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感測器實習報告範文

感測器實習報告

感測器實習報告範文

  篇一:感測器實習報告

  非 電 量 電 測 技 術 實 驗 報 告

  系(部)名 稱班 級 學 號 102028237 姓 名呂馳 課 程 名 稱感測器實習

  指 導 教 師

  日 期:20xx年12月 18日

  一、感測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感測器(英文名稱:transdu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資訊,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資訊,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訊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資訊輸出,以滿足資訊的傳輸、處理、儲存、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1.感測器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1.1感測器技術的發展歷史

  感測器技術是20世紀的中期才剛剛問世的,在那時與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相比,感測技術的發展都落後於它們,不少先進的成果仍停留在實驗研究階段 並沒有投入到實際生產與廣泛應用轉化率比較低。在國外,感測器技術主要是在各國不斷髮展與提高的工業化浪潮下誕生的,並在早期多用於國家級專案的科研研發以及各國軍事科技航空航天領域的試驗研究。然而,隨著各國機械工業、電子、計算自動化等相關資訊化產業的迅猛發展,以日本和歐美等西方國家為代表的感測器研發及其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已在國際市場中逐步佔有了重要的份額。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感測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經過從“六五”到“九五”的國家攻關,在感測器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可靠性改進等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初步形成了感測器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的體系,並在數控機床攻關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為世界矚目的發明專利與工況監控系統或儀器的成果。但從總體上講,它還不能適應我國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國不少感測器訊號處理和識別系統仍然依賴進口。同時,我國感測技術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勢尚未形成產品的改進與革新速度慢生產與應用系統的創新與改進少。

  1.2感測器的分類

  感測器可從不同角度分類。從被測量不同, 分為幾何機械量( 例如尺寸、角度、表面引數、位移、速度、加速度、角位移、角速度等) , 熱工量( 例如溫度、壓力、流量、密度、黏度、質量等) , 光學量( 強度、功率、波長、頻率、相位、速度、脈寬、延遲、折射率、束散角等) , 聲學量, 生物引數, 醫學量( 生理引數) 等。從感測器的輸出不同, 可分為模擬訊號( 連續波和脈衝波) , 數字訊號, 電壓和電流等感測器。

  1.3 感測器技術的國內外研究應用現狀

  21 世紀是邁向資訊化社會的嶄新階段。其中,光電資訊學與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已成為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並最有機會尋求更大的突破與飛躍 感測器技術作為一種與現代科學密切相關的新興學科,在人類邁向新世紀,步入資訊化社會的關鍵階段想要尋求空前

  迅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感測器在這兩個前沿領域中的深入研究與廣泛應用。

  1.3.1光電感測器的研究應用現狀

  光電式感測器 (Photoelectric Sensor) 是以光為測量媒介,以光電器件為轉換元件的感測器,它具有非接觸、響應快、效能可靠等卓越特性。近年來,隨著各種新型光電器件的不斷湧現,特別是鐳射技術和影象技術的迅猛發展,光電感測器已成為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在感測器領域的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非接觸測量領域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目前,光電式感測器已在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光電器件是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感測器件,並負責把光訊號、紅外、可見及紫外光輻射,轉變成為電訊號、光電器件響應快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而且有較高的可靠性,因此在自動檢測、計算機和控制系統中應用廣泛。光電式感測器既可以測量光訊號,也可以測量其他非光訊號,它可以實現對直接引起光源變化的被測量進行測量,也可以對使光路產生變化的被測量進行測量,量電路對光電器件輸出的電訊號進行放大或轉換。

  光電感測器在當前科研領域的運用範圍很廣,影響力巨大,尤其是基於光電感測器技術原理研發和製造出的新型光電感測器已成為當今感測器市場的主流,在國外,光電感測器技術已廣泛地運用到各國軍事技術、航空航天、檢測技術以及車輛工程等諸多領域。例如,軍事上,國外鐳射制導技術迅猛發展,使導彈發射的精度和射中目標的準確性大幅度提高,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研製出了新型高精度高耐性紅外測溫感測器,使其在惡劣的環境中仍能高精度測量出執行中的飛行器各部分溫度。國外的城市交通管理也大多運用電子紅外光電感測器進行路段事故檢測和故障排解的指揮。同時,國外現有汽車中常裝載有新型光電感測器 如鐳射防撞雷達、紅外夜視裝置、測量發動機燃料特性、壓力變化並用於導航的光纖陀螺等。

  目前我國的光電式感測器在現代研究實力和影響範圍上雖不及日本和歐美一些國。但卻在研究的種類和樣式上取得重大的突破,總體上可分為光電式數字轉速錶、光電式物位感測器、視覺感測器以及細絲類物件的線上檢測。同時,基於光電感測器技術的科技裝置已在我國被廣泛地應用於多種軍事領域,其中較為廣泛的應屬紫外告警系統,它為探測來襲導彈提供了一個極其有效的手段。

  1.3.2生物感測器的研究現狀

  生物感測器技術是指用生物活性材料作為感受器,透過其生化效應來檢測被測量的感測器。生物感測器的原理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生物功能物質的分子識別部分和轉換部分。前者的作

  用是識別被測物質,當生物感測器的敏感膜與被測物接觸時,敏感膜上的某種生化活性物質就會從眾多化合物中挑選適合於自己的分子並與之產生作用,使其具有選擇識別的能力,轉換部分是由於細胞膜受體與外界發生了共價結合,透過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 誘發了一系列的電化學過程 而這種變換得以把生物功能物質的分子識別轉換為電訊號 形成了生物感測器。

