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各種途徑尋找三角形,鞏固認識三角形的基本形狀。

  2、能動腦筋,發揮想象力,將三角形變成各種物體。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各種圖形的彩紙、各種圖形的即時貼、鉛畫紙、塑膠紙、積木、玩具、大墊子、固體膠、水彩筆、皇冠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找找三角形

  [環境創設]

  1、電腦放映組:幼兒觀看教師自制的ppt,尋找“動畫片”中的三角形。

  2、遊戲組:在各種圖形寶寶中尋找三角形。

  3、搜尋組:在教室裡尋找各種各樣的三角形。

  t:我是三角形王國的國王,你們好!在我的王國裡有很多三角形寶寶,今天他們在和櫻桃班的寶寶捉迷藏呢!請你們動動小腦筋把他們都找出來,行不行啊?

  t:瞧,電腦的圖片裡藏著許多三角形寶寶,請你們用你們的火眼金睛把他們都找出來。

  在圖形王國裡也藏著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寶寶,也請你們把他們找出來,然後送回到我的王國裡。

  在教室裡還有許多玩具、積木,你也可以在裡面找找三角形藏在哪裡了?

  t:準備好了嗎?好,出發吧!

  二、幼兒操作尋找三角形,教師巡迴指導

  三、分享交流

  1、t:大家都找到三角形寶寶了嗎?來趕快到我這裡來休息一下吧!

  2、t: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王國裡的三角形,你們都找對了嗎?

  都是三角形嗎?它到底是不是三角形?

  3、t:原來三角形寶寶都是有三條邊三個角的。

  4、t:你們還在那裡找到了我的三角形寶寶呢?

  四、遊戲:變變變

  1、t:寶寶們,你們真棒!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我的三角形寶寶本領可大呢,他們會變魔術!不信我開給你們變幾個魔術,你們可要看仔細了哦!

  2、播放ppt

  3、t:變、變、變,變出什麼了呀?

  4、t:怎麼樣,我的本領大吧!你們是不是也想試一試?這裡有許多材料,請你們動動小腦筋,做個小小魔術師吧!記住哦,如果你變好了,請你把它放到這裡給大家欣賞一下哦!

  5、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自由結束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2

  活動目的:

  1.將相同形狀的物品配對

  2.初步感知立體圖形

  3.喜歡堆砌,發展創造力

  活動形式:

  小組

  活動準備:

  積木、布袋

  活動過程:

  1.出示不同立體圖形的積木,請幼兒摸摸看看,讓幼兒數一數有幾個面,並嘗試堆出不同的組合

  2.讓幼兒自由組成三人一組,一起玩配對對遊戲、老師先在布袋中放入三至四個積木,然後給每組幼兒分發布袋,請幼兒收到布袋後先取出積木細心觀察,然後再到活動室辨認相同形狀的物品,放進布袋中

  3.請各組幼兒拿出收集回來的物品,與積木比較,看看形狀對不對、然後運用那些物品進行創作堆砌

  4.請每組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和內容

  5.請幼兒將布袋內的物品對應著放回原來的位置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是在哪裡找到那些物品的

  活動評價:

  1.能給相同形狀的物品配對

  2.能運用不同物品進行堆砌創作

  活動建議:

  1.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適當調整本活動的難度、如布袋內的積木要特徵比較明顯,便於幼兒配對、當幼兒對配對遊戲相當熟悉後,再逐漸增加難度,如可讓幼兒尋找顏色、大小不一樣,而形狀相同的多件物品

  2.“立體圖形”這一概念,相當小班幼兒來說,還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透過“正方體”和“正方形”的比較,讓其知道它們有所不同即可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玩各種配對遊戲,如用連線的方式找一找掛圖中相同的圖案等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在“逛逛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中,初步感知和運用序數。

  2.喜歡動物,並願意表達自己的已有經驗。

  活動準備

  ppt、幼兒人手一個掛牌、1~16的數字卡若干套、椅子16把(分成四種顏色,上面分別貼上數字1~4,顏色和數字與幼兒的掛牌保持一致)。

  活動過程

  一、乘汽車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每人胸口掛著顏色和數字不同的掛牌,代表“車票”。)

  師:看一看,停車場的汽車是怎麼樣的?(有四輛不同顏色的汽車)

  師:讓我們根據車票的顏色和數字,在不同顏色的汽車上尋找相應的座位。

  (分析:由於中班幼兒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幼兒在這一環節還無法將“車票”上的顏色和數字與“汽車”的顏色、“座位”上的數字之間建立聯絡,這時教師可以透過ppt呈現停車場的平面圖,幫助幼兒在觀察和互動中初步感知序數的概念。)

  師:開始檢票了。(讓幼兒將座位上的數字揭下後貼於車票上,並放入檢票箱裡)

  師:我們一起給汽車編序號吧。紅色的汽車是第1號車,那黃色的是第幾號車,第3號車是什麼顏色的……(透過不同的提問方式,幫助幼兒再次鞏固關於序數的概念)

  二.、逛逛動物園

  師:我們一起開著汽車去逛動物園吧!(快速播放ppt,幼兒觀察看到的動物)

  師:你們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第幾個出現的。

  (分析: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回憶看到了哪些動物,同時用ppt加以驗證。)

  師:(再次播放ppt)這次你們還看到了誰?它又是第幾個出現的?

