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環保調查報告13篇

環保調查報告

環保調查報告13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保調查報告 篇1

  近年來,我國城市環境日益改善,農村汙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各種汙染不僅威脅到了農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透過水、大氣汙染和食品汙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現將農村環境汙染問題做如下報告:

  一、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各類汙染。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程度深,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這兩類汙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相關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

  二、由於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後產生的生活汙染。

  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汙染物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具體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每年產生的約為1.5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30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汙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然而,在我國農村現代化程序發展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和環境管理落後於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並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卻在與日俱增。

  三、鄉鎮企業佈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汙染。

  受農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農村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徵、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環境汙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難,還導致汙染危害直接影響到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已佔工業汙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鄉鎮企業佈局不合理,汙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於工業汙染物平均處理率。

  由於我國農村汙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汙染不僅將迅速“小汙”變“大汙”,而且已經“小汙”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應當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環境立法,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環境保護職責許可權,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汙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

  2、 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援力度。城鄉分治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國家把汙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汙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汙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於專項治理的排汙費。

  3、強化扶持力度,建立農村汙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政府應對農村和規模以上的企業汙染治理,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如排汙費返還使用,規模以上企業汙染治理設施建設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

  4、探索科學的治理模式,提高農村汙染治理效率。農村的生活汙染、鄉鎮企業汙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汙染,不同於城市、工業企業的汙染,不能簡單的套用其汙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創新,以適應農村環境汙染的治理,進而提高汙染治理的成功率。

  環保調查報告 篇2

  課題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不良現象及形成和影響。

  課題研究意義:我們作為該校學生,我們將針對我校中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為學校想方設法地提出建議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課題研究步驟

  ⑴1月22日 確定研究和課題

  ⑵1月23日 小組討論分工

  ⑶1月24日 進行問卷調查

  ⑷1月25~26日 資料及有關資料整理

  ⑸1月26~27日 分析原因並討論總結

  ⑹2月6日~2月11日 撰寫結題報告

  (一)資料統計

  序號總人數調查問卷問題答案選項所選人數所佔比例

  200人

  1)你覺得我們該不該講究環保

  a、應該 b、不應該 c、無所謂

  a、67人 b、60人 c、73人

  a、33.5% b、30% c、27.5%

  2)你看到地上有雜物,你會主動撿起來嗎?

  a、會 b、不會 c、有時會

  a、50人 b、89人 c、61人

  a、25% b、44.5% c、30.5%

  3)在生活當中你是否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

  a、經常 b、沒有看到 c、偶爾

  a、91 b、20 c、89

  a、45.5% b、10% c、44.5%

  4)你有向別人宣傳過環保意識嗎?

  a、有 b、沒有 c、沒必要

  a、31 b、68 c、101

  a、15.5% b、34% c、50.5%

  5)你使用電池是否回收?

  a、是 b、否

  a、69人 b、131人

  a、34.5 b、65.5

  6)你吃的零食,你經常會丟到垃圾筒裡嗎?

  a、經常 b、不會

  a、101 b、69

  a、50.5% b、49.5%

  7)你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嗎?

  a、有 b、沒有

  a、120人 b、80人

  a、60% b、40%

  8)你買東西是否經常用塑膠袋。

  a、是 b、不是 c、偶爾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9)你是不是亂扔塑膠袋。

  a、是 b、不是

  a、75人 b、125人

  a、37.5% b、62.5%

  10)你知道塑膠袋對環境的影響嗎?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 b、36人

  a、82% b、18%

  11)你經常使用一次性飯盒嗎?

  a、是 b 、不是 c 、偶爾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二)調查結果分析並提出建議

  調查結果分析:在這次調查中,我校同學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問題一:你覺得我們該不該講究環保?竟然有36.5%的同學認為講不講究都無所謂,這說明了這部分的同學存在一些習慣上沒有講究環保。

  問題二:當問同學你看到地上有雜物你會主動撿起來嗎?可有44.5%的同學看到地上有亂丟的雜物也不會去撿起來。這又說明了他們根本不會以身作則去提倡環保。

  問題三:在生活當中你是否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而這個問題在調查中,有45%的同學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這一現象體現學生生活環境中沒有人去提倡環保,反而是讓學生看到亂丟垃圾的現象。

  問題四:有55.5%的同學買東西經常使用塑膠袋,而且有37.5%的同學是用了之後就亂扔,但有82%的同學知道,塑膠袋對環境有影響,但就是不自覺處理好塑膠袋。

  問題五:你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嗎?有60%的學生有隨地吐痰的習慣,這反映了這些學生不講究衛生,根本不理會什麼是環保。

  以上所反映的這些問題不容樂觀,我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所以在這裡我們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透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制定校規來規範學生的環保意識多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2)我校應大力提倡綠色環保的良好作風,努力營造這種氛圍,並制定校規來嚴格管理。

  普及並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應從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開始,現在的中學生將是下一世紀的主人,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即他們對環境問題的看法、認識,對環境科學的掌握情況都有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目前,我國的中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是一家幾代人的中心,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首先,普及並加強中學生環保意識,教育再透過他們對家庭的輻射作用,然後在社會上達到普及大眾環保意識,這應該是一條途徑。當今世界已進入高科技時代,已形成了高科技競爭的格局。環境科學領域的高科技競爭也日趨激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必定在競爭中失利。

  所以,我呼籲我們全體教師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學生們去掌握、去宣傳學到的環保知識,並身體力行去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這樣當學生們又把學到的知識帶到生活中去,帶到家裡去,帶到社會上去,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得到普及,所有的人都能自覺去保護環境,那將是我們國家,民族之大幸。

  作為21世紀的我們,環境對於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要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投身於社會中,讓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乾淨的環境中,帶著一個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我相信,新一代的我們,一定會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你的一個彎腰會讓我們的祖國變的美麗,你的一個小小的動作會讓別人對你投來敬仰的眼神。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願意去做,相信自己,不是多餘的。

  在未來的世界裡,我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創美好家園,努力吧!加油吧!

  環保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背景

  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高的同時,農村生產生活汙染日益嚴重,垃圾排放量增大,種養殖業廢棄物逐年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量居高不下,由此導致農村地區環境日益惡化,一些地區空氣質量嚴重下降,既影響了廣大農民的生存環境及身體健康,又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調查內容及結果

  調查地點:

  本村

  調查物件:本村居民

  人數:80

  問1:你認為垃圾可以倒在哪裡?

  答:路邊、隨便哪裡、河溝、沒用的地方、其它

  問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裡?

  答:路邊、隨便哪裡、河溝、沒用的地方、其它

  調查結果顯示,問1中有32%的人選擇路邊,29%的人選擇河溝,25%的人選擇隨便哪裡,16%選擇沒用的地方,6%的人選擇其它。問2中有40%的人選擇路邊,23%的人選擇河溝,18%的人選擇隨便哪裡,19%選擇沒用的地方,10%的人選擇其它。

  據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人知道垃圾應該放在諸如垃圾箱之類的指定地點,但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還是習慣把垃圾倒在沒用的空地上。其原因如下:

  1、農村人口多,垃圾生產量大,而如垃圾箱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很難對垃圾進行集中處理。

  2、農村居民對生物肥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原來的肥料被當成垃圾扔掉,而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化學肥料。

  問3:什麼是環保?

