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彙編15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彙編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的古典名著,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戰爭故事。

  翻開書,第一句話這樣說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書中以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來闡述忠、仁、義、愛的人生道理,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書中介紹了聰明機智、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求賢若渴、內心又複雜的劉備;忠勇的關羽;英勇的張飛;嫉妒人才、心胸狹窄的周瑜;奸詐狡猾、但又是三國中人物塑造的最成功、最偉大的曹操……這些人物給予我了很深刻的思想。雖然人物性格不一,但在我的腦海裡有許多印象很深的人物:

  關羽:他有著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配青龍偃月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劉備,因戰敗降敵但一直在打聽劉備的訊息,不辭辛勞。一開始,我對關羽的投降感到很不解,他不是隻忠於劉備嗎?現在怎麼這麼輕易就歸順於曹操了呢?但讀到後來我才理解,他的一時歸順也是一種特殊的“忠”。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諸葛亮:他是封建統治時期最最需要的忠臣,一個能夠為自己主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才應該在書中,作者會毫不吝嗇自己的筆墨,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雖然描寫很簡單,但他的內心可不是就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

  再說曹操。那時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但是他並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他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從那時的三國英雄到現在的新世紀英雄——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他們奉獻了就不求回報。像我們身邊的老師:他們是那麼的偉大,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去教育一個又一個無知的小孩,讓他們成為國家的頂樑柱。像工作辛苦的醫生:他們救治了多少生命,把一個又一個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他們是多少人的救命恩人!像英勇的戰士: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自己的國家,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像勤勤懇懇的工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優越的生活條件。像父母、像那些幫助你的陌生人……

  現在的英雄不一定是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哪怕是做了什麼不起眼的小事,都稱得上是英雄。

  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讀《三國演義》有感2

  家藏一本《三國演義》,其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深深地吸引著我,令我百看不厭。最近,我又重讀了《三國演義》。

  書中,我敬佩的人有許多,比如:劉備、張飛、 諸葛亮、曹操……但是我最佩服的還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是蜀中赫赫有名的將領。他身高九尺,臥蠶眉,丹鳳眼,手提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這刀雖重,但他卻像拿著殺豬刀一樣輕鬆。黃巾將領程遠志不知死活,向關羽挑戰,剛衝上去,關羽手起刀落,程遠志就這樣被殺了。

  關羽不只是一個武夫,更是一位懂得以智取勝的武將。有一次,車胄奉曹操之命,設計欲殺劉備。張飛聽得,便要去廝殺。雲長曰:“他伏甕城邊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計,可殺車胄。” 他命手下穿上曹軍兵服,乘著夜色叫城,城上問:“是誰?”回答說:“是曹丞相派來的張文遠人馬。”士兵報知車胄,車胄猶豫:若不迎接,誠恐有疑;若出迎之,又恐有詐。於是上城回答:“黑夜難以分辨,天明瞭相見。”雲長說:“只恐劉備知道,疾快開門!”車胄猶豫未定,但城外大呼開門。車胄只得披掛上馬,引一千軍出城;跑過吊橋,大叫:“文遠何在?”火光中只見雲長提刀縱馬直迎車胄,大叫:“匹夫安敢懷詐,欲殺吾兄!”車胄大驚,戰未數合,遮攔不住,撥馬便回。到吊橋邊,城上陳登亂箭射下,車胄繞城而走。雲長趕來,手起一刀,砍於馬下,並提著首級到城門上喊道:“反賊車胄已殺,眾等無罪,投降免死。”結果眾士兵紛紛投降。

  雲長情深意重,只要是對他有恩的人,他絕對不會忘記。對他的敵人也是如此。赤壁之戰,蜀軍大破曹軍,曹操帶著兵將,想從華容道逃出去。但被關羽攔住,曹操請關羽放了他們,關羽想到他曾經過五關斬曹操六員大將,曹操還贈戰袍給他,於是關羽心下不忍,便放走曹操,讓他透過華容道。關羽可真是一位有恩必報的忠義之士哪!

