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母愛》有感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母愛》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母愛》有感1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叫《麻雀》的書。這本書主要寫了:
一條大獵狗逼近小麻雀,它張著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在小麻雀生死關的時候,老麻雀突然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打獵夠面前,豎起全身的羽毛,尖叫著,準備與獵狗進行一場殊死的搏鬥。獵狗退卻了。
捨己救幼兒,老麻雀哪來的勇氣呢?它的勇氣來自博大而聖神的母愛。
由麻雀聯想到人類,人類的母愛更是無與倫比。從咿呀學語、蹣跚邁步走進校門,孩子的那一點微小進步,不是靠母親的哺育。凌晨做飯,寒夜縫衣,雨天送傘,為了子女健康成長,哪位母親不是受盡苦累、費盡心血呢?孩子生病,母親夜以繼日守護床前,恨不得不病痛挪到自己身上。遇到天災人禍哪位母親不為保護孩子而捨生忘死呢?哈爾濱有一名女孩換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她的母親不僅悉心照料她,還將自己的血每隔十天輸給她一次,終於使她的生命得以延續。
母愛多麼神聖,多麼偉大啊!
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們要熱愛勞動,幫媽媽分擔家務;要努力學習,爭取優異的成績。
讀《母愛》有感2
這篇文章共有兩個小故事,其中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出來找工作,可能他的要求太高了,找了一個多月都一無所獲。最後終於有一家房地產公司看中他,可是他不想要這份工作,第二天就不幹了。後來他告訴他的母親,他以為母親會責怪他,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母親並沒有責備他,反而理解寬容他。讀完這個故事後,我知道了我們的母親就和故事裡的母親一樣,在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母親都會默默的鼓舞我們,不要被困難打倒,不要被挫折擊退,要勇敢,堅強地去面對困難。
母親是多麼理解我們、寬容我們啊!我以前老是嫌母親嘮叨,可是我現在知道了,母愛有多寬,母愛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母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現在我終於知道了母親對我們的良苦用心,我會接受母親給我的愛,不斷給自己動力,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報答母親。
讀《母愛》有感3
今天,我讀了《小故事大道理》,其中一個小故事《母親的姿勢》,深深地吸引了我。
本故事講述了一個母愛的故事:在美國芝加哥發生了一件事,一位婦女領著兒子過馬路時被一輛橫衝而來的汽車撞到了。那一位婦女不顧一切地從地上爬起來,掀起那輛車,想把正被軋在汽車輪子底下的兒子就出來。但母親一直使足了全身的力氣,保持著抬車的姿勢,以減輕孩子身上的壓力,司機叫人把車子徹底掀起,就出了孩子。母愛的姿勢在那一刻創造了奇蹟。
讀完後,我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位婦女的事例打動了我,讓我明白: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只有母親才會不惜犧牲自己去保護自己的孩子。母愛是創造奇蹟的原動力。母親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自己的孩子,因為有愛,世界才有奇蹟。
看了婦女的故事,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媽媽在我生病的時候,為我操勞的畫面:在一天早上,媽媽喊我起床,但是怎麼叫也叫不動我,媽媽看到我滿臉通紅,用手抹了我一下額頭,很燙原來我發燒了。媽媽一臉著急的樣子,把我被到了一家醫院,打完了吊針回家後,媽媽不休息一下,就是餵我吃藥,又是為我燒飯,忙前忙後的,媽媽照顧完我以後,讓我好好在家休息,就去上班了,看到媽媽操勞的樣子,讓我深深感動了。
是啊,婦女的舉動都讓人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就像是藍天,我就渴望自由的雄鷹;母愛就像是碧水,我就是漣漪的魚兒;母愛就像是港灣,我就是即將回歸的小船。是啊,因為有母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因為有母愛,失散過後的孩子們,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因為有母愛,世界才變成了美好的天堂。
讀《母愛》有感4
有個年輕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平困。後來年輕人由於苦惱,迷上了求神拜佛。儘管母親不斷勸說,但年輕人依然固我,還把母親當成他成仙的障礙,惡語相向。
一天,年輕人聽說一座山上有位得道高僧,想去討價成佛之道。怕母親阻攔,他便瞞著母親走了。
他終於找到了高僧。高僧聽完他的自述便說:“只要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遇到赤腳給你開門的人,便是你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終會得道佛。”
年輕人大喜,欣然下山。一路上,他投宿無數,卻沒見“赤腳之人”。他開始灰心了,連夜趕回家。
午夜時分,他終於回到家了。扣動門環。母親大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就著燈光,當年輕人看著流淚的母親和母親赤著的腳便什麼都明白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
看到這最後,我不禁感嘆。
母愛豈止如佛!母愛比佛更偉大而無私!還記得讀過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從小嫌棄厭惡的“醜八怪”,不僅是這個女孩的親生母親,還是為了這個女孩才毀容、失去丈夫的。並且,儘管這個“醜八怪”母親是那麼的貧困,她都在女孩結婚的那一天為她送出了禮物和祝福。女孩也直到那一刻才明白了這個令她“討厭”的“醜八怪”為什麼總喜歡躲在暗處看著自己了!
