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勾踐滅吳》的優秀教案

《勾踐滅吳》的優秀教案

《勾踐滅吳》的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積累文言詞語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語法現象。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徵。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清代蒲松齡有副對聯——

  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苦心人”,指的就是臥薪嚐膽,雪恥復仇的越王勾踐(可以讓學生答)。那麼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負重、厲兵秣馬,最終打敗吳王夫差,滅掉吳國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勾踐滅吳》。

  板書:勾踐滅吳

  二、解題

  《勾踐滅吳》節選自《國語·越語上》,原文沒有標題,題目是後人加的,是一部國別體史書,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於是對“五霸”,其說不一。爭霸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齊桓公稱霸。(2)晉文公稱霸。(3)楚莊王稱霸。(4)吳、越爭霸。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復越滅吳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吳越爭霸中的著名史實。記載這一史實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間傳聞也很豐富,而尤以《國語》中的《勾踐滅吳》寫得最為簡練、精彩,最富文學意味。統觀全篇,故事情節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外交辭令巧妙傳神,特別是史實所提供的教訓,驚心動魄,發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吳、越大戰於五湖夫椒,越王勾踐兵敗會稽,瀕於亡國。吳國以伍子胥為代表的“滅越派”和以太宰嚭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吳國內部上層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攸關時刻,方能顯示出歷史人物的卓見、才華和品性。伍子胥深謀遠慮,一番興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針見血,極具預見性。但遺憾的是,沽名釣譽、自矜功伐的吳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輕敵,一心北進中原,爭當盟主,他怎聽得進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論!至於太宰嚭,鼠目寸光,貪色受賄,十足的誤國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論,荒謬迂腐,愚不可及,是“婦人之仁”,又極具迷惑性。他的庇護,對越國是“福音”,對吳國卻是“禍水”,事實上他已淪為越國的內奸了,真是“國有佞臣,敵國之福也”!而昏聵的夫差卻親嚭疏伍,近佞遠賢(後來竟殺害了伍),非但未乘勝滅越,擴大戰果,反放勾踐返國,放虎歸山,使越國有了韜光養晦、休養生驟、東山再起的良機。吳國的君昏臣佞,為其滅亡埋下了禍根。從公元前494年越國戰敗瀕亡,到公元前473年吳國由盛而衰,以至滅亡,才短短二十餘年,其間,吳、越兩國的興衰消長,“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竟如斗轉星移,天翻地覆,其歷史教訓,令人深思。

  令人慨嘆的是,僅隔二百餘年(前473年—前206年)後的“楚、漢相爭”,“鴻門宴”上又再現了與“吳越相爭”驚人相似的一幕:佔盡優勢的項羽(類似夫差),不聽從範曾(類似伍子胥)的忠言,卻聽信內奸項伯(類似太宰嚭)的盅惑,不以史為鑑,一味沽名釣譽,剛愎自用。他可以殘忍地坑殺20萬秦降軍,也可以焚燒壯麗的阿房宮,但卻“不忍”誅殺一個政敵劉邦,這種“匹夫之勇,婦從之仁”致使項羽重蹈了歷史的覆轍,犯了同夫差一樣的低階錯誤。歷史的教訓是多麼沉痛啊!

  明人陶望齡以“妙理瑋辭”評價《國語》,這“妙理”中即蘊涵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確實有“驟讀之而心驚,潛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課文研讀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對照註解,學生自讀

  2、教師範讀或聽錄音

  (二)講讀文章第一段

  1。學生齊讀

  2。學生質疑,教師答疑,掃清字詞

  注意:實詞——————棲、退、進、資、行、成

  虛詞——————乃、則、夫、雖、之、然

  固定短語——————無乃……乎?

  特殊句式——————何後之有?

  古今異義——————行成

  3。思考:

  ⑴開篇寫“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為何用一“棲”字,而不用“退”“守”“軍”等字?