  對此問題,知道“環保”是“環境保護”的居民佔87%,但其中只有20%的居民能具體進行解釋,而且在這部分人中務農者僅佔18%。

  問4:你知道什麼是“白色汙染”嗎?

  知道並能舉例者佔43%,其中務農者佔20%。

  問5:你知道為什麼要使用無磷洗衣粉嗎?

  對此問題,能正確回答的不到10%,而且這部分人大多都是一些工人、醫務者、教師等非務農者。

  從調查中看到,農村居民對環保知識瞭解較少,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大部分居民的知識水平不高,文化素質較低,而且交通通訊較差,對外界的瞭解較少,使其環境保護意識較差。

  2、農村居民習慣較差,即使知道環保,但依據是垃圾亂放。

  3、環境汙染對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表現地遠遠差於城市居民,導致居民對環境保護較差。

  三、調查結論

  1、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習慣不好,不瞭解環保的積極意義。

  2、農村居民人口多且分散,垃圾多且不易集中,基礎設施建設較差也是一重要原因。

  3、環境惡化對農村生產生活的影響不明顯,未引起居民及相關部門的重視。

  四、調查體會

  在本次調查中,我體會到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較差,更重要的是文化水平低,甚至未接受過教育。老一輩的不良習慣也影響了新一代的行為,新一代只顧個人衛生而不顧公共衛生的現象較多。另外基礎條件較差等綜合原因造成了農村環境的現狀。

  我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應該只是關注個人衛生,更應該多關心公共衛生,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動起來,攜手營造一個清潔健康的生存環境!

  環保調查報告 篇4

  過去人類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因而發展在近些年來被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然而從目前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我國的發展正突飛猛進,卻不知不覺給社會帶來了一系列比不發展還糟糕的問題-環境問題。為此我們此次的調查主題是: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調查內容:人們對環境知識的瞭解情況,人們參與環保活動的情況,人們對環境現狀的瞭解情況,每個人的環保習慣調查;調查目的:為建立人類共同的文明家園,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特此開展這項調查。

  環境問題是社會問題,環境的改善需要我們每個人貢獻出一份力量。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追求不在僅限於溫飽問題,而越來越對環境水平有了很大水平的要求。現如今人們買房已經把住房周圍環境的質量好壞作為衡量新房好壞的標準。放眼望去,我們人類現在的共同家園已不像以前那樣生機勃勃,綠草叢生,恰恰相反的是,現在我們的地球已被我們人類破壞的面目全非,實在慘不忍睹,拯救我們的地球,保護環境的重大任務一迫在眉急。

  在這個假期裡,我特意做了一項對環保的社會調查,調查物件是我舅舅廠裡的20名員工,這20人當中大多數是勞工,只有兩個是暑期打工的大學生。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部分人認為目前本市的生態環境總體狀況於十年前相比區域性有所改善或區域性惡化,這說明政府對環境治理工作的還不到位,不能做到整體美化,而就僅僅侷限於哪一部分。在對本市河流兩岸的生態環境有什麼變化的問題上,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變化不大,一人認為生態已遭到完全破壞,其他的認為植物數量種類增多了以及局部發生動植物死亡現象。這個結果說明環境保護的措施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們要再接再厲。有60%的人認為自己居住環境的清潔程度一般,其他的少部分人覺得自己居住環境有和差;50%的人認為本市的街道綠化面積變化不大,30%的人認為增加了一些,極少部分覺得面積有所下降,以上說明了街道綠化工作雖談不上到位,但至少沒有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破壞,這點看來還是令人欣慰的。絕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居住地周圍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多多少少受到了附近工廠所排放的廢氣的汙染,政府對此的關注程度大部分人選擇了一般,這個結果顯示了現如今政府並沒有對環境汙染引起高度

  重視。政府目前做到的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完善了河池地區的產業結構,淘汰效率低,汙染嚴重的化工企業。但調查人員中沒有一個人看到政府給予工廠環保扶助資金幫助其引進先進去汙技術。這說明政府缺少給相關企業進行資金扶持的精神,相關部門應從這些方面著手。在本市目前空氣狀況這個問題上,沒有人選優,大部分人認為一般,其次有7人選了良,證明了空氣狀況也不容樂觀。對於大家自身對環境保護的貢獻來看,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車,因為其便宜又方便,6人選擇步行,僅一人選擇了騎腳踏車;在會不會自備環保袋這個問題上,一般人誠實的回答了不會,4人回答偶爾,7人選擇會;在如果周圍沒有垃圾桶,你會如何處理手中垃圾這個問題上,絕大多數回答拿在手上,繼續找垃圾桶,這個結果表明現如今人們的素質在不斷提高。而對於使用一次性碗筷的問題上,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使用一次性的,因為那樣很方便。在節水節電的問題上,很多人還沒有很大的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奢侈用水,隨地亂扔的行為很多人表示只有認識的人才會上前提醒。經過調查,幾乎每個人都會關心環保的問題,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意識。

  現如今國家號召開展科學發展觀,提倡可持續發展,垃圾分類是一項重要舉措,調查中有一半人平時注意到了垃圾分類處理,15%的人明確說了沒有,35%的人說並沒有注意。對於現在人們的居住環境汙染,各種各樣的汙染都有,很大程度上來自固體廢棄的汙染,其次是空氣汙染,噪音汙染,還有水汙染,輻射問題等等,從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不要隨便丟垃圾,垃圾應該好好分類扔進垃圾桶裡。調查顯示,使用環保購物袋的人群比較多,證明人們環保意識正逐步加強。在近幾年全市舉行的環保活動中大部分人認為稍微關注一下就好啦,只有10%的人表示願意積極參加。在討論導致環境惡化的最主要原因問題的上,大部分人選擇了居民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次要原因才是相關部門的執行力和效率低下,極少人覺得是政府宣傳力度和執法力度的問題。很少人在平時買東西會盡量選擇環保低能的物品也是造成環境汙染的重要原因。一般人都會對環境汙染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感到擔心,也對汙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感到反感。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廢舊電池也成了令大家頭疼的問題,超過一半的人毫不猶豫的會扔進垃圾桶或隨便丟掉,少部分人會放入回收箱,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汙染很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的處理廢舊電池。環境保護是件很緊迫的事,人人都應該參與進來。

  環境保護包括保護空氣,水和食物汙染,全球變暖和能源緊缺,保護瀕臨動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避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壞境汙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企業為了私利,不計後果,膽大妄為,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企業的管理。現在許多商品上都會標有綠色環保標誌,但絕大多數人都會考慮價格合適的商品,很少有人注意綠色環保標誌。最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很多事都應該選擇環保性的方式,比如大多數人可以做到的: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步行,騎腳踏車答題自己開有油煙排放汙染的車,儘量少用一次性產品,節約水電燃氣能源,食物和水,不購買瀕臨動物產品......

