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精選暑期實踐報告6篇

暑期實踐報告

精選暑期實踐報告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期實踐報告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暑期實踐報告 篇1

  經過在荊門市建設銀行的1個月的實習,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裡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係,大學生暑期銀行實踐報告。我這次實習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會計業務(對公業務),其他一般瞭解的有儲蓄業務、信用卡業務、貸款業務。

  會計業務

  對公業務的會計部門的核算(主要指票據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記帳、複核與出納。這裡所講的票據業務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轉帳支票與現金支票兩種。對於辦理現金支票業務,首先是要稽核,看出票人的印鑑是否與銀行預留印鑑相符,方式就是透過電腦驗印,或者是手工核對;再看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出票金額、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無塗改,支票是否已經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書,則背書人簽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寫金額到元為整,到分則不能在記整。對於現金支票,會計記帳員稽核無誤後記帳,然後傳遞給會計複核員,會計複核員確認為無誤後,就傳遞給出納,由出納人員加蓋現金付訖章,收款人就可出納處領取現金(出納與收款人口頭對帳後)。轉帳支票的稽核內容同現金支票相同,在處理上是由會計記帳員稽核記帳,會計複核員複核。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一個入帳時間的問題。現金支票以及付款行為本行的轉帳支票(如與儲蓄所的內部往來,收付雙方都是本行開戶單位的)都是要直接入帳的。而對於收款人、出票人不在同一家行開戶的情況下,如一些委託收款等的轉帳支票,經過票據交換後才能入帳,由於縣級支行未在當地人民銀行開戶,在會計賬上就反映在“存放系統內款項”科目,而與央行直接接觸的省級分行才使用“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還有一些科目如“內部往來”,指會計部與儲蓄部的資金劃撥,如代企業發工資;“存放系統內款項”,指有隸屬關係的下級行存放於上級行的清算備付金、調撥資金、存款準備金等。

  “一天之際在於晨”,會計部門也是如此。負責記帳的會計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對昨天的帳務進行核對,如列印工前準備,科目日結單,日總帳表,對昨日發生的所有業務的記帳憑證進行平衡檢查等,然後才開始一天的日常業務,主要有支票,電匯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據交換提入,根據交換軋差單編制特種轉帳借、貸方憑證等,檢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將其他工作人員上門收款提入的支票進行稽核,加蓋“收妥抵用”章,交予複核員錄入計算機交換系統。在本日業務結束後,進行日終處理,列印本日發生業務的所有相關憑證,對帳,檢查今日的帳務的借貸方是否平衡。最後,軋帳。這些列印的憑證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裝訂起來,再次審查,看科目章是否蓋反、有無漏蓋經辦人員名章等,然後裝訂憑證交予上級行進行稽核。這樣一天的會計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儲蓄業務

  儲蓄部門目前實行的是櫃員負責制,就是每個櫃員都可以辦理所有的儲蓄業務,即開戶,存取現金,辦理儲蓄卡等,憑證不在想對公業務部門那樣在會計之間傳遞,而是每個櫃員單獨進行帳務處理,記帳。但是每個櫃員所制的單據都要交予相關行內負責人先稽核,然後再傳遞到上級行“事後稽核”。

  信用卡業務

  信用卡按是否具有消費信貸(透支)功能分為信用卡與借計卡。信用卡又按持卡人是否向髮卡銀行交納準備金分為貸計卡與準貸計卡。貸計卡是銀行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無需預先交納準備金就可在這個額度內進行消費,銀行每月會列印一張該客戶本月消費的清單,客戶就可以選擇全部付清或支付部分,如果選擇後者,則未付清部分作為銀行的短期貸款以複利計。而準貸計卡則是交納一定的準備金,然後銀行再授予其一定的消費額度的一種信用卡。借計卡是沒有透支功能的,但可以進行轉帳結算,存取,消費的一種卡。如建行的儲蓄龍卡。信用卡還可以按使用物件分為單位卡與個人卡;按信用等級分為金卡與普通卡。

