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這樣讀書就夠了讀後感650字

這樣讀書就夠了讀後感650字

這樣讀書就夠了讀後感650字

  昨天晚上快速將《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幫》描了一遍,這本書在我這已經放置了半年,期間也去別的公司做過拆書活動,但就是提不起看這本書的慾望,甚至一度很排斥這樣的速讀方法。

  我一直很文藝地覺得看書應該作為一種享受和一種對靈魂的洗禮,安靜地看,安靜地享受,安靜地在內心和自我對話,看到精彩之處產生共鳴,或腦洞開啟、或有所啟示或快速記下來等等,看書本來就是一趟心靈之旅,為何要走那麼些捷徑?

  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中所述觀點的針對性,拆書這種速食主義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大家沒那麼多時間看書,也沒那麼多錢參加培訓,想透過精讀書中的精彩片段來達到培訓的目的,即自我驅動+自我行動,進而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裡面介紹的方法的確很不錯,針對目的性比較強的成年人尤其有效,直奔目標迅速達成。其實想想,像這種利益驅動的書籍,如管理類如技能類如知識類,並不能說書裡面的每一句話都有用,有用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我們能迅速找出有用的這一部分,再用拆書幫的技能,應該真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針對那些文學類、歷史類、哲學類的書籍,個人覺得拆書幫的方法可能並不太實用,我們經常說要提高自身的素養,自身的內涵,更有不少勵志貼說讀書可以改變氣質,那麼這樣一來,書籍就得細細地讀,甚至讀到靈魂深處,比如眾女性同胞喜歡的張愛玲等作家的書,你需要慢慢品嚐,慢慢解讀,讀著讀著就品味到了與自己對話,讀著讀著就會落淚,就會感動,就對產生一些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以這類書籍可能不太適合用拆書幫的方法了。

  拆書幫的確現在很熱門,但建議大家有針對性的拆,千萬不要因為有了拆書這個活動而成為速讀主義者,不同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讀書更多的是心靈的洗滌和自我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