  生物感測器的研製和開發在全球學術界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在國外,現代生物感測器已被詳細劃分為酶感測器、細胞感測器、免疫感測器、基因感測器等。酶感測器方面,由於酶的純化困難,加之固化技術影響酶的活性現代生物感測技術中採用多酶體系,利用即對不同化合物採用不同型別的酶進行最大活性的催化反應,並運用多酶的反饋調節可大大節省原材料並提高工作效率 固定化底物電極,即使玻璃電極附近的,變化與酶的活性在一定範圍內呈線性關係 酶的電化學固定化即製作厚度小,酶含量可控的酶層細胞感測器以活細胞作為探測單元 能定性定量地測量和分析未知物質的資訊,並可連續檢測和分析細胞在外界刺激下的生理功能免疫感測器是利用抗體對抗原的識別並能與抗原結合的功能構成的生物感測器。根據生物敏感膜產生電位的不同,可分為標記和非標記免疫感測器。

  現代基因感測器技術主要應用於基因固定的載體表面修飾和基因探針固定化技術、介面雜交技術、雜交訊號轉換和檢測技術等。在我國,生物感測器技術還處在大規模的研究階段。然而,結合國內外相關技術研製的生物感測器在我國當前的工業、農業、環境監測及生物醫學等眾多領域還是有著廣泛和重要的應用。在生物醫學方面,一些有臨床診斷意義的基質如血糖、乳酸、谷氨醯胺等可藉助於生物感測器來檢測在環境監測領域,生物感測器在測定環境汙染指標即水質受有機物汙染的程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保證地區的淡水、飲用水質量,有效治理被汙染水源等做出了貢獻,微生物感測器用於測定空氣和水中的含量和濃度,在發酵工業、整治大氣汙染等方面發揮功效。生物感測器還可探測除草劑含量應用於植物學研究和整治農藥汙染。在食品工業中,生物感測器用於食品鮮度 滋味和熟度的測定,在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還可測定食品中的細菌和毒素含量,及時避免人們誤食此類食品危害健康。

  2.感測器技術的發展趨勢

  目前的感測器,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和功能上,遠遠不能適應社會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當前,人們在充分利用先進的電子技術條件,研究和採用合適的外部電路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感測器的效能價格比的同時,正在尋求感測器技術發展的新途徑。特別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數字訊號處理(DSP)、專用集

  成電路(ASIC)及表面貼裝技術(SMT)等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加速了感測器技術的發展,

  由於感測器具有頻率響應、階躍響應等動態特性以及諸如漂移重複性、精確度、靈敏度、解析度、線性度等靜態特性,所以外界因素的改變與動盪必然會造成感測器自身特性的不穩定,從而給其實際應用造成較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針對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不同場合對感測器規定相應的基本要求,以最大程度最佳化其效能引數與指標,如高靈敏度、抗干擾的穩定性、線性、容易調節、高精度、無遲滯性、工作壽命長、可重複性、抗老化、高響應速率、抗環境影響、互換性、低成本、寬測量範圍、小尺寸、重量輕和高強度等。同時,根據對國內外感測器技術的研究現狀分析以及對感測器各效能引數的理想化要求,現代感測器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從四個方面:

  一是開發新材料、新工藝和開發新型感測器 ;

  二是實現感測器的多功能、高精度、整合化和智慧化;

  三是實現感測技術硬體系統與元器件的微小型化;

  四是透過感測器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整合實現無線網路化。

  2.1利用新材料開發新型感測器

  隨著光導纖維、奈米材料超導材料等相繼問世,人工智慧材料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它具有能夠感知環境條件的變化(傳統感測器)的功能,識別、判斷(處理器)功能,發出指令和自採取行動(執引器)功能,利用這樣具有新效應的敏感功能材料使研製具有新原理的新型感測器成為可能。

  2.2整合化多功能感測器的開發

  整合化是指感測器同一功能的多元件並列以及功能上的一體化前一種整合化使感測器的檢測引數實現“點、線、面、體”多維影象化甚至能加上時序控制等軟體,變單引數檢測為多引數檢測;後一種整合化使感測器由單一的訊號轉換功能,擴充套件為兼有放大、運算、補償等多功能的感測器。在實際運用中,常做到硬體與軟體兩方面的整合,它包括:感測器陣列的整合、多功能和多感測引數的複合感測器;感測系統硬體的整合;硬體與軟體的整合;資料整合與融合等。

  而多功能是指“一器多能”即一個感測器可以檢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引數,這樣可大大節省工程成本 並使專案複雜度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運用整合化多功能理論研製出的感測器可以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併發揮出更加強大的功能效用,利用整合化多功能原理,現代感測技術已製成帶溫度補償的整合壓力感測器 頻率輸出型整合壓力感測器、霍爾整合感測器、半導體整合色敏感測器、多維化整合氣敏感測器等。

  篇二:感測器實訓報告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感測器與測試技術技能實習

  專業:機械電子工程

  班級:10機工A2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楊淑珍

  日期:20xx年6月24日~7月7日

  專案五:轉子臺轉速測量及振動監控系統。

  (一)內容

  設計一個轉子臺的振動檢測系統,能實時測量轉子臺工作時的振動訊號(振幅)並實時顯示轉速,當振幅超過規定值時,報警。具體要求:

  1. 能測量振動訊號並顯示波形,若振動超過限值,報警(軟硬體報警);

  2. 能測量並顯示轉子的轉速;

  3. 限值均由使用者可設定(最好以對話方塊方式設定,軟體重新開啟後,能記住上次的設定結果);