  信貸業務

  由於目前的實際情況,中小企業融資難,儘管央行一再出臺有關鼓勵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方案,但是,在各個銀行內部都有嚴格的控制。建行也是如此。所以,銀行目前也投入了個人貸款領域。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並不是直接將款貸給個人,而是與商家簽訂一定的協議,其實是將款貸給商家,然後商家把商品賣給個人,個人再還款給銀行。銀行在與商家簽訂協議時,審查商家的證件是否齊全。而個人要向銀行提供有關的收入證明,身份證明等。一般都是以購買的標的物作為抵押,最常見的就是動產抵押(如汽車貸款)和不動產抵押(如住房貸款)。信貸部門實行的是審貸分離制,就是進行貸款客戶開發與具體發放貸款,稽核貸款可能性的工作人員是各司其職的。

  小結

  透過這次的實習,我對銀行工作有了詳盡而深刻的瞭解,也是對未來求職的試煉。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並且需進一步的再學習。雖然這次實習的業務多集中於比較簡單的前臺會計業務,但是,這幫助我更深層次地理解銀行會計的流程,核算程式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我在銀行的基礎業務方面,不在侷限於書本,而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也有利於減少錯誤的發生,避免錯帳。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最基本的業務往往是不能在書本上徹底理解的,所以基礎的實務尤其顯得重要,特別是目前的就業形勢下所反映的高階技工的工作機會要遠遠大於大學本科生,就是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強。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如果將我們在大學裡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一個本科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基本實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與實習的真正目的。

暑期實踐報告 篇2

  對於我們這些自由自在的徜徉在大學校園裡的天之驕子來說,遍地都是的血汗工廠是陌生的,儘管我們的弟妹或者父母等親人也許就置身其中。有多少農民工正是靠在血汗工廠打工掙來的錢,去支付結婚、教育、醫療等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成本呢?如此代價殘酷的工作,在正發生的全球性經濟危機面前,就更少人關注了。但是,農村和血汗工廠,才是改革開放時代最真實的歷史,正是從這裡創造的財富,成就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奇蹟。而大學呢?遊戲、無聊、鬱悶、空虛……但我總有用實際行動去考察,去了解,去思考,因為不這樣青年就不能認識這個時代,也不能認識自己。

  今年暑期我以工人的身份到工廠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踐、體驗、調查後所作。也許我的實踐報告不夠深刻,但是已經盡力的瞭解了。

  我在工作的實踐報告:

  一、工資:

  成型部:一般的工人底薪900元/月,技術工人1100元/月,加班費1.5元/小時,週末不算做加班。工廠可以包食宿,每月從工資中扣去60元,工人也可以選擇不在工廠裡食宿。也就是說,工人的工資在1000左右,多的也不會超過1200。

  針車部:記件工資,具體每件多少錢要根據不同的鞋子來確定,在旺季每個月工資可達一千五六,淡季一般就是保底工資1100,保底工資的前提是工人的技術熟練,有些技術不好的,比如和我一個宿舍的一位大叔,大約50左右,由於手腳慢,每個月只能拿到六七百的工資。

  裁斷部門的人較少,瞭解不多。

  一般幹部為固定工資。成型部主要的幹部有總經理(1)、廠務助理(1)、科長(1)、組長(2)、班長(3)及助理(2)。助理的工資為1300,職位更高,工資相對較高(1500或更高),但所有的幹部沒有加班費,只有獎金,由於廠裡運做較差,故一般的幹部也很少拿到獎金,有時報廢率太高還要被罰款。所以廠裡好多幹部也想辭工。

  二、工時:

  正常情況下,工人一個月只有兩天的休假,即兩週有一個週日放假,另一個週日晚上不加班。聽一些工人說,這個廠在五月分之前是沒有休假的。一班制,上班時間:8:00——12:00,13:30——17:30,18:30——21:30。18:30以後的時間算作加班,週末不算加班。加班與否是不能自由選擇的,晚上不加班會罰款30元(相當於一天的工資),白天曠工罰款100元,如果只是上午或下午者罰款50元。

  有時候工廠趕貨,經常會通宵加班。在我進廠的期間就遇到過一次,第二天要出貨,但還剩下300雙鞋子沒做完,本來可以在三四點把鞋子做完的,但由於領導的失誤,把材料放完之後卻發現還差一定數量。於是出現了,後段上班前段閒著,前段加班後段又閒著的情況。甚至由於差材料,大多數工人都閒著,趴在工作臺上就直接睡著了。一直拖到早上八點才結束,由於要裝箱,有的工人還要加班到10點多把貨物裝好。工人們怨氣都很大,幸好第二天不用上班,大家都有氣無處發洩。

