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棵樹的教案課件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能較準確、完整地知道一棵樹的主要特點。
2.能夠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樹的某些部分進行定量觀察,採集資料,並做簡單記錄。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對樹的觀察結果。
4.用實際行動愛護樹木,呵護它的成長。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前對每個觀察小組的觀察物件做一個大致分工。
2.學生準備:科學記錄本、蠟筆或油畫棒、白紙。
3.小組活動材料:軟尺、小尺子、放大鏡等。
教學過程
1.匯入。
(1)談話:我們已經觀察了校園裡的動植物,讓我們來做個遊戲: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樹,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棵樹。然後,請幾個同學來說說,猜猜他說的是什麼樹。
(2)學生思考,展開遊戲。
(3)提出問題:怎樣進一步觀察這棵樹?
2.討論觀察計劃。
(1)討論:我們還可以觀察樹的那些內容?用什麼方法觀察?需要什麼觀察工具?怎樣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2)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內容和方法不要侷限於教材列舉的三個方面。適時評價,鼓勵學生中有創意的.想法。)
(3)實施完成觀察計劃,並按教材上的提示進行自我評價。
3.觀察一棵樹。(室外活動)
(1)劃分觀察區域,領取觀察工具。
(2)提出觀察要求和注意事項:
①觀察時一定要做好記錄;
②要儘量與組員合作觀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傷害樹木。
(3)小組活動。教師要關注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發現學生在觀察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援。
(4)活動情況交流。交流以小組代表發言的方式進行。
4.給樹做張“身份證”。
(1)小組研討:“身份證”上需要什麼資訊?如何製作“身份證”?
(2)小組活動:設計個性化的“身份證”。
(3)展示、評價各組的作品。
5.認養一棵樹。
(1)談話:我們都是爸爸媽媽呵護的快樂寶貝,校園裡的小樹,誰來呵護它們呢? ‘
(2)師生商討認養小樹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