會議研究,上報校人事處8人,其中人才引進5人,常規補充2人,師資博士後1人,並全部獲批。8人中有3人來自海外著名大學,5人來自中科院心理所或985高校,他們均有多項科研成果在SSCI或SCI期刊上發表,具有較強的科研潛力。目前,獲批的8人有7人來院報到,已投身於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當中。
本科教學工作
◆9月,按照《關於做好我校2016年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學生本人申請,學院推薦和教務處稽核,我院邵曦明,馬美,趙嘉寧,杜水雲,李瀟瀟,李冰潔6名同學獲得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指標資格,朱丹,劉英芝,馬曉霞,吳靜瑤4名同學獲得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補償指標資格。
◆10月,按照教育部和省級政府、省教育廳關於開展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要求,經個人申報、學院推薦、校內外專家評審、結果公示等評選程式,我院王振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心理學本科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成果被評為校級特等獎,並被推薦參加2015年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王有智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成果被評為校級二等獎。
◆10月21日,我院党支書記李錄志、教學副院長何寧,在實習帶隊教師呂薇、輔導員鄭姬洋子的陪同下先後前往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和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看望並慰問了實習本科生。
◆10月30日,我院在9209室舉辦了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學院預賽的比賽。青年教師朱蕾、馬國傑、張春雨、常明、莊想靈和羅揚眉等教師參加了此次比賽。本次比賽由教學副院長何寧主持,由李錄志書記、陳青萍教授、王有智教授、呂薇講師等教師擔任評委,學院部分教師和學生觀摩了比賽。經過教案評比與15分鐘課堂演示以及現場答辯,評委討論決定推薦朱蕾副教授參加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全英組決賽,推薦莊想靈副教授參加理科組決賽。
與研究生教學工作
◆7月2日,我校研究生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書成教授蒞臨我院對我院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環節進行了檢查、指導與座談。我院研究生代表和研究生秘書參加了座談會。
◆7月6日,我院在陝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舉行了2014級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學位碩士教育實習總結大會。
◆7月9日,我院遊旭群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專案“我國教師職業心理健康標準及測評體系研究”(11JZD044)自立項兩年多以來,現已在研究工具開發、政策性建議提出、學術論文發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8月18日,我院青年教師呂薇博士的“特質積極情感的腦與迷走神經活動基礎及可塑性” 獲批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專案立項。
◆9月5日,學院下發《心理學院2015年下半年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安排》的通知。我院博士1人、碩士4人透過答辯資格稽核,完成學位論文檢測及博士論文預答辯、碩士論文預審讀等相關工作。
◆9月15日,我院何寧副教授的“社會評價、自戀人格對功利性道德決策的影響機制研究”(15XJA190001)和羅揚眉博士的“積極期待與幸福感關係的神經基礎”(15XJC190001)獲批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專案立項。
◆9月30日,我院參加了陝西師範大學全國科普日高校科普開放活動,開展了駕駛艙飛行模擬、桌面模擬飛行體驗。該活動透過虛擬現實技術展示飛行階段特殊情境,讓參與者直觀感受飛行操作情境,並瞭解飛行員工作機制。
◆9月30日,我院院長王振宏教授在我校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申報動員會上交流了我院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申報的經驗,分析了申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說明了在動員教師申報和提高申報質量方面擬採取的具體措施。
◆10月8日,我院基礎心理學碩士研究生趙榮、胡雯兩位同學被推選為碩博連讀生。
◆7-10月,我院新增17篇SSCI或SCI期刊發表、線上發表論文:
1.Luo Yun, Zhenhong Wang*, Hui Zhang, Aihong Chen, Sixiang Quan.(2016). The effect of perfectionism on school burnout among adolescence: The mediator of self-esteem and coping sty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88: 202-208
2.Hui Zhang, Zhenhong Wang*, Xunqun You, Wei Lü, Yun Luo.(2015). Association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Emotion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Reactivity as a Moderator. Biological Psychology, 110: 1–11
3. Jingjing Zhao, Yonghui Wang, Donglai Liu, Liang Zhao, Peng Liu. (2015). Strength of object representation: its key role in object-based atten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competition result between Gestalt and top-down objects. Atten Percept Psychophys , 77:2284–2292
4. Yuan Li, Jijun Lan*, Chengting Ju. (2015). Self-esteem, gend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3(8):1243–1254
5. Yuan Li, Jijun Lan*, Chengting Ju.(2015).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attributional style as mediators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9(6):146-151
6. Baoshan Zhang, Fengqing Zhao, Chengting Ju, & Yingying Ma. (2015). Paternal Involvement as Protective Resource of Adolescents' Resilience: Roles of Male Gender-Role Stereotype and Gender.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7): 1955-1965
7. Chengting Ju, Fengqing Zhao, Baoshan Zhang*, Jingsong Deng. (2015). Effects of fathering style on social problem-solving among Chinese teenagers: The roles of masculine gender stereotypes and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7: 124–130
8. Baoshan Zhang, Qianyun Gao, Marjolein Fokkema, Valeria Alterman, & Qian Liu,(2015). Adolesc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ocial Support and Loneliness in High Schools: Mediation Effect and Gender Differenc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3: 104-117
9.Caina Li, Ying Sun, Man Yee Ho, Jin You*, Phillip R. Shaver, Zhenhong Wang. State Narcissism and Agg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nger and 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 Aggressive Behavior, 2015, DOI: 10.1002/ab.21629
10.Lei Zhu, Adelita V. Ranchor, Marije vander Lee, Bert Garssen, Robbert Sanderman, Maya J. Schroevers. (2015). Subtypes of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an empirically driven approach.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DOI 10.1007/s00520-015-2919-y
11.Xiaohui Yang, Xiaohui Xu, Liqi Zhu*.(2015). Media multitask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Time management as a moderator.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3 , 216–222
12.Ping Wang, Zhihui Pan, Xi Liu, & Xuhai Chen*.(2015). Emotional intensity modulates vocal emotion decoding in a late stage of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26(17), 1051-1055.
13.Liu Ya., Zhenhong Wang*, Sixiang Quan, Mingjun Li. (2015). The effect of positive affect on conflict resolution: Modulated by approach-motivational intensi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DOI:10.1080/02699931.2015.1081874
14.Mingjun Li, Zhenhong Wang*.(2015).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Work Engagement in Teachers, Current Psychology, 1-8
15.Moyun Wang*, Liuqing Xie. (2015). The influence of category representations on exemplar gen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nline, DOI: 10.1080/17470218.2015.1082141
16.Baoshan Zhang, Xinwei Yan, Fengqing Zhao,& Fei Yu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tress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The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Gend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5, 123: 501-518
17.Yanling Bi, Lijie Ma, Fei Yuan, & Baoshan Zhang*.(2015). Self-Esteem, Perceived Stress, and Gender During Adolescence: Interactive Links to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DOI:10.1080/00223980.2014.99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