這兩個故事中的母親是多麼的像啊!她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或許並沒有說出口,但那只是因為她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只要能在暗處靜靜地看著,就夠了。但會這樣做的豈止這兩個母親呢?全天下的母親恐怕都是這樣的吧!不管子女多失落,母親都會微笑著撐起一片天空,為子女遮風擋雨;不管子女多麼卑微落魄,母親永遠都是可以棲息的港灣。
讀《母愛》有感5
我覺得母愛其實沒有什麼,嘮叨那是一種愛,寵溺也是一種愛,可我也覺得這種愛誰都能做到。但是,當我不經意之間看到這首詩時,臉上不禁流下了淚,才真正體會到母愛的意義:
母親的一生為你做了什麼你知道嗎??
當你1歲的時候,她餵你吃奶並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的哭著;
當你3歲的時候,她憐愛的為你做菜;而作為報答,你把一盤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當你4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下彩筆;而作為報答,你塗了滿牆的抽象畫;
當你5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漂亮的衣服而作為報答,你穿著它到泥坑裡玩耍
當你7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球,而作為報答,你用球打破了鄰居的玻璃;
當你9歲的時候,她付了很多錢給你輔導鋼琴,而作為報答,你曠課並不去練習;
當你11歲的時候,她陪你還有你的朋友們去看電影;而作為報答,你讓她坐另一排去;
當你13歲的時候,她建議你去把頭髮剪了,而說她不懂什麼是現在的時髦髮型;
當你14歲的時候,她付了你一個月的夏令營費用,而你卻一整月沒有打一個電話給她
當你15歲的時候,她下班回家想擁抱你。而作為報答,你轉身進屋把門插上了;
當你17歲的時候,她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而你卻抱著電話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當你18歲的時候,她為你高中畢業感動得流下眼淚,而你卻跟朋友在外聚會到天亮;
當你19歲的時候,她付了你的大學學費又送你到學校,你要求她在遠點下車怕同學看見笑話;
當你20歲的時候,她問你“你整天去哪”,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樣;
當你23歲的時候,她給你買傢俱佈置你的新家,而你對朋友說買的傢俱真糟糕;
當你30歲的時候,她對怎樣照顧小孩提出勸告,而你對她說:媽,時代不同了;
當你40歲的時候,她給你打電話,說今天生日,而你回答:媽,我很忙沒時間;
當你50歲的時候,她常常患病,需要你的看護,而你卻為你的兒女在奔波;
終於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從來沒做過的事,它們像榔頭般痛擊著你的心。
如果母親仍健在,那麼別忘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愛著她。
如果她已經不幸永遠離開了你,那麼你必須記得,母愛才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
母愛,她是最偉大的愛。也許你從來沒有對她說過我愛你,而她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心裡默默說著:“我——愛——你。”你從不會去想母愛她賜予你的不單單只是她一生獻給你的愛。但是她的辛苦卻是一輩子,而你能給予她的應該只是十幾年。你的出生,意味著她辛苦的開始。當你嫌棄她沒有別人的媽媽長得漂亮時,請你摸摸自己的心,告訴自己她也曾經有過花容月貌,只是因為你的出現;當你討厭她對你沒完沒了的嘮叨時,請你摸摸自己的心,告訴自己她也不想苦口婆心,只是因為你的出現;當你埋怨她沒有給你優越的生活時,請你摸摸自己的心,告訴自己她也希望你豐衣足食,只是因為你的出現。
