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漁童》說課稿及教案設計

《漁童》說課稿及教案設計

《漁童》說課稿及教案設計

  篇一:《漁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瀏覽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速度,熟悉課文故事情節,創造性複述、續 編故事。

  2 、透過語言文字領會作者的表達手法。

  3、用正確的善惡觀評價故事中的人物,熱愛民間文學。

  教學重難點:

  學習瀏覽課文的方法,練習有一定速度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創造性地復 述、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畫片嗎?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個動畫片。(播放課件)這個動畫片好不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15課《漁童》(板書課題)。這麼生動的一個動畫片,課文中是用什麼樣優美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的呢?下面,請同學們開啟書。

  二、學習瀏覽 個性閱讀

  1、瀏覽課文,說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再來說說故事的梗概。

  (課件)聽好瀏覽要求:讀書時要運用速讀的方法,思維要快速跟進,要善於從段落的關鍵句子中把握整體意思。要在最短時間內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把故事的梗概說清楚。

  2 、 默讀課文,學寫旁註感受。

  這個故事大家愛不愛讀?我想同學們讀完課文後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下面請同學們再細緻地讀課文,這次我們用默讀的方式來進行,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畫出來,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這就是旁註。(課件)這種感受可以是你的心情,可以是讀文時的內心活動,可以是對故事人物的品頭論足,還可以是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總之大家要在讀中想象畫面,一會兒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三、交流感想 深入領悟

  1、生彙報,師隨機對重點問題進行點撥,引導。

  2、這是一個怎樣的漁盆?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老漁翁都看到了哪些奇蹟的發生?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並畫出來。(講解分號的作用)

  四 、 複述課文 創造性加工

  1、先小組內講述課文,可在理解課文基礎上適當擴充套件故事內容,豐富人物語言,想象當時的情景。做到有聲有色,對故事中的人物有強烈愛憎。

  2、小組推薦代表以競賽形式複述課文。

  3 、讓同學們說說複述的方法,講講自己複述的好的經驗。

  五、 續說故事

  進行合理的想像,把故事繼續想象下去,想象要豐富且合理,有現實依據,有自己的獨到想法。要符合故事中人物的特點,要符合原故事的背景,符合故事的體裁特點。

  漁童懲治了洋毛子和縣官後,攙著老漁翁“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去了”?請大家發揮想象漁童和老漁翁走出衙門以後的事。

  六、總結全文 昇華主題

  透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老漁翁貧窮善良樸實代表社會最底層的人;漁童可愛活潑聰明敢於向惡勢力鬥爭;洋人貪婪無恥代表無休止地剝奪別人的人;縣官懦弱屈服代表幫外人欺負自家人的.狗腿子。民間故事之所以受到讀者的歡迎,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外,還有故事中鮮明的人物形象。

  篇二:漁童說課

  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漁童》的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本單元課文以“民間文學”為主題。幾篇課文篇幅雖長,但都情節曲折生動,情感豐富動人,都會給學生幼小心靈中烙下真善美的印記。《漁童》作為本單元開篇主體課文,結合課文特點和學段目標,它承載著速讀,想象,旁註,複述,續說等任務。為落實單元知識目標,在教學《漁童》一課時,我把同類文章整合到一起,作為一個整體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和探討,達到鞏固單元訓練重點,獲得寫法知識的目的。如何在教學中整合處理這些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我的做法是讓學生在讀中想像,用旁註表達體會,在複述中內化情節,在續說中深化理解。

  教學目標:

  1、 學習瀏覽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速度,熟悉課文故事情節,創造性複述、續 編故事。

  2、 透過語言文字領會作者的表達手法。

  3、用正確的善惡觀評價故事中的人物,熱愛民間文學。

  教學重難點

  學習瀏覽課文的方法,練習有一定速度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創造性地複述、

  續編故事。

  二、說教法

  本課是一篇民間故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讀中感悟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故事。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情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充分讓孩子與文字產生共鳴,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透過學生質疑問題來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感悟,把對詞語的理解內化。把文字知識內化,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給學生創造機會,引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在理解中讀、在感悟中讀。在讀中放飛個性,使他們充分、準確地感知文字、感悟語言,在多元評價的氛圍中交流、思索、提升觀點。 四、說教學過程

  1激趣匯入 首先,我採用提問激趣的方式來匯入新課,如:

  1、同學們,你們喜歡民間故事嗎?

  2、這一單元的民間文學你都讀了哪些故事?

  3、能用一句話表達你的讀後感受嗎?

  透過這三個問題的設計既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慾望,給下面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2速讀瀏覽,我採用速讀瀏覽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感知課文,體會大意。讓學生善於從段落的關鍵句子中把握整體意思。要在最短時間內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把故事的梗概說清楚。培養學生速讀的能力。

  3問題質疑,深入領悟

  在這一教學環節,我設計瞭如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再去讀課文

  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老漁翁的命運是怎樣的?讀了故事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作者為什麼能把漁童的天真活潑頑皮表現得淋漓盡致?(主要透過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

  作者運用排比句式有什麼好處?文中的破折號起到了什麼作用?課文多次用到了分號,能不能用逗號或句號代替?體會分號與逗號句號在用法上的區別。你能用分號也說一段話嗎?

  4複述課文 創造性加工

  小組內—小組推薦代表交流

  透過複述 鍛鍊口語表達 加深理解

  5、續說故事

  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想像,把故事繼續想象下去,續說漁童和老漁翁走出衙門以後的事。 透過學生的續說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意識,口語表達能力,寫作水平

  6、總結全文 昇華主題

  透過學習課文,讓學生認識民間故事,知道民間故事之所以受到讀者的歡迎,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外,還有故事中鮮明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