  關羽的勇氣也無人能及。有一次,關羽中計被敵將曹仁一枝毒箭射中手臂。請神醫華佗來診,華佗說毒已入骨,須割開手臂刮掉毒。關羽一口答應。華佗便割開了關羽的手臂。只見關羽邊喝酒,邊與謀士馬良下棋,絲毫沒有痛苦之意。華佗欽佩不已:“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像將軍這樣不怕疼痛的人”。

  人人都有一死,戰神關羽也不例外。麥城之戰,關羽被吳主孫權擊敗,關公臨死前說:“我決不投降!”他寧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也決不會背叛自己的良心。這種威武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樣一個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人怎麼會不令我佩服?

  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三國演義》的確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3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還有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談到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臥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龐統、姜維、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三十六歲。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4

  自從我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心裡很佩服裡的人物。

  三國演義主要講的三位君主。蜀國的漢中王劉備、吳國君主孫權、中原魏王曹操。幾位勢力最大的君主。

  劉備是三國中武將。謀士最多的國家。就說五虎將說吧,第一關羽,字雲長。第二張飛,字翼德。第三趙雲,字子龍。第四馬超,字孟起。第五黃忠,字漢升。文官。諸葛亮,字孔明。可惜的是龐統。字士遠。被張任軍給射死,年止三十六歲。還有法正可惜。在220年死去,後來是馬家中,白眉最良的馬良和蔣琬。

  曹操的猛將也有很多,比如夏侯惇字元讓,張遼,張合,姜維,龐德,夏侯淵。文官司馬懿,許庶。

  東吳武將有太史慈,周泰等等,文官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的)陸遜,呂蒙等等。

  三國中最忠誠的人就是關羽,在走麥城中,被孫權活捉,被孫權殺害。張飛被部將殺害。趙雲在蜀漢建興六年病死。馬超在章武二年病死,死前說了這樣的話:我全家都被曹操殺了,沒什麼親人,連個後代都沒有,只有個弟弟馬岱請您好好幫我照料,在地下我也就感恩了。 黃忠在為關羽,張飛報仇時被馬忠殺害。

  在三國中,只有討伐的存在,沒有不戰爭的國家。都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國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5

  諸葛亮還臥臥在椅子上,手中羽扇悠然地橫抬在他的胸前,取這扇相重摺交錯的則是這蜀國消亡的危機。俄而肅然訖之,一絲掃興放逐於眼力之中。劉禪昏庸,記得劉備先主曾言:“若子不才,先生可與而代之!”但他終於決意搶救這蜀國。垂死的蜀國,各國虎視眈眈的蜀國。

  回想諸葛,劉備求之若渴,不瞻及皇叔顏點,三顧茅廬以請;地利天時人和,不出門即分出天下大勢,人稱臥龍;諸葛亮知天理,趁霧近靠曹營,得箭十萬之餘;火攻之策,使得曹操為之傲然的數十萬雄師瓦解於一線;巧沒空鄉,以最小的代價換歸安定;諸葛才能出眾,引得周瑜疼榻之上用盡齊力高吸:“既生瑕,何生亮!”

  但他留給後人最深入的印象,不是他出色的才幹,不是他名垂千古的功勞,而是他寧死保衛這垂危的國土,蜀國儼然深入成了他生存的獨一信想。

  劉禪信慮的目光還在耳後迴圈,諸葛明的擅言卻只能被奸君湮沒。蜀邦危機日益添劇。國不可一日無君,臣亦不能無賢臣輔助,末知鞠躬絕瘁逝世而後未。千百年紀月淌逝之中人們我們仍舊記得,心耳相傳。

  婉轉地揚伏羽扇,在地面劃沒一條完善的弧線。劉備英明,因此孔明得以被沉用,孤兒能發揮能力。而現在老境,從劉禪的身影面未望出劉備的雀斑賢亮。只管愁心天下,仍如竹籃擊水。劉備亦有先睹之明,早日“若子不才,學生可棄而代之”。若是諸葛亮引導漢室,或者又是別樣風情?孔明,憂口天下的孔明啊!