  探究學習:《史記》中稱:“猶鳥棲於木以避害也。”這就形象地寫出了勾踐兵敗退守會稽山的窘迫、悽惶。

  ⑵勾踐事急而求賢,越國大夫種對勾踐“求謀臣”所持的觀點是什麼?文種用了一段精彩的語言闡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道理,這是什麼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學習:凡事應該早做準備。比喻說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

  ⑶本段大意:勾踐求賢,文種定計,向吳求和。

  (三)講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

  2、利用註解,學生自我疏通字詞

  3、教師點撥:

  實詞——————說、暴露、更、致、誓、帥、蕃、取、免、餼、釋、潔、禮

  虛詞——————於、以、而

  通假字——————帥、取、免、政、摩厲、

  難句翻譯——————

  4、思考:

  ⑴勾踐對內對外“請更”,有哪些具體措施?

  對內: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對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

  ⑵勾踐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麼?

  臥薪嚐膽,準備復國

  ⑶為復國勾踐採取了那些一系列具體措施?

  鼓勵生育,減免賦稅,廣招賢才,休養生息。

  ⑷按說,富民強邦,重點應是發展生產,但文中勾踐制訂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圍繞繁衍人口這個中心,特別是生女孩給予更多的獎賞,這是為什麼?

  探究學習:此即《左傳》所稱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產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時期,一個國家要強盛,要發展生產,首先需要的是勞動力;同時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是兵員的多寡。勾踐要復興越國,首先重視發展人口,在當時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給予更多的獎賞,不過是為了贏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時勾踐給予“達士”優厚待遇,禮賢下士,廣攬人才,說明他在重視人口數量的同時,更注重人口質量。

  (四)作業: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回顧所學,講授新課,總結課文

  教學步驟:

  一、回顧上節課所學

  1、學生齊讀課文,能背誦者背誦

  2、指名回顧重點字詞、難句翻譯

  3、回顧課文故事情節

  第一部分:存國——————勾踐求賢,文種定計

  ⑴勾踐招賢——————助己謀而退吳者,與之共執越過之政

  ⑵文種進言——————今棲於會稽,乃求謀臣,無乃後乎——————文種自薦

  ⑶勾踐納賢——————執其首而謀,使之行成於吳——————定計求和

  第二部分:復國——————臥薪嚐膽,準備復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⑴請更

  對內——————安撫民心:葬———問————養————吊————賀————送————迎————去————補

  對外——————麻痺吳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親為夫差前馬。

  ⑵以蕃

  鼓勵生育——————壯大兵力

  減免徭役——————壯大民力

  廣招賢才——————壯大才力

  休養生息——————壯大國力

  ⑶收穫——————民俱有三年之食

  二、講解新課——文章第三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

  2、教師邊分析,邊點撥學生疏導字詞句

  ①提問:越國的`人民忘記了國恥沒有?國力強盛後,百姓有何請求?請找出原文。

  ②提問“恥”是何特殊用法?“請報之”中的“請”與“父兄請曰”中的“請”用法是否相同?

  ③百姓第一次請戰的理由是什麼?聽到百姓的第一次請戰,勾踐為什麼他不答應?百姓的第二次請戰的理由又是什麼?勾踐為什麼答應了?有不懂的字詞和句子嗎?

  提示:這些反映了勾踐的膽識才略。百姓第一次請戰,理由是為君雪恥,士氣還不足,因此,作戰時機不成熟,勾踐欲擒故縱,再次把以前戰敗的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顯得非常仁厚,使國人更加愛戴他,從而把他們的同仇敵愾的情緒推到一個新的高峰。他再三強調“昔者之戰,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這種自責不僅消解了戰敗後國內的民怨情緒,而且還樹立了勾踐在越國的百姓心目中明君聖君的形象,為復國雪恥贏得了民心,可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勾踐並不急於復仇,也不是因為他沒有實力復仇或不想復仇,而是他想先點燃民眾復仇的火焰,因為他知道兵民才是勝利之本。下文中“寡人聞古之聖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可謂一語中的,點明瞭作戰的最佳時機。在民眾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下,全國同仇敵愾,因此他答應了民眾的請戰。

  ④答應民眾請戰後,勾踐又怎麼做了?為何要這樣做?