她累了,請給她泡杯熱茶;她病了,請摸摸她的痛處;她冷了,請你為她蓋上棉被;她走了,請你給她你全部的愛。
讀《母愛》有感6
當我翻開書本時,看到了《母愛》這篇文章。的確,我不得不承認這位母親,包括全天下的母親都是愛子女的。
是啊,這本書中雖然這篇文章不是最感人的,但是文章的樸實中帶著幾分華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這樣一件事,“我”升入五年級後考上了學校的“培優班”,需要家長送飯。“我們”家並不富裕,平時都是吃白菜、蘿蔔,可當“我”今天開啟飯盒時,看到的竟然是大蝦!當“我”問媽媽“你們吃什麼”時,媽媽卻支支吾吾地說:“燉白菜……”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彷彿被針紮了一下……
在生活中,我也感到了許許多多的母愛,有一件事我記得最深。當時在一個冬天,出了大太陽,媽媽便將自己的被子往外面曬,我也趕緊將我的被子搬出來曬在繩子的兩端。下午,太陽快落山時,我趕忙跑出來收被子,卻發現我的被子在陽光曬到的最佳位置,媽媽的被子卻被曬在繩子的兩端,透過樹影有一些星星點點的陽光曬在媽媽的被子上,我摸摸自己的被子,像媽媽的手掌一樣溫暖,再摸摸媽媽的被子,冰涼冰涼的……
有一種愛可以讓你淚流滿面,而那種愛也是別人無法替代的,那就是 —— 父母的愛!
讀《母愛》有感7
俗話說:“天有多大,母愛就有多大。”是什麼信念可以支撐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與病魔對抗了七年?醫生說這是個奇蹟。兒子知道,創造奇蹟的正是——那可憐而尊貴、平凡卻偉大的母親!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母愛如粥》。
《母愛如粥》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症的母親用了八年零七十四天的愛心粥喚醒了一個在死亡邊沿徘徊的兒子的故事。
這篇文章的題目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無私的母愛比做那母親熬了8年多的粥。再一次向我們生動地詮釋了母愛的偉大。母親對腦死亡兒子的愛足以讓身患癌症的她延長生命,創造了奇蹟,而兒子的甦醒則成了對母親最好的回報。
日常生活中,粥是一種最平常不過的食品了,粥與我們的關係,就如粥本身一樣,稠黏甜蜜,相濡以沫。飽含著家和愛的味道。理解粥的含義,就不難理解母愛了,母愛的博大和平凡正如那粥一樣,吃到嘴裡香甜到心裡,綿綿不絕。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了母親對兒子的照料?
文章從聊天和熬粥兩個方面寫了母親對兒子的照料。
2.文中母親創造的“奇蹟”具體指什麼?
腦死亡兒子的甦醒;肝癌晚期的母親照料了兒子七年。
3.品讀第2段,結合全文,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她把火兒侍候得溫順而精緻,宛若一位恬靜嫻雅的江南女子。
文章採用比喻(或擬人)的方法 ,生動形象親切地 寫出了母親熬粥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體現了母親的溫情和細膩,為下文寫粥糊作鋪墊(或作對比)。
4.第6段為什麼要寫“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
強調了母親照料兒子時間之長和這一天對母子倆的重要性,體現了母親的信念和堅韌的性格。
5.第7段寫粥不好吃,是因為什麼?橫線上應填的詞語是什麼?