  透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調查,我們發現造成環境汙染的因素有很多,人們環保的意識有待加強,相關企業不能光顧著賺錢,政府部門

  也要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社會也應該積極響應,更廣泛的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力求影響更多人。

  環保看似是個大的社會問題,其實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環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舉手投足都離不開環境,撿起一片紙就多了一份貢獻;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份破壞;多種一棵草生活就會充滿綠色,充滿清新,那樣天會更藍,山會更綠,水會更清,生活會更加美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環境,創造生態安全於環境友好型社會,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滿足子孫後代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要關注環境,關注綠色。對於具體的環境保護,作為學生,祖國下一代,未來的希望我們做的還不夠。在宣傳方面,應該在全校都開設環境方面的課程,讓更多的同學瞭解環境知識;在保護環境的具體方面,要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環境保護的一些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習,讓保護環境的意識紮根於腦,讓同學們真正做到環保,這樣才能改變現狀,改變生態環境,滿足以後的一系列發展。

  請關注環境,關注綠色。感謝大家多多對我這次的調查報告提出批評指正的意見,同時也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能有所增加,共同為我們共同的環境家園作出努力。

  環保調查報告 篇5

  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已經開始慢慢變美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愛護環境的人和事,所以黃老師就讓我們三(3)班的同學到學校外去進行環境保護調查活動,我們分成小組(自由組合),本來我是跟餘曼盈、廖瑩、楊凡、鄭梓寒一組的,但由於週五公公接我的時候下雨沒讓我去鄭梓寒家,於是週六我就跟父母一起到校外去調查。

  於是我們三人出發了。我們沿著濱河路一路走來,發現了很多我們平時也許沒有注意但對環境保護卻很不利的事。我們來到深圳河河邊的時候,只見河裡都是垃圾,把河水都汙染了。河水黑黑的,發出一陣陣令人作嘔的惡臭,河邊的地面也髒亂不堪,住在附近的居民一定是很大意見,但又無可耐何,用於保護行人的護攔也不知被誰給偷走了,讓行人走過時都非常小心,很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掉進河裡去。

  我們一路走著,還看到有的人明明站在垃圾筒旁,卻不把垃圾丟到垃圾筒裡,而是隨手丟在地上,有一位好心的小妹妹上前阻止他,還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還有一個撿垃圾的人彎著腰在垃圾筒裡找著什麼,把周圍的地上丟的滿是垃圾,又髒又亂,很不美觀。我們沿河走下去,來到一片美麗的草坪外,只見幾個小姑娘在草地上奔跑打鬧,一隻小狗也跟著她們在跑,不遠處有一對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談情說愛,全然不顧護攔旁立著的“請愛護草坪;的牌子。還有人在路邊的電線竿上貼小廣告,在雕刻上寫辦證、等一些內容,也不管破不破壞市容,只為自己的那一點利益著想。

  我們繼續走著,只見路邊的書報亭裡有人在抽菸,風一吹,路過的人都被嗆的直咳,有害人的身體健康。還有的人把垃圾從樓上往下亂丟,砸到了行人也不道歉,還躲起來偷偷的笑,一點公共道德都不講。還有的人隨地吐痰、甚至隨地大小便,這些帶著細菌和病毒的髒東西就留在了大街上,到處散播。街邊的小飯館邊堆滿了白色垃圾,穿著髒兮兮衣服的服務員用油膩膩的手給前來吃飯的人們端來一碗碗飯菜,不知到隨著那些飯菜由又吃進去了多少細菌。還有桌面了一筒筒的一次性木筷,不知道要砍伐多少棵樹才能做出這麼多木筷。

  我們一路走著看著,雖然感到很累,但是很有收穫的,透過這次活動我懂得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它與我們息息相關。想起我預習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因為那時的村們不懂得保護環境,將村莊裡面的樹木隨意砍伐,用來建房子、做傢俱、用柴煮飯,導致村莊被哄水沖走了,村莊的所有人和物都全沒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周圍的環境,從小事做起,哪怕只是彎下腰撿起一片紙的工作我都願意做。我相信只要我們所有的人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美化家園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讓我們所有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同為我們的家園更加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吧。

  環保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目的

  瞭解自己所生活的周邊環境的汙染情況,瞭解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人們對生活環境的保護意識,向人們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問題的提出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著高品質的生活,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被人們帶回了家,似乎一切都非常得完美,不用擔心了。其實不然,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開車出行,城市中的空氣也變得越來越嗆人,藍天白雲的景象似乎是一去不復返了。更加嚴重的是,由於二氧化碳的增多,太陽射向地球的光不能夠及時地散發出去,導致整個地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產生了溫室效應。據科學家的預測,人類若繼續過量地排放二氧化碳,等到20xx年,上海、紐約、東京、悉尼這些大城市都將被淹沒!

  並且,根據現在的資料,我國受到汙染的河流已高達90%!黃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都已被嚴重地汙染!其他的一些河流或多或少幾乎都被汙染了!

  但是,似乎仍陶醉在高科技產品中的人們,真正地瞭解到了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嗎?人們是否真的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型呢?

  為此,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發放給了小區裡不同年齡段的居民,以瞭解各個年齡段的人對於環境汙染問題的認識以及對於保護環境的重視程度。

  三、調查方法

  將調查問卷發放給小區裡不同年齡段的居民,看看他們是否都意識到了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以及對保護環境的重視。然後在各個年齡段中各挑取5份,以便於更好地比較以及更準確地瞭解居民們的環保意識。本次調查將各個居民分為四個年齡段,分別是:四年級以下、相對來說沒有一定認知水平的;五年級到高三、相對來說有一定認知水平的;已經工作、相對來說最關心新聞;已經退休、相對來說比較關心新聞的。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月8日

  五、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的內容見附頁1)

  六、調查問卷的分析

  共發放了40份,回收了40份,挑取了其中的20份。

  1、在填寫問卷的20個人中,除了3個二年級的小朋友認為環境汙染的程度不是很嚴重,但是也不可忽視,其餘的17人均認為現在的環境汙染程度已經十分嚴重。可見政府對環境的汙染程度的介紹比較到位。

  2、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他們都認為小區周圍的環境有受到汙染,不過並不十分嚴重。因為小區裡有一條小河,雖然沒有發出異味,但是河面卻漂著一些生活垃圾以及許多浮萍。

  3、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他們都認為保護環境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參與。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對環保的重要性宣傳的十分到位。

  4、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有3名二年級的小朋友、2名一年級的小朋友、2名初一學生、1名高一學生以及5名退休老人在平時做事時偶爾會考慮到環保,不過經常會忘記,只有2名六年級學生和5名已經工作的居民在平時做事時有考慮到環保,並且做任何事都會先考慮是否環保。從這裡可以看出,四年級以下的小朋友之所以只是偶爾會考慮到環保,應該是因為老師與家長並沒有給孩子灌輸百分百要環保的概念;五年級到高三的學生中,只有2名六年級學生做任何事都會考慮到環保,應該是因為在小學的時候,作業相對來說較少,所以做事時可以考慮到其他東西,而初中與高中的學生可能是因為作業較多,所以做事時只是想著快點做完事好去做作業了,可能沒有考慮到其他東西;已經工作的5位居民在做事時都會考慮到環保,我想是因為已經工作的人在社會中擔任著一種支撐、帶頭的作用,責任感很強,知識也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所以環保的意識也最強;退休的老人之所以在做事時都只是偶爾會考慮到環保,是因為退休在家的老人做事第一考慮的應該是省錢,有些時候用不環保的東西反而比環保的更省錢,所以退休的老人只是偶爾會考慮到環保。