  4. 顯示當次產品檢測結果(文字顯示),顯示檢驗產品的總數,合格數和不合格數;

  5. 當次結果報告生成(可選)

  (二)實訓要求:

  1.提出設計方案(提出測量原理,選用感測器,構建測試系統);

  2.設計測量電路,硬體連線;

  3.測試軟體設計

  利用Labview或其它開發程式(VB,VC等),設計測量軟體進行資料採集和分析。

  4.除錯;

  5.撰寫實訓報告。

  目錄

  一、綜合實驗要求———————————————————— 3

  二、設計方案—————————————————————— 3

  三、硬體裝置選擇———————————————————— 5

  四、電路設計—————————————————————— 10

  五、軟體設計流程圖———————————————————12

  六、程式設計—————————————————————— 13

  七、小結和體會————————————————————— 18

  轉子臺轉速測量及振動監控系統實習報告

  一、綜合實驗要求

  設計一個轉子臺的振動檢測系統,能實時測量轉子臺工作時的振動訊號(振幅)並實時顯示轉速,當振幅超過規定值時,報警。具體要求:

  1. 能測量振動訊號並顯示波形,若振動超過限值,報警(軟硬體報警);

  2. 能測量並顯示轉子的轉速;

  3. 限值均由使用者可設定(最好以對話方塊方式設定,軟體重新開啟後,能記住上次的設定結果);

  4. 顯示當次產品檢測結果(文字顯示),顯示檢驗產品的總數,合格數和不合格數;

  5.當次結果報告生成

  二、設計方案

  1. 測量原理

  (1)光電感測器轉子臺轉速測量:當被測軸上不能安裝發訊盤或遮光碟時,可以直接在被測軸上貼上反光標籤(或在光潔的軸上塗黑),用光電感測器來測量。測量距離在5~80mm

  。反光標籤容易汙損的環境下,需即時更換。

  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的工作原理見下圖,主要由被測旋轉部件、反光片(或反光貼紙)、反射式光電感測器組成,在可以進行精確定位的情況下,在被測部件上對稱安裝多個反光片或反光貼紙會取得較好的測量效果。在本實驗中,由於測試距離近且測試要求不高,僅在被測部件上只安裝了一片反光貼紙,因此,當旋轉部件上的反光貼紙透過光電感測器前時,光電感測器的輸出就會跳變一次。透過測出這個跳變頻率f,就可知道轉速n。

  n=f

  如果在被測部件上對稱安裝多個反光片或反光貼紙,那麼,n=f/N。N-反光片或

  反光貼紙的數量。

  反射式光電轉速感測器的結構圖

  (2)電渦流感測器振幅測量的原理:電渦流感測器是基於渦流效應的原理製成的非接觸式位移感測器.該感測器由探頭、加長電纜、前置器組成一套用來測量旋轉機械軸的各種執行狀態引數:如軸的徑向振動、軸向位移、轉速、偏心、差脹等。由於振動,使平面線圈與被測體的相對距離發生週期性的變化,引起被測體上的渦流量發生週期性的變化,導致線圈的阻抗發生週期性的變化,經過渦流

  篇三:感測器實訓報告

  一. 實訓目的:

  1、瞭解紅外線的工作原理; 2、熟悉紅外線的工作狀態; 3、瞭解紅外線電路的接法。

  二. 紅外線的原理

  發熱的物體會產生紅外輻射,人的身體會發熱,此係統可以探測到是否有人,有人則開啟/關閉被控電電器。

  三. 電路的原件清單

  四. 整體電路圖分析

  各部分電路分析

  1. 電源電路

  2. 紅外電感測器感應電路

  a、5V的穩壓晶片7805輸出的5V電壓透過R2、C2濾波,連線到熱電堆感測器PIR的引腳1,供電。

  b、熱電堆感測器PIR的引腳2的輸出透過一個100pF的旁路電容C1接到地。

  3.放大電路

  c、當探測到運動目標時感測器將會在引腳2輸出一個微電壓,經多次放大才能使用。LM324的兩個放大通道用來提供必要的放大。

  d、初級放大器U1:A的輸出從引腳1得到。該輸出透過R5、C5輸入到次級放大器U1:B的反相輸入端引腳13。

  4.比較電路

  e、在U1:B的輸出引腳14的輸出連線到由U1:c和U1:D組成的比較器中。U1:c反相輸入端引腳9的電壓輸入由R6,R7交點處的偏置電壓決定。它的輸出電壓要比U1:B的輸出引腳14的2.5V基準電壓高175mV。

  f、 U1:c的正相輸入端引腳10和U1:B的引腳14的電壓變換輸出是正極性,U1:c才會工作,使得U1:c的輸出端電壓為高電平。否則U1:B的引腳14的電壓是低電平,這樣U1:D會工作,使得U1:D的輸出端電壓為高電平。

  5.穩壓電路與場效電晶體控制電路

  g、CD4538是雙穩態觸發器,即U2中兩個觸發電路的每一個都有正相、反相的輸入與輸出。這個觸發器的正相輸出引腳10連線到N溝道場效電晶體並讓該管導通。

  h、由N溝道場效電晶體的導通/截止控制繼電器的閉合/開路,從而控制受控電路。

  五. 晶片與主要器件的引腳圖

  1..紅外感測器PIR引腳 2.場效電晶體引腳 3..雙極型線性積體電路引腳

  4.CD4538晶片引腳圖 5.LM324晶片引腳圖

  六. 完整電路圖

  七. 作品實物圖

  篇四:感測器實訓報告

  感測器實訓報告

  本文介紹了超聲波測距系統的方法和原理。本次設計用CD4049、CX20106晶片實現對超聲波的發射與接收,採用AT89C51型微控制器作為主控制器,對發射、接收電路的資料進行控制和處理,用動態掃描的方式實現數碼管的距離數字顯示。在介紹測距系統功能的基礎上,