因為有糊味和有淚水的味道;橫線上應填的詞語是 不平靜(或激動、高興)。
讀完了《母愛如粥》這篇文章後,我的眼睛已經溼潤,心裡已經不再平靜,八年零七十三天,這是常人難以堅持的,可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卻做到了,正是這位母親的堅持,她創造了醫學上也難以解釋的奇蹟。其實,哪一位母親對兒女不是這樣任勞任怨,含辛茹苦的,她們在我們背後灑過多少汗水,流過多少眼淚,做子女的未必都知道。
我是從小喝粥長大的,對粥有著深厚的感情,自然就會想起為我做粥的母親。全家圍坐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吃著,顯得其樂融融呢。這粥香香的,甜甜的,實在太好吃了。它包含著母親的慈愛、關懷和濃濃的親情,充滿母愛的味道。回味唇齒留香,永遠溫暖我心。母愛如粥,品出真情!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永遠快樂幸福,健康長壽!
讀《母愛》有感8
在許多關於親情的事情中,少不了父母對孩子那種無窮、無限的愛。
在科學界的許多實驗中,用小白鼠做實驗品很多。在一大群小白鼠,有一隻雌性小白鼠因為它腋部長了一塊硬塊,所以被淘汰出來了,“我”想研究它的硬塊,便放在了箱子裡。十幾天過去了,“我”發現了它不吃不喝,“我”認為它壽命已盡,便拿起了手術刀,可“我”看到這一幕,驚呆了。它死死地咬住了那硬塊,咬破後,鮮血流淌,它疼痛不已,“我”收起了手術刀。第二天,它竟然生了十隻鼠仔,它們在母親身邊吮吸乳汁。到第二十一天了,母鼠靜悄悄地離去了,而鼠仔的離乳期是二十一天,剛好。“我”突然潸然淚下。
小白鼠強烈的求生意志原來是基於即將出生的孩子,它那母性的光輝一瞬間感染了我們,生命可以一代一代延續,正是因為這偉大的母親啊!
讀《母愛》有感9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這句話,讀了《感吾母愛》的人們肯定會說:“對”。“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能心痛;會心痛是好的;仍是有希望的,因為你還有愛;因為你還在乎;所以有痛;所以會痛,痛過之後;我們學會了珍惜;學會了豁達;學會了理解———生命原來是由一次次的痛堆砌起來的!
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瘋娘》這篇作文,我又回憶起那動心的一幕幕…
很久以前,村裡來了一個瘋女人,還當眾在地上小便,奶奶見那女子有幾分姿色,便叫父親娶了她就這樣,這個瘋婆娘便進了這個窮得連吃飽飯也是個問題的門…
這個瘋女人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樂得全家笑不攏嘴,這個兒子長大以後,發現自己的娘是瘋子,就一直找機會發脾氣。那次,瘋娘把稻穀當豬草割了,兒子就罵娘笨,是個神經病,奶奶生氣了,要打他,瘋娘就把兒子藏在自己身後,說:“不要打他,打我。”瘋娘上高中了,一天,瘋娘帶了幾個野桃給她兒子,兒子誇獎瘋娘聰明,會摘這麼甜的桃子。
可第二天,人們就在山下找到了這位母親,死時,手裡還緊緊地攥著桃子。
我為這個偉大的母親歡呼,又想為我的母親鼓掌。我的母親,平平凡凡,但很愛我,每個人活在世上,要感謝的一定是母親,沒有母親,就沒有你呀。想起以前,我老和媽媽頂嘴,惹媽媽生氣。幾次考試不理想,媽媽就著急地掉起眼淚。
想起那件事,我真的感到媽媽太好了,在我的桌子裡,有一個上鎖的抽屜,裡面放了許多家庭的`重要檔案。在一個資料夾裡,放了許多爸爸媽媽的一些東西。我一直不知道里面是什麼,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秘密。原來,這裡面大多數都放著我的一些從小到大的獎狀,和這些家庭重要檔案相比,我的獎狀是那麼不起眼,可媽媽卻把它當成寶貝一樣珍藏著。
對別人的滴水之恩;我們會湧泉相報;但母親對我們的愛;我們會認為理所當然,天下的兒女啊;別再麻木在母愛裡了;多給母親一些關愛吧!”