  外有強敵奪掠祖國河山,內有奸臣左左讒言,諸葛亮終於在難之中,不復來日光澤。可他替何還要再留於蜀國?豈非他認為本人一人能轉變蜀國的氣數能抹往蜀國千百治臣的邪念?

  “臣標平民,躬耕於南陽,苟供生命於濁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瞅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該世之事,猶是感謝……”

  “昔南方已定,卒甲已腳,應獎率三軍,北定中本,嫡竭駑銳,攘除奸雄,興復漢室,還於陳皆,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終將大家對劉備的感仇,以及從彼對蜀國的盼望化成剛毅的信思跟著征討北方的馬車鞺鞺鞳鞳而去,

  上地愛好跟人啟玩啼,諸葛亮病逝,蜀國也隨著滅亡了。“班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好漢淚初幹”!

  孔明離去了,但他的信念卻仍在傳播。這些鐵馬金戈的戰亂年代,不人能改變自人的命運,所以埋沒了太多豪傑。他們的血氣與抱負,都流傳給了後人。為何古人不遠?由於古人和咱們利為一體,興許千百年後,爾們也會以共樣的精力將理想化作信念源傳,在性命的最後時光,衝出關閉的光明。在生死之間,抉擇自己以為對的事件,將理想化作信念,讓所有都在這其中昇華。

讀《三國演義》有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借暑假時間讀完了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作者把眾多英雄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使我好生佩服。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

  先說說劉備。劉備的性格非常保守,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的膽子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當時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的性格使眾人賦予它窩囊和懦夫的頭銜,更有人說劉備除了有兩個結拜的摯友,其他的就一無所有了。但劉備講仁德,愛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忠於他。

  蜀國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發明家,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表現在“謀”字上面。諸葛亮的智謀超群出眾,不僅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他智勇雙全、沉著冷靜、知己知彼、膽識過人,實在令人欽佩。

  我最喜歡曹操,曹操可謂真英雄!三國演義上作者貶曹褒劉,為了襯托劉備,無限的貶低曹操,三國志上,曹操並沒有那麼壞,除了“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一敗筆,曹操並無其它的壞處:“曹操割發代首”,曹操帶兵去徵張繡,行軍路上,見麥子熟了,便下了一道口令,誰要是踐踏麥田,就斬首!碰巧有小蟲子經過,曹操的馬受到驚嚇,衝進了麥田,曹操守信,正要割頭自刎,曹操的手下們紛紛勸阻,經過大家的一番勸說,曹操割下自己的頭髮,代替自己的頭!曹操謹慎、多疑,只是自我保護,可有些人總是抓住曹操的這一點,貶低他是一個有心計的壞人,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才可以更好的存活下去。我看好曹操!

  三國時期是一個是戰亂的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多少傑出的英雄為了國家獻出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有感7

  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三國時代,北伐,一直是那麼一群理想主義者的終極願望。

  劉備戎馬半生,好不容易打下的益州家業,可以說,她存在的合理性就是北伐。如果蜀漢君臣放棄了北伐,那可以說,這個政權將會不攻自破。劉備入主西川后,麾下的隊伍大致可分為外來派和益州派。外來派的代表人物有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等跟從劉備征戰天下的元老,當然也包括劉備本人。他們自然是想著北伐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是他們的夢;而益州派則不然,他們是益州本土勢力,無論老大是誰,他們都可以如魚得水地過自己的小日子,自然不會支援北伐這個政治理想。

