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周鴻偉自訴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的讀書筆記

周鴻偉自訴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的讀書筆記

周鴻偉自訴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的讀書筆記

  比較認同裡面的一個觀點,什麼叫創新力,“評判一個人有沒有創新力,先看一點,是不是敢想敢幹。”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領域裡面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我們和別人不一樣,那才有我們的存在感。

  我們可以打敗一個人,打敗一個公司,唯一不能打敗的就是趨勢。然而,更多時候,沒有人能夠準確預判趨勢。我們一直看到白天鵝,不代表黑天鵝就不存在了,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有時候,我們和那些畜牧場裡面的火雞一樣,吃完睡,睡完吃,覺得這就是生活,明天太陽一樣生起。可是殊不知,也許今晚就被人宰了,總是有一些邊緣力量在蠢蠢欲動,說不定哪天就把我們的正常生活給顛覆了。

  網際網路的核心是產品體驗,所謂的戰略佈局都是馬後炮的事情,使用者認可是因為我們確實幫助他們解決了問題。一旦我們開始著手改善使用者體驗,那就是創新的開始。

  商業模式並不是盈利模式,商業模式應該包含四個方面:產品模式,使用者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就會你提供什麼樣的產品,給什麼樣的使用者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怎麼樣去獲得商業價值,其實,最核心的是使用者價值,當你提供強大的使用者價值以後,商業價值隨之而來。

  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個是網際網路賣東西,包括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O2O。第二個是依靠廣告收入。第三個就是以網遊為代表的增值服務。

  顛覆式創新不是敲鑼打鼓來的,而是隱藏於噪聲之中。代表了一個趨勢,但是你通常看不到,看不懂。除了發明,主要的創新模式應該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和使用者體驗的創新。Google當年被認為是青少年用來搜黃色圖片的,百度也不過是民工用來下載mp3的工具,很多顛覆式創新都有一個不忍直視的開始。

  逆向思維是一個很重要的競爭思維,面對強大的對手,一定不要按照他的節拍跳舞,否則死路一條。ARM從來不和誰比計算能力強,而是比功耗低,從低端市場做起,現在英特爾反過來要學習實現低功耗。

  所謂欲練此功,必先自宮。自己來操刀革命,刀子在自己手裡,等待別人操刀,只有死路一條。

  “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遇到一件事,腦子裡出來的本能反應--是非標準,善惡判斷。”從這個角度判斷,我們就很容易判斷我們身邊是否有創新的文化氛圍。面對一個新事物,我們是從反對鄙視角度去看他,還是鼓勵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