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範文(通用5篇)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範文(通用5篇)

  為保證活動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計劃類文書。怎樣寫活動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1

  一、指導思想

  透過開展資訊保安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國家網際網路管理、使用及網路安全等法律法規,營造文明健康網路環境,倡導文明上網,引導學生健康上網,自覺抵制網路不良資訊,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二、活動安排

  1.廣泛深入開展宣傳。班級各結合實際,充分利用週會升旗、道法課、資訊課及黑板報,班隊會等廣泛開展宣傳動員,使學生充分認識資訊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營造健康網路資訊環境。計算機要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體,利用技術手段及時發現並處理網路不良資訊,確保建設綠色校園網路環境。密切社群、家庭的聯絡,透過家長會、手機簡訊(家校通)、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爭取社會、家庭的廣泛支援,努力營造關心、支援學生資訊保安教育的良好氛圍。

  3.切實加強資訊法制和安全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樹立網路資訊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自覺抵制網路不良行為。將網路資訊法制教育、網路資訊保安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內容之中,制定工作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好活動。

  4.突出重點。要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尤其是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進行重點關注和引導,讓學生形成對網路資訊保安的正確認知,增強安全判斷能力,自覺形成文明上網的良好習慣。

  5.注重總結,形成班級管理長效機制。及時對班級此次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效進行總結,注意樹立典型,以典型促發展,增強網路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並逐步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形成網路安全教育的班級長效機制。

  三、活動內容及方式

  1.積極開展“安全網上行”主題班隊會活動。透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安全上網,形成正確的網路認識觀,享受著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對沉迷網路、瀏覽不良資訊等現象嚴加抨擊。

  2.以《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的“五要五不”為基礎,全面開展網路法制教育。透過講座、主題討論的方式,運用正反事例,讓學生較深刻地體會網路不良資訊的存在與危害,敲響警鐘,引起學生的警醒,產生內在的免疫力,自覺遠離網路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網行為。

  3.開展“安全上網”網路徵文等活動,依託吸引力強、參與性高的文娛和益智活動,用健康向上的校園網路活動充實學生課餘生活。

  4.透過致家長的一封信,爭取廣大家長與學校一起有效監控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際網路和手機,倡導家長對孩子上網進行合理引導和約束。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2

  為進一步增強校園資訊保安意識,提高資訊保安防護技能,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xxxx年校園資訊保安宣傳週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活動主題,深入學習貫徹網路強國戰略思想,透過組織動員廣大師生廣泛參與,深入宣傳國家網路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傳貫徹《網路安全法》及相關配套法規,普及資訊保安意識和防護技能,營造健康文明的網路環境,共同維護國家網路安全和個人資訊保安。

  二、活動主題

  資訊保安為人民,資訊保安靠人民

  三、活動時間

  xxxx年xx月xx日—xx日

  四、活動物件

  學校全體師生

  五、活動內容

  結合學校實際,採用多種形式進行網路資訊保安宣傳,普及基本的資訊保安知識,進一步增強師生資訊安全防範意識,提升識別和應對資訊危險的基本能力。主要活動如下:

  1、開展一次致學生的一封信活動從科學使用網路,從自身做起,文明上網,維護網路純淨天空,確保資訊保安,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付諸行動。

  2、開展一次手抄報評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資訊保安靠大家,人人都是資訊保安宣傳員”的手抄報比賽,並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評比活動。

  3、開一次資訊保安宣講在資訊保安宣傳週期間,學校聘請法制領導到校,開一次網路及資訊保安知識主題講座,進一步普及資訊保安常識和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學生資訊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利用LED屏滾動宣傳資訊保安相關內容製作電子版資訊保安宣傳單,滾動宣傳,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5、多渠道宣傳資訊保安知識在學校網站和家長微信群,增加資訊保安宣傳知識,宣傳資訊保安法律法規、政策檔案、學校資訊保安活動方案等。

  六、活動要求

  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舉辦資訊保安周活動是貫徹落實關於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學校要高度重視,

  精心謀劃、創新形式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師生積極參與宣傳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活動形成聲勢。突出主題,注重工作實效要緊緊圍繞活動主題,利用群、電子顯示屏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牢牢抓住課堂主陣地,將資訊保安教育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校園建設、維護校園穩定等工作有機結合,

  採取有效形式提升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營造校園安全上網、依法上網的良好氛圍。加強協作,建立長效機制以資訊保安宣傳週為契機,探索建立青少年學生資訊保安教育長效機制。要推動相關內容納入新生教育、課程教育和課外實踐活動,完善資訊保安教育工作體系,切實增強教育實效。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3