  給出系統的整體構成,對系統中發射、接收、顯示電路給出了軟硬體的論證。經過除錯本系統在5~25cm的距離內測量精度可達±1cm,實際使用表明該系統工作穩定, 效能良好。

  超聲波測距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3.1 電路的原理圖如下:

  3.2 PCB圖如下

  3.3 實物圖如下

  超聲波測距系統軟體設計

  4.1軟體設計分析

  完成了系統的硬體設計之後,接下來的就是系統軟體設計,此設計所需要完成的主要是針對系統功能的實現及資料的處理和應用。由以上所述系統硬體設計和各個電路功能,系統軟體需要實現以下功能:

  1、訊號控制。在系統硬體中,已經完成了發射電路、回撥檢測接收電路的設計。在系統軟體設計中只需完成發射脈衝訊號及輸出顯示。

  2、資料儲存。測距系統中需要得到發射訊號與接收回波的時間差,需要讀出計時器的計數值,然後儲存在RAM中,而且每次發射週期的開始,需要對計數器清零,以備後續處理。

  3、訊號處理。RAM中儲存的計數值並不能作為距離值直接顯示出來,有這個時間後,可以透過程式來計算出來。

  4、距離顯示。經過軟體處理得到的距離值需要十進位制的數碼管方式。

  4.2軟體設計思路

  超聲波軟體測距軟體設計主要由主程式,發射子程式,外部中斷接收子程式及顯示子程式[12]。程式可以由彙編和C來編寫,組合語言雖然有很高的效率和精確度,但使用起來比較難以掌握,本文主要採用C語言程式來完成各個功能。

  4.2.1主程式

  主程式流程圖如圖14所示。主程式首先對系統環境初始化,設定T0工作模式為16位的定時器模式,及計數初值,然後使超聲波發射出一串40kHZ的方波。由於採用12MHZ的晶振,機器週期為1us,當主程式檢測到接收成功的標誌位後,將計數器T0的數(即超聲波來回所用的時間)按下面的計算可測得被測物體與測距儀之間的距離

  S=T0/20000(cm)(T0為計數器TO的計數值)。

  測出距離後結果將以十進位制BCD碼方式送往LED顯示,然後再迴圈進行下一次距離的測量。

  篇五:感測器實習報告

  學號

  天津城建大學

  實習報告

  生產實習

  起止日期: 20xx年9月7日至20xx年10月2 日

  學

  班

  成生姓名 級 績

  指導教師(簽字)

  控制與機械工程學院

  2015 年10 月 2日

  目錄

  一、實習目的及要求 ..................................................................................................................................... 3

  二、實習任務 ................................................................................................................................................. 3

  三、實習內容 ................................................................................................................................................. 4

  1、公司背景介紹 ................................................................................................................................... 4

  2、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 4

  3、感測器工作原理介紹 ....................................................................................................................... 4

  四、實習總結 ................................................................................................................................................. 7

  一、實習目的及要求 古語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一個很好的親身體驗社會生活的機會, 透過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動手動腦,使感性認知增強,透過實踐可以增長不少見識,加深對社會的瞭解,這些進步不僅對思考能力有幫助,而且對今後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學校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注重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下,首先要提高生產實習管理的質量。生產實習教育教學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學校的興衰及學生的就業前途,也間接地影響到現代化建設。它不僅是校內教學的延續,而且是校內教學的總結。可以說,沒有生產實習,就沒有完整的教育。

  實習的根本目的在於:

  1、使學生透過實踐瞭解和掌握電子產品及系統的生產環節,建立電子產品生產流程概念。

  2、培養學生掌握電子產品的組裝和除錯方法的技能,並獲得組織和管理生產的初步知識。加強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3、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認識和測量,學會基本儀器、基本工具的使用,如萬用表、示波器、穩壓電源,掃頻儀掌握焊接、除錯的基本方法。

  4、解一種以上電子儀器裝置的研發、生產、除錯流程及相關電子生產工藝和焊接技術.

  5、瞭解電子工廠的生產組織、生產管理、一般工藝流程、主要生產裝置等,瞭解產品開發與設計的過程。

  6、要求產品焊接前,應對元器件、元件進行挑選,仔細檢查電子元器件、元件和電子線路板的外觀、力學效能、電氣效能及可焊性等方面的質量,凡有問題的部件應剔除,不得進入焊接工序。

  二、實習任務

  1、瞭解感測器的加工、製造工藝和生產流程,並按要求和規範進行手動操作。

  2、要求設計出的感測器的規格,並瞭解其工作原理,檢測元件的合格與否,並找出其問題所在。

  三、實習內容

  1、公司背景介紹

  天津市麗景微電子裝置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座落於天津華苑新技術產業園區,專業從事多媒體電教裝置的研發、銷售及服務工作。感測器技術在當代科技領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21世紀人們在高新技術發展方面爭奪的一個制高點,在國外各發達國家都將感測器技術視為現代高新技術發展的關鍵。從20世紀80年代起,日本就將感測器技術列為優先發展的高打撈技術之首,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將感測器的基本知識列為國家科技和國防技術發展的重點內容。當前,世界上正面臨著一場新的技術革命,這場革命的主要基礎就是資訊科技。資訊科技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及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廣泛的、深刻的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並且正在改變著傳統工業的生產方式,帶動著傳統工業和其他新興產業的更新和變革。在軍事國防、航空航天、海洋開發、生物工程、醫療保健、商檢質檢、環境保護、安全範圍、家用電器等方面,幾乎每一個現代化專案也都離不開感測器技 。公司在成立之初本著“以技術開發為核心,以產品為基礎。”的經營理念和“適應於市場,服務於客戶”的經營準則。依託高新技術和高素質的研發隊伍、銷售隊伍,服務於資訊產業教育裝置領域。在新技術,新產品發展的今天,我們加倍努力,不斷創新,把更先進更可靠的產品推向市場,為使用者提供價效比的產品和一流的技術服務。

