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計劃> 【推薦】讀書計劃範文合集7篇

讀書計劃

【推薦】讀書計劃範文合集7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計劃 篇1

  專業閱讀

  必讀書籍:

  《愛心與教育》(李鎮西);《小學課堂管理》(溫斯坦);《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王曉春);《孩子們,你們好》(阿莫納什維利);《與黎明共舞――新教育晨誦本》(馬玲編,待出);毛蟲與蝴蝶推薦書目(部分)

  選讀書籍:《新教育之夢》(朱永新);《漢字密碼》(唐漢);《朗讀手冊》(吉姆·崔利斯);《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心平氣和一年級》(薛瑞萍);《教師人文讀本》(商友敬等編寫);《教師專業閱讀地圖》(魏智淵主編);《另類教育敘事——解讀一個題為“幹國祥”的教育文字》(幹國祥著,待出)

  專業寫作

  1.寫讀書筆記以及描述班級突發事件。

  2.每次聽課和研課都要寫教學反思,字數不限,儘可能簡明扼要。

  專業發展共同體

  1.日常研課:要有專門的導師(一個導師帶兩個弟子,三人構成小共同體),每次聽導師的課都要有詳細的聽課記錄,並寫出教學反思,利用課間與導師開展簡短的討論。每逢導師聽課之前,要把教案提前交給導師並做簡短交流,下課與導師繼續討論,並寫出教學反思。

  2.網路共同體。透過網路相互激勵,在教師專業發展論壇中建議個人閱讀或者寫作專帖,記錄自己的閱讀之路或者教育生活,這很重要。

讀書計劃 篇2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每一位教師成為“讀書人”是一種職業召喚,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因此營造書香校園,教師必須成為學生讀書的楷模。為了加強“書香校園”的建設,增強教師的讀書意識,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我制定教師讀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關於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精神為指標,以建立“學習型學校”為導向,以新教育實驗為契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載體,挖掘全方位的人、財、物資源,努力營造一個師生互動、愛讀書、勤讀書、會讀書的學習氛圍,打造一幅濃濃的現代“學習型”書香校園的圖畫,使校園處處散發濃濃的書香味,塑造內涵豐富文明的校園文化。

  二、活動目的

  1、教育需要“與書為伴”的教師,積極倡導“與書為伴”的思想,拓寬教師的文化素養,樹立高尚師德,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

  2、以師德師風建設和新課程改革為重點,實施教師全員閱讀計劃,引導教師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信念,激發教師超越自我的熱情,真正使讀書成為教師的生活習慣。

  3、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造師生的人生底色,不斷最佳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三、主要措施:

  1、個人自學為主,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關書目,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於做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每天確保一小時的讀書時間,讓讀書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需要。

  2、讀書活動做到“六個結合”:讀書與反思相結合,提倡帶著問題讀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注重實效;讀書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一體化”工作相結合,切實化解實踐中的難題;個人閱讀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廣泛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讀書與課改相結合,理解新課程,融入新課程,實施新課程;讀書與不斷解放思想相結合,提高認識,創新工作思路。

  3、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要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緊緊圍繞學生髮展和學生需求這個中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邊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及時認真地進行教學反思,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堅持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潛心寫好讀書心得。堅持讀書與課程改革相結合,充分理解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實施新課程。

  四、讀書安排:

  大量閱讀書籍,做好讀書筆記,使知識不斷積累,思想與時俱進。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教學著作。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專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著創造的活力和快樂。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師去不斷地思考教學工作、生活、生命,從

  而實現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昇華。

讀書計劃 篇3

  一.讀書指導思想:

  用心參與學校的讀書活動,把讀書活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與反思,提高師德素質和自身修養,滿足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二.讀書目標:

  1.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老師.透過學習教育的經典理論,豐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2.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透過品讀美文,多沾書氣,多聞書香,成為與書為友的“書蟲”。在讀書中成長,使自己融到我校學習型學校的建設之中。

  三、讀書資料:

  1、經典閱讀《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給教師的100條新推薦》《陶行知教育名篇》

  2、推薦閱讀(一本書):《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推薦》

  3、一般閱讀:《小學數學教育》《小學教學》

  四、我的讀書措施:

  1、根據學校讀書活動規劃和教研組的計劃制定個人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

  2.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關書目,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3.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邊學習教育理論,邊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自我的反思。

  4.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利用群眾備課、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的時間,用心和其他老師交流好書,感悟讀書心得。

  5.每學期末認真撰寫一份讀書心得或經驗總結。

  認真貫徹落實制定的讀書計劃,完成相關書籍的閱讀,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不斷提高理論及實踐潛力。作好讀書筆記,認真完成一份讀書心得。透過讀書活動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和修養,逐步培養自身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計劃 篇4

  但凡早教系列的書,無外乎一個原則,“育人先育己”,哄娃之餘,給自己充充電,看看書裡的乾貨,顯然早教育兒市場上書太多,能讓家長受教的並不多。本書作者,dr、魏《最強大腦》評委之一,新晉網紅,他這本書我不能妄加評判,我只能透過做筆記,以及此基礎上的理解實踐,來確定本書對我的用處,當然書中不乏乾貨,裡面有一些他自己的育兒實踐,還是比較有意義的。

