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0篇)
為了確保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1、對玩皮球感興趣,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2、瞭解皮球是圓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滾動。
3、學習基本的拍皮球的方法,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同的皮球若干、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
活動過程
一、師生隨音樂《玩具進行曲》一起做動作。
寶寶,你喜歡玩玩具嗎?你都玩過什麼玩具?(請幼兒自由回答)
明天的時候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跟好朋友一起玩吧!
二、玩皮球:
1、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了好玩的玩具,看看是什麼?(出示皮球)你想不想玩啊?(教師發皮球,一人一個)!
提問:(1)寶寶,你的皮球是什麼顏色的?
(2)、皮球上有什麼圖案?
2、皮球寶寶還有好多的本領呢!咱們一起來玩一玩,看一看,皮球究竟有什麼本領!(請幼兒自由玩皮球)
提問:你是怎樣玩皮球的?
(1)拍球:請小朋友一起來學一學。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低,一會高!”皮球為什麼能跳起來?(因為有氣,有氣的皮球硬硬的,鼓鼓的)與沒氣的皮球比一比,怎樣就可以讓沒氣的皮球也跳起來(用打氣筒充氣)
(2)拍接球:拍一下皮球,再用手接住。
(3)滾皮球: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滾皮球,邊說兒歌:“對準你滾過去,對準我滾過來!”皮球為什麼會滾?
(4)地面轉球:一隻手轉動球(原地轉球、兩腿間轉球、轉球走)
總結:皮球是圓圓的,圓圓的東西可以像四面八方滾動!
三、寶盒取“寶”
寶寶玩了會皮球累了,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盒,裡面也有玩具,你來猜猜是什麼?(幼兒自由發揮想象)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摸一摸:兒歌“寶盒寶盒魔力大,裡面到底裝有啥?請你快來摸摸它!”教師邊說兒歌幼兒邊摸出玩具:排球、籃球、足球,請小朋友說出名字,並說一說怎樣玩!
四、活動結束:
現在咱們一起和這些玩具到院子裡做遊戲吧!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有利於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請客吃芝麻糖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熊媽媽點了好多好吃的東西,請你們吃,我們一起到小熊家去好嗎?
二、送禮物照鏡子
瞧,熊媽媽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麼?(鏡子)我們來照一照,你的嘴巴里有什麼?牙齒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髒了,你有什麼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去呢?
三、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小結: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裡沒牙刷,就讓我們漱口吧。
四、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念兒歌,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五、漱口
請小朋友拿好杯子到水池邊漱口,如果水籠頭前面沒有人你就可以去漱口了,如果有人請你等他,漱完了再去。
六、讓客人老師和小朋友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嘗試沿著一條線段自上而下地畫短線,初步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
3、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瞭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牙刷一把。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匯入課題。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楊老師這裡有好多沒有刷毛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引導評價
1、互相欣賞作品
2、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4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特別挑食,所以我想改掉這種壞習慣。
我就是設計了我不挑食這活動、來讓幼兒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常見的食物,知道它們的營養價值,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幫助幼兒圍繞中心話題來講述。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這活動的重點在於讓幼兒知道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難點:營養這個詞對幼兒來說難以理解,需要老師的具體解釋和說明。
活動準備
1、常見食物圖片
2、把教師佈置成家的樣子
3、手偶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奇奇來做客為匯入,小朋友們來招待這位客人。知道客人想吃什麼,喜歡吃什麼?
遊戲
遊戲規則:
奇奇說“我愛吃抓飯”一名幼兒說:今天吃抓飯。然後該幼兒把相應的卡片放到奇奇面前,再請下位幼兒繼續遊戲。
(二)展開部分:
根據已有的經驗講一講:自己喜歡吃什麼,為什麼?
透過幼兒的講述,簡單的介紹常見食物名稱和營養價值:(小朋友不能挑食,不然就不會長高,不健康,就不聰明瞭)利用這些方法讓幼兒知道挑食就不長高。
請幾位小朋友在集體面前講一講啊:喜歡吃那一種食物,為什麼喜歡?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會不會煩呢?
