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天淨沙秋思》課件

《天淨沙秋思》課件

《天淨沙秋思》課件

  教學目標:

  1、感情誦讀散曲。

  2、透過字裡行間,情境想象,即興表達,體悟作者愁苦的情懷。

  3、對比閱讀《秋詞》,知人論世,從而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陶冶。

  4、繼續提高古詩詞的鑑賞能力,增加古詩詞的興趣和積累。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堂閱讀內容及輔助材料。

  2、古曲《昭君怨》。

  3、若干詩配畫及字幕圖片。

  教學流程:

  一、漫談秋季,喚醒記憶。

  課前滾動播放秋天的圖片,請學生調動自己的積累描繪秋天,進而喚醒自己關於秋天的所有記憶,為學習散曲作好心理準備。

  二、初讀,直覺感受詩情。

  1、自由讀2遍散曲,要讀得字正腔圓,試著讀出古詩詞的韻味。

  2、指名朗讀,評價指導。

  3、自主談讀後的感受:透過剛才的誦讀,從這首散曲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三、細讀品味,深度理性觸控詩心。

  1、學生自主彙報交流。

  請同學具體說說你是透過散曲中的哪些字、詞、句有了以上這種直接感受的?

  (1)枯藤老樹昏鴉:枯黃的藤條纏繞著已經沒有了生機的百年老樹,光禿禿的枝頭站著一隻剛剛飛回來的烏鴉——讓人覺得淒涼、死寂、蕭索……

  帶著感受吟誦。

  指引學習方向:這種從心底而生的愁苦之情還可以從哪兒流露出來?

  (2)古道西風瘦馬:荒寂的古道,冷冷的西風瑟瑟地吹著,一匹疲憊的.瘦馬蹣跚前行……

  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呀?

  深入引導學習:馬都這樣開銷骨立,疲憊不堪了,騎在馬上的遊子呢?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即將沉落,只有孤獨的旅人不能停下疲憊的腳步,滿腔愁緒,繼續浪跡天涯……

  a理解“斷腸”之本義:極度愁苦悲痛。

  b找“斷腸”的近義詞,進一步體會其義。

  c由“斷腸”生疑:讀到這裡,你有什麼要問問馬致遠?

  d請你猜想一下,問君何事愁天涯?

  e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深刻體會“斷腸”包含的感情

  ①自由讀。

  ②設定角色情境,談感受:請問馬致遠,你因何而愁斷腸啊?

  (3)小橋流水人家是一幅什麼畫面?潺潺流水,玲瓏小橋,溫暖人家,讓你想到了什麼:這一切都是這麼溫馨,這麼美好,讀——;然而這美好的一切都只能塵封在記憶之中,讀——

  五、品讀想象,走進詩心。

  (1)感情誦讀,深度體味詩情。

  (2)想象寫話。

  配《昭君怨》古樂,想象寫話。

  師情境引入:a範讀

  b描述:我彷彿看到了詩人的臉上……我彷彿看到了詩人的眼裡……

  我彷彿聽到了詩人……

  c要求: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動人畫面。

  d交流,評價,激情。

  e再來吟一吟這首“千古之思”——《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六、閱讀《秋詞》

  秋天是一個多情的季節,人們以秋寄情,借秋言志,唐代詩人劉禹錫另闢路徑,寫下了這首《秋詞》。

  1、自由讀。指名讀。讀到字正腔圓,讀出詩的味道。

  2、交流感受。透過字裡行間,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3、猜想詩人當時的生活狀況。

  4、出示詩人背景資料。

  自由讀。

  想說什麼?

  想對馬致遠說途徑什麼?

  七、推薦秋天組詩。

  板書設計

  思 天淨沙 愁

  馬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