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借宿經典散文

借宿經典散文

借宿經典散文

  在改革開放前,人們還在努力擺脫半溫不飽的困境,經濟落後,物質貧乏,一個縣城也沒有幾輛汽車,出門辦事都是下步走著走,路途稍遠一些,就會天黑趕不回家,那時候城市有小旅社,鄉下是沒有旅店的,況且,人們也沒有錢住店,都是走到哪裡找個擋風遮雨的地方湊合一宿。

  那個年代人雖然窮,但是社會風氣比較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很高,一般不會懷疑路人搶劫盜竊,因此,過路人借宿很為常見。

  一

  我八歲那年,我的父親因為忠誠老實,生產隊裡讓他和兩個老漢一起種菜園子,因為他老實就讓他晚上看菜園,我經常陪他去睡覺。

  我們的菜園子離村子西頭一里多地,在通往公社駐地的土路旁,路的兩邊長著碗口粗的白楊樹,夏天路上也有陰涼,就在路邊有一眼水井,二尺高的土臺子上有一部牲口轉圈拉著就能上水的水車,路人經過經常駐足喝點井拔涼水。

  菜園子的小房子很小,土胚牆,茅草頂,三面有小視窗,沒有玻璃,就像一個通風口,一面是門口,有一扇破木門,關不嚴實,透風撒氣,房內有一個土炕,連草蓆也沒有,我和父親就是睡著那上邊過夜。

  有一天晚上,天都很黑了,從遠處來了一個老人,穿的很舊,但也不破,不像是討飯的,他說是西鄉里的,來找出走的孩子,先是問有沒有見過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後就說天晚了想在這裡借個宿。父親心眼好,就說人出門在外,求人幫幫是正常的,那個老人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千恩萬謝的告辭了。

  過了幾天我感覺到身上很癢,媽媽給我脫下小棉襖,在里布的縫隙裡,找到好幾個蝨子,有半個麥粒那麼大,白的身體上有黑的花紋,在棉襖縫裡產了很多蝨子卵子,那時候沒有殺蟲藥,棉衣不能洗,也不能用開水燙,放在牆頭上也凍不死,後來父親找來六六六農藥才把蝨子藥死。

  媽媽經常埋怨父親好心不得好報,父親卻說,做人要善良,遇到有困難的人該幫還是要幫。

  二

  在一九八零年,我剛從部隊退役,鄰村的`朋友找到我說:“你在煙臺那邊熟悉,你幫我去推銷油壓千斤頂吧。”

  我說:“我沒有做過生意,不懂得怎麼做。”

  “那好辦,你就到你當兵去過的農村,見到拖拉機,就和司機說,我們的油壓千斤頂,既好用又便宜。請他們當場就試驗。”

  我帶了四個千斤頂就上路了,經過一天多的功夫,我騎著腳踏車從青州到了煙臺,我先到了當兵時候曾經住過的小莊。找到曾經的房東,幫忙找到大隊拖拉機的司機,由於千斤頂是翻新的,承受不了半個拖拉機的重量,生意沒有談成。

  天黑了,房東找藉口不想留我住宿。我就找到一家沒有大門的過道里,身上裹上塑膠薄膜,準備湊合一夜,沒想到,那家的狗聽到聲音就汪汪叫,我只有到村頭路邊的麥草垛裡熬了一夜。我在想當年我是部隊的戰士,穿著一身綠軍裝,代表的是解放軍,駐地的村民很熱情,現在我是做生意的小商販了,自然就沒有多少可信度了。

  當時我很傷心,對借宿這事有了新的認識,借宿是需要有安全感的。

  三

  一九八一年,我結婚了,以養老女婿的身份住到了棲霞楊礎,離當年當兵的小莊有二十多公里。

  那年我在棲霞工藝品廠做設計,秋天的一個禮拜天,我休班回農村的家裡收紅薯。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從公路上跑過來一頭大黃牛,韁繩拖在地上,後邊有一個騎腳踏車的男人邊追趕邊大聲喊:“同志!幫忙把牛攔住!”我看看那頭大黃牛,瞪大著眼睛,像是發瘋的樣子,我不敢上前阻攔,牛順著堤堰跑去。

  那個男人,把腳踏車扔到我的地頭上說:“這位兄弟,給看一下腳踏車,我去追趕牛。”過了一個多小時,那個男人牽著牛一瘸一拐的回來了,臉上流著血,他說:“老弟啊,謝謝你的幫助,這頭牛是我在蛇窩泊集市上買的,牛的脾氣很倔強,不肯跟我走,眼看天要黑了,我受傷了,你能行個方便,留我一宿嗎?”

  我問:“你是哪裡人啊。有些面熟啊。”

  他說:“我是小莊的,你也有些面熟啊。”

  我說:“我就是這個村的,你就到我家吧,我老婆是赤腳醫生,給你包紮一下傷口。”

  我推著他的腳踏車,他牽著牛,來到了我的家,我已經認出來他就是八零年不肯留我住宿的那個小莊人,我沒有說透。心裡在想怎麼和我的老丈人解釋呢?

  我老婆給他處理好傷口,又去做飯,

  老丈人沒有怪罪我,把牛送到我家的牛棚裡,餵它吃草。

  就在第二天一大早,那個男人看到了我掛在牆上穿軍裝的照片,他才恍然大悟,他不知道該怎麼說好,滿臉的慚愧內疚的表情,我說:“沒事的,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那男人千恩萬謝的辭呈上路了,我老丈人到街頭送他,他十分感激的說:“謝謝你們幫助我,你真有福氣啊,有一個好女婿,他是個大好人啊。”

  後來那個男人帶了很多禮物到我家答謝我們的幫助,儘管我出差了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