以這種方式讓有知道,光吃一種飯是沒有營養的,所以不能挑食。
(三)結束部分:
到廚房去參觀,說一說叔叔,阿姨們在為小朋友們做什麼飯呢?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護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發生鼻出血、異物入鼻等意外時不害怕,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
3、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有用的鼻子》、故事《翹鼻子嚕嚕》、《鼻子出血的處理方法》
2、鏡子若干、花露水一瓶 、醫用藥棉、毛巾
3、開汽車音樂、保健操音樂、汽車方向盤3個
重點:讓幼兒掌握保護鼻子的一些方法。
難點: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
活動過程
(放開汽車音樂進活動室)
寶寶們(哎)我們開汽車去看看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什麼?(好)音樂響起,幼兒模仿開汽車進活動室。
一、猜謎。引出課題
左邊一個孔,右邊一個孔,有它能呼吸,還能聞香臭。(鼻子)
二、觀察鼻子的外形
師:每個人都有鼻子,請小朋友互相看看旁邊小朋友的鼻子是什麼樣子的,再用鏡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說說有什麼發現。(我們的鼻子有鼻樑、鼻翼、鼻尖、鼻孔)
三、瞭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師在活動室內噴灑花露水。
問:你聞到了什麼氣味?(香香的味道)你用什麼聞到的?(鼻子)你的鼻子還聞到過什麼氣味? (臭臭的味道、酸酸的味道……)
2、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閉緊嘴巴,說說有什麼感受。(提醒幼兒注意,捏住鼻子的時間不能太長)
3、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有時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傷的時候,它就不能發揮本領了。
請幼兒思考:你有沒有鼻子失靈的情況,假如鼻子失靈了,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困難。(呼吸不順暢、吃飯時聞不到飯菜的香味……)
四、透過欣賞故事《翹鼻子嚕嚕》,掌握保護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師:鼻子裡有很多細細的血管,很嬌嫩,容易受傷、出血,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讓它健健康康的。有一隻小豬,它不愛護自己的鼻子,就發生了意外。
播放課件影片故事《翹鼻子嚕嚕》。
2、提問:嚕嚕平常有什麼壞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麼事情?嚕嚕把東西塞進鼻孔後,感覺怎樣?媽媽送嚕嚕到動物醫院,熊醫生怎麼解決的?熊醫生還說了什麼?
3、師:鼻子是人體的器官,對我們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歡有東西打攪它,因為這樣會影響它好好工作。嚕嚕的做法多危險呀,我們可千萬不能像嚕嚕那樣。那你知道哪些保護鼻子的方法?
激發幼兒討論,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4、小結:我們平時應該不挖鼻孔,鼻子癢時用手輕輕按壓;不把東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乾淨的手帕輕輕擦,不要用力擤;遊戲時注意躲閃,也要避免碰撞、推擠小朋友……
五、知道用正確的方法處理一些意外情況
1、請幼兒聯絡實際進行表述:如果東西已經進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會怎麼辦。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情境演示。
2、播放課件鼻子進了異物或出血的處理方法,師幼進行小結:東西放入了鼻孔,應該趕快告訴大人,讓他們按住另一個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裡的東西擤出來,絕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見別人的鼻子出血了,不要慌亂,首先坐下來,頭不要過分後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鼻翼,暫時用嘴呼吸,然後請大人幫助處理。在額頭上敷冷水毛巾,用藥棉填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不管出現什麼意外,如果大人解決不了,都要及時送醫院請醫生幫忙。
六、放音樂學做鼻子保健操
讓我們一起為鼻子做個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時,這樣的按摩可以減輕症狀呢! 教師示範講解,引導幼兒操作:將兩隻手相互摩擦發熱,以兩手中指向上推擦兩側鼻翼,用力適度,反覆多次。
七、戶外體驗
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到戶外體驗用鼻子深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6
一、 主題分析:
1、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心理來駕馭才能發揮其良好的功能,心理對於身體,猶如軟體之於硬體,硬體再好,如果沒有功能良好的軟體,也難以實現其價值。如果人生是汪洋中的一條船,心理健康則是這條船的“舵”和“帆”;小學時期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是人生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將使其終身受益。
