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易經> 易經的智慧之師憂比樂

易經的智慧之師憂比樂

易經的智慧之師憂比樂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發生爭訟也是很難避免的,那麼當不幸陷入爭訟時,我們應該怎麼辦?《易經》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原則告訴我們,對待爭訟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走師卦,另一種是走比卦,那麼師卦和比卦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依據什麼作出選擇?在作選擇時又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易經的智慧:師憂比樂

 

  我們中華民族是《易經》的民族,這句話怎麼理解?就是《易經》的道理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液,變成我們民族性裡面的不可改變的DNA。很多人一直罵中國人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其實我最起碼觀察了40年,當這件事情跟他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時候,那他講的頭頭是道,完全在理,可是一旦發現這件事情跟他的利害關係是結合在一起的,他馬上變成另外一個人,幾乎是毫不講理的。我讀了《易經》以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不能怪他。

  所以跟中國人講話,與跟外國人講話的前後次序是不一樣的。外國人可以直截了當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對方也不會怎麼樣;中國人只要一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後果不堪設想。其實中國人同意跟不同意是一樣的,同意也只是同意合理的那一部分,不合理的那一部分照樣是不同意的。

  任何事情一定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先搞清楚,“我同意”跟“我不同意”完全一樣,既然如此為什麼講“我不同意”?這就表示我給你臉色看,我心中沒有你,你能把我怎麼樣?那就糟糕了。我們只要有這樣情緒化的用語,對方也馬上作出情緒化的反應,那雙方就幹起來了。不妨先說“我同意,但有些地方可以稍微改一下”,這樣他就能接受了。

  因此,《大學》才一直告訴我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同樣的話只要先後次序弄錯了,就完全不一樣。

  《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一切一切都是有條件的,不可能沒有條件。訟有訟的條件,因為人一多,意見就多,而且全世界我們中國人的主見最深。什麼叫主見?主見就是對於自己的主張很堅持。中國人很講情,很重視人情,所以就有一些比較不理性的地方,比較容易情緒化。從春秋開始,我們就爭訟不斷,搞得孔子都很傷腦筋,最後只好寫《春秋》。寫《春秋》其實就是訟,孔子一方面告訴我們不要訟,一方面還是不得不訟。用這樣的思維來了解中國人,應該比較合乎《易經》的要求。

  《孫子兵法》提出兩個字——不戰。外國人很難接受,說你們嘴上說著不要戰,最後還是打仗了,孫武一輩子都在打仗,怎麼可能不戰呢?其實戰就是為了不戰,站在不戰的立場來戰,才不會亂戰,這有什麼不對?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好與《易經》中訟卦的宗旨相合。訟卦的用意,在於消除爭端、減少訴訟;倘若不能和解,也要站在不訟的立場來訟,才不致亂訟!然而人類社會中,不平不均的情況不免發生,爭訟也就不斷,那麼一旦發生爭訟,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爭訟不斷,大家把體力精力都消耗掉,這樣當然不好。那怎麼辦?我們就開始想了,人類最早也是跟動物一樣的,是鬥力,後來才知道鬥力的話連老虎都打不過,連牛也打不過,甚至連狗都怕。我們就慢慢覺悟到人類不可以鬥力,鬥力是下下策,我們就把鬥力提升到鬥智。中國人很會鬥智,鬥智就是動腦筋,動腦筋自然就會有些人去動歪腦筋,我們要去接受這種情況,然後慢慢把它導正。所以《易經》很重視“教化”這兩個字,就是說當我們碰到壞人壞事的時候,我們先要忍耐,然後慢慢想辦法去導正,其實這也叫做師卦。

  可是我們在師卦裡面,我們更強調的是勞師動眾,武力解決,這是師卦的要義。因此師卦的卦象就是上面是地,下面是水,叫做地中有水。

  走師卦我們總覺得死傷累累,很可怕,於是就想到有一個比卦。比卦跟師卦正好是綜卦,把師卦倒過來看,它就變成地上有水,也就是比卦。我們想想看,地上有水跟地中有水到底有什麼不同:水在地上,它會流散的;水在地中,它是很凝聚的。所以中國人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團結一致,因為如果平常大家都那麼團結,有意見也不能講,那怎麼溝通?可見,戰時不管什麼事情,要一致對外,這個時候如果有人三心兩意,所有人都會罵他。

