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遊子吟》讀後感500字4篇

《遊子吟》讀後感500字

《遊子吟》讀後感500字4篇

  《遊子吟》讀後感一

  提起母親,誰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深深地敬仰之情。母親的愛是那麼偉大,那麼偉大,那麼無私。

  在一個冬雪覆蓋了大地,萬物披上了銀色的時裝,漫長而又寂寞的嚴冬的一個夜晚,一個屋子裡的窗戶還透出微弱的燭光。屋裡的一張小桌旁坐著兒子和年老的母親,兒子正在藉著微弱的燭光看著書,而母親則坐在昏暗的油燈下,為兒子縫衣裳。

  原來是這位年老的母親的兒子明天要趕赴京城參加科舉,考取功名。所以,母親準備為外出的兒子縫製一件棉衣,頭髮花白的母親多麼捨不得自己的兒子外出啊,但是母親還是把自己對兒子的千般情,萬般愛都縫進這一針一線之中。儘管沒有華麗的綾羅綢緞,有的只是家織的土布衣服,但是這件土布衣服卻包含著母親對兒子那深深的愛意。

  由於擔心自己的兒子遲遲都不能回來,母親就把針腳縫得非常細密,希望它能結實一點,更結實一點。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母親終於把這一件衣服給縫製好了,她用她那雙飽經滄桑的手輕輕地撫摸著衣服,心想著兒子就快要出遠門了,要和她分隔一段時間了。她的淚眼朦朧了……

  母親那深深的愛,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博大,相比之下,兒女對母親那濃濃的情意,就像幼小的青草難於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無法報答慈祥母親那深深的恩情。

  母愛,是無法報答的,因為它是無私的、溫暖的.、偉大的。

  《遊子吟》讀後感二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每當我坐在沙發上誦讀著這首千古名篇《遊子吟》,眼前就會漸漸浮現出這樣的情景:在微弱的燈光下,一位蒼老的母親手拿著針線,眼中飽含淚水,正在為遠行的兒子一針一線密密地縫製衣服。是啊!兒行千里母擔憂,不知兒子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呀!

  讀著讀著,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小時候,我經常生病。一年夏天,天氣十分炎熱,我半夜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急得一夜沒敢閤眼。由於我不能吹風扇,媽媽毫不猶豫就關掉了,拿著一把扇子一直躺在我旁邊,慢慢用扇子給我扇風,一刻也不敢停歇,卻不知自己早已汗流浹背。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媽媽顧不上洗把臉,抱著我就往醫院跑。可是我們來得太早了,醫生還沒上班,媽媽在醫院門口心急如焚,一個勁地走來走去,時不時跑去問醫院的清潔工醫生還有多久來。直到醫生來後,媽媽才鬆了口氣,卻不知頭髮早已被汗水粘得一綹綹的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那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心,又怎麼能夠報答得了像春天陽光般博大的母愛呢!想想以前的自己,是多麼地不懂事,媽媽為我付出了那麼多,可我卻總不聽話,愛和她頂嘴。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媽媽,我只想對您說,謝謝您,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用自己的一點一滴來好好回報您!

  評語:這篇讀後感在內容上寫得很真實感人,透過詩人對母愛的的感激很自然地過度到自己對母親的感謝,情真意切。雖然只寫了母親對自己關愛的一件小事,但描寫細膩生動,以小見大充分體現出了母愛的偉大。

  《遊子吟》讀後感三

  今天,我學習了《遊子吟》這首古詩,我深深地被這首詩所感動。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古詩敘述了母親為即將出門遠遊的兒子縫製衣服的事,歌頌了偉大的母親。

  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就像蠟燭一樣,總是燃燒自己,為我照亮前面的路,使我能安全地向前走;她就像那紅彤彤的太陽,賜予我溫暖。

  小時候,我還正在學走路,站都站不穩,去哪裡都要媽媽跟著,再說我又不聽話,到處亂跑,害得媽媽心“砰砰”跳,生怕我會跌倒,在我哇哇大哭時,媽媽就會千方百計地逗我笑。

  以前,我總認為媽媽的愛就是無用的嘮叨。每次都是這樣,一大早,我還在被窩裡睡大覺,“起床,六點鐘到了!”我從睡夢中醒來,揉了揉睡眼蒙朧的眼睛耳傳到了媽媽的嘮叨聲,“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呀,衣服穿反了,快點脫下來換一面。”於是我就順從了媽媽的旨意。在上學時,媽媽給了我兩塊錢,我接過,拎起書包拔腿就跑,後面傳來了媽媽的嘮叨聲,“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做小動作,路上小心”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直接大聲應一句:“哎呀!別吵了!煩死了!”然後“砰”地把門關起來。讀了這首詩後我知道了,我錯了,媽媽以前對我的嘮叨不是煩,而是出自對我的一片關愛。

  我在一天天長大,媽媽卻一天天衰老。媽媽,如果沒有您,我會像現在一樣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嗎?如果沒有您,將來我會長成參天大樹嗎?

  正如詩中所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您是多麼偉大啊!您的恩情我怎能報答啊?

  《遊子吟》讀後感四

  這幾天我們班上組織了交換閱讀課外書的活動,我讀了一本書叫《精典詩文誦讀》。書中寫了許多精典的詩詞文賦。我最喜歡其中一首古詩《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這首詩讚美了母愛的偉大,讓我受益匪淺。

  詩中講的是:慈祥的母親親手用針線給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製衣服。母親怕兒子在外耽擱久了,衣服容易穿破,所以把衣服縫得很緊密。最後作者孟郊還發出了感嘆:誰說小草的心,報答得了春天陽光的溫暖呢?

  我讀了這首詩,覺得我們就像是那小草,母親便是那春天的陽光。母親默默無聞地哺育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茁壯地成長。我們做子女的,就算是一輩子也報答不了母親對我們那浩浩蕩蕩的恩情啊!我們可以想向出詩中這位老母親藉著微弱的燭光,一針一線地為兒子縫補衣服,這針針線線全都傾注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呀!

  由此我聯想到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對我也傾注了不少的愛。記得有一次,我只穿了一件短袖去上興趣班。誰知放學時突然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我冷得直打哆嗦,突然,我發現前邊有一把熟悉的灰色的傘。那很像是我家的傘,我喜出望外,急忙朝那邊跑去。一看,果然是媽媽!她還特意幫我拿了一件外套。那時候我感動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為母愛已化成一股清泉,流進我的心窩裡……

  雖然我現在還不能掙錢供養媽媽,但我會勤奮刻苦,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給媽媽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