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

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

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一個事件或情況之後,需要認真地調查研究清楚,並將探尋到的規律和經驗寫進調查報告。你想知道調查報告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無人機市場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無人駕駛航空器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技術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無人機的數量和規模呈爆發式增長,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目前,我國從事無人機行業的單位有300多家,其中規模比較大企業有160家左右,形成了配套齊全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體系。目前在研和在用的無人機型多達上百種,小型無人機技術逐步成熟,戰略無人機已試飛,攻擊無人機也已多次成功試射空地導彈。

  根據中國市場調查網釋出的《20xx年中國 無人機 行業市場前景及“十三五”投資規劃研究報告》,中國無人機市場主要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大類,其中軍用無人機市場佔比約為88.6%,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佔比約為11.4%。

  另外,報告中還顯示,20xx-20xx年中國民用無人機銷量不斷增長,其中20xx年的銷量為1.67萬架,到20xx年迅速增長至9.95萬架,近兩年的'增長速度更是保持在100%以上。預計20xx年中國民用無人機銷量或將達到29萬架,從發展前景來看,無人機已經應用在航拍、快遞、災後搜救、資料採集等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但頻頻發生的無人機違規飛行不僅影響了民航正常執行,更威脅著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近年來,隨著無人機的興起,它成了屢屢闖入淨空區、威脅航班飛行安全的“黑手”。近幾年,包括成都、杭州、綿陽、重慶、深圳、哈爾濱等在內的全國多地機場都出現過無人機“黑飛”迫使飛機停飛或緊急降落事件。據民航部門提供的資料,20xx年,全國共發生無人機擾航事件4起,20xx年猛增至23起。20xx年以來,此類事件更加頻發,僅西南地區就已發生十多起。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無人機產業發展,中小型飛行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然而無人機越飛越高,對無人機的監管卻嚴重滯後。近日,民航局機關各部門持續開展無人機管理工作,先後制定下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輕小無人機執行規定(試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等規定規範,同時開展無人機駕駛員培訓機構和人員管理。民航局相關部門還下發了針對性的措施要求。各地區管理局、監管局、機場也在制定完善防止無人機干擾執行的程式,聯絡地方政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全面鋪開。

  中國市場調查網行業分析師表示,國內無人機規模化民用剛起步,市場潛力巨大。但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體系、適航取證等行業標準規章缺失、較高的消費門檻等問題是國內無人機民用領域成長的主要瓶頸,需加緊出臺相關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推動行業加快發展。但是單靠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的約束也是遠遠不夠的,無人機的規範化應該從多方面著手。

  當然,首先應該是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的完善。要有效禁止“黑飛”,就必須透過法律明確劃定界限。一些無人機使用者只是覺得機場周邊空曠,因此到機場等禁飛區域附近放飛無人機。自己覺得無人機距離機場尚有距離,卻不知不覺進入了航道,給航行安全帶來威脅。因此,法律需要明確劃定邊界,證照誰來管理都應該加以明確規定。

  其次是透過技術來綁住無人機任性的翅膀。技術手段已經證明“電子圍欄”可以有效避免無人機越界。而且,一些企業對於售出的每一架無人機也都能在雲端實時監控。假若企業和監管部門在技術層面肯於投入,無人機越界“黑飛”的現象就會得到整治。這其中的關鍵,是讓每家無人機生產和銷售企業,都肩負起社會責任。

  三是提高無人機購買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識。無人機購買可採用“實名制”,提醒每一位無人機愛好者自己該肩負的責任。並且還需要在每一臺無人機的產品說明中都做出明確警示並引導使用者到監管部門網站了解相關法律和禁飛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