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童區寄傳的原文和註釋

童區寄傳的原文和註釋

童區寄傳的原文和註釋

  童區寄傳

  柳宗元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貨視之。自毀齒①以上,父兄鬻賣,以覬其利。不足,則盜取他室,束縛鉗梏之。至有須鬣者,力不勝,皆屈為僮。當道相賊以為俗。幸得壯大,則縛取么弱者。漢官②因以為己利,苟得僮,恣所為不問。以是越中戶口滋耗。少得自脫,惟區寄以十一歲勝,斯亦奇矣。桂部從事杜周士為餘言之。

  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二豪賊劫持,反接,佈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寄偽兒啼,恐慄為兒恆狀。賊易之,對飲酒,醉。一人去為市;一人臥,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因取刃殺之。

  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將殺童。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誠見完與恩,無所不可。”市者良久計曰:“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與其賣而分,孰若吾得專焉?幸而殺彼,甚善!”即藏其屍,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牢甚。夜半,童自轉,以縛即爐火,燒絕之,雖瘡手勿憚;復取刃殺市者。因大號,一虛皆驚。童曰:“我區氏兒也,不當為僮。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願以聞於官。” 虛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視兒,幼願耳。刺史顏證奇之,留為小吏,不肯。與衣裳,吏護還之鄉。鄉之行劫縛者,側目莫敢過其門,皆曰:“是兒少秦武陽③二歲,而計殺二豪,豈可近耶?”

  註釋:①毀齒,小孩換牙,指七、八歲。②漢官,漢族官員,邊境地區多是派漢人做官。③秦武陽,戰國時燕人,十三歲殺人,後作為荊軻的副手刺殺秦王,未成被殺。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以是越中戶口滋耗 耗:減少

  B.賊易之,對飲酒 易:輕視

  C.童微伺其睡 伺:伺候

  D.大府召視兒,幼願耳 願:老實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父兄鬻賣,以覬其利 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B.苟得僮,恣所為不問 某所,而母立於茲

  C.桂部從事杜周士為餘言之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D.願以聞於官 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區寄所以能夠自救,在於利用了敵手麻痺大意、低估對方的智力和膽量的弱點。

  B.再被賊人抓獲後,區寄危在旦夕,但他用“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打動強盜的心,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殺賊逃脫的可能。

  C.本文中,作者透過一個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擄掠兒童、販賣人口的社會現實,並且說明在殘害人民這一點上,官x本是一家。

  D.區寄機智勇敢。他偽兒啼哭,就刀就火絕繩,連殺二賊,哭叫報官等等,這些都是一般孩子難以達到的。雖是傳記,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虛構的'成分居多。

  4.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寄偽兒啼,恐慄為兒恆狀。(3分)

  ②彼不我恩也,郎誠見完與恩,無所不可。(4分)

  ③是兒少秦武陽二歲,而計殺二豪,豈可近耶?(3分)

  參考答案:

  1.C(“伺”是“看、觀察”意)

  2. A(兩個“以”都是目的連詞,相當於“來”。B 用在動詞前面,構成“所”字結構,相當於名詞/名詞,地方;C介詞,對,向/介詞,替,給。D介詞,引出動詞的物件/介詞,表被動。)

  3.D,“虛構的成分居多”有誤。傳記可以有適當的藝術加工,但是所寫必須是真人真事。

  4.①區寄裝著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發抖,做出一副孩子常有的膽小的樣子。(“偽”“恐慄”“恆狀”各1分)。

  ②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並好好待我,無論怎麼樣都可以。(1、3兩個分句各1分,第2個分句2分)

  ③這個孩子比秦武陽小兩歲,卻用計謀殺死了兩個豪賊,怎麼可以靠近他呢?(每個分句1分)

  參考譯文

  柳先生說,越地的百姓寡恩薄情,不論生下男孩女孩,都當作貨物一樣看待。孩子長到七八歲以上,父兄就貪圖錢財把孩子賣掉。還不滿足,就劫取別人家的孩子,捆綁和套上枷鎖。甚至有長了鬍鬚的成年人,因力氣敵不過人家,都屈服地當了奴僕。在路上互相殘殺,已形成風氣。如僥倖不被人掠賣,長大之後就去綁架弱小的人。漢族官吏藉此為自己謀取私利,如果能夠得到廉價的僮僕,就聽任這些人胡作非為而不加過問。因此,越地一帶戶口日益減少。很少有人能夠免遭劫掠,只有十一歲的幼童區寄勝過劫持他的人,這也算很稀奇了。這件事是桂部從事杜周士對我說的。

  兒童區寄,是郴州地區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邊放牛一邊打柴,有兩個蠻橫的強盜把他綁架了,反揹著手捆起來,用布矇住他的嘴,離開本鄉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賣掉。區寄裝著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發抖,做出一副孩子常有的膽小的樣子。強盜並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對喝酒,喝醉了。其中一個強盜離開前去集市談買賣孩子的生意,另一個躺下來,把刀插在路上。區寄暗暗看他睡著了,就把捆綁自己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動,繩子斷了;便拿起刀殺死了那個強盜。

  區寄逃出去沒多遠,那個上集市談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區寄,非常驚恐,打算要殺掉他。區寄急忙說:“做兩個主人的奴僕,哪裡比得上做一個主人的奴僕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並好好待我,無論怎麼樣都可以。”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死這個奴僕,哪裡比得上把他賣掉呢?與其賣掉他後兩個人分錢,哪裡比得上我一個人獨吞呢?幸虧殺掉了他(被殺的強盜),好極了!”於是把同夥的屍體藏起來,帶著區寄到一家旅店。越發把區寄捆綁得結實。到了半夜,區寄自己轉過身來,把捆綁的繩子就著爐火燒斷了,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拿過刀來殺掉了做買賣的強盜。然後大聲呼喊,整個集市都驚動了。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該做奴僕。兩個強盜綁架了我,幸好我把他們都殺了,我願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管理集市的官吏把這件事報告了州官,州官又報告給府官。府官召見了區寄,不過是個幼稚老實的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區寄不願意。刺史於是送給他衣裳,派官吏護送他回到家鄉。鄉里幹搶劫勾當的強盜,都斜著眼睛不敢正視區寄,沒有哪一個敢經過他的家門,都說:“這個孩子比秦武陽小兩歲,卻用計謀殺死了兩個豪賊,怎麼可以靠近他呢?

  賞析

  《童區寄傳》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傳記文學作品,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兒童區寄被兩個強盜劫持後,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智,終於手刃二盜,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刻畫出一個勇敢機智、不畏強暴而又純樸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