  ⑤勾踐的“誓之”有幾層意思?每層各有何意圖?勾踐為什麼要"助天滅之"?

  第一層:鼓舞士氣

  第二層:尋找戰由

  中國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天與人之間能夠相互感應,人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上天就會懲罰他,現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滅他。勾踐這樣講,就為自己挑起復仇的戰爭找到更合理的藉口,國人就會更加賣力。

  第三層:明確軍紀

  ⑥越國伐吳,國人為什麼皆勸?

  勾踐在復國時,採取了有效的治國方略和親民措施,使國家強大,人民富足,於是百姓覺得"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勾踐是值得他們為之效死的國君,故他們同仇敵愾,互相勉勵一心伐吳,為越國報仇。

  在國富民強、民心所向良好局勢下,勾踐攻伐吳國勢如破竹,一戰再戰,一勝再勝,終於滅掉吳國。

  第三部分:勾踐滅吳

  三、總結課文

  提問:本課的課題是什麼?

  明確:勾踐滅吳。

  從課題看,本課的重點應寫"滅吳"這件事,課文真正寫到滅吳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確:寫到滅吳這件事只有後兩段,而正面寫直接滅吳的只有最後一句。提問:作者的大量筆墨,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明確:存國、復國。

  提問:課文寫了許多勾踐在滅吳國之前的準備工作。請同學們想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的詳略處理呢?他寫這樣一篇歷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僅僅為了客觀地記錄下勾踐滅吳這個事實?

  明確:其實一篇優秀的歷史散文,往往在客觀史實中寄寓著深刻的歷史經驗教訓,這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的優良傳統。《左傳》《國語》等史書,是這一傳統的最早體現者。

  提問:《勾》一文就是這樣。請問本文真正能為我們提供經驗教訓的究竟是後兩段還是前四斷段?

  明確:前四段。

  對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筆墨去寫滅吳前勾踐的準備,就是為了寄寓這件事的經驗教訓。倘若我們能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一些道理,從他所寫的歷史人物身上學到一點可取的東西,那麼我們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才算得上是“功德圓滿”的。

  提問:首先我們來總結一下越國最終能滅掉吳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明確:勾踐深得民心。勾踐由於勵精圖治,忍辱圖強,所以深得民心,在民眾的傾力支援下一舉滅掉了吳國。

  由於揭示了這樣深刻的經驗教訓,勾踐滅吳這件事在中國歷史上對後世影響非常大,而勾踐滅吳後,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代最後一個霸主,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齋》的作者蒲松齡就曾經寫過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幅對聯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成語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臥薪嚐膽”。

  提問:有哪位同學知道這兩個故事的,請講講。

  那讓老師來告訴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講的是我國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項羽,我們後面有一篇課文《鴻門宴》裡,講會講到他。當時他作為上將軍,率領其軍隊與秦軍交戰,要越過漳河到對岸搶佔對方的陣地,為了表示有進無退,有戰必勝的決心,他與軍隊渡河之後,要把軍隊中的“釜”——古代一種煮飯的鍋,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爛沉到江底,大家推測一下項羽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背水一戰。正因為如此,於是他的軍隊士氣高漲,異常勇猛,與秦軍大戰九次,取得了鉅鹿之戰的勝利,打敗了秦軍的主力,為以後攻破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破釜沉舟”。而“臥薪嚐膽”講得又是誰呢?

  明確:勾踐。

  蒲松齡這幅對聯寫得是相當之好的,當同學們面對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難題的時候或者面對高考沉重壓力的時候,大家就想想項羽和勾踐,只要有決心並付出了努力,你們的汗水就決不會白流。

  四、寫作特色

  1、敘事主次清楚,層次分明;

  2、寫人形象生動,個性鮮明;

  五、作業:

  課後作業和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