  5、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四年級以下的5位小朋友以及5位退休老人都只是聽說過溫室效應,不過並不瞭解,而五年級到高三的5位同學以及5位已經工作的居民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正確地解釋一遍溫室效應。從中可以看出,關於溫室效應的宣傳,政府做得十分到位,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基本上都聽說過溫室效應,只不過五年級到高三的學生以及已經工作的居民相對來說是居民中知識水平較高的人群,所以對於溫室效應非常得了解;而

  四年級以下的小朋友認知水平相對來說較低,退休老人記憶力又相對來說較差,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對溫室效應並不是十分了解。

  6、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都可以舉出1個市政府實行的有關環保的措施。而20人中,每一個人都會說到每年一次的無車日以及每年一次的公交周,可以看出市政府所實行的無車日以及公交周,人們都親身體驗過了,並且對此印象還非常深刻。

  7、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他們都對公交周以及無車日表示贊成,雖然對出行不是很方便。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無車日和公交周的實行對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可是為了不再讓溫室效應加重,為了還能再看到藍天白雲,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所有的市民都對這些有關環保的措施表示贊成。

  8、在填寫問卷的20人中,四年級以下的5位小朋友對現在環境的汙染程度不擔憂,他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小朋友的心中,只要一起努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們對事情都抱有著樂觀的態度。而五年級到高三的5位學生對現在的環境汙染程度也是不擔憂,他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從這裡看出,他們之所以這樣認為,可能是因為在他們的想法中,只要有足夠的知識與耐心,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包括眼下非常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而已經工作的5位居民以及退休的2位老人對現在的環境汙染程度十分擔憂,因為他們認為現在不光環境汙染程度十分嚴重,而且還有許多人不重視。從他們這樣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這樣認為,可能是因為他們相對來說是最關心國家新聞的人了,所以對整個環境問題有一個總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認為事情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剩下的3位退休老人都對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看法,我想,應該是因為他們認為要對問題有一個完整的看法才可以有發言權,不能隨著自己的想法亂髮言吧。

  七、分析結果

  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已經意識到了目前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並且也都明確地知道環保是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參與的。而光認識到是不夠的,從調查中可以看出,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環保需要人人參與,可是真的在做事時,調查的20人中能夠首先想到是否環保的人連半數都不到。許多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時常會忘掉要環保,可見大家的環保意識並不是十分的強烈。而一些和環境有關的問題,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點,雖然有些並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明白問題的

  嚴重性以及它會帶來的後果,可見政府對這方面的宣傳很到位。而有關一些政府實行的和環保有關的措施,雖然給大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大家也都非常支援。不過對於環境的汙染程度是否擔憂,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雖然想法不一樣,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保護環境,減輕環境的汙染程度。

  八、我的看法

  1、政府對環境汙染程度的介紹以及對環保的宣傳都十分得到位,大家也都知道了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一些環保的事情應該從身邊做起,不要老是隻想著解決溫室效應之類的大問題,而忽略了身邊那些輕微的環境問題。畢竟再嚴重的環境問題,都是從輕微的開始。

  3、老師以及家長都要灌輸給孩子一個道理,就是環保是人人參與的並不是一個口號,並不是只要會說就好,並不是只要明白就好,而是要真正地落到實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樣才能發揮這句話真正的作用。

  4、一些有關環境汙染的問題,並不是只要多加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就行了。而是要在讓每個人都知道的前提下,再讓他們明白形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和這個問題的後果。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環境問題,才能讓人們都有一個環保的意識。

  5、每個城市都要多實行一些有關環保的措施,當然,儘量要不影響的市民。如果必須要影響到市民的話,那需要在實行措施前先和所有的市民說明一下,讓市民們明白這是為了環保而實行的。這樣的話,也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因為每一個人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

  6、一些電視臺可以多播放一些有關整個環境問題的報道,可以讓人們更加全面地瞭解到目前的`環境問題以及政府採取的環保措施。這樣有利於讓人們樹立起環保的信心,擁有環保的動力。

  調查問卷:

  1、請問你認為現在的環境汙染程度嚴重嗎?( )

  A.十分嚴重 B.不是很嚴重,但是也不可忽視

  C.十分輕微,不值一提 D、不是很清楚

  2、請問你覺得小區周圍的環境有受到汙染嗎?( )

  A.有受到汙染,並且挺嚴重的 B.有受到汙染,不過並不十分嚴重

  C.沒有受到汙染 D.不是很清楚

  3、請問你覺得保護環境重要嗎?( )

  A.十分重要,需要人人參與 B.挺重要的,不過不一定要人人參與

  C.不是很重要 D.沒什麼看法

  4、請問你平時做事有考慮到環保嗎?( )

  A.有,我做任何事都會先考慮是否環保

  B.偶爾有,不過我會經常忘記

  C.沒有,我認為這並不十分重要 D、不記得了

  5、請問你知道什麼是溫室效應嗎?( )

  A.知道(用自己的理解解釋一遍) B.聽到過這個詞,不過不是很瞭解

  C.不知道

  6、請問你能舉出1個杭州市實行的有關環保的措施嗎?( )

  A.能(舉出1個例子)

  B.不能,不過我聽說過杭州市實行了一些有關環保的措施

  C.不能,我根本不知道杭州市實行了一些有關環保的措施

  7、請問你對你剛剛所舉出的1個措施報什麼態度?( )

  A.十分贊成

  B.贊成,雖然出行不是很方便

  C.不贊成,對市民出行造成了太大的影響 D.無所謂

  8、請問你對目前的環境汙染程度擔憂嗎?( )

  A.不擔憂,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了

  B.不擔憂,因為現在的環境汙染程度並不嚴重

  C.擔憂,因為現在的汙染程度不光嚴重,而且許多人還不重視環保

  D.沒什麼看法

  環保調查報告 篇7

  人與大自然的戰爭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悄無聲息的蔓延著,人卻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大自然卻失去了他所應有的生存權利。在經濟與利益面前,人則是顯得那樣的渺小、幼稚,對周圍一切的事物置若罔聞,可悲又可恨。

  前不久,一股強冷空氣突襲,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奇怪的雪。雪本是聖潔的象徵,可是渾濁的天空上,下了一場渾濁的雪。真是雪到之處,留下的盡是汙點。學失去了他原本的潔白,這難道不是我們人類的罪過嗎?這引起了我對社群環境調查的興趣,從小家看大家,讓我們人人都成為環境的監護人。

  ㈠工業的發展難道就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嗎?

  社群的附近是一家紡織廠,每天生產的產品給廠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走進附近的一條河流,卻沒有與哪有人的經濟效益成正比,那條河流是工廠排汙的地方,汙水雖經過處理,但那河水依然是青黑色,更不可能有魚兒、蝦兒的存在,時不時的還有刺鼻的氣味散出,可想而知汙水處理根本沒有達標。被汙染的河水,不能再次被利用,造成的損失,也是我們難以估測的。

  ㈡時代科技的發展難道就要以破壞環境危機出嗎?