  全世界最服從、最團結的是日本人。因為它地方很小,不能不團結,颱風、地震、火山爆發什麼都有,它所有的房子都是緊緊靠在一起的。日本人只要下午5點鐘一到,有人不見了,全村的成年人都會提著燈籠去找那個人,我們大概不會。日本人只要村裡面有一個人做了不正當的事情,全村人都不跟他講話,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所以不必要求這種事情,因為中國人親疏有別——你們都可以不跟他講話,但是我欠他很多人情,我還得要照顧他,沒辦法。這兩種態度無關對錯。

  日本的自然生態使日本人非常團結,中國的自然生態會使我們應該團結時團結,不應該團結的時候我們是不團結的。日本人頭上圍一條白布,他一定寫“必勝”,東方必勝;中國人如果弄個白布不會寫“必勝”,他會寫“不敗”。一個東方必勝,一個東方不敗,就是日本跟中國不同的地方。我們是不求勝的,求勝是傻瓜,就算今天勝了,對方不會服氣,就開始報復你了,你就天天提心吊膽。中國人打人不會馬上打中要害,一擊就打中要害,所有人都說這個人太殘暴了,我們都是點到為止,比劃比劃,我們是不能分輸贏的,因為我們認為可以打就打,不可以打就不打,這才是智慧的。否則不可以打也打,那就是自取其辱,整個人耗掉了,做無謂的犧牲。中國人不怕死,但是不做無謂的犧牲,這也是《易經》給我們的啟示。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古時曾是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然而現代的中國人,卻很少學過《易經》。即使如此,《易經》的思維方式,仍然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行為裡。那麼“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易經》對我們行為方式的影響都表現在哪裡呢?

  瞭解了中國人不做無畏的犧牲的特徵,也就知道了為什麼我們小孩在外面跟人家打架,搞得悽悽慘慘地回來後,我們一巴掌就打過去了:打不過還跟人家打?意思就是打得過才打,打不過就逃回來。這種話聽起來雖然很奇怪,但我們要了解到這是因為我們的想法不同。中國人打架,先看自己打不打得過對方,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這沒有什麼丟臉的。

  從三國開始,當然以前也是這樣,打仗時喊“殺”,就殺過去了,然後一看不對,“撤”。我們叫“撤”不叫“退”,中國人是從來不退的。現在更聰明瞭,“向前進,轉一個方向再向前進”,“撤退”這兩個字我們是不講的,從這裡我們應該好好去想一想。

  師是高度危險的,因為兵器是不長眼睛的,所以中國人都是儘量以不戰為主,要戰也不去破壞人家,要全國。全國就是保全對方的國家,不要讓它受到傷害。因此我們武藝高強的人出手點到為止,讓對方知道輸就好了,自己不會再繼續。贏的人要裝沒贏,輸的人要硬撐,裝沒輸,那才是最高境界。

  在中國社會,只要讓一箇中國人感覺到所有人都看到他輸了,他就沒有面子,就會報復。可是我們如果沒有讓他感覺到我們贏了,他不服氣,但不會報復。黃忠跟關羽就是這樣交成朋友的。黃忠跟關羽交戰,最後摔在馬下,黃忠知道完了,就把脖子一伸,意思就是讓關羽刺死算了。關羽比了一下,沒有刺死黃忠,黃忠就萬分感激。第二天,黃忠的老闆命令他射箭,說他箭法神準,讓他把關羽射死。黃忠無奈只好答應,但是他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關羽,因為他不忍心:人家可以致我於死命,卻放我一馬,我又怎麼忍心一箭就把他射死呢?所以他的老闆就懷疑他:關羽可以殺你,他不殺;你可以射死關羽,你不射;你們兩個一定是有勾結的,拖出去斬。這樣的案例我們在歷史上看得太多了。

  所以要出師而又不生後患,是高度困難的,打到人家不想報復,打到人家最後還會歸心,這個是值得好好去研究的。

  據統計,在地球上,出現文明以來的五千多年中,人類先後發生了一萬五千多次戰爭,幾十億人在戰爭中喪生,人類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我國主張儘量以不戰為主。然而《易經》的師卦,卻認為也有不得已而用兵的情況!那麼此時,如何做到出師而不生後患?從師卦中我們又能受到什麼啟示呢?

  師卦有一個目標,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叫除暴安良。只要不是為了除暴安良而興師動眾,那就是不對的。師就是現在的戰爭,大家覺得戰爭好不好?如果《易經》讀到這裡還說“戰爭很好”,那是笑話;如果還說“戰爭不好”,那也是笑話。戰爭有什麼好,有什麼不好的?戰爭沒有好壞,關鍵看人怎麼打。現在有很多像聯合國這樣的組織,把戰爭化於無形,因為總會有衝突,總會有你看不順眼我,我看不順眼你,總會我告你,你告我,但是能將其化解掉,功莫大焉。這也是《易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