  三、假期:

  五月分前,本工廠是沒有假期的說法的,所以五一勞動節沒有放假。端午節前放了一天假,工人們感覺就象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恩惠一樣,所以端午節沒有放假大家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目前,本廠的放假制度是每個月有兩天的休假(每兩週有一個週日放假,另一個週日晚上不加班),但這是以不趕貨為前提的。如果趕貨,就不會有休假,或者把休假換個時間。

  四、伙食/住宿:

  廠裡面可以包吃包住,扣工資60元/月。廠裡的宿舍分為三層,二層為男工宿舍,三層為女工宿舍,四層為夫妻宿舍。男工相對較多,宿舍比較擁擠,每個宿舍的人數6-12人不等,寢室只有兩個電扇和一個電燈,沒有插座,不能使用其他電器,手機充電都要到車間去。寢室門不能鎖,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偷竊現象時有發生。每層樓有一個公共衛生間,可以沖涼,不能洗熱水澡,工人可以自己到一樓開啟水,但開水根本不夠用。廠裡有專門的打仍衛生的人,但樓裡經常堆有垃圾。食堂分為員工食堂和幹部食堂,員工食堂還分普通員工和普通幹部兩個視窗,幹部食堂在另一個房間。普通員工每頓三菜一湯,菜可以自選,可以有一個葷菜,但基本上看不見肉。聽廠裡面在人講,本廠在伙食還算不錯的,在一些大廠裡會更差,而且本廠伙食費只扣60元,“這是這個廠唯一在優點”。廠裡規定,吃飯只能在食堂,如果把飯盒端到寢室會被罰款。

  五、進廠

  由於工資待遇較差,工廠總是處於缺人的狀態,進廠也非常容易。女孩生熟手都要,男孩一般需要熟練工。一般的面試也只是走過程,就算是生手,進到廠裡就會有合適工作,因為大多數工作根本不需要技術。男孩需要熟手,主要是考慮到男孩子比較喜歡鬧事。

  只需要身份證和兩張照片即可,如果有熟人,連身份證都可以不用。廠裡面有好多學生工都是親戚介紹過來的,有的都不到16歲,但也不會有人揭穿。

  六、廠規廠紀

  罰款:被罰款者都會收到一份罰款單,上面寫明罰款原因及罰款數額等,罰款的權利一般在班長手中,因為班長是員工的直接管理者,有的班長會經常隱瞞罰款事實不上報,科長和廠務助理就會直接開罰款單,但班長有權拒絕。

  七、保險:

  沒有任何保險。記得一次,總經理講話時提到:“如果你們大家積極性再高一些,把鞋子做好,把速度加快,我們廠裡有了相當的利潤,我們才有精力去給大家謀福利嘛。現在倒好,鞋子要速度沒速度,要質量沒質量,廠裡都快虧損了,我們怎麼去給大家買保險。我們是一個團隊……”。聽了覺得好笑,沒有給工人買保險還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告訴工人“我們大家是一個團隊,要團結”。

  工娛設施:

  工廠有一個籃球場,但工人幾乎沒有時間打籃球,只有晚飯時有時間(吃飯時間總共一個小時),而且也只能容納幾個人能玩。食堂有電視,但看的人很少,只有吃飯的時候看幾分鐘。除此,廠裡面沒有其他工娛設施。

  八、其他

  管理層態度:

  班長,科長對工人的態度還不錯;只有一個組長態度很惡劣,經常會罵人,“你怎麼這麼笨阿”、“媽的,快些做,堆了這麼多”等等,聲音特大,整個車間都聽得見,但工人有頂嘴的權利,大多數工人都看不慣這個大吼大叫的組長,經常與他對罵,組長也無奈。

  童工:

  童工主要是學生工,一般是經過廠裡的親戚介紹過來的,這樣廠裡也不會過問。非學生的童工一般都是透過辦假身份證進廠的,廠裡也不會在意,只要身份證上超過16歲即可。在成型部就有一個小孩子,看起來應該就十四五歲的樣子,但他始終說他有十六歲。針車部門有一個男孩,四川人,還在讀初中二年級,14歲。他一個親戚在這個廠裡打工,所以就把他叫過來了,準備在廠裡幹一個月。

  職業安全健康問題:

  化學品危害(包括對化學氣體、溶劑等的各類接觸):洗斜鞋面工序用的去漬水、甲苯都是有毒物質,特別是甲苯,毒性很強,但工廠裡沒有任何防護;噴亮油時,附近都充滿了亮油霧滴,旁邊的人呼吸都特難受,工廠也不會主動發口罩,只有當工人強烈要求時才發,也只是發給少數要求的人。

  粉塵、噪音較大;視力損害(包括工作場所光線太強太弱,或長期面對顯示器等問題);重複性動作引致身體勞損:幅射危害。

  對於當代的大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利用假期的時間,走出校園,走出小家庭,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基層群眾中去,去廣泛的實踐、調查、走訪。瞭解最真實的社會、生活;瞭解最真實的人,明確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透過一個月的在工廠的實踐,我感受頗多。看到工人們在工廠裡辛勤工作而得不到很好的回報,而我們許多大學生整天那就知道遊戲,而不去好好學習,還敢出生活得無聊。我敢說,你要你去工廠工作一個月你就知道什麼叫幸福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我們很多大學生的通病。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工會繼續的努力工作的,我不能在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去工廠下苦力,那是對我多少年寒窗苦讀的諷刺。

  我會繼續努力的,知道成功的那天!

暑期實踐報告 篇3

  火熱的七月,大一的這個暑假為了給自己以後的工作積累足夠的經驗,我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在一家個體補習班當輔導老師。這次打工,只是為了增進自己的社會閱歷,積累一些這方面的經驗,同時也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檢驗一下,以便在以後的學習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由於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每天早晨按時起床,上課,回家後總會有一種十分充實的感覺。

  一開始,我就遇到了很多問題。開始暑假作業評講時,我就提醒學生們要準備好下學期的課本。可是,當我開始上新課時,依然有很多人沒有帶,沒有辦法我只能再一次的告訴他們下一次上課一定要帶書本。在上第一課《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我帶領著孩子們把所有的拼音讀了一遍,告訴他們那些是容易錯的字,並讓孩子們自己替每個字組至少兩個詞,我以為這對孩子們有些困難,但他們的行動告訴了我:我的想法是錯的。孩子們對我的問題都很積極的開動腦筋,踴躍發言,我當時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很聰明。可還是不間斷的出現一些問題,當我給他們上課文時,我發現有些孩子不肯回答問題,還老愛交頭接耳,做小動作,動動這動動那,心思根本不在課堂上,對這些釘子戶我真的是沒法,不敢訓更不敢打。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們,可效果甚微。

  幾堂課下來,我發現:剛開始可能是由於之間不熟悉,小孩還是很聽話的,做什麼都很認真,無論是寫作業還是背書,都有耐心。沒

  過多久,我們之間的說笑增多時,他們也就表現出調皮相,不想學習。佈置的一點點作業也只是勉強完成,更不願意多聽我講。於是,我利用休息時間聽了其他老師的課,在課堂上我認真的做了聽課筆記,發現老師和孩子們配合得很好,老師總是鼓勵他們,老師的知識面很廣總是能引申出來好多相關知識,而他們也總是積極的回答老師的所有提問。

  回家後,總結這幾天家教的經驗教訓,覺得小孩子的調皮、貪玩在這個年齡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大多原因在於自己的教學方法的不正確性,沒有適應孩子心理的發展,使小孩對自己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我想應該多用引導的方式來教他們,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多了表揚和鼓勵,找到孩子的優點,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接下來的課堂中,我讓同學們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相互督促,每當同學們回答時都給予中肯的評價,不忘記鼓勵每一位同學,更不放棄每一位同學,鼓勵同學們在課堂上大膽的說出自己想法,大膽的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答案,課後,我還加強和孩子們的交流,主動地去關心他們,以朋友的語氣開導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講一些道理。

