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黃道婆》教學設計

《黃道婆》教學設計

《黃道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理解本課詞語。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關於黃道婆的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展示資料,匯入新課

  1、同學們,時間過得飛快,在快樂的學習旅程中,我們已來到了第3單元,這一單元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呢?請同學們趕快開啟課本看一看吧!昨晚同學們經過預習,相信收穫不少,現在請一位同學談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2、學生介紹黃道婆資料。(師出示黃道婆像)

  3、師相機出示陳列於北京博物館裡的塑像和松江布。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剛才同學們在熱烈的'交流中初步瞭解了黃道婆的經歷和事蹟。現在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

  出示:

  (1)自學生字詞,不懂的詞語查工具書。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講述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紡織革新家黃道婆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為父老鄉親們造福的事)

  (3)你認為黃道婆是個怎樣的人?(勇於反抗、熱愛家鄉、勇於創新、無私奉獻)

  2、檢查自學情況

  3、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自己對黃道婆的認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黃道婆是如何傳授棉紡技術,革新棉紡工具,為父老鄉親們造福的。

  三、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課後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授。

  1、聽寫下列詞語

  虐待憔悴花卉贏得歌謠媳婦效率舉目無親

  2、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麼事?

  3、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品質是由一件件事情展現出來的,課文是怎麼將黃道婆這一形象展示在我們讀者眼前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研讀感悟,體會情感

  1、請同學們以四人為一個小組,找出能體現黃道婆特點的句子。

  預設的句子有:

  (1)年幼的她欲哭無淚,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便決心衝出牢籠。

  A 、“牛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她從小做童養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為勞累過度,黃道婆織布的速度慢了點兒,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一頓,鎖地柴房裡)

  B、帶點的字告訴我們少年時的黃道婆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兒?(具有反抗、叛逆精神的女孩兒)

  (2)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於,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A、從“常常”一詞看出了什麼?(特別思念家鄉)“百感交集”是什麼意思?(無數感想互動彙集,形容感慨無比)由此看出什麼?(黃道婆對家鄉的熱愛)

  B、有一句詩是這麼寫的“月是故鄉明”,是啊,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她想念;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想念;拿起紗線紡紗的時候,她更想念,由此你覺得黃道婆是一個怎樣的人?(熱愛家鄉、熱愛人民)

  2、細讀第5自然段,完成表格,想想表現黃道婆的什麼精神。


原來創造、改進
軋棉籽用手剝製造軋車,不要用手剝
彈棉花的工具用手撥的小竹弓用槌擊的大弓
紡紗工具只紡一根紗的手搖車能紡三根紗的腳踏車
紡織品什麼也沒有把花卉、鳥獸等各式各樣的


圖案織進織物中

  3、小結:正是黃道婆的這種無私奉獻、勇於創新的精神推動了家鄉的變化,松江棉布遠銷全國各地,贏得了“衣被天下”的聲譽(出示松江棉布)

  三、說寫結合,昇華情感

  1、當黃道婆去世後,人們是怎麼紀念她的?(立祠修墳)

  2、出示各種各樣布的圖,問:看到這一切,你想對這位老婆婆說些什麼?(暢所欲言)

  3、出示黃母祠,問:假如同學們去上海的“先棉祠”參觀,面對黃道婆的塑像,你又有什麼感想?請寫下來(筆下生輝)

  4、總結:黃道婆無私奉獻、勇於革新的精神令人敬佩,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棉神”。

  四、佈置作業

  把黃道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附:板書設計

  11 黃道婆

  傳授棉紡技術

  黃道婆無私奉獻、勇於革新

  革新棉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