這是感悟母愛的卷首語,單單這兩段,就把我深深地感動了,其實不單是母親對我們的愛,也有父親對我們的愛。細細回憶,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是嚴厲的,父親脾氣差,卻對我很溫和。
記得孩提時的我,還在讀一年級時,學習並不認真。一次由於上課沒認真聽,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不會做,只能央求母親教我,誰知母親雙眼一瞪,直接吼我:“我又不是老師,不會教!再說,教了學費就是讓你到學校跟老師學的,明天自個兒到學校問老師!”被母親訓斥一頓以後,我不敢再求母親,而父親那時正出差在外。萬般無奈的我只能第二天到學校請老師教。
經母親這麼一罵,我從此上課不敢偷懶,因為我知道,回家沒人可以教我。而我的成績也大幅度提高,以後的日子,從未讓母親操心。現在想來,我該感謝我的母親,正是她的嚴厲,才有了今天的我。
而我的父親,因為以前常要出差,難得在家,對我也是比較寵愛的。記得讀師範那年,因為我常常暈車,每次放假回家,或者回校時,總會吐得一塌糊塗,看見汽車就頭暈。父親見我那樣,幾次開著摩托把我從張家港送到了吳江,那時怎樣的一段路啊,我坐到學校兩條腿已經麻得不行,更何況父親還要繼續騎著摩托回去,還有家中的母親擔心……
以前的我因為生活一直一帆風順,從未感覺,而今自己也當了母親,又經歷了父親的這一場大病,這才深深感到父母對我的關愛,如果歲月沒有帶給我家這般的變化,我也不會深深體會這一切。
所以,那次當父親進病房手術時,我告訴自己,其他都可以不要,只要父母親健康,只要家人平安……
父母對我的愛稠如牛毛;但我的回報卻稀如牛角;讀了這本書;我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或許只是一個電話;一次聊天;在一起的一頓飯……都可能會讓我們永遠不會有悔恨,趁現在父母還不算老;我一切的回報還來得及,讀了《感悟母愛》,我讀懂了很多很多。
讀《母愛》有感10
有一種愛,至高無尚,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情,至真至純,那就是親情。
《神聖的母愛》一文講述了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一頭被人們認為忠實的老牛渴急了,掙脫了韁繩,闖入沙漠運水車必經之路。老牛衝上攔下車,任憑駕駛員如何呵斥驅趕,不肯挪動半步。牛主人來了,他揚起長鞭,鞭打老牛。老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運水戰士哭了,他端來一盆水,但老牛沒有喝,而是仰天長叫,不久跑來一頭小牛,老牛看著小牛喝完水,母子倆便慢慢往回走。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也跟著老牛走了。是什麼讓老牛這樣[來源於]不求回報地奉獻自己?是愛,是情。 這讓我不禁回想起一個大雨滂沱的下午。那天,媽媽接我回家。可突然下起了大雨,媽媽身上只帶了一把傘。我說: “ 媽媽,我們倆平分,你半邊,我半邊。 ” 剛開始,我的右邊會有雨水滴到,可走著走著,雨點漸漸小了起來,但雨傘外始終是傾盆大雨。我感到很奇怪,在不經意間我望到了它 —— 一把傾斜的傘。原來是媽媽把傘全向我這邊傾斜了。
是什麼讓媽媽為我遮風擋雨?是愛,是情。
讀《母愛》有感11
我看的《感悟母愛全集》中很多故事都發生在那艱苦但又樸素的日子裡,像《母親的純淨水》中母親與孩子因為一杯價格不菲的純淨水而吵起來,孩子沉思多時才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決定以後不再這樣。
雖然現在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還是有許多與母親之間的問題存在,例如對她給我們提供的不滿意,“別人都有那個,為什麼我沒有。”這是很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讓母親最頭痛的話,因為她清楚自己的家裡和別人的家裡,家裡沒有別人條件好,她不能給予你所有,但還是儘量滿足,你所需的必需品和少不了的生活品從沒缺過,這是很好的體現,但可能斷缺的零花錢會讓你生氣起來,她不會用名句來感化你,也只能次次讓步,次次遞上你日思夜盼想得到的。倘若你去看看她安於自己幾百的廉價機、沒買過許多貴重物、買菜時會注重一斤一兩,或許你會動搖要東西的意念。