2、情緒伴隨著人的成長過程。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已經具有比較豐富的情緒體驗,也能夠比較明確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樂,然而,孩子們調控情緒的能力還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緒時,往往不明確應該用怎樣合理的方法來調控,不瞭解情緒可以隨著人的認知評價的改變而改變。因此,這節課我想透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引導我的孩子認識到:同樣的事件,由於個體的.認知評價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效果,使孩子們初步掌握情緒調控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透過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角色變化,知道學習、生活中快樂的事很多,要積極地體驗快樂,提高對學校生活的認識。
2、知道快樂地生活有益於身體健康、學習進步,掌握一些使自己和別人從不快樂中解脫出來地方法。
(二)態度與情感目標:
1、體驗、表達學習、生活中的快樂,產生積極樂觀地情緒。
2、願意快樂地學習、生活,並願意與大家分享快樂。加深愛學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三)行為目標:
1、努力做到快樂地生活,喜歡學習,喜歡上學,把不快樂變成快樂。
2、盡力幫助別人快樂起來,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穫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體驗、表達快樂的情緒。學會分享快樂,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穫快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初步嘗試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使自己快樂的方法,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輔助方法:
1、確定主題
授課前,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心理調查,瞭解了學生在校學習快樂和不快樂的原因,探討人際交往中的問題,掌握家長對學生在校的關注情況,知道親子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制定正確的活動課目標。
2、蒐集資料
蒐集笑話,人物開心表情的卡通圖片,學摺紙鶴、飛機。
3、形成成果
掌握一些使自己和別人從不快樂中解脫出來的方法。
五 操作過程:
1、模擬演示:
孩子們,暑假期間,父母都帶我們出去盡情地遊玩了一番。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再去快樂島遊玩玩,好嗎?相信在快樂島上每個小朋友都會收穫快樂的!
孩子們閉上眼睛放鬆心情,教師配合畫面解說。
寧靜舒緩的音樂,加上海浪拍打,海鷗鳴叫的聲音,一下子讓學生放鬆了心情,將他們帶到特有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教學活動的目的,同時,還營造一種平等、友善的師生關係和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滿懷期待和希望進入角色。
2、探討並實踐:
在“心空觀測臺”中讓學生們體會、表達快樂。“當你們碰到了快樂開心的事時,你們會把快樂帶給誰,和誰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呢?”透過學生對問題的探討以及出示王子明同學在學校過生日,將他的快樂與老師、同學一起分享的照片,讓學生們知道我們可以把快樂帶給我們的親人,帶給我們的老師、朋友、同學,帶給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讓我們做個快樂的天使。
“活動萬花筒”環節中,和學生們一起玩“心有千千結”的遊戲,給學生髮揮想象力的空間,鼓勵學生髮表看法,宣洩情感,放手讓學生自主活動。從開始師生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形,到轉圈自由活動後再次拉手出現“結”後,學生們進行體驗、反思、感悟。“心有千千結”是團體輔導中常見的活動形式。透過學生共同想辦法解開“結”,發揮團隊互助精神,體驗幫助別人,共同快樂的情緒。
3、相互討論:
遊戲過後,配以一段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從剛才興奮、緊張的狀態中放鬆自己。此時,教師過渡:天有晴也有陰,人有的時候會很快樂,有的時候也會不高興、緊張、難受。如果長時間有這樣的壞心情,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影響我們與別人相處,甚至會改變人的一生,所以得趕快想辦法。在“一休聰明谷”中,利用打靶射擊的形式,模擬實踐,讓學生們拋開不開心、不快樂的情緒,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透過活動交流,使學生初步掌握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其中“換一種想法”是基於艾利斯的理性情緒療法,即ABC理論;而主動傾訴就是一種宣洩,及時排遣不良情緒;做喜歡的事是一種替代的方法:而其它的方法是分享經驗,拓展出更多的應對方法。結合學生填寫的心理健康調查問卷,讓學生們在手工紙上寫下自己不快樂、不開心的事,再折成紙鶴、飛機、鴿子等,放飛心情。“心語冰淇淋”的活動中,讓學生們從“
1、寫出至今為止最令你自豪和快樂的事。
2、說說你在成為小學生之後,進步最大的地方是什麼?