  天津市麗景微電子裝置有限公司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稱重感測器,感測器配套附件,並提供稱重、工業測量及控制完整解決方案的專業性公司之一。我們憑藉自身對感測器產品的專注和不懈追求,不斷進取的研發努力,專業的生產技術,可信賴的產品品質,面向多種工業部門,包括:衡器製造、冶金、石油化工、食品生產、機械製造、造紙、鋼鐵、交通、礦山、水泥、紡織等行業提供精確、可靠、專業的產品及技術服務。 作為稱重和工業測控核心產品的專業製造商,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深信:只有對新技術不斷追求,對產品及製造技術的不斷革新,才能夠給予我們的顧客更強有力的支撐,才能更為有效的保障合作伙伴的長期利益。

  2、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必然我要在電子行業實習,因此此次實習所選擇的實習單位是天津市麗景微電子裝置有限公司。

  3、感測器工作原理介紹

  壓電感測器中主要使用的壓電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鉀鈉和磷酸二氫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矽)是一種天然晶體,壓電效應就是在這種晶體中發現的,在一定的溫度範

  圍之內,壓電性質一直存在,但溫度超過這個範圍之後,壓電性質完全消失(這個高溫就是所謂的“居里點”)。由於隨著應力的變化電場變化微小(也就說壓電係數比較低),所以石英逐漸被其他的壓電晶體所替代。而酒石酸鉀鈉具有很大的壓電靈敏度和壓電係數,但是它只能在室溫和溼度比較低的環境下才能夠應用。合理進行壓力感測器的誤差補償是其應用的關鍵。壓力感測器主要有偏移量誤差、靈敏度誤差、線性誤差和滯後誤差,本文將介紹這四種誤差產生的機理和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將介紹為提高測量精度的壓力標定方法以及應用例項。

  目前市場上感測器種類豐富多樣,這使得設計工程師可以選擇系統所需的壓力感測器。這些感測器既包括最基本的變換器,也包括更為複雜的帶有片上電路的高整合度感測器。由於存在這些差異,設計工程師必須儘可能夠補償壓力感測器的測量誤差,這是保證感測器滿足設計和應用要求的重要步驟。在某些情況下,補償還能提高感測器在應用中的整體效能。

  本文以本公司的壓力感測器為例,所涉及的概念適用於各種壓力感測器的設計應用。

  本公司生產的主流壓力感測器是一種單片壓阻器件,該器件具有3類:

  1、基本的或未加補償標定;

  2、有標定並進行溫度補償;

  3、有標定、補償和放大。

  偏移量、範圍標定以及溫度補償均可以透過薄膜電阻網路實現,這種薄膜電阻網路在封裝過程中採用鐳射修正。

  該感測器通常與微控制器結合使用,而微控制器的嵌入軟體本身建立了感測器數學模型。微控制器讀取了輸出電壓後,透過模數轉換器的變換,該模型可以將電壓量轉換為壓力測量值。

  感測器最簡單的數學模型即為傳遞函式。該模型可在整個標定過程中進行最佳化,並且模型的成熟度將隨標定點的增加而增加。

  從計量學的角度看,測量誤差具有相當嚴格的定義:它表徵了測量壓力與實際壓力之間的差異。而通常無法直接得到實際壓力,但可以透過採用適當的壓力標準加以估計,計量人員通常採用那些精度比被測裝置高出至少10倍的儀器作為測量標準。

  由於未經標定的系統只能使用典型的靈敏度和偏移值將輸出電壓轉換為壓力,測得的壓力將誤差。

  篇六:感測器實驗報告

  實驗一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效能實驗

  一、實驗目的:瞭解金屬箔式應變片的應變效應,並掌握單臂電橋工作原理和效能。

  二、基本原理:

  電阻應變式感測器是在彈性元件上透過特定工藝貼上電阻應變片來組成。一種利用電阻材料的應變效應將工程結構件的內部變形轉換為電阻變化的感測器。此類感測器主要是透過一定的機械裝置將被測量轉化成彈性元件的變形,然後由電阻應變片將彈性元件的變形轉換成電阻的變化,再透過測量電路將電阻的變化轉換成電壓或電流變化訊號輸出。它可用於能轉化成變形的各種非電物理量的檢測,如力、壓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機械加工、計量、建築測量等行業應用十分廣泛。

  1、應變片的電阻應變效應

  所謂電阻應變效應是指具有規則外形的金屬導體或半導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應變而其電阻值也會產生相應地改變,這一物理現象稱為“電阻應變效應”。以圓柱形導體為例:設其長為:L、半徑為r、材料的電阻率為ρ時,根據電阻的定義式得

  (1—1)

  當導體因某種原因產生應變時,其長度L、截面積A和電阻率ρ的變化為dL、dA、dρ相應的電阻變化為dR。對式(1—1)全微分得電阻變化率 dR/R為:

  (1—2)

  式中:dL/L為導體的軸嚮應變數εL; dr/r為導體的橫向應變數εr

  由材料力學得: εL= - μεr(1—3)

  式中:μ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數金屬材料的泊松比為0.3~0.5左右;負號表示兩者的變化方向相反。將式(1—3)代入式(1—2)得:

  (1—4)

  式(1—4)說明電阻應變效應主要取決於它的幾何應變(幾何效應)和本身特有的導電效能(壓阻效應)。

  2、應變靈敏度

  它是指電阻應變片在單位應變作用下所產生的電阻的相對變化量。

  (1)、金屬導體的應變靈敏度K:主要取決於其幾何效應;可取

  (1—5)

  其靈敏度係數為:

  K =

  金屬導體在受到應變作用時將產生電阻的變化,拉伸時電阻增大,壓縮時電阻減小,且與其軸嚮應變成正比。金屬導體的電阻應變靈敏度一般在2左右。

  (2)、半導體的應變靈敏度:主要取決於其壓阻效應;dR/R<≈dρ?ρ。半導體材料之所以具有較大的電阻變化率,是因為它有遠比金屬導體顯著得多的壓阻效應。在半導體受力變形時會暫時改變晶體結構的對稱性,因而改變了半導體的導電機理,使得它的電阻率發生變化,這種物理現象稱之為半導體的壓阻效應

  。不同材質的半導體材料在不同受力條件下產生的壓阻效應不同,可以是正

  (使電阻增大)的或負(使電阻減小)的壓阻效應。也就是說,同樣是拉伸變形,不同材質的半導體將得到完全相反的電阻變化效果。

  半導體材料的電阻應變效應主要體現為壓阻效應,其靈敏度係數較大,一般在100到200左右。

  3、貼片式應變片應用

  在貼片式工藝的感測器上普遍應用金屬箔式應變片,貼片式半導體應變片(溫漂、穩定性、線性度不好而且易損壞)很少應用。一般半導體應變採用N型單晶矽為感測器的彈性元件,在它上面直接蒸鍍擴散出半導體電阻應變薄膜(擴散出敏感柵),製成擴散型壓阻式(壓阻效應)感測器。

  *本實驗以金屬箔式應變片為研究物件。

  4、箔式應變片的基本結構

  金屬箔式應變片是在用苯酚、環氧樹脂等絕緣材料的基板上,貼上直徑為0.025mm左右

  的金屬絲或金屬箔製成,如圖1—1所示。

  (a) 絲式應變片(b) 箔式應變片

  圖1-1應變片結構圖

  金屬箔式應變片就是透過光刻、腐蝕等工藝製成的應變敏感元件,與絲式應變片工作原理相同。電阻絲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機械變形時,其電阻值發生變化,這就是電阻應變效應,描述電阻應變效應的關係式為: ΔR/R=Kε 式中:ΔR/R為電阻絲電阻相對變化,K為應變靈敏係數,ε=ΔL/L為電阻絲長度相對變化。

  5、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實驗原理圖

  圖1-2 應變片單臂電橋效能實驗原理圖

  對單臂電橋輸出電壓U01=EKε/4。

  三、需用器件與單元:應變式感測器實驗模板、應變式感測器、砝碼、數顯表、±15V電源、±4V電源、萬用表(自備)。

  四、實驗步驟:

  1、根據圖(1-3)應變式感測器已裝於應變感測器模板上。感測器中各應變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加熱絲也接於模板上,可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判別,R1=R2=R3=R4=350Ω,加熱絲阻值為50Ω左右。

  圖1-3 應變式感測安裝示意圖

  2、接入模板電源±15V(從主控箱引入),檢查無誤後,合上主控箱電源開關,將實驗模板調節增益電位器Rw3順時針調節大致到中間位置,再進行差動放大器調零,方法為將差放的正、負輸入端與地短接,輸出端與主控箱面板上數顯表電壓輸入端Vi相連,調節實驗模板上調零電位器RW4,使數顯表顯示為零(數顯表的切換開關打到2V檔)。關閉主控箱電源。

  篇七:感測器實訓報告

  溫度數字檢測系統---實訓報告

  一、實訓內容:

  透過本實訓設計並製作溫度數字檢測系統,把所製作感測器應用於溫度檢測系統中。

  二、實訓要求:

  學習、複習相關感測器的理論,檢測系統的組成;設計製作溫度數字檢測系統電路,含設計電路,測試元件,電路佈線,焊接元件,除錯感測器電路;感測器應用於溫度檢測系統中,完成系統的接線和除錯,並完成設計報告。

  三、實訓方法與步驟:

  1. 溫度數字檢測系統電路的設計

  理解掌握所設計的溫度數字檢測系統電路的要求,測量物件、範圍、原理;電路訊號變換電路,訊號處理單元的功能;

  2. 測試元件,電路佈線,焊接元件,除錯感測器電路;

  3. 感測器電路的過程驗收;

  4. 感測器應用於溫度檢測系統中,完成系統的接線和除錯。

  5. 設計報告

  按要求完成設計報告:溫度數字檢測系統電路的系統框圖、原理、功能電路的工作過程、主要元件的效能原理、電路圖、裝配圖。

  四、溫度感測器LM35中文資料

  TO-92

  SO-8 IC式封裝引腳圖

  供電電壓35V到-0.2V 輸出電壓6V至-1.0V 輸出電流10mA 指定工作溫度範圍 LM35A -55℃ to +150℃

  ATmega8L資料

  – ? 工作電壓

  – – 2.7 - 5.5V (ATmega8L)