  兩派的離心日久,先主在世時,憑藉昭烈帝的威望,自然無人敢造次;他去世後,兩派的矛盾便逐漸不可調和,甚至李嚴等人上表劉禪,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空耗國力而無一益,後主雖昏庸,可也知道諸葛相父的北伐就是他可以繼續在成都過他的安穩日子的基礎,於是和善的劉禪也只能砍了李嚴的頭以平眾怒。

  相父隕後,姜維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可到此時,外來派的元老死傷殆盡,成都支援北伐的人越來越少。後方的傾軋,讓前線的姜維無法全力對敵。

  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裡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鬥爭。但直到最後,蜀漢沒亡在他手裡——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鍾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最後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破,鍾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盡力了。可甚至在蜀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他說服了鍾會,搞定了鄧艾,而且給劉禪的秘奏裡如是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當然,最後眾所周知: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姜維拖死了鍾會、鄧艾和他自己,好歹也算是,熬到了蜀漢的最後一刻,然後以身殉之。

  姜維死,北伐亡,這大漢最後的希望,也就亡了。昭烈帝漢中北望,丞相秋風五丈原,連帶著逆天而行的北伐事,全部淹沒在歷史的清風中,供後人評說。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讀《三國演義》有感8

  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叫做《三國演義》,裡面的情節一個個十分精彩人物也十分多,其中的兩個情節讓我十分難忘。

  一個是赤壁之戰,曹操得知黃蓋前來投降,就親自派人去接應,等曹操知道黃蓋是詐降的時候已經晚了曹操的戰船被周瑜和諸葛亮燒得精光了。曹兵有的被大火活活燒死,有的跳入水中被淹死。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只有幾百餘人活了下來,在逃跑的路上,還遭到了趙雲、張飛和關羽的羞辱和攻擊。但是回到家曹操並沒有輕言放棄,而是重新開始招兵買馬、重整旗鼓。

  另一個是陸遜火燒連營。劉備聽說張飛和關羽被東吳人所殺,大怒,帶領五十萬大軍功吳。一路上劉備勢如破竹,卻遭受火攻。等劉備明白怎麼回事了已經晚了,士兵被燒死了一大半了。劉備只好逃跑。等逃到白帝城時士兵只有一兩萬了。不久劉備應傷心而死。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人生有失敗也是難免的,要正確看待失敗,不應該喪失信心,一直沉靜在失敗的陰影中,否則就沒有站立起來的機會了。我們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記住失敗乃成功之母。

讀《三國演義》有感9

  話說三國,各路英雄豪傑,不勝列舉。要論其中翹楚,非諸葛孔明莫許。作為諸葛“半仙”的鐵桿粉絲,他的英雄事蹟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可你若認為我今日是為了“吹捧”偶像的無雙智謀,那可就失算了。預知詳情如何,且聽我慢慢道來。

  鏡頭回放——與亮同行

  冬靄沉沉,四面大霧環繞,曹營諸將尚在酣睡之中。忽然,只聽擂鼓之聲猶如天雷滾滾,從江上傳來。曹操大驚,乃知蜀吳聯合來犯,忙召弓箭手速速趕來,萬箭齊發。不料諸葛先生早有準備,命草船一面受箭後立馬調轉方向,讓另一面船身也來受箭,待草船“借”滿箭後,喊過一聲“多謝曹丞相!”便欣然離去。望著滿載而歸的諸葛亮,望著眼前如期而至的十萬之箭,本想借機陷害諸葛亮的周瑜自嘆不如。

  氣度不凡——可敬可嘆

  初讀《草船借箭》,我只覺諸葛先生是位神機妙算、臨危不懼的謀士。可在反覆咀嚼這篇課文後,我逐漸對諸葛亮這位英雄有了別樣的看法——氣度不凡。想那諸葛亮何等聰明,豈不知周瑜對他有謀害之心。但他並不揭穿周瑜,而是將計就計,把自己的實力展現給周瑜。而且在借箭成功之後也未曾驕傲,藉機打壓周瑜,而是以大局為重,聯合周瑜合力抗曹,可見諸葛先生氣度之寬廣。