  走進社群前面,是一條繁華的街道,來往的車輛數不勝數,只見街道兩旁的楊樹上蒙上一層層塵土,空氣中瀰漫著汽油的味道,空氣的汙濁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汽車排放的尾氣,直接影響到此地區的空氣質量,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汽車等交通工具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卻為空氣的質量買下了深深地隱患。

  ㈢個人的利益難道就要建立在破壞環境之上嗎?

  為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村中清除了“三大堆”,可是清理的病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徹底,在社群附近的地方,依然能見到人們隨意丟棄的廢紙屑、塑膠袋等,垃圾池、垃圾箱的附近一片狼藉。

  還有序地方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但針對以上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1、相關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對高排汙量或汙水處理未達標的現象加以嚴厲的打擊。各廠家做到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相結合,做到二者的有力統一。

  2、要加強空氣質量的檢測,科技發展的成果,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大我們必須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每人少開一天車,沒人多走一步路,共同擁有清新空氣”。針對路面上的那層厚厚的塵土,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增加灑水車經過的次數。

  3、人們日常中的生活垃圾,要從處理得當,能夠迴圈利用的則要集中收購,不能迴圈利用的也要集中處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簡單的話要滲入到實際行動中。社群的工作人員也要做好本職工作。讓大家一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呼籲與倡導,是我們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意識領域下,唯獨用實踐才能行之有效。地球浩瀚宇宙中的一顆璀璨的夜明珠,我們要繼續掩住他的黯然,讓他永無止境的照亮宇宙。今天攜手托起明天的朝陽,明天迎來美好的希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創造美好家園!

  環保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日,“環保”已成為一個全球的熱點。為了完美的未來,我們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禮貌”。所以,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和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當前,新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將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內發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變化,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社會行動力的主體,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將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行動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

  因而學校的環境教育也應從傳統的環境教育向新時期的環境教育轉變,同時把培養學生的人格、本事、行為提上環境教育的日程,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並且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也證明,光有環境保護的認識是不夠的,怎樣樣落實到實處才是最重要的。

  二、調查方法:

  對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的部分學生採取了隨機抽樣調查。

  三、調查時間和地點:

  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綜合樓,20xx年5月22日午時5點到6點。

  四、調查基本資料:

  1、總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別佔40%和60%。

  3、調查物件主要為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在校大學生,全為大一學生。

  4、本次調查物件來自不一樣的院系。

  五、調查資料分析及提議:

  (一)調查資料分析:

  本次針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問卷,主要從環保行為、環保意識和環境問題對策這三方面進行了調查,就這三個方面進行如下調查結果分析:

  1、環保行為方面

  問卷的第2題至第6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行為:

  ①一次性盒飯問題:僅有5%的學生會絕對不會在吃放打包帶走時使用學校食堂供給的一次性飯盒,24%的同學是幾乎不會使用一次性飯盒,而40%的同學偶爾會使用學校食堂供給的一次性飯盒把飯打包帶走,16%的同學會習慣性地使

  用一次性飯盒。

  ②踐踏草坪問題: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踐踏草坪的同學中,幾乎每次都會那樣做的佔40%,偶爾會做的佔40%,經常那樣做的佔20%,這證明大部分同學都會為了方便而踐踏草坪。

  ③燈和空調的開關問題:在自習室時,看到人不多的情景下,偶爾會自覺地關掉一些燈或關掉空調的同學佔大多數,佔56%,幾乎不會那麼做的佔20%,絕對不會那麼做的和習慣性那麼做的分別佔12%、

  ④垃圾分類問題:偶爾會分類扔垃圾的同學也佔大多數,佔50%;而絕對不會分類扔垃圾的佔24%。

  小結:由①②問題可得同學們為了方便,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盒飯,也幾乎每次都會踐踏草坪,可見當面臨便捷方法與消極的環境保護行為的選擇時,大家會選擇對環境造成危害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而由③④問題能夠看出,大部分同學的環保行為還是進取的,他們會主動節儉資源,會主動做出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的行為。

  2、環保意識方面

  問卷的第7題至第9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意識:

  ①個人在環境保護中的主角問題:有40%的同學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起到十分大的作用,50%同學認為起到比較大的作用,10%的同學會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沒有人不明白個人環境保護中起到什麼作用。

  ②有關環境保護的關注問題:在有關平時是否會關注保護環境這方面的新聞的問題上,36%的同學的回答是經常,62%的同學選擇了偶爾,還有2%的同學從不關注保護環境方面的新聞,這證明大家對環境保護方面的訊息不是異常關注,這點值得大家注意。

  小結:

  ①證明大家對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改變環境的,也許改變的不是很大。

  ②中的資料證明,同學們的環保行為過程中大家環保意識不是那麼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需要加強。

  3、環境問題對策方面

  問卷的第10題與第11題涉及到被調查者應對環境問題的對策:

  發現有汙染現象時,僅有20%的同學會直接找有關部門反映,而卻有50%的同學會想參與但認為由於身單力薄而放棄,有24%的同學會直接撥環境問題免費舉報電話,竟也有6%的同學認為無所謂,事不關己,這可見應對環境問題時,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逃避,也許這也是我們應當深思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放棄為環境問題出對策的現象。

  (二)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提議

  就調查結果分析從學生自身、整體文化氛圍、學校管理這三個角度出發給出一些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提議:

  1、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進取了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想法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在問卷中我們能夠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大學生,應當做為常識瞭解。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汙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每一個大學生的參與。

  (3)、以自我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員,不僅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我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應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我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職責,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職責,以自我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整體文化氛圍出發

  “整體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群體環保意識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提議大學學校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能夠經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進取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我的力量。

  3、從學校管理出發

  (1)多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宣傳:

  學校能夠開展關於保護環境的班隊會,讓同學們自由發言,想出保護環境的辦法,讓同學們更多的為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貢獻;多開展一些環保手抄報製作活動,多貼一些環保手抄報和一些關於環保的資料在展示區裡,讓同學們多瞭解環保,明白環保的重要性等等。

  (2)對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方案:

  經過調查可知,有94%的同學期望經過雙面列印,並適當降低列印價格以節儉紙張,由此我們認為對影印或列印實行雙面,以在必須程度上能夠到達減少紙張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影印店提出有償使用雙面列印或影印的提議。而同學們為了方便會使用一次性飯盒和踐踏草坪,所以學校能夠對食堂提出合理化提議,如改變食堂飯菜分類方式,擴建食堂以至於學生不會因為食堂擁擠而選擇使用一次飯盒把飯帶回宿舍等等。

  六、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大學一個年級進行,但具有以點及面的效果。調查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在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認識,但在行動力方面就顯得略有不足,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令人擔憂。期望經過這次調查結果的顯示,讓同學們有所深省。

  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生存的基礎,保護他就是保護自我。期望學生們經過學校理解系統的環境教育和社會的一些公益活動或著環境保護異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能夠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裡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