3、用5個詞概括一下現在的你。”三道題中任選感興趣的題目,將答案寫在書籤上,夾在書中,做成一個快樂書籤,永遠留住屬於我們的快樂。最後,學生們開啟“快樂錦囊”,知道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快樂的合格的小學生。
4、以遊戲結束:
利用“心靈對對碰”這個遊戲,透過播放錄影,讓學生們知道父母們的希望、要求,鞏固自己的收穫。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進行了什麼活動,有什麼心得體會,存在什麼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結合自己,今後打算怎樣做等。
“小學生從來就應是天使,透明、快樂!要知道“天空雖有烏雲,但在烏雲的上面,永遠有太陽在照耀。讓我們一起拍手唱起歌坐船回到可愛的學校,願我們的生活裡永遠充滿歌聲與微笑。”此時,播放《歌聲與微笑》,螢幕演示學生們參加“手拉手,愛心捐助”活動的錄影,讓學生們再次體驗幫助別人,共同快樂的感受。
六、活動總結與建議:
活動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礎,人的心理品質是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本節課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和遊戲,讓學生主動參與,產生體驗和感悟。力求在全體性的活動中人人參與,在趣味性的遊戲中有所體會,在情境的創設中得到認知的提升。活動性、趣味性、參與性、實踐性、全體性、主體性原則在課堂中恰當運用,進而促使學生產生改善自己心理和行為的願望。相信孩子們會在遊戲、活動中放鬆自己的心情,掌握一定的方法,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孩子們在本節課充分體驗快樂的情緒。
七、課外作業:
1 以今天的活動為主題寫一篇小作文或者課後感受,寫下自己今後的打算與自己心中的理想。家長也可以輔助孩子完成,和孩子一起構想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完成後可以相互交流或者貼在教室牆上,大家一起來分享。
2 每個人都要去幫助一個一年級小朋友做一件事兒,當然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幫他們打水或者主動扶起跌倒的小朋友等等,最後做班級性的彙報與交流。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7
一、活動背景:
“5·25是取自“我愛我”的諧音,意為關愛自我心理的成長和健康。長久以來,5月就被人們賦予了和年輕人一樣的活力和激情。“心理健康行動日”活動就是要提倡學生愛自己,珍愛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機會,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成才之路,並由珍愛自己發展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為心理健康的第一條標準就是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樂觀自信。因此,有必要以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行動日作為契機,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和開展一系列心理教育活動。我們選擇5·25,就是要倡導每一位教育者、家長和學生都一起來關注心理健康;倡導這樣一種生活理念“只有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只有愛自己,才能讓別人更好地愛你”。讓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去體會真情的溫暖、去享受健康的快樂!
二、活動目的:
為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同時也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重要內容,特開展本次心理健康活動日。本次活動以宣傳心理學知識來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走近心理,親近心理。透過讓學生了解心理學基本知識與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心身和諧健康成長。
三、活動主題:
快樂成長,從心開始
四、活動時間:
5月25日(星期二)
五、活動內容:
1、國旗下的講話—————關於“5·25心理健康活動日”
2、“5·25”活動系列宣傳板報
3、心理測驗(七年級學生)
4、開設櫥窗“祈願牆”(分發彩色便籤紙,各年級段學生自由表達美好心願——自己的心願或是對九年級學生的美好祝願)
5、蒐集並張貼勵志、提示、警示等方面的心理宣傳標語
6、“快樂成長,從心開始”全校師生現場簽名活動
7、欣賞心理影片
8、心理健康活動日總結反饋課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8
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好遊戲、愛模仿,一次戶外活動中,他們看見大班哥哥姐姐用易拉罐在玩推小車遊戲,於是也拿著紙棍和酸奶瓶做的“啞鈴”玩起了推小車遊戲,但動作不夠平穩、協調。為了繼續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平衡協調能力,我設計了《推小車》的活動。
目標:
1、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
2、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準備:
1、大小不一的透明可樂瓶(數量同幼兒人數,瓶內分別裝紅、黃、藍、綠四色顏料水),紙棍人手一根。
2、紅、黃、藍、綠色停車標記及塑膠筐各一,分別放在場地的四角,當作“停車場”。
3、錄音機及《小司機》的音樂磁帶一盒。
過程:
一、準備活動教師和幼兒一起持紙棍聽音樂做《小司機》的律動入場。
二、練習持棍推車
1、教師示範持棍推瓶。
師:小棍除了可以當方向盤,還可以推小車呢。老師是用什麼當小車的?