  師:小汽車又要開了,這次會看到誰呢?這一排小雞都一樣嗎?第幾只小雞和其他小雞不一樣?

  (分析:教師透過ppt同時呈現許多動物,並讓幼兒找出不同的動物,這時教師不要急於否定幼兒,而是可以透過集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分組看動物

  師:動物園裡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可以分成三個小組去昆蟲館、水族館和百獸園(出示三個地方的圖示牌),請你們選擇一個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搬著小椅子在圖示牌子前面排隊。

  師:現在變成幾輛汽車了?你們的座位也發生變化了,現在你坐在這輛車的第幾個座位呢?

  (分析:分組之後,幼兒發現汽車已經從4輛變成了3輛,他們的座位也發生了變化,這時可以引導幼兒運用數數的方法,從第一個小朋友開始數起,按照次序,數一數“我是第幾個”。)

  師:大家都已經數好了,那我們給汽車座位重新貼上新座位號吧。

  師:大家前後看看,還可以看看旁邊的汽車,座位號是否都貼對了。

  (分析: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對前面已經形成的序數概念再次進行驗證和運用,有的幼兒還是會出現錯誤,因此教師要多提供幾套數字卡,同時教師可以讓幼兒相互之間發現問題,或者讓出錯的幼兒自己再從頭數一遍,數數自己是第幾個。)

  活動反思

  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我們將本次活動與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聯絡起來,創設了幼兒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逛逛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並設計了“乘汽車”“找座位號”“分小組”等活動環節,讓幼兒始終在遊戲中初步感知序數的概念。

  整個活動我們緊扣活動目標展開,讓幼兒在“乘汽車找座位”中感知序數,在“逛逛動物園”時理解序數,在“給汽車座位貼新座位號”時運用序數,整個活動過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在設計活動時,我們還非常注重“同中求異”,如在驗證座位號時,我們透過不同的提問方式——紅色汽車的第1個位子上坐著的是誰?黃色汽車上第3個位子上是誰?透過不同的提問方式,給予幼兒不同的思考角度,使他們能不斷地觀察、比較和討論,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多個互動環節,如討論在動物園中看到動物的出現順序,幼兒之間相互驗證座位號等,這些互動環節的設計,不僅可以讓教師及時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而且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更能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使序數的學習活動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4

  【教案目的】

  1、在活動中體驗不同方位,能根據要求尋找對應位置

  2、在活動中提高幼兒投擲的興趣,體驗遊戲快樂

  【教案准備】

  桌子若干、帳篷兩個、可以鑽的圓筒兩個、海洋球兩籃、圓形紅色即時貼若干

  【教案流程】

  一、引出興趣

  引出話題:你們知道解放軍嗎?我們來學習解放軍的本領,學做小士兵

  二、熱身遊戲:望遠鏡

  帶領幼兒做熱身遊戲,以“望遠鏡”的形式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表現上、下、後

  前的方位

  以“望遠鏡”的遊戲形式,感知裡、外的方位,同時熟悉周圍材料

  三、幼兒結合方位貼“小紅心”

  教師出示“紅心”(紅色即時貼),介紹遊戲方法:打敵人時一定要瞄得準,所以練習時就要瞄準“小紅心”,小紅心貼在哪,炮彈就要打在哪

  教師和幼兒一起商量貼紅心的位置:

  我們把小紅心貼在哪?

  除了上面還有其他地方嗎?(互動時,可以請幼兒用手指出方位)

  小結:桌子的上面、下面;帳篷的裡面、外面;山洞的裡面、外面都可以貼紅心

  教師和幼兒一起貼紅心,並說說紅心貼的位置

  四、幼兒在投擲運動中感知方位

  教師出示海洋球,幼兒開展投擲遊戲

  教師在幼兒遊戲時,引導個別幼兒說說炮彈打在什麼地方

  教師引導幼兒將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撿回籃子裡

  引導提問:桌子下面都看過了嗎?帳篷裡面還有嗎?

