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門、窗、牆小學美術教案

門、窗、牆小學美術教案

門、窗、牆小學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門、窗、牆小學美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牆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進行表現,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絡起來,並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牆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瞭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牆的風格。

  (2)操作目標:透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3)情意目標:透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於門、窗、牆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參觀與體驗:

  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牆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牆),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瞭解的有關這個門(窗、牆)的過去、現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調查與寫生:

  學生分組繼續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牆,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教師在現場做適當的寫生示範,示範作品可在寫生中讓學生相互傳閱。

  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牆),並進行寫生,寫生完後,在它的旁邊寫上50—100字的調查記錄。

  ○展示與評價: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並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夥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牆的圖片製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收集的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說一說這些門、窗、牆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牆,雲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牆,國外的門、窗、牆,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牆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門(窗、牆),說出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討論與繪製:

  教師播放課件,出現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築,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築中的門(窗、牆)?

  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牆)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後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製。(其中,教師做適當的示範。)

  ○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牆)貼在黑板上,主動上臺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評價他(她)設計的優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後作一定的修改和新增。)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