  環保調查報告 篇9

  一。問題的提

  人們的物質文明不斷提高,人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同時,由於人們沒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環保問題。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我們便對環保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方法

  ……………………………………………………………………………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

  四。結論

  透過以上調查,可見城內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尤其是大氣汙染,工廠不加節制地把濃煙排放到清新的空氣中,不僅嚴重汙染了空氣,也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一次性物品: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汙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說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

  我們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的作用,生態平衡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要充分認識環境汙染與破壞的嚴重危害,要深刻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防治環境汙染與破壞的緊迫性,更要在頭腦中牢牢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觀念,積極地參與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中去。

  環保調查報告 篇10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龍灣區確實面臨著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佔上風嗎?因此,作為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龍灣區的河流汙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1、瞭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附後)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於“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瞭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

  對提高龍灣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並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並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物件: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並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龍灣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採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物件當面填寫並收回。

  2、調查物件

  我們調查的物件為龍灣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為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當中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汙染已成為重要的汙染源。為什麼白色汙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膠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汙染。

  對於生活汙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群眾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龍灣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為太過於形式化。

  問卷的最後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汙染的原因全都歸咎於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為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才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汙染後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佔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龍灣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為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瞭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龍灣環境衛生局,與那裡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時間:20xx/5/7PM3:4:00~4:40

  地點:龍灣區環衛局3樓

  物件:婁主任

  問:您認為龍灣區哪部分的環境較好?

  答:就目前是狀元鎮搞的較好,永強及其他地區還是較差。

  問:龍灣區的居民環保意識又如何?

  答:還是比較差的。但已有所進步。

  問:談談你對某些地方綠化帶被拆用於道路建設的看法?

  答:拆掉的綠化帶是為了拓寬道路,而且我們政府提倡綠化建設,他不單單指公共場所的綠化,更在於家家戶戶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圍環境都能搞綠化,這樣才達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環境。

  問:針對目前的不法廠商違法排汙卻沒有遭到有關部門的制止的現象,許多的居民認為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只是拿納稅人的錢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汙染,你能談談自己的觀點。

  答;這主要於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有關。我們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而目前龍灣區的工廠尚未達到小汙染甚至無汙染的水平,可我們又無法完全的扼殺。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適當地予以整治。至於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絕對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龍灣區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這項工程不實施,那樣會更髒更亂。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圍居民能夠理解並且支援這項工作。

  問:對於小攤小販,機動三輪車,為何沒有部門進行徹底的整治?

  答:對於這方面涉及的部門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於這項工作不能細緻、完美的完成,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大失誤。

  問:目前的垃圾處理的方法是什麼?

  答:主要是焚燒和填埋。而我們比較贊成的是填埋,就是將垃圾堆於一處,再蓋上七層土,種上樹木。這種方法相對於焚燒更環保。

  問:龍灣區的清潔工有多少,他們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們正努力提高他們的待遇,但基於種種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對他們精神上的支援。不過,近幾年也有些日子,帶他們出去旅遊,不過數量有限。

  根據該部門的反映,龍灣區部分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是欠缺的,人們大都只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公共場所的環境保潔意識不強。正因為沒有很好的重視,致使生活環境受到汙染。整個龍灣除狀元還算不錯,大部分地區不容樂觀,由於現在龍灣正處於經濟建設高峰期,對今後的環保問題考慮欠佳,環境汙染程度還在進一步加深。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潔工每天分時間段對各大街幹道進行清掃,整潔,並將垃圾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派出技術人員進行大氣汙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經常僱人打撈以防止更嚴重的汙染;適時地作宣傳工作。如此看來政府部門顯然已經在採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處,對機動車及汽車圍氣排放的管理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有就是為擴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綠化帶沒有及時重建。對此,負責人的回答是他們要搞的是大綠化,是人均綠化帶的比分,並非我們平時看到的小綠化場地。

  五、總結:

  經過這次的調查,結合多方面的瞭解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程度與環境意識明顯地呈正比關係,文化程度越高,環境意識越多,環境意識越強。居民環境意識比農村強;青少年環境意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種環境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學生的環境意識,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他們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和參與環保活動等方面都明顯高於成人;公眾的環境意識呈“依賴政府型”,公眾對於自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環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見,“誰汙染,誰治理”的環保責任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眾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宣傳教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播,大部分人主要是從電視、廣播中獲得環保資訊的。環境宣傳教育要在公眾中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得到多方面的顯現。看來要想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而我們龍灣區居民的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加強,但是面對未來任務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沒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對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給予一定的關注,以致錯誤的認為政府一直沒有進行管理;而政府雖然抱怨居民環境意識差,也同樣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努力,為龍灣今後改善環境汙染問題盡一份力!

  環保調查報告 篇11

  20xx年3月28日18時08分左右,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在清理#6灰庫時,發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和耒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耒政辦通字[20xx]22號)規定,由耒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牽頭組建了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3·28”坍塌事故聯合調查組,調查組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察局、公安局、總工會組成。邀請了市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

  聯合調查組透過調查,查明瞭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經過,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事故防範措施,對事故責任者提出了處理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事故概述

  (一)事故發生時間:20xx年3月28日18時08分。

  (二)事故發生單位: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

  (三)事故發生地點:耒陽市水東江街道辦事處電廠居委會振興路185號(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6灰庫)。

  (四)事故類別:坍塌事故。

  (五)傷亡人數:死亡1人。

  (六)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

  二、基本情況

  (一)事故相關單位基本情況

  1、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營業場所:耒陽市水東江街道辦事處電廠居委會振興路185號。負責人:侯昊。公司成立於20xx年1月17日,營業期限:長期。企業營業執照註冊號:430481000003175,經營範圍:環保及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能源的研究、開發及應用推廣服務;粉煤灰產品、脫硫副產品的研究、開發、銷售和相關的技術服務;發電裝置的安裝、檢修及技術諮詢和其他勞動服務,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與銷售。公司組織機構程式碼:67076466—7,機構型別:企業非法人,有效期:自20xx年4月14日至20xx年4月13日,由湖南省耒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公司共有員工15人,下設辦公室、計劃部、市場部、加砌塊磚廠、粉煤灰生產部,主要業務:固體廢棄物(灰、渣、脫硫石膏)的綜合利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與銷售,20xx年公司完成粉煤灰銷量296943。9噸,石膏銷量4。51萬噸,完成爐渣銷售收入1xx。64萬元,加氣砌塊磚年生產10。3萬立方,銷售10。23萬立方,庫存20xx立方,全年實現銷售收入xx79。65萬元。

  2、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號:430481000010750,公司住所:耒陽市水東江街道辦事處橋頭居委會8組。法定代表人:伍永匡,註冊資本:人民幣伍拾萬元整,公司成立於20xx年11月29日,營業期限:自20xx年11月29日至20xx年11月28日,經營範圍:土方工程施工、裝卸搬運、溝道清挖、房屋修繕、保溫維修、衛生清掃服務,建材銷售。公司組織機構程式碼:78285758—5,有效期:自20xx年5月15日至20xx年5月14日,由湖南省耒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