  – – 4.5 - 5.5V (ATmega8)

  – ? 速度等級

  封裝引腳圖

  – – 0 - 8 MHz (ATmega8L)

  – – 0 - 16 MHz (ATmega8)

  – ? 4 Mhz時功耗 , 3V, 25°C

  – – 工作模式: 3.6 mA

  – – 空閒模式: 1.0 mA

  – – 掉電模式: 0.5 μA

  – 引腳說明

  – VCC 數位電路的電源。

  – GND 地。

  – 埠 B(PB7..PB0)

  – XTAL1/XTAL2/TOSC1/TOSC2

  – 埠 B 為 8 位雙向 I/O 口,具有可程式設計的內部上拉電阻。其輸出緩衝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

  – 性,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作為輸入使用時,若內部上拉電阻使能,埠被外部電路拉

  – 低時將輸出電流。在復位過程中,即使系統時鐘還未起振,埠 B處於高阻狀態。

  – 透過時鐘選擇熔絲位的設定, PB6 可作為反向振盪放大器或時鐘操作電路的輸入端。

  – 透過時鐘選擇熔絲位的設定 PB7 可作為反向振盪放大器的.輸出端。

  – 若將片內標定 RC 振盪器作為晶片時鐘源,且 ASSR 暫存器的

  AS2 位設定,PB7..6 作為

  – 非同步 T/C2 的 TOSC2..1 輸入端。

  – 埠 B 的其他功能見 P 55“ 埠B的第二功能 ” 及 P 22“ 系統時鐘及時鐘選項 ” 。

  – 埠 C(PC5..PC0) 埠 C 為 7 位雙向 I/O 口,具有可程式設計的內部上拉電阻。其輸出緩衝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

  – 性,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作為輸入使用時,若內部上拉電阻使能,埠被外部電路拉

  – 低時將輸出電流。在復位過程中,即使系統時鐘還未起振,埠 C 處於高阻狀態。

  – PC6/RESET 若 RSTDISBL 熔絲位程式設計, PC6 作為 I/O 引腳使用。注意 PC6 的電氣特性與埠 C 的

  – 其他引腳不同

  – 若 RSTDISBL 熔絲位未程式設計,PC6 作為復位輸入引腳。持續時間超過最小門限時間的低

  – 電平將引起系統復位。門限時間見 P 35Table 15 。持續時間小於門限時間的脈衝不能保

  – 證可靠復位。

  – 埠 C 的其他功能見後。

  – 埠 D(PD7..PD0) 埠 D 為 8 位雙向 I/O 口,具有可程式設計的內部上拉電阻。其輸出緩衝器具有對稱的驅動特

  – 性,可以輸出和吸收大電流。作為輸入使用時,若內部上拉電阻

  使能,則埠被外部電路

  – 拉低時將輸出電流。在復位過程中,即使系統時鐘還未起振,埠 D 處於高阻狀態。

  – 埠 D 的其他功能見後。

  – RESET 復位輸入引腳。持續時間超過最小門限時間的低電平將引起系統復位。門限時間見 P

  – 35Table 15 。持續時間小於門限時間的脈衝不能保證可靠復位。 – AVCC AVCC 是A/D轉換器、埠C (3..0)及ADC (7..6)的電源。不使用ADC時,該引腳應直接與

  – VCC 連線。使用ADC時應透過一個低通濾波器與VCC 連線。注意,埠C (5..4)為數字電

  – 源, VCC。

  – AREF A/D 的模擬基準輸入引腳。

  – ADC7..6(TQFP 與MLF封裝 ) TQFP與MLF封裝的ADC7..6作為A/D轉換器的模擬輸入。為模擬電源 且作為10位ADC通

  – 道。

  HA17358資料

  篇八:感測器實習報告

  感測器實訓報告

  機電1011班

  姓名:

  學號:

  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

  目錄

  一:任務書(附電路圖)

  二:正文

  三:除錯與結論

  四:實習小結

  一: 任務書

  按電路圖將以下元件焊接到萬能板上:

  1、M0C3021(一片) ; 2、6腳IC座(1片);3、光敏電阻(1個); 4、9013(2個);5、1000UF/25V(1個);6、3P電源端子(2個);7、二極體IN4007(4個);8、圓孔排針(3孔);9、2MΩ可調電阻器(1個);10、12V/0.5W穩壓二極體(1個);11、導線(1米);12、BT136(1片);13、萬能板(1塊);14、固定柱(4個);15、電阻68KΩ/5W(1個) , 22 KΩ(1個) , 2.2 KΩ(1個),10 KΩ(1個)

  焊接要求:

  1、 電路板上無跳線,原件貼板;

  2、 元件排版合理美觀;

  3、 焊接路線整齊,表面光滑美觀;

  4、 強電之間電路間隔需不少於4MM二: 正文

  《一》:實驗目的

  1、學習掌握光敏電阻工作原理

  2、學習掌握光敏電阻的基本特性及應用

  3、掌握對電烙鐵的應用級提高焊接技術

  4、掌握原理圖和接線電路的實際轉換

  《二》:實驗內容

  1、光敏電阻的暗電阻,亮電阻的測試;

  2、其他元器件的測試;

  3、除錯電路;

  《三》:實驗儀器

  1:光敏電阻實習元件(見任務書中的元件清單)