有人可能會說,母愛?母親沒給我多少財富,也沒說什麼孔孟之道,母愛從何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母愛顯然沒有如此轟轟烈烈,生活中不可能總是大場面,總有大斗法,但生活是由一個個細節拼湊的確實不假,每天都會演過許多鏡頭,可能有新象迭生,也可能是有條不紊的,但留心生活,你會發現母親幾乎無時不在,從早上叫起床、燒早飯到晚上一家人吃完飯後的洗碗,以及中午的洗衣服和打掃衛生,這都是母親為我們和家庭做的,都是小事,但真正留意過母親有時捶捶腰的有誰呢?只不過事後可能一下子回味到滋味了。
都注重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母愛這種不求回報、一心為你的愛卻被一些人視為理所當然,這是荒謬的,大多人都知道,母愛是要回報的,並不要我們拿出多好的成績、多少的獎狀,哪怕平常一些對她的關心和努力上進。真正褪去青春的幼稚時,再次走近她們,看看有老繭的手、有青絲的頭,看看自己“熟悉”的母親,她都會聞到一股愛的味道。
讀《母愛》有感12
我的啟蒙老師曾教過我很多關於母愛的道理,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這些話任何人都明白,可我似乎還是感悟不了它的存在。我拜讀完《感悟母愛》一書後,心中波瀾起伏,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由一百餘篇讚揚母親的文章彙集成的,記錄了各種各樣母愛的表達方式。
其中有一篇文章敘述了一個兒子天生畸形,沒有右耳,而他的母親總是不斷地開導他。長大後,有人為他捐獻了一隻右耳,從此他便與正常人一樣。幾十年後,在他開啟母親的棺材時,他卻驚訝的發現捐送右耳的人正是他母親!面對這樣的結果,他不禁嚎啕大哭
我總認為媽媽太嘮叨,出門時總說一句:早點回來。注意安全!十二年了,她一直如此,每天都要說一遍。我的耳朵都快生老繭了!但是看完那本書,我發現我的觀點只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媽媽的嘮叨猶如沙灘上的沙子,聚集起來便是無際的母愛,我只是看到了,卻從沒認真留意過其中一粒小沙
讀罷此書,我才明白,母愛其實是一種在簡單不過的情感。簡單得也許只是在車站守候時親切的身影,是不顧整日工作疲憊精心準備的飯菜,是無怨無悔對我的寬容,或是那從來不曾張揚充滿關愛的眼神母愛可以簡單得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冠冕堂皇的豪言,甚至可以簡單到讓人習慣沉浸其中卻忽略了它的存在,忙碌的生活卻讓我忘了回報一顆默默關愛著我的心。愛是母親發自內心的情感,簡單而真實,純淨而溫暖。在母愛的字典裡,無價是對它最珍貴的定義。簡單的母愛,帶給我的是真實的幸福。
幼時的遊戲中,母親總是認輸;兩人的爭吵,母親最終妥協其實,母親同我一樣倔強,只因為她生下了一個整天與她作對的、她愛著的小東西,她永遠願意充當遊戲的失敗者,願意總是妥協,總是想著法兒讓眼前的這個小東西活得比她更好。因為,我是她女兒,她是我母親,她註定了要我輸一輩子。但她卻說,她選擇的不僅是一個生命,更是她後半生的幸福。
當我失敗氣餒時,母愛是安慰那受傷心靈的一股清泉,是我茫茫時尋找的港灣;當我春風得意時,母愛是背後一個不經意的驕傲微笑,是我最容易忽略的角落;當我出門上學時,母愛是身邊的一句囉嗦是我常埋怨的嘮叨。
這個世上最愛我的女人,我從未對她說過感激更別說是纏綿的話。我們彼此心知肚明,當她決定生我養育我的那一刻,她已有了母親這一詞的偉大光環。她的光榮不需要任何多餘的修飾,她的耀眼光環沒有任何華麗的語句配得上。既使是文學泰斗,也難以描寫出母親眼角隱藏的皺紋,縱使是川河湖海,也難以包容母親付出的青春年華。
母愛,原來無處不在!