  本書精髓提煉如下:

  智力腦

  書中引用神經元突觸科學原理,給孩子更多的刺激才可以豐富感知,成年人大多數資訊來源於聽覺和視覺。

  這就忽視了觸覺、味覺、嗅覺的刺激,作者提倡我們不要忽視這三個刺激。

  刺激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讓孩子專注,過多的刺激影響孩子專注。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成年人應注意引導孩子認知,而不是塞給孩子現成的答案,單純記憶不能獲得智慧,智慧是理解、假設、驗證、推論獲得的,家長應該避免答案思維,忽視了獲得知識、鍛鍊認知的過程。

  引導,就是家長得引誘孩子找到靠譜答案,這個靠譜有可能是孩子自己邏輯的靠譜,但這是孩子的獨到之處。

  建立空間觀念,就得玩遊戲,作者提倡積木、橡皮泥這類建構類遊戲;“尋寶”,小遊戲,畫一張家裡的地圖,把一件東西藏到家裡某一處,培養孩子按圖索驥的能力。

  提升孩子注意力方面,作者認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個正常問題,大腦額葉區發育不完全造成,首先家長不要過度的干預孩子,當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去打擾。

  利用遊戲思維:

  1、有明確目標,每一步可以細化分解;

  2、難度匹配孩子的能力,最好“跳一跳,夠得著”不難也不太容易;

  3、有合適客觀的正面反饋,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專注力提升,有助於孩子學業、職業的發展。

  記憶力方面,右腦開發不靠譜,有理解才有記憶,而高智力需要多資訊進行深度處理,方法老生常談,多重複、分組、記憶聯結,作者沒用聯想這個詞,有深意,作者反對為了記憶資訊而進行的牽強附會式聯想。

  學數學,不只是12345數數,把數字的感知培養起來。

  運動腦

  精細動作

  作者說玩遊戲,夠安撫奶嘴,填充倒出來的遊戲,2歲以上教簡單的任務,比如穿衣吃飯勺子往自己嘴裡送吃的。好高階啊,家長一定在懷疑孩子能否做到,然後作者講“循序漸進”。

  大肢體運動

  作者列了個時間表:

  0—1躺著睡趴著玩,1—1、5推拉玩具,1、5—3球類,跑跳。

  學走路這方面,作者堅決反對學步車,學步車給孩子造成虛假的平衡感,虛假的安全感,阻礙平衡能力的發展,阻礙大腦試錯機制等。

  刺激前庭有助於鍛鍊平衡感和運動能力,作者主張輕微的搖動,劇烈搖晃孩子會變傻。

  預防孩子近視,作者主張戶外活動,戶外光線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防止眼球拉長(導致的近視)。

  妙用手勢

  作者教女兒“吃飯”,是把手指抓一起,好像在抓一口飯,慢慢送到嘴邊說“吃飯”。

  作者的觀點,手勢可以補足語言、記憶的不足,幫助孩子學習。鼓勵孩子用手勢表達想法。

讀書計劃 篇5

  一、讀書指導思想:

  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活動,把讀書活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與反思,提高師德素質和自身修養,滿足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二、讀書目標:

  1.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老師.透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豐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2.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透過品讀美文,多沾書氣,多聞書香,成為與書為友的“書蟲”。在讀書中成長,使自己融到我校學習型學校的建設之中。

  三、我的讀書措施:

  1、根據學校讀書活動規劃和教研組的計劃制定個人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

  2.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關書目,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3.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邊學習教育理論,邊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自我反思。

  4.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利用集體備課、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的時間,積極和其他老師交流好書,感

  悟讀書心得。

  5.每學期末認真撰寫一份讀書心得或經驗總結。

  認真貫徹落實制定的讀書計劃,完成相關書籍的閱讀,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不斷提高理論及實踐能力。作好讀書筆記,認真完成一份讀書心得。透過讀書活動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和修養,逐步培養自身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讀書內容:

  《愛的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不跪著教書》《玫瑰與教育》《紅高粱》《青春之歌》

  五、讀書周計劃表

讀書計劃 篇6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每一位教師成為“讀書人”是一種職業召喚,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因此營造書香校園,教師必須成為學生讀書的楷模。為了加強“書香校園”的建設,增強教師的讀書意識,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我根據學校讀書工作安排和自己實際,特制定個人讀書計劃如下:

  一、讀書宣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二、讀書思路:堅持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三、讀書目標:

  (一)讓自己成為更富內涵的教師

  透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豐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養成隨時記錄教學中的點滴感想的好習慣,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重構自身專業知識結構。

  (二)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1.透過與名人對話,瞭解自身的差距,從而激發自己向上發展的動力。

  2.透過品讀美文,多沾書氣,多聞書香,成為與書為友的“書蟲”。

  3.透過與思想家、哲學家辨認,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以“營造書香教師,培養人文精神”為契機,以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以讀書活動為載體,建立讀書活動長效機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讀書學習,為師生的共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建設文明社會,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形成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四、讀書時間安排