  在這次社會實踐期間,在我自己看來遇到的最棘手的事情不是應對那些頑皮的學生也不是應對那些難題,最困難的是和學生的家長和交流,由於我經驗不足,以前也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人,在應對家長的時候顯得言語有些青澀,有時候孩子的家長在接孩子時會詢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近期的表現等,我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些緊張,,特別是有時候有的家長會問得很仔細,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每當看

  著那些有經驗的老師和家長們侃侃而談,我就會很羨慕很羨慕,我也在慢慢的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有時候會感覺工作真的很辛苦,需要應對孩子,家長等等許多人,但是這就是生活,我們遲早要面對的,生活當中充滿了挑戰,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觸了社會,瞭解了未來。我發現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自覺,在那裡我不僅需要解決好自己負責的學生的事情,有時候還需要幹一些別的,並且是要自覺的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裡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而努力,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

  面對7、8歲的孩子,他們很懵懂,很多事情都不懂,而且又貪玩,不願意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教學上,經常會出現學生不聽從管教的事情。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做事情喜歡乾脆利索,不喜歡拖拖拉拉,而於小孩子交流時,就是要求你穩下來,慢下來,耐心認真,循序善誘。回想一下,在這一個月裡覺得自己真的很值,在這期間學到的東西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在工作結束後,我做了如下的總結:

  第一、要善於溝通: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能總是憋在心裡,有時自己在工作上有什麼問題要及時與領導溝通,並及時解決,這樣工作才會有動力,辦事情也會更有效率,同時自己的心情也好了。

  第二、要有耐心和熱情:在工作的時候要經常微笑,這樣會讓大家都感覺很舒服,大家一起生活學習也會更(本站推薦)和諧,這樣我們這個大家

  庭才能更好的執行下去,孩子們在這樣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自然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第三、要勤勞:有時候一些細微的東西可能或讓領導更欣賞你,比如在我空閒的時候就打掃打掃辦公室,整理整理檔案,幫幫別人的忙。

暑期實踐報告 篇4

  面對大學的第一個假期,我的擔憂多過於期待。漫長的一個多月,無所事事的生活,會讓人倦怠,也會讓人慵懶。一直號稱著的,有意義的假期對大多數人來講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甚至於有人會在假期剛剛開始就叫囂著,讓我開學。我是很願意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的,即使是會讓我感覺疲憊的忙碌,所以我選擇了,為自己找點事做。不求有多大收穫,只求自己可以是忙碌的,並且在忙碌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我自身的存在意義。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找尋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又有誰可以真切瞭解自己的存在呢?

  選擇的地方,是工廠。我認為這是一個對於目前狀態下的我很適合的地方,無論是從能力的角度看,還是適應和目的的角度。這種嘈雜的環境中,每個人做著自己的事,每處一道不同的程式。我需要做的是檢驗成果的質量。一天下來,一直不停的在走,很累。蓬頭垢面的回家,倒在床上,似乎我已不是我,我已屬於另一個世界。這種累是這近二十年以來,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幾乎在責罵自己的自找苦吃,可工作還是要幹,該堅持的必須堅持。何況我這已經是所謂的技術工作,而那些做體力工作的工人們,又該是何等的辛苦,這些,我不敢想象。

  工廠,也是一個獨立社會,在這裡也有眾多人事紛爭。他們辛苦之餘,還要為了自己的生計,生存,生活而這樣那樣的明爭暗鬥,讓我感覺,人,作為一個社會的存在時是多麼的不易。此處暫且不提。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透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裡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感受著工作的氛圍,體驗著工作的辛苦與快樂。這些都是在學校裡無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這裡,沒有人會告訴你要做什麼,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裡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我們意氣風發,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裡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書寫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透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