幼:可樂瓶。
2、幼兒練習持棍推大號可樂瓶,啟發幼兒探索如何讓紙棍和“小車”不分開。
(1)(幼兒集中)請幼兒邊說邊演示紙棍頂在“小車”的什麼地方最容易推動。
幼A:用小棍頂住瓶的中間,這樣能推得穩。
幼B:手伸直拿小棍用力頂住瓶中間的底部。
(2)幼兒再次練習,感受怎樣讓“小車”在直行跑道內推得又快又穩。幼兒推著“小車”從起點到終點,反覆兩次,要求紙棍和“小車”不分開,又不偏離跑道。
(評析:此活動鍛鍊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3、遊戲:推小車。
幼兒扮演“小司機”,把“小車”開到相同顏色的“停車場”去,鼓勵幼兒嘗試用小號可樂瓶進行遊戲。
三、放鬆活動師:
小車都停到停車場了,小司機們下班了。( 幼兒扛著紙棍繞操場慢走一圈。)
活動評析:本活動採用小朋友喜歡扮演的司機角色來展開,在滿足幼兒愛模仿的同時,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的能力循序漸進地鍛鍊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最後的遊戲注意與各科的聯絡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在遊戲中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取得了良好的活動效果。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9
活動目標
1、學會多種玩球的方法,體驗與小球做遊戲的快樂。
2、訓練反應能力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快樂遊戲
2、小球若干,大球一個,場地。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花樣玩球,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皮球真好玩,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玩兒?
二、展開
1、教師拿球講解、示範遊戲玩法和動作,並帶幼兒一起玩
滾球:
幼兒蹲在圓圈上,教師站在圓圈中間拍手,幼兒相互球,
音樂停時球落在誰的手中誰要學小皮球跳一跳。
追小豬:
皮球當小豬,小豬滾起來,看誰跑得快,能追上小豬。
追上小豬的小朋友將球抱回。
碰碰球:
幼兒兩人一組,1—2米距離,相對蹲下,同時用力,把對方的球碰回去。
2、請幼兒玩拍球遊戲,教師參與並指導
教師:皮球也能象小兔子一樣跳起來,看哪隻小兔子能不停的連續跳
跟老師練習不同的拍球方法。
單手拍、站在原地拍、拍高球或低球等。
3、請幼兒想一想,除了以上玩法,還能怎樣玩球?
(幼兒自由玩)
及時請有創意玩法的幼兒把遊戲展示給夥伴,相互啟發創意玩球的更多方法。
三、結束
“大球和小球都玩累了,需要休息,請小朋友輕輕把他們送回家!”
健康的活動設計方案10
一、活動主題:
和諧心靈,健康成長,我和我的心靈之約
二、活動目的:
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優良心理品質,最佳化學生課
外生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系列活動(一):展板宣傳
時間:5月24日
地點:食堂門口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及後期活動宣傳
資料及要求:
(1)、主要透過展板及傳單的形式宣傳(傳單及展板將會提前兩天準備好)展板資料包括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來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傳單資料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的來歷,另外再附一個小的心理測試(能夠增加大家對本次活動的關注)
(2)我們會設有“發洩箱”,同學能夠將讓自己困惑的事情寫在紙上,我們會針對大家的困惑在隨後的心理知識競賽活動中進行響應的解答或幫忙
(2)在食堂門口的宣傳需要辦公室的幫忙,我們會和辦公室協商好,努力辦好這次宣傳(3)活動時要求統一著裝(院服),需配備音響話筒
系列活動(二):心理問卷調查
時間:5月25日
活動人員:大一、大二同學
資料及要求:由本部設計心理調查問卷(分為A—班長團支書B—心理委員C—普通同學D—特殊同學),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下發並講解其重要好處,同學們認真填寫,期間要拍照留念,最後由心理委員回收至心理部,部長統一分析,並作出統計,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