  1、與學生共同閱讀同一本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2、確保自己每日有一定的讀書時間,在時間上給予保證;每天看報,每學期做一本讀書筆記。

  五、讀書步驟安排:

  (一)根據自身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結合學校推薦的書目及有利於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和水平的書籍有重點地加以閱讀,並做好學習記錄,撰寫讀書筆記,寫好讀書心得,上傳於學校網站。

  (二)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的裝置和書籍。在自己的辦公桌等地方張貼促進自己勤奮讀書的名言警句,營造具有濃郁讀書氛圍的學習環境。

  (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讀書活動。

  教師讀書之後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想法”並轉化為“做法”,將教師個人化的教育想法稱為“教師的信念”。有了“教師的信念”之後,“教師的行動”將隨之發生改變。我希望透過我的讀書實踐,能大面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科研能力和運用理論處理教學實際問題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完善的讀書人格,成為有知識、更有文化底蘊的優秀教師。

  (四)以自學為主,在課外和休息日主動學習、摘錄。

  “讀書活動計劃”分三個“領域”:“教育新理念”、“課程改革”和“教育隨筆類”。在日常的讀書活動中可以從三個領域中各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構成自己的“三本書”。在某個階段(如每學期),可以重點閱讀自己選擇的“三本書”。也可以在某個階段任意選擇一本書重點閱讀,同時隨意泛讀剩下的其他推薦書。

  (五)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

  讀書內容將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原則,與教育教學工作有關的先讀、精讀,政治理論、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選讀、略讀、速讀。

  六、主要閱讀的書目:

  (一)教育新理念類:

  顧明遠、孟繁華主編:《國際教育新理念》

  葉瀾主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集》

  朱小蔓著:《教育的問題與挑戰》

  關於班主任工作藝術方面的書籍等等。

  (二)課程改革類:

  《新課程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

  《新課程說課與評課》;

  《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

  (三)教育隨筆類: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窗邊的小豆豆》《愛的教育》

  六、選讀篇目:

  1、《做最好的老師》李鎮西

  2、《班主任兵法》萬瑋

  3、《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劉儒德

  4、《靜悄悄的革命》[日]佐藤學的

  5、《學生第二》李希貴

  6、《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貴

  7、《困境與超越》朱永新

  8、于丹系列:論語心得、莊子心得

讀書計劃 篇7

  為促進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順利開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文學素養,探索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路,讓教師們養成讀書學習思考的習慣,根據教育局關於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的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師讀書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我校教師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教師中倡導“書香為伴”的思想,將樸素的“讀書是一種需要”上升為“讀書是一種責任”、“讀書是一種樂趣”、“讀書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方式”,促進教師提高業務素質,享受閱讀、享受教育、享受人生,為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精神保障。

  二、讀書目標:

  1.透過讀書,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透過讀書,使自己業務精良,勝任新課程教學,成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小學教師。

  3.透過讀書,樹立正確的學生髮展觀、科學育人觀和教師職業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4.透過讀書,豐富自身個人文化涵養,強化自身修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三、讀書內容:

  1.必讀書目:《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2.選讀書目:《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中國最佳教育隨筆》、《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

  3.每月至少研讀一本教育教學雜誌:《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月刊》、《小學數學教育》、《上海教育科研》

  4.自選閱讀書目

  四、主要措施:

  1.每天確保一小時的讀書時間;每月研讀一本教育刊物;每學期研讀一本教育名著。每學期撰寫一篇有價值的讀書心得體會或論文。

  2.積極參加各項讀書評比活動,使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名文化底蘊深厚的教師。

  3.讀書活動做到“六個結合”:即讀書與反思相結合;讀書與實踐相結合;讀書與“校本培訓”工作相結合;個人閱讀與集中學習相結合;讀書與課改相結合;讀書與不斷解放思想相結合。

  4.建立個人部落格,經常發表博文與老師交流和共享。

  五、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xxxx.10—xxxx.11)

  1.參加讀書活動啟動儀式。

  2.選定必讀、選讀書目,制定“教師閱讀年”個人學習計劃。

  第二階段——學習提高階段(xxxx.12~xxxx.1)

  1.精讀《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並撰寫讀書筆記。努力做到邊讀書,邊反思。

  2.閱讀各學科教育教學雜誌。

  3.參與博克圈,發讀書心得博文與組內老師交流讀書心得,不斷提高學習水平

  4.檢查讀書筆記,並進行彙總、小結。

  第三階段——自主研修和創新階段(xxxx.2~xxxx.5)

  1.進一步參與對《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的專題討論活動。

  2。各學科教師研讀教育教學刊物,並寫好讀書筆記。

  3.參加“讀書沙龍”《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大家談活動。

  第四階段——總結、表彰階段(xxxx.6)

  1.對自己一年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寫出全年活動總結。

  2.利用暑假時間,閱讀教育專著《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並寫好讀書筆記

  3.學校對教師的閱讀活動進行總結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