  退而結網——身體力行

  諸葛先生有此等氣度,我作為他的鐵桿粉絲若只知不學,那豈不失職?暑假如期而至,我與弟弟閒來無事各自隨性作畫,起初我二人有說有笑,但不知怎的,弟弟的眼中流出淚珠,口裡也漸有嗚咽聲,我簡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上前一看——原來弟弟作畫的本子乃我的暑期作業。估摸著因為上回表妹在我的字帖上作畫被我狠狠訓了一通,弟弟意識到自己也“闖禍”了。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認認真真完成的假期作業被弟弟弄得一團亂,氣不打一處來。剛要開始我的“河東獅吼”,一個念頭跑進了我的大腦:諸葛先生知曉周瑜要陷害他,他也不生氣、不計較,我的偶像有氣度我也得有,更何況弟弟用鉛筆作畫,擦掉也不是件難事。如此想著,我便抱起弟弟幫他擦乾眼淚……

  氣度,讓英雄更顯魅力,也讓我更具胸懷!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每次閱讀它,我就彷彿進入了一個金戈鐵馬的年代裡面有高超的武功,令人叫絕的智謀,俠肝義膽的英雄,太精彩了!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赤壁之戰,這場戰爭也是書中最經典的一場,曹操佔兵百萬,最後卻中了周瑜的計謀,相信了龐統,把幾百艘戰船用鐵鏈相連。在諸葛亮用神功借來東風的那一天,黃蓋假意投降,點燃了自己的草船,引起曹操兵營的大火,曹軍大敗,幸好張遼捨命相救,曹操才撿了一條命。

  讀完這個情節,我思考了曹操失敗的兩個原因:第一,曹操太驕傲自負了,當時的他手握重兵,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原,武將有夏侯惇、李典等。文臣有程昱、許攸等,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都讓他太過自信,造成了輕敵。第二點,錯信他人。他先是中了周瑜的計謀,相信了蔣幹,錯殺了最關鍵的兩員大將蔡瑁張允。還有盲目相信了鳳雛先生,把船用鐵鏈連在一起,又信了黃蓋會真的投降。這些都造成了他最後的失敗。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四年級的一次期中考試,我取得了很好成績。我有點得意忘形,走路也搖頭晃腦的,面對同學的祝福,我還告訴他們自己平時是多麼的用功和努力。時間過的很快,又要期末考試了,媽媽叮囑我要好好複習,努力迎接考試。我驕傲地回覆著:“沒事的',我相信自己的實力!”等成績出來後,我傻眼了,語文沒有考好,我與優秀也擦肩而過!那一刻我才知道後悔,真是驕傲使人落後啊!

  我們經常在新聞裡看到這樣的事情,有個女學生被騙子騙走了學費,然後想不開自殺了。還有許多人相信詐騙電話,被騙光了所有的積蓄。這些都是輕易相信別人的後果。我覺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特別喜歡《三國演義》,我覺得可以從中學到許多智慧。比如和曹操學樂觀,和劉備學寬厚待人,和諸葛亮學管理,和關羽學誠信……總而言之,《三國演義》是部偉大的著作,讓我獲益良多。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一本三國演義,讓我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失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所以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典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典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心痛。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我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是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還有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三顧茅廬,請來了軍師諸葛亮。打算一統天下,但因為劉備太子劉禪的無能,最後還是被滅亡了。但是,如果沒有其中一個人,他們就不能在以前獲得這麼好的戰績。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感悟很深。

  首先,我對那些引起歷史動盪的奸雄恨之入骨!董卓,利用手中的兵權,當上了太師,廢掉了少帝,立陳留王當上了獻帝,最後還是王允獻連環計除掉了董卓。還有呂布,一介勇夫,背信棄義,“黃巾之亂”是隨丁原,伐董卓時又跟了董卓,最後自立成國,死在曹操白門樓下。他們兩人都是罪有應得。

  其次,我對那些英年早世的英雄感到悲哀。關羽,三國大將,最後中了呂蒙之計,使自己敗走麥城。周瑜,東吳大將,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到死。諸葛亮稱臥龍時戰死棉竹城。龐統稱鳳雛,但還是被亂箭射死了。唉,這些英雄死的真可惜!