讀《母愛》有感13
在我9歲的時候,我讀過一本名叫《母愛的雕像的書,看完之後,我感到不止。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經歷了一場火災,大火過後,護林員竟然發現,在樹下有一隻被燒焦的鳥。它雖然已經死去,但像雕像一樣保持著一種姿勢,護林員們驚奇地撥開一看,竟有幾隻雛鳥鑽了出來。鳥媽媽為了不使自己的孩子被大火燒滅,鳥媽媽把孩子帶到樹下面,用自己的翅膀為它們撐起了一把保護傘,鳥媽媽本來它可以自己飛走,可它並沒有那麼做,而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翅膀下的孩子。讀完了這篇《母愛的雕像》,眼淚不自覺的落下了,眼前彷彿看見了那鳥媽媽堅定的眼神和紋絲不動的身體,讓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我們的母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記得有次,我放學回來,突然感覺頭疼痛不止,又暈暈的媽媽測了我的體溫,竟然是38度。媽媽又看了外面,下著很大的雨,媽媽就麻利地穿上雨衣,再給我穿上雨衣,抱著我就跑向醫院,後來,我的頭不疼了,也不暈了,可媽媽卻病到了……
母愛,人間最溫暖,最美麗的愛!
讀《母愛》有感14
在一文中,作者的母親是個瘋子,神志不清,可在孩子被打時,她挺身而出,替孩子被打,在同學欺負她孩子時,她火冒三丈的把欺負她孩子的同學很很的打了一頓,雖然後果很嚴重,但她無怨無悔.這就是母愛,即使神志不清,也能保護兒子。
後來作者考上了高中,一家人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雖然很窮,但他們依然這樣幸福.但好景不長,有一次,作者母親給他送午餐,還順便摘了幾個桃子,作者說這桃子很好吃,他母親高興極了,後來作者母親為了給兒子摘更多好吃的桃子而掉下山谷死了。
看完後,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因為一個母親為了讓兒子高興、滿足,於是不惜生命,最後死在了山谷下。再看看我們,總說媽媽不愛我們,其實我們不知道,母愛其實就在你身邊,是母親疼你,關心你,幫助你,打你,罵你,都是母愛的表達方法。說實話,我們現在有母親陪在身邊,是很幸福的,很多人都沒了母親,所以沒能感受母愛。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
讀了,讓我再一感受到了那溫暖的母愛,那偉大的母愛。
讀《母愛》有感15
今天下午,我在家讀了《感動小學生的100個母親》這本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母愛的姿勢》,讀完後,我深深的被文中的母親打動了,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家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兩層上鋪裡,母親半夜起床上廁所,忽然聞到一股濃濃的煙味,馬上便意識到出事了,等丈夫從夢中驚醒已來不及了,全家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還有兩個僱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們驚醒後,注意聚攏到母親身邊,他們嚇壞了,母親忽然想起閣樓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層,砸開它就可以逃生,父親立馬帶著兩個僱工砸開天花板逃了出去,出去後就再也沒回來,屋裡大火離母親和幾個孩子越來越近了,幸好有一個僱工留了下來,她把手伸向大兒子,可大兒子夠不到,於是母親跪下將大兒子託舉著救了出去,又用同樣的方法就出了二兒子和小兒子還有小女兒,此時屋裡僅剩大女兒和母親,火已經燒到了她們的衣服,母親快沒有力氣了,他奮力抓起大女兒,求出了最後一個孩子,可當僱工把手再伸向母親時,母親已經沒有了站的力氣,轉眼被大火吞滅了,等消防隊員撲滅大火去尋找母親時,看到了極為壯觀的一面:母親跪在閣樓內的牆下,雙手保持著託舉的姿勢。
這位母親太偉大了,為了把自己的孩子送出火海,他拼盡全力,不畏熊熊的烈火,最終自己葬身火海,死的時候還保持著託舉孩子的姿勢,那是發自內心、偉大無私的愛的表達,血濃於水,為了孩子,母親能不顧一切。母親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遇到災難的時
候,他毅然選擇犧牲自己,給予孩子第二次生命,是母親給了孩子兩次生命,它是多麼的讓人敬佩呀!
我相信,母愛能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