  (二)事故灰庫情況及工作流程。#6號灰庫為細灰/二級粉煤灰庫,於20xx年11月建成投產,鋼筋混凝土結構,總高25米,存灰庫底距一樓地面高10米,直徑12米,壁厚40釐米,灰庫可容灰1469立方米。燃煤發電粉煤灰產生的流程:市場採購的原煤透過皮帶輸送至電廠鍋爐的制粉系統,將原煤製成煤粉,再送電廠鍋爐爐膛內燃燒,煤粉燃燒盡之後,大部分粗渣透過爐膛底部灰渣系統輸送至渣場或綜合利用;另一部分細灰隨煙道排至除塵器進行煙氣分離,分離出的氣體經過脫硫和脫硝後排入大氣。而從除塵器分離出粉煤灰經過分選裝置,分選為一級灰和二級灰,一級灰輸送至#5灰庫,二級灰送入#6灰庫,再由灰庫底部輸灰管輸入灰罐車進入市場。

  (三)承發包情況。20xx年3月21日,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與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簽訂#6灰庫清庫工程合同,合同編號:LN—BJ—YTHB—20xxGC—0007,採取包工包料、總價包乾方式承包#6灰庫清庫工程,簽訂了安全協議,約定工程地點:xx公司生產區域;開工日期:20xx年3月24日;竣工日期:20xx年4月31日;合同價款:肆萬伍仟玖佰柒拾玖元整。工程內容:人工在灰庫底開放灰孔,庫內灰自然放出用汽車接裝,不能自然放出的灰,人工進入庫內輔助清理,包括用人工撬松結塊灰、鑿除粘結底壁的灰,使灰庫內壁、底面無粘附灰,顯出本面,工程預計清灰600噸,用汽車運到指定地點。

  三、事故發生經過

  20xx年3月28日14時30分左右,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伍永匡帶領伍永軍、陸運生、伍建國、梁先慶來到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6灰庫施工現場,伍永匡先上到#6灰庫庫頂,開啟進出人孔和通氣孔,用繩子吊一隻公雞放進灰庫,半小時後,把公雞拉上來,發現公雞沒有什麼異常反應。伍永匡認為可以開始作業了,就讓人先把清灰工具吊下去,開啟風機,然後派伍永軍首先下去清灰。伍永軍頭戴礦燈礦帽,嘴上戴防塵口罩,身穿工作服,手戴帆布手套,身上套好安全繩沿庫內壁鋼梯爬下去,到#6灰庫裡面清灰作業。按照清灰作業時間每次不超過15分鐘的規定,伍永軍、陸運生、伍建國依次輪流進入#6灰庫進行清灰作業。一輪過後,因伍永軍有清灰工作經驗,而陸運生、伍建國兩人對清灰工作不是很熟練,所以,接下來一直是伍永軍一個人下去清灰,只是每次清15分鐘後,上來休息一會再下去。伍永匡和梁先慶在上面進行現場監護並拉好安全繩。17時50分,伍建國提出自己再下去清一次,伍永匡同意讓他下去了,18時05分,伍永匡叫他出來,伍建國應了一聲,2—3分鐘後,伍永匡見人還沒出來,就又在上面喊他出來,這時沒聽到伍建國應答,庫內無燈,拉安全繩又拉不動,伍永匡就派伍永軍下去看一下情況。伍永軍下去後發現安全繩卡鉤已解掉,掛在鋼梯上,沒看見伍建國的人,只看到一截保險繩露在外面,伍永軍趕緊把保險繩和卡鉤套在一起,然後叫上面的人拉,他在裡面扒灰,想把伍建國弄出來,扒開灰後,看到伍建國手裡拿著扒子,頭朝灰庫壁,腳朝漏斗,俯臥在灰裡。但因周邊的灰總在垮,上面拉繩的人也拉不動,所以一直沒能把伍建國弄出來。伍永匡馬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並電話報告了曹建慧(甲方安全員)。後來,現場救援人員把灰庫底漏斗強行拆掉,18時50分左右,伍建國順著漏孔滑了出來,現場人員立刻把伍建國抬到120急救車上,送往耒陽市人民醫院搶救,20時00分左右,伍建國經耒陽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四、事故原因及性質

  (一)事故的直接原因

  1、死者伍建國為清灰方便,違反操作規程,擅自解掉身上的安全繩,在灰庫裡進行清灰作業,把自己置於無安全防護狀態。

  2、作業場所為密閉有限空間,塵霧瀰漫,人在裡面作業視線受到很大影響,對作業周邊情況看不太清楚。

  3、作業場所內地面到處都是粉煤灰,粉煤灰為細小顆粒狀物體,鬆散分佈地面,人在這樣的斜坡地面行走,容易滑倒。

  4、作業場所內粉煤灰大量堆積,有的表層還形成了板結層,但很不穩固,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坍塌。

  由於以上原因,伍建國作業15分鐘後返回時,在斜面上突然滑倒,滑進下方鬆散粉煤灰中,周邊堆積的粉煤灰不斷坍塌,把伍建國掩埋,導致其窒息身亡。

  (二)事故的間接原因

  1、安全教育不到位。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伍永匡本人文化程度有限(小學文化),沒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對公司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都是以口頭形式進行的,致使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對違規作業認識不夠,對違規作業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預想不足。

  2、安全制度不到位。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伍永匡沒有學習《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沒有組織制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公司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混亂無序。

  3、安全監護不到位。作業場所內沒裝防爆燈,現場監護人員沒帶照明燈具,無法觀察作業人員是否正確繫好安全繩,現場監護不力。

  4、安全措施不落實。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制訂了#6灰庫清庫安全措施,其中要求清灰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年齡不得超過45歲。但實際卻沒有按要求落實,這次事故中死者伍建國已58歲。由於年齡過大,經過15分鐘重體力勞動後全身乏力,滑倒後無力掙扎出粉煤灰堆,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xx公司耒陽環境分公司“3·28”坍塌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五、事故責任劃分及處理意見

  (一)建議免予追究責任的個人

  伍建國,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操作規程作業,在灰庫清灰作業時擅自違規解掉身上的安全繩,滑倒在粉煤灰中,被灰掩埋,造成窒息身亡,對事故的發生負有直接責任。鑑於其已在事故中死亡,建議免於追究責任。

  (二)建議給予行政處罰的單位

  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對違規作業思想認識上不夠重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嚴格,未及時發現違規作業行為並予以制止和糾正,對事故的發生負有責任。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的規定,建議由耒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三)建議給予行政處罰的人員

  伍永匡。男,45歲,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公司安全生產責任機制不健全,未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未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導致發生“3。28”窒息事故。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二條第(一)項的規定,建議由耒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六、防範措施和建議

  (一)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要立即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堅決做到不留餘地、不留後患、不留死角,對發現的事故隱患,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整改到位。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並教育和督促員工認真落實,對違規作業行為,一定要嚴格禁止,凡涉及高處作業、特種作業等作業,現場一定要有專人監護,認真履行高危作業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到位,杜絕一切“三違”行為,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二)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認真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製度。公司相關負責人要認真反思這次事故的慘痛教訓,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增強全體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增強安全生產責任心,深入作業現場,全面排查事故隱患。增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並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xx號)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採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實。

