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曾鞏> 淺析曾鞏的書論與文風

淺析曾鞏的書論與文風

淺析曾鞏的書論與文風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鞏是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淺析曾鞏的書論與文風

  曾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致力於散文創作,成績斐然。北宋文人普遍認為,書法是文人必備的一項技藝,並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蘇軾和黃庭堅就既是文壇領袖,又是書法領軍人物。曾鞏的老師歐陽修也對書法傾注了很大精力,受所生活時代文人風氣的浸染,曾鞏當然也不能例外。

  一、“簡嚴靜重”的書風

  曾鞏的墨跡今天幾乎見不到了,歷代有關法書寶帖的著錄中,也少有記載,有一些也真假難辨。但在後人對曾鞏書藝的評論中可見一斑。南宋理學家朱熹有這樣一段評價:“餘年二十許時,便喜讀南豐先生之文,而竊慕效之,竟以才力淺短,不能遂其所願。今五十年乃得見其遺墨,簡嚴靜重,蓋亦如其為文也。”

  朱熹說,二十多歲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曾鞏的文章,而且偷偷地效仿,最終因為才力不夠,沒能如願。五十多歲的時候看到了曾鞏的墨跡,簡潔、莊嚴、安靜、凝重,就像他的文章一樣。

  朱熹沒有說曾鞏的墨跡寫的是什麼,但是,他用“簡嚴靜重”四個字來評價曾鞏的書法,恰恰後代常常用這四個字來評價曾鞏的文章。看來,曾鞏的“書風”和“文風”是互滲互通的,否則,朱熹不會有這樣的評價。

  二、“奔放任氣”的文風

  曾鞏對書法的境界是怎麼認識的呢?在《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中,集中體現了他的觀點:“書非能肆筆而已,又當辨其體而皆通其意。”他說,書法不是肆意而為的,要辨別它的體式,做到皆能“通其意”。什麼是“通其意”呢?這個觀點來源於他的文學理論。他在《梁書目錄序》中說:“能致其知者,察三才之道,辨萬物之理,小大精粗,無不盡也。此之謂窮理,知之至也。”也就是說,“通其意”就是通天地人之道,辨萬物之理。他是從這個高度來認識書法的。他認為這樣的高度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循序漸進、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個過程。我們看曾鞏的散文創作,也經歷了一個這樣的過程。

  曾鞏的散文創作,可以分成前後兩期,大概的分界線劃在從1060年開始,有九年時間,曾鞏在歐陽修的舉薦下進京編校典籍。他前期的散文創作風格,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奔放任氣”。如果我們用“奔放”這個詞來評價李白的詩、蘇東坡的詞,那完全就是褒揚之意。但是,用這個詞來評價曾鞏的前期散文,意思就有些變味兒了,它包含了年輕氣盛、空泛議論、不接地氣、不成熟的意思。曾鞏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為什麼前期的散文是這樣一種風格呢?是這個時期的文學思潮所致。當唐代韓愈、柳宗元高舉的“古文運動”的大旗傳給歐陽修的時候,歐陽修面臨的任務十分艱鉅:他既要反對晚唐五代以來的低迷浮華文風,又要遏制“西昆體”的蔓延,還要打擊“太學體”的險怪。歐陽修正在全力以赴奮戰的時候,曾鞏第二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帶著數十萬字的文章,拜在歐陽修門下,而後,曾鞏又將王安石推薦給歐陽修,並將王安石的文章寄給歐陽修,請求指教。歐陽修十分欣慰,他從這兩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了文壇的希望。但是,歐陽修很快就發現了兩個人的不足。歐陽修在一首詩中回憶了第一次看到曾鞏文章的感受:

  “我始見曾子,文章初亦然。崑崙傾黃河,渺漫盈百川。決疏以導之,漸斂收橫瀾。東溟知所歸,識路到不難。”

  曾鞏的文章就像崑崙山傾瀉黃河,浩浩湯湯,百川滿溢。好在他願意接受疏導教育,漸漸收斂了狂濤巨浪的氣勢,在茫茫大海上能找到歸來的路。很顯然,歐陽修的評價說明,這個時期曾鞏的散文正處於一個高談闊論、放任不羈的階段。歐陽修說曾鞏願意接受疏導教育,從曾鞏向王安石轉達歐陽修的評價,就可以證實這一點:

  “歐公更欲足下少開闊其文,勿用造語及模擬前人。”“歐雲: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他告訴王安石,歐陽修看了你的文章,認為你的思想還不夠開闊,不夠深刻,不要自己生造詞語,也不要模擬前人。孟子、韓愈的文章雖然很高明,不必模擬他們,順其自然才好。這個轉達。一方面說了曾鞏的直率;另一方面也告訴王安石,歐公的話我是理解了,你的文章有毛病,我的文章也有毛病。我們要虛心接受教誨,共同進步。的確,在歐陽修的學生中,曾鞏接受的疏導最多,進步也最大。為什麼歐陽修看中了以曾鞏為代表的、以“奔放任氣”為風格的這樣一批青年作家了呢?因為歐陽修清醒地意識到:要反對唐末五代以來的'輕糜妖冶的文風,要遏制“西昆體”的蔓延,要打擊“太學體”,這種“盛氣”是最有力的拳頭。

  同時,歐陽修看到了這批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學習前人還很幼稚,藝術功力和學養不足,文章表面上以“氣”勝,但缺乏底蘊,缺乏內在力量。歐陽修談了他對這批青年作家疏導的方法:

  “其文辭曰進,如水湧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

  這些青年人的文章每天都有長進,就像洶湧的水推出高聳的山峰,我要打磨掉他們的盛氣,勉勵他們思想的開拓。事實證明,曾鞏後期的文章,在歐陽修的教導下,開始由盛氣走向平實,內涵深厚,外柔內剛,反而更具令人折服的內在力量。歐陽修主持嘉二年的科舉考試,出的論文題目叫《刑賞忠厚之至論》,先是梅堯臣發現了一篇好文章,拿給歐陽修看。這篇文章寫得縱橫恣肆、天才燦然,歐陽修讚不絕口,但思來想去,他覺得應該是曾鞏寫的,為了避嫌,忍痛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二,等拆開試卷才發現,這個考生叫蘇軾。可見,曾鞏前期創作的以“氣”勝的文章,給歐陽修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曾鞏的散文,比較成熟的,大都收集在《元豐類稿》裡。青少年時期的作品,或者一些不夠成熟的作品,都收在《續稿》裡。可惜的是,《續稿》已經散佚了。元代有個叫劉兜娜耍讀過這部《續稿》,他把《續稿》和《類稿》做了比較後,用了一個字評價二者的差異,前期文章不如後期文章“粹”。那麼這個“粹”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近年來有研究者認為,前期的文章“不粹”,就是“繁縟”,“繁縟”的就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冗長拖沓。但是,我們從零散的流傳下來的曾鞏的前期文章看,曾鞏在文章的語言運用上,和後期的文章一樣,一向簡潔利落。所以,這個結論就站不住腳了。那麼,這個“粹”指的是什麼呢?實際指的是思想。也就是說,前期文章以“氣”取勝,但說理欠深透,思想不深刻,闡發沒有充分展開,不到位,因此,顯得侷促、粗放。這才是“粹”的深刻含義。   三、“記”體散文《墨池記》:書論與文風的互動

  從曾鞏的散文中,我們還可以摸索出他學習書法的路徑,也可以看出他的書論和文風的互動。1048年夏天,曾鞏來到臨川。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的邀請,撰寫了《墨池記》。所謂墨池,就是臨川縣城東門外的一處古蹟,傳說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池練書法的地方。

  曾鞏覺得,天下叫“墨池”的古蹟太多,大多數是假的,這一處恐怕也不是真的。但是,這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盛的意圖是想借這篇文章來勸學,這個立意就有文章可做了。文章開頭先寫了墨池的位置,對這處墨池是真是假的懷疑。然後寫道: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當王羲之不願意再勉強做官,曾經遊盡東方之地,泛舟出海,在山水之間求得心境的快樂,難道他當年漫遊而縱情山水,曾經在這休息過嗎?王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最好,那麼他的本領,應當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得到的,並不是上天特意成就他。然而,後代的人再沒有趕得上他的了,豈不是在刻苦學習上不如他嗎?由此看來,刻苦學習怎麼可以少呢,更何況想在道德方面達到很高境界的人呢?

  “記”體散文,無疑應當是以記敘為主,但是,曾鞏卻匠心獨運,施展了大家的手筆,既不為題目和體裁所限制,又切合題意。思路開闊,立意高遠。扣住王羲之的書法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這句話生髮開來,由書法推及到治學,由治學再推及到道德修養。認為這一切都是靠刻苦學習,靠後天的努力。這就是全篇的主旨。乍看起來,好像這些議論已經跑題了,實際上句句不離題意。在文章的最後一段,曾鞏點明瞭主題: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日:“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

  在墨池的上邊,如今是撫州州學的校舍。州學教授王盛,怕墨池的來歷不為大家所知,就在柱子上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作為標誌,又告訴我說,“希望你能寫篇記。”推測王君的心,是不是喜歡別人的長處,雖有一技之能也不放過,因此也就愛到了他的遺蹟呢?或者是想推崇王羲之苦學的精神,以勉勵他的學生呢?人有一技之能,便使後人如此崇敬,更何況仁人志士的遺風餘韻,足以影響後世,那又該如何崇敬呢!文章最後才點明,“墨池”舊址之上是今天的州學府,本文是應王盛的請求而作,而王盛的目的又是“勉其學者”。這就使得曾鞏的所有發揮,都是題中應有之義,這是非常高明的。這篇文章只有285字,但構思精妙,言簡意賅,辭淺義深。文章多用設問句、反問句和感嘆句,是全篇的神來之筆。不僅層層遞進,而且平添了一唱三嘆的情韻。因此,《墨池記》在歷代都受到好評,成為我國古代“記”體散文中的名篇。同時也說明,曾鞏學習書法,首先是從揣摩前輩的寶墨法帖人手的。

  在學習書法和對書法的認識上,曾鞏與歐陽修、王安石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和歐陽修對書法的認識相比,曾鞏略勝一籌。歐陽修在《筆說》中說:“博物尤難,然非學者本務。”他認為,書法只是一“物”,不是學者的本業,進而說,“惟賢者能存爾。”書法只是賢達的人能夠掌握的技藝,他和曾鞏“通其意”的認識是有差距的,所以,歐陽修在北宋書法界也不見經傳,就不奇怪了。再說王安石,朱熹對王安石的書法有這樣的評價:

  “張敬夫嘗言:平生所見王荊公書,皆如大忙中寫,不知公安得有如許忙事。此雖戲言,然實切中其病。”

  這段話是說,王安石的字都是像在很忙亂的時候寫的,說明他寫的大都是草書。這就像他的文章,峻沽凌厲,書風和文風也是相通的。前面提到,朱熹評價曾鞏的書法“簡嚴靜重”,大概多是楷書才能有此特點。

  綜上來看,一個人的文藝思想,不僅影響他的文學創作,也影響他的技藝掌握和發揮,並可以循此去探尋他的學習路徑、態度和方法,不失為研究古代文人的一個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