  一、指導思想

  資訊保安意識就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資訊化工作必須安全的觀念,也就是人們在資訊化工作中對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資訊本身或資訊所處的介質造成損害的外在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

  學生資訊保安意識就是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來的資訊化學習必須安全的觀念,也就是學生在資訊化學習中對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資訊本身或資訊所處的介質造成損害的外在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

  以貫徹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突出“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活動主題,深入開展“網路安全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校園宣傳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師生綠色上網、文明上網意識和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全面加強法治網路教育宣傳,強化各項管理措施,全面構建我校文明、安全、和諧的網路環境。

  二、活動主題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

  三、活動目標

  透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網路安全宣傳活動,加強青少年網路安全教育,積極倡導師生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綠色上網,大力宣傳涉網案件防範基本知識,實現網路安全宣傳學校和社會的互利共贏,使廣大師生成為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教育宣傳、堅決抵制惡習,養成良好上網習慣的網路安全踐行者,使學校率先成為我市文明、安全、和諧的網路育人基地。

  四、活動物件

  我校全體師生。

  五、活動形式內容

  (一)網路安全知識講座

  由學校網信辦組織安排,根據當前我國網路安全狀況與我校師生實際,在全校師生當中開展一次網路安全知識講座。

  (二)主題班會

  要求各班級結合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一堂以“網路安全與生活”或“網路安全與學習”等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有計劃有總結,有圖片有小影片等活動資料,X月X日前,將相關資料電子版交到XXX。

  (三)黑板報

  要求各班級在網路安全宣傳週,出一期以“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黑板報,學校將在X月X前組織檢查評比,並將檢查結果納入班主任考核當中。

  (四)手抄報比賽

  要求學生以“我眼中的網路安全”為內容,辦一張A4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組稿合理、用色協調、版式美觀、圖文佈局合理、標題製作醒目。各班、各年級組在進行初評以後,每班推薦X份優秀作品參加學校評比,學校將評選出一等獎X名,二等獎X名,三等獎X名,優秀獎若干,並予以獎勵。

  (五)網路安全知識競賽

  各班在初賽基礎上推薦X名同學參加學校比賽。學校將評出一等獎X名,二等獎X名,三等獎X名,優秀獎若干,並予以獎勵。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要把開展網路安全宣傳週系列活動作為學生安全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落到實處,力求實效。

  2.營造氛圍,要充分運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營造聲勢,讓網路安全深入人心。

  3.學校各部門、各辦公室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做好網路安全宣傳週系列活動資料的整理、報送工作。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4

  一、主題:學生資訊保安意識培養

  二、目標與內容:

  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資訊保安意識和行為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判斷網路環境的安全性,幫助學生理解資訊保安的重要性、提升資訊保安意識;有效地保護個人資料隱私;養成電腦防毒、防毒和資訊備份的習慣;識別和抵制不良資訊;瞭解賭博、暴力、色情等網路產品對人的危害;提高對網路違法違規行為的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和對待網路遊戲,恰當處理虛擬時空和現實世界的關係

  三、物件:全體在校學生

  四、活動形式:

  教師可透過日常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如果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資訊保安保護的知識,教師除了教授資訊保安知識和技能外,也可以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達成共識和理解,例如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並用表格、概念圖等方式列出使用網際網路時應該注意的安

  全問題以及保護舉措等。此外,學生資訊保安意識的培養是融入日常教學的、滲透在教師的日常言行與常規教學之中的,因此教師應注意在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資訊保安意識。結合學校實際,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資訊網路安全宣傳,普及基本的資訊保安意識,進一步增強師生資訊安全防範意識,提升識別和應對網路危險的基本能力。

  具體活動如下:

  1.開展一次國旗下資訊保安意識講話。利用週一升起國旗,舉行一次關於資訊保安意識的國旗下講話。教育學生科學使用網路,文明上網,維護網路純淨天空。

  2.開展一次手抄報評選。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以“資訊保安關乎你我”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並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評比活動。

  3.開展一次網路安全主題班會。在網路安全宣傳週期間,班主任要結合網路安全宣傳週學生知識讀本,開一次資訊保安意識主題班會,進一步普及網路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學生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多渠道宣傳資訊保安意識。製作電子版網路安全宣傳單,滾動宣傳,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懸掛網路安全橫幅及擺放宣傳板;在學校網站和家長微信群,增加網路安全宣傳知識,宣傳網路安全法律法規、政策檔案、學校網路安全活動方案等。校園廣播站廣播有關網路安全的'常識,提高師生網路安全意識。