暑期實踐報告 篇5

  在這個火紅的七月裡,伴著滿腔的興奮,台州學院“知心支教”實踐隊的隊員們穿著統一的隊服,戴著小黃帽,扛著大旗,從台州學院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到了學校之後,離農民工學校博遠小學還有一段路程的時候,我們遠遠的就看到了在學校門口早早就等著的孩子們。他們三三兩兩地在聚在一起,有些坐在門口的大石頭上,有些倚在校門上,有些則安安靜靜地站著,有些騎在腳踏車上。當我們走近時,他們瞪著大眼睛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期待與膽怯。當我們說我們是來支教的時候,他們眯著眼睛滿足的笑了,此後的生活就在這微笑裡開始了。本來我是有安排給孩子們上一節手工課的,但是最後因為人員變動就取消掉了,我覺得挺可惜的。看著其他隊員能夠站在講臺上給孩子們上課,聽孩子們喊自己為老師,就覺得特別羨慕。作為通訊組的成員,我負責拍照和寫報道,偶爾發些微博。雖然沒能給孩子們上課,但是拍照片的我幾乎每堂課程都參與,因此擁有了自己獨特的回憶。我依然記得第一堂科學課,記得孩子們的自我介紹。

  在課間活動時,大家互相熟絡了,就開始閒聊了。我仍舊記得英語課上小孩子們整齊嘹亮的嗓音,整個教室都回蕩著他們認真讀單詞的聲音。在課間的十分鐘裡,我和小朋友們扳手腕,沒想到孩子們的力氣竟然這麼大,贏了各個隊員的孩子們都捂著肚子咯咯的笑了。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打乒乓,有學生打的很好,我就拜他們為師,孩子們也都很有耐心,一點一點地教。放學後的值日以及家訪也都歷歷在目。我有去鄭煜梅家裡家訪,孩子的父親特別和善,小梅也特別懂事,一直配合我們的訪談。美術課上,大家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宇宙;手工課上,小朋友和隊員們為向自閉症兒童獻出一份愛而學折愛心;攝影課上,小朋友們一起欣賞點評自己拍的照片;書法課上,隊員們手把手的教寫字……其實五天的時間真的不多,但是在這五天裡,我們和小朋友們從剛開始的尚有戒備的陌生人變成了能夠互相給予溫暖的知心朋友。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後一天下午的照片展。當照片放到同學們熟到敞開懷嬉戲打鬧階段的時候,教室裡開始有啜泣的聲音了。小朋友們怕自己哭被看到,就用雙手托住臉頰,偷偷抹掉眼角的淚水。看到懂事重情義的孩子們,本來就萬分不捨得的我眼睛突然就紅了,鼻子也酸了,趕緊撇過頭不忍去看照片了。當老師在上面宣佈說:“好了,同學們,這次支教結束了。明天早上不用再過來了。”想到要和孩子們分開了,眼淚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最後,懂事的紫怡小朋友還給我們每個隊員寫了一封感謝信。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給了我很多回憶。第一次留在空空蕩蕩的校園裡,第一次連續好幾天熬夜改報道,第一次一個人睡寢室……可能我們沒有什麼“乾爹”、“乾媽”,就像博遠小學一樣,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在7月10日的義賣活動中,我們從晚上6點一直站到10點,直到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了,依然執意站著。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為他們付出自己的努力。一年又一年,人收割著自己的歲月。末了,回頭一看,自己成了最後一樁作物。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成長了很多,學會了愛和感恩,學會了努力與付出,學會了理解與溝通。希望小孩子和我們都能從一株嫩綠的小麥穗長成一片金黃的麥田。

暑期實踐報告 篇6

  實踐單位或地點:溱潼古街

  日期: 7月13日

  天氣狀況:晴朗

  實踐內容:社會調查

  實踐內容及體會:

  今天,我們組去尋訪溱潼老街巷。自然而然地踏上了那些青石板、方塊磚或者是碎石鋪成的老路,清新的老日子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們去的很早,還看到穿著花睡衣的大娘結伴出來在小巷子裡慢走著,不知是去買菜還是散步。再往前走,看到早點鋪,炊煙裊裊,買早點的大娘嫻熟的抓大把麵條扔到旁邊熱氣騰騰的大鐵鍋裡,沸騰的水咕嘟咕嘟的。巷子裡還有生著老爐子,光著上身搖著蒲扇的老大爺。老巷子就是這樣不染都市氣息,看上去永遠是那麼安定祥和,而又友善。看到我們似乎在找什麼,賣早點的大娘放下手裡的麵條,樂呵呵地過來幫我們指路。忙著生爐子的老大爺也搖著蒲扇眯著眼笑。

  這是我們第一天的實踐活動,是對溱潼古街的大致瞭解,以便我們更好地收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