  本節活動是結合方位來開展的帶有遊戲性的一個活動,還和一個戶外的體育活動結合起來,整個活動進行下來,看得出孩子們是對這個遊戲的情境特別感興趣,也有可能是在戶外的關係,活動中老師預設目標與實際開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請老師們根據本次活動,結合以下話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討論話題:

  1、本次活動有何特點與值得借鑑之處?

  2、活動中老師預設目標與實際開展中存在什麼問題?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5

  活動名稱

  數學活動:找找好朋友(學習相關物體的對應匹配)

  活動目標

  1、對對應匹配活動感興趣,喜歡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2、能主動進行探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3、學習將相關的物體進行對應匹配,初步獲得對應匹配的經驗,知道一個物體可以匹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物體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大膽地為相關的物品進行對應匹配;

  積累一個物體可能匹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物體

  活動準備

  各類相關物品若干(碗、勺子、筷子;牙刷、牙膏、口杯;鞋、襪;水壺、茶杯;小臉盆、毛巾;書、書包……)

  活動過程

  1、幼兒玩遊戲《找朋友》

  隨著音樂,做找朋友遊戲,匯入活動

  2、遊戲“找找好朋友”,引導幼兒學習將相關物體進行對應匹配

  1)“小碗找朋友”,初步學習將相關物體進行對應匹配、

  ——教師模仿碗寶寶的口吻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勺子”,引導幼兒理解相關物品對應匹配的理由

  ——請幼兒從眾多物品中再找出碗寶寶的另一個好朋友:“筷子”,並請幼兒說說匹配的理由

  2)“牙刷寶寶找朋友”,進一步學習對應匹配

  ——出示牙刷,請幼兒說說它的名稱和用途

  ——請幼兒找出牙刷寶寶的朋友,並說說理由

  3、遊戲“我幫它們找朋友”

  1)引導幼兒觀察各類物品,請幼兒逐一說說這些東西的名稱、用途

  2)討論:在這些物品中,誰和誰可以做朋友?為什麼?

  3)根據討論的結果,請幼兒大膽地為相關的物品進行對應匹配,並知道一個物體可能匹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物體

  4、延伸活動:找找好朋友

  引導幼兒在活動室及周圍環境中,尋找相關事物、並將之匹配,說出匹配的理由、如:門、窗;月亮、星星、太陽、雲朵;花兒、樹、果實;床、被子、枕頭;小朋友、滑梯……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認識肯定、否定標記,理解它們表示的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肯定和否定標記給圖形分類。

  3、能講述操作過程及其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一次分類板,幾何圖形片,肯定、否定標記,磁板一塊。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認識標記——按標記分類——幼兒操作——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認識一次分類板。

  出示圖一、圖二,“圖上有什麼?”(圓形、三角形、……)“除了這些圖形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方框、虛線)“虛線表示什麼意思?”(虛線是圖形片從上往下走的路線)

  (2)認識肯定、否定標記。

  出示圓形標記,“這是什麼標記?”(圓標記)“圓標記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表示這裡是圓形的家)出示否定圓形的標記,“這是什麼標記?”(不是圓形標記)“不是圓形的標記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表示這裡不是圓形的家)

  (3)按標記給圖形分類。

  教師指一圓片,“這是什麼片片?”(圓片片)“它應該回哪個家呢?”(圓形家)

  教師指一方片片,“這是什麼片片?”(方片片)“它是不是圓片片?應該回哪個家?”(它不是圓片片,應該回不是圓片片的家。)“誰來送這裡的片片回家,要邊送邊說‘你是什麼片片、回什麼家’,或者‘你是什麼片片、不是什麼片片,應該回什麼家’。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2、小組活動。

  (1)看標記送片片回家。

  (2)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3)依樣塗色。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過程的幼兒。

幼兒園數學節活動方案7

  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透過教師所提供的特定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使幼兒在愉悅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並透過遊戲“找蛋”“還蛋”來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遊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2、感知“1”和“許多”

  活動準備:

  1、老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

  2、活動場地佈置許多樹、草(草內有若干雞蛋和一隻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母雞下蛋》

  問:雞寶寶你們聽見了什麼?

  2、師: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裡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幼兒找蛋

  二、還蛋

  1、引導幼兒發現其中有一隻不同的蛋

  2、師:這一隻蛋怎麼不一樣的?和你們手裡的蛋有什麼不同?(顏色、大小)它不是媽媽生的?會是誰生的?

  3、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4、請雞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看看鴨窩裡有沒有雞媽媽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寶寶、(幼兒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雞寶寶把蛋放到籃子裡,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現在我的籃子裡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雞生蛋》圖)原來是這隻雞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隻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牆上,請小朋友以後再來給雞媽媽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