  (三)強化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耒陽市宏峰土方工程有限公司要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工作,強化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開展高危作業人員知識專項培訓教育,加強對違規作業危害的宣傳教育,增強從業人員的自我防護和安全意識,特別要對新上崗的臨時工、合同工等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後,方能安排上崗作業。

  (四)xx公司要加強外包工程監管,指定專人負責,嚴格細緻審查承包單位的安全措施,並嚴格督促承包單位認真抓好措施落實;同時,要加強工程現場監督檢查,對所有外包工程的施工現場,做到始終有人在現場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三違”行為,消除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發生。

  環保調查報告 篇12

  山川、海洋、森林、湖泊,不同的地域,造就了絕無僅有的美景。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擴張,越來越多的美景消失不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美景的重現努力著。為了探尋這背後的故事,三年級十班的環境調查員們走出校園,目擊環境汙染的現場,見證改善環境的決心,聆聽環衛工人的心聲,感受環境與人類的相融。

  走在河邊,油菜花在風中搖擺,美麗動人,但更加吸引環境調查團眼球的還是水面上不時漂浮的垃圾,汙水的注入也讓河流失去了原有的清澈。看到這樣對比強烈的場景,環境調查員們不禁思考了起來,河裡的垃圾從何而來?排入大江大河的汙水是否經過處理?這對周邊的環境又造成了怎樣的後果?接下來,環境調查團前往汙水處理廠,瞭解汙水如何處理甚至能夠被再利用。

  汙水處理廠的王廠長帶著環境調查團瞭解了整個汙水處理的流程。待處理的汙水首先會在粗格柵房、細格柵池、砂水分離器中進行第一步處理,將渣滓、漂浮物、砂石等過濾出來。接下來,汙水將進入CASS生化池,透過專業化學物品進行處理、沉澱。緊接著,汙水將進入加藥反應池,透過藥物來對汙水進行淨化。最後,紫外線將對處理過的汙水進行殺菌,這樣,汙水便可以放心的排入大江大河,甚至是再利用了。

  環境調查團這才知道原來汙水處理的步驟這麼複雜,看來保護環境還真是勢在必行啊。回程的路上,環境調查團偶遇了環衛工人,面對處在環境保護第一線的叔叔阿姨們,環境調查團可有許多問題要問呢。有的好奇環衛工人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有的對工作內容很感興趣;還有的關心起了環衛工人家屬的態度。

  一來二去,周圍的人都被環境調查團吸引了過來,這讓準備了愛護環境 人人有責公益簽名活動的調查團員們忙活了起來。叔叔阿姨,公公婆婆,弟弟妹妹都參與到了這場愛護環境的公益活動中,用簽名表達大家保護環境的決心。

  看著河水微微盪漾,人們享受著春光與喜悅,環境調查員們更加體會到環境與我們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而保護環境,也真的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環保調查報告 篇13

  調查背景:

  我們的地球目前面臨著許多環境問題,比如全球變暖、水資源匱乏、海洋汙染嚴重等等。全世界都在為節約環保而努力,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為建立一個環保校園行動起來

  調查目的:

  就同學們對身邊節約環保的態度和行動作調查採訪,希望能以此引起大家的關注和反思

  調查物件:全校學生及工作服務人員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8日至20xx年10月15日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實地採訪

  調查過程:

  1.在校園內發放問卷,共收到80份有效回覆。

  2.拍攝了校園中存在的一些浪費現象。

  3.對部分生活園區工作人員及學生進行了訪談,收集他們對於節約環保問題的看法。

  調查結果:

  從我們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出,大家都有一定的節約環保意識,並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錯。但仍然存在一些習慣不符合節約環保的要求。下面我們透過調查資料做具體分析:

  在節約糧食方面,情況令人擔憂。有83%的同學在食堂就餐都會剩飯菜,其中53%的同學認為飯菜量太多吃不完,還有約38%的同學認為食堂的飯菜不好吃。由此可見,食堂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負有一定責任的,他們應該在迎合同學口味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但是作為大眾就餐的地方,食堂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口味和飯量。但大家在飯館酒店就餐時,剩飯菜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只有53%的同學會選擇打包和儘量撐著吃下去,還有近一半的同學會將剩飯菜留給餐館處理。從我們對食堂工作人員的採訪得知,部分好的剩菜會被回收用作飼料,還有許多的剩菜都被白白倒掉。每天都有那麼多剩菜,那麼多食堂,糧食浪費的數量可想而知。在耕地日益減少,人口日益膨脹的今天,許多同學節約糧食的意識亟待提高。

  在對待學習用品方面,同學們做的還是不錯。有80%的同學會將舊書迴圈使用,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會將其扔掉。雖然大部分同學不會在列印時將紙張兩面都用,但還是有95%的同學會將單面已使用的紙張用作草稿紙。水筆用完,也有72%的同學會保留筆管換筆芯繼續使用。

  在節約水電方面,大家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也存在令人不滿的地方。80%的人是用臉盆接水來洗臉的,還有少部分人是用流水,這些資料說明大家對水資源的節約意識較強。但實地的拍攝發現,存在浪費的地方還是不少。我們看到洗手間外的很多水龍頭都在不停的滴水卻沒有人去關緊它,有些壓根就是不能關緊的,我們應該把情況及時地反映給校方,讓他們進行維修,這從側面說明同學們還是少了一些節水的實際行動。在用電上,10%左右的同學在發現沒用的照明燈亮著時會視而不見,12%的人認為自習室的燈應該全開,這明顯是一種意識及觀念上的欠缺。同時,我們拍攝了晚上教學樓的情景,教室都是燈火通明,但走近看時,大部分教室裡都沒有多少人,甚至有一個人在偌大的教室自習卻開著所有日光燈的情況。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心寒,這是對電能的嚴重浪費,這些分散開的同學明顯可以集中到一個教室中,讓能源充分利用。我們的關燈一小時活動,也只有部分同學參與其中,可能是宣傳力度不夠,但也有我們自身的原因,就是對節電的不重視。同學們必須加強這種意識嚴格要求自己,學校也應該加強監管。

  在環保細節方面,既有進步也存在問題。只有10%的同學依舊選擇送賀卡表達節日祝福,絕大多數同學已經採用了更為綠色環保的方式如簡訊或E-mail。在國家推出“限塑令”一段時間之後,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同學會在購物時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95%的同學會有意識地儲存塑膠袋並多次使用。在出行上,90%的同學都會支援公共交通工具,為節約能源貢獻力量。但令人擔憂的是,有將近90%的同學經常使用紙巾並養成了習慣,其實生產紙巾十分耗費木材資源,並且也不見得衛生;除此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會在外出就餐時使用一次性餐具。

  有70%的同學都注意到垃圾分類的問題,但真正付諸實踐的同學並不多,而且有超過半數的同學不會將廢舊電池扔到回收處。

  總結:

  為建立節約環保型的和諧校園,我們做的遠遠不夠。我們距離一個環保合格公民還有很大的差距。其實我們都知道怎麼做才是符合節約環保要求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就能讓一切從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