  五、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

  資訊保安意識培養活動設計方案5

  一、主題

  學生資訊保安意識的培養

  二、目標與內容

  隨著網路的發展,計算機和各種智慧產品越來越普遍,資訊交流已擴大到全球,零距離的溝通成了當今世界的另一個標誌。我們可以從網路上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便捷快速;可以參與各種網路活動,交流互動;還可以進行各種網路遊戲,放鬆暢某某。但資訊交流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隱患,資訊保安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讓學生了解資訊保安,培養和建立資訊保安意識成為必不可少的教育。學校開展了資訊保安意識培養的一系列活動,以培養和建立學生的資訊保安意識。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安全上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資訊保安意識和行為的培養,幫助學生判斷網路環境的安全性,幫助學生理解資訊保安的重要性、提升資訊保安意識。讓學生學會有效地保護個人資料隱私;養成電腦防毒、防毒和資訊備份的習慣;識別和抵制不良資訊;提高對網路行為的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和對待網路遊戲,恰當處理虛擬時空和現實世界的關係。

  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四、活動形式

  教師可透過主題班會、櫥窗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演講比賽、攝影比賽、製作手抄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教師除了教授資訊保安知識和技能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達成共識和理解,讓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並用表格、概念圖等方式列出使用網際網路時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以及保護舉措等。此外,學生資訊保安意識的培養是融入日常教學的、滲透在教師的日常言行與常規教學之中的,因此教師應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資訊保安意識。結合當校實際情況,採用多種形式培養資訊保安意識,進一步增強師生資訊安全防範意識,提升識別和應對網路危險的基本能力。

  主要活動如下∶

  1、開展資訊保安主題班會

  在網路安全宣傳週期間,班主任主要蒐集一些資訊保安問題的典型事例,結合學生網路安全知識讀本,開一次資訊保安主題班會,進一步普及網路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學生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資訊保安進課堂

  在課堂中滲透資訊保安教育,讓資訊保安紮根在每一節課中。尤其是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課堂教學時,不但利用資訊科技提高教學效果,還要潛移默化地進行資訊保安教育。

  進行資訊保安的法制教育。

  透過開展資訊保安的法制教育活動,《上網自律公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等國家有關網際網路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倡導文明上網,引導學生健康上網,自覺抵制網路不良資訊,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抨擊沉迷網路、網路犯罪等現象,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路環境。

  4、開展一次資訊保安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利用週一升國旗,舉行一次關於資訊保安意識的國旗下講話。教育學生科學使用網路,文明上網,維護網路純淨天空。"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

  5、開展一次資訊保安主題的手抄報比賽活動。

  開展一次以資訊保安為主題的的手抄報比賽活動,並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評比和展示活動。

  6、簽訂安全上網協議書。

  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資訊保安意識,抓緊思想教育,養成良好習慣。學校向全體學生髮出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做網路文明好少年的倡議,並簽訂安全上網協議書∶《安全上網我做到》。

  7、多渠道宣傳資訊保安教育。

  製作網路安全宣傳單,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懸掛網路安全橫幅及擺放宣傳板;在學校網站和校園廣播站宣傳有關網路安全的常識,提高師生網路安全意識;透過家長會、家長微信群、公眾號等宣傳家庭教育的方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透過多渠道宣傳資訊保安教育,守護網路安全,呵護精神家園。

  五、活動環境

  時到今日,學生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可以隨時上網了;學校也具備了多媒體教學環境。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網際網路絡給我們帶來了豐富、龐雜甚至混亂的資訊和資源,真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由於網路具有全球性,虛擬性和互動性等特點,各種各樣的資源可以共享,各種價值觀念在這裡衝突,改變著中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於他們正處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低,一旦缺乏指導,很容易迷失自我。各種資訊保安由此逐漸暴露出來,如頻繁地刷影片,醉心於交友聊天,沉迷於網路遊戲,瀏覽黃色網頁,甚至信謠傳謠,頹廢消沉,厭學逃學等。不少案件在青少年階段就有萌芽的跡象,如機房裝置損壞、零件失竊,同學機上作業被刪改,網上侵權、抄襲,非法為計算機設定口令,改變計算機的使用環境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負面因素影響了網路的健康發展,尤其對我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網際網路絡一度成為中小學生道德問題的罪魁禍首,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資訊保安始於心,資訊保安踐於行。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加強學生資訊保安意識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