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門》讀後感5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窄門》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作之後,看書就沒什麼耐心,那種長篇累牘的容易半途而廢。前段時間閨蜜給我分享了幾本書,我挑了本最短的看,是本小說,每天用零散的時間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對於書中描寫的愛情悲劇,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愛情,是愛著那個人,還是愛著那個過程。不論怎麼說,這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面對感情的'時候束縛自己、剋制自己沒有什麼錯,但也需要坦誠地表達和交流,才能不讓它成為遺憾。
《窄門》這本書裡有很濃的宗教色彩和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寫,正文部分是以男主為第一人稱視角來寫的,在最後有女主視角的日記片段。
書中男主在教堂參加禮拜,聽了牧師對聖經中“窄門”這一段的宣講後,心中震盪,決心遠離她,覺得這樣才能更配得上她。純粹地追隨她,才能讓這份感情聖潔、不被褻瀆。就像為了穿過“窄門”需要不斷束縛自己、剋制自己才能到達,這個艱難的過程讓男主得到滿足。
女主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不會期望一種沒有進展的狀態,不管它是多麼幸福。我想象的天堂之樂不是在上帝身上混同,而是無限地、持續地向他靠近……”就像男主認為的那樣,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不是得到幸福,而是靠近幸福的過程。在他們眼裡,幸福不應該得來得那麼容易,不應該沒有犧牲。
他們對感情都是虔誠的,可是當愛慕越來越深時,感情會變得情不自禁,這種情不自禁在得到滿足後,會讓人很容易地感到幸福,這和他們的信仰又是相悖的,這場愛情註定會是悲劇。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有慾望並沒有什麼可恥的,真正可恥的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去傷害別人。只要我們認為的幸福沒有妨礙到他人,沒有傷害到他人,我們都可以自由地去追求,而不是給自己套上枷鎖,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