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隊教學工作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腳踏車隊教學工作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首先非常感謝局領導和學校領導對腳踏車隊的支援和關心,東臺市腳踏車隊就目前的現狀,手裡隊員超於目前江蘇省任何一個市隊,因為江蘇省第21屆省運會人才儲備只有我手裡有,也就是說我手裡的隊員比其他市隊早兩年開始訓練腳踏車,其餘市隊一個週期訓練為四年,東臺市這個週期腳踏車運動員訓練是六年,不管是基礎訓練,素質訓練還是專項訓練,騎行訓練都穩紮穩打。
目前腳踏車隊所存在的問題就是腳踏車訓練時間有時候不能按照體校的訓練時間走,因為隊員身體素質訓練兩個小時足夠,力量訓練兩個半小時,開始上車騎行訓練時間最多可達到四個小時,正常騎行時間都是三小時以上。所謂訓練有強度就有調整,達到足夠的強度訓練必須要給運動員足夠的調整和休息時間,運動員訓練就像一根橡皮筋,有拉長就有縮短,不可能永遠拉長成一條直線,那樣就會導致變成沒有彈性的訓練,隊員的神經和肉體都不能承受。
2、帶隊目標:目前最近的一場比賽如果按開年比賽章程來看,應該在十一月份左右,但是具體比賽專案和年齡組還沒有確定,如果就按第八屆鹽城市運動會比賽專案來看,總金牌數18枚,腳踏車隊今年比賽保底力取4枚金牌,這也只是年度比賽。我的第一個目標是手裡運動員人數全部配備齊全,總人數達到四十人。第二個目標在鹽城市第九屆運動會腳踏車比賽力爭金牌榜獎牌榜第一。第三個目標在21屆江蘇省運動會上完成東臺市腳踏車金牌零突破。然後將參加省比賽的運動員全部直接輸送到各個省隊乃至國家隊。
3、第一年主抓身體素質,協調性,耐力和基礎力量訓練。第二年上車進行騎行臺上訓練,主抓騎行動作,頻率訓練,經過半年騎行臺磨合訓練之後開始公路訓練,有氧騎行80km到120km,主抓公路靈活能力,變速能力,騎行有氧能力。第三年結合性訓練,公路有氧,素質耐力,場地速度團體配合訓練,這一年隊員肯定是優勝劣汰,招生也是這個週期最後一次,因為週期訓練跟不上節奏了。第四年公路騎行達到140km到160km,個人計時賽單發40km,練習臺上進行專項大轉動比訓練,公路爬坡訓練,場地個人10km訓練。
4、透過前階段師德師風學習,我認為素質教育,事實上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教練員素質不高,肯定難以教出高素質的運動員,強調素質不等於忽視品德,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說過,人者,德為先,未學文而先學文德,未學武而先重武德,學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報效祖國。素質教育不等於要一味的苛求全面發展,能夠全面發展固然很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全面發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我要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全面發展提高自己的帶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