  2:電烙鐵及相應的陪套電工工具

  3:萬用表一臺

  《四》:實驗原理

  光敏電阻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在黑暗的環境下,它的阻值很高;當受到光照並且光輻射能量足夠大時,光導材料禁帶中的電子受到能量大於其禁頻寬度ΔEg 的光子激發,由價帶越過禁帶而躍遷到導帶,使其導帶的電子和價帶的空穴增加,電阻率變小。當光照射到光電導體上時,若光電導體為本徵半導體材料,而且光輻射能量又足夠強,光導材料價帶上的電子將激發到導帶上去,從而使導帶的電子和價帶的空穴增加,致使光導體的電導率變大。為實現能級的躍遷,入射光的能量必須大於光導體材料的禁頻寬度Eg,即

  式中ν和λ—入射光的頻率和波長。

  一種光電導體,存在一個照射光的波長限λC,只有波長小於λC的光照射在光電導體上,才能產生電子在能級間的躍遷,從而使光電導體電導率增加。

  光敏電阻的結構如圖所示。管芯是一塊安裝在絕緣襯底上

  帶有兩個歐姆接觸電極的光電導體。光導體吸收光子而產生的光電效應,只限於光照的表面薄層,雖然產生的載流子也有少數擴散到內部去,但擴散深度有

  限,因此光電導體一般都做成薄層。為了獲得高的靈敏度,光敏電阻的電極一般採用硫狀圖案,結構見下圖2:

  MOC3021的工作原理及引數

  moc3021是摩托羅拉生產的可控矽輸出的光電耦合器;常用做大功率可控矽的光點隔離觸發器,且是即時觸發的;還有moc3041、moc3061、moc3081等,是過零觸發的。 基本引數:

  moc3021,採用DIP 封裝方式。通道數:1隔離電壓:7500V輸出型別:三端雙向可控驅動輸入電

  流:60mA輸出電壓:400V封裝型別:DIP針腳數:6光電耦合器型別:SCR/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輸出封裝型別:DIP-6工作溫度範圍:-40°C to +85°C電流, 有效值 最大:100mA觸發電流, If 最大:15mA輸出電壓 最

  篇九:感測器綜合實驗報告

  感測器綜合實驗報告

  名 稱:感測器綜合實驗報告

  題 目: 院 系:自動化系

  班 級:測控1003 班

  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仝衛國

  實驗週數:1周

  成 績:

  日期: 20xx 年 7 月 7日

  目錄

  一、實驗目的·········································2

  二、實驗裝置、器材···································2

  三、感測器工作原理···································2

  1、電容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2

  2、電渦流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3

  3、金屬箔式應變片感測器工作原理·····················3

  四、感測器特性測試··································3

  (一)電容式感測器特性分析··························3

  (二)電渦流感測器特性分析··························8

  五、實際測試與實驗資料處理··························10

  (一)電容感測器測重物質量··························10

  (二)電渦流式感測器測質量(用於驗證)···············12

  六、實驗結果分析····································14

  七、結論·············································14

  1、資料結論·········································14

  2、心得體會··········································15

  八、參考文獻·········································16 相敏檢波器實驗······································17

  一、實驗目的·········································17

  二、實驗裝置、三實驗原理····························17

  四、實驗步驟········································17

  1

  感測器綜合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瞭解各種感測器的工作原理與工作特性。

  2、掌握多種感測器應用於電子稱的原理。

  3、根據不同感測器的特性,選擇不同的感測器測給定物體的重量。

  4、能根據原理特性分析結果,加深對感測器的認識與應用。

  5、測量精度要求達到1%。

  二、實驗裝置、器材

  1、金屬箔式應變片感測器用到的裝置:

  直流穩壓電源、雙平行梁、測微器、金屬箔式應變片、標準電阻、差動放大器、直流數字電壓表。

  2、電容式感測器用到的裝置:

  電容感測器、電容變換器、差動放大器、低通濾波器、電壓表、示波器。

  3、電渦流式感測器用到的裝置:

  電渦流式感測器、測微器、鋁測片、鐵測片、銅測片、電壓表、示波器。

  三、感測器工作原理

  1、電容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電容器的電容量C是的函式,當被測量變化使S、d或?任意一個引數發生變化時,電容量也隨之而變,從而可實現由被測量到電容量的轉換。電容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建立在上述關係上的,若保持兩個引數不變,僅改變另一引數,就可以把該引數的變化轉換為電容量的變化,透過測量電路再轉換為電量輸出。

  差動平行變面積式感測器是由兩組定片和一組動片組成。當安裝于振動臺上的動片上、下改變位置,與兩組靜片之間的相對面積發生變化,極間電容也發生相應變化,成為差動電容。如將上層定片與動片形成的電容定為CX1,下層定片與動片形成的電容定為CX2,當將CX1和CX2接入雙T型橋路作為相鄰兩臂時,橋路的輸出電壓與電容量的變化有關,即與振動臺的位移有關。依據該原理,在振動臺上加上砝碼可測定重量與橋路輸出電壓的對應關係,稱未知重量物體時只要測得橋路的輸出電壓即可得出該重物的重量。

  2、電渦流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電渦流式感測器由平面線圈和金屬渦流片組成,當線圈中通以高頻交變電流後,與其平行的金屬片上感應產生電渦流,電渦流的大小影響線圈的阻抗Z,而渦流的大小與金屬渦流片的電阻率、導磁率、厚度、溫度以及與線圈的距離X有關。當平面線圈、被測體(渦流片)、激勵源已確定,並保持環境溫度不變,阻抗Z只與X距離有關。將阻抗變化經渦流變換器變換成電壓V輸出,則輸出電壓是距離X的單值函式。依據該原理可製成電渦流式感測器電子稱。

  3、金屬