  我對三國大將十分佩服,我佩服趙雲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

  我十分喜愛這一本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歷史是死的,沒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的歷史感興趣,惟有在歷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歷史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故事,那麼它才會生動形象惹人喜愛。《三國演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對大哥非常衷心。但同時,雖然曹操有時奸詐,但遵守了承諾讓關羽回去,還送了一匹馬給關羽。

  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列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他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它集中華文化於一體,他有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宏偉場面,他有忠肝義膽的英雄人物,也有俠骨柔情的感人事蹟。他就是鴻篇鉅製---《三國演義》,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篇名著,我百感交集。

  在這篇鉅製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呂布了,他是一個英勇無比的好榜樣,困難中,他無畏的向前;為了國家,他大義滅親殺了父親董卓;抉擇中,他憑藉著自己的威武對自己信任的那份決心,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敵人瀕臨城下時,他勇敢向前,帶領著自己的部下,騎著自己的赤兔馬,手中拿著自己的武器----方天畫戟,走向戰場,他最令我敬佩的是三英戰呂布中其以一敵三,後成功歸來,還有他刺殺董卓,也留名青史,他還打破袁術,幫助過劉備轅門射戟,那時,袁術派紀靈上前,之後劉備困難,向袁紹求救,曹操也不願,呂布向前援助,立戟射枝,枝中雙方停戰,他的英雄形象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三桂演義》中趙雲可以說是忠肝義膽,一心為君的典型。趙雲,字子龍,他被人們稱為常勝將軍,他忠君愛民,他雖是武將,但其智慧可以說是五虎將之首。我最喜歡是趙子龍單起騎救主,因為趙以一人之力抵抗曹操十萬大軍救出了劉備的兒子,他忠心護主的那種精神值得我們的學習,他性格剛強堅毅,做戰時沉著冷靜,這也是為什麼他可以百戰百勝的緣故,他是來自常山的英雄,也是三國蜀王劉備的一雙得力臂膀,他在單騎救主時的百般英勇,雖被曹軍圍困但不驚慌失措,憑藉著一身好槍法,名揚四海,他的名字使當時的曹軍聞風喪膽,他的英雄形象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一手提著青龍偃月刀,一身綠戰袍,對大哥忠誠不二。但最後因為自己的自傲而敗走麥城,折戟沉沙。曾經被俘虜於曹營,曹操答應他幫自己辦幾件實事就放了他,命其戰場禦敵,成功歸來封他為侯,也就是這樣被曹操拉上了賊船,使自己背上了惡名,關於在忍無可忍之時,三次辭官,但曹操用自己生病的幌子拒絕了他的召見為的就是不讓關羽離開,關羽不等他的回覆,便把官印和錢財掛在曹府門上,自己帶著人走了,一路過關斬將,離開了曹營的束縛,但關羽也感謝曹操沒有過多的阻攔,為了顯示俠骨柔情的鐵血男兒,出現了後來的放曹操之事,他忠肝義膽,俠骨柔情的精神,和魁梧的英雄形象將銘記在我的心中。

  讀《三國演義》讓我知道了:只有忠肝義膽的朋友才會陪伴我們的一生,滋潤我們的心田,也只有俠骨柔情的知己才能像鑰匙一樣為我們開啟前行的道路,即使身在曹營,也會由衷的走向我們,給我們力量和智慧,讓我們一起回味《三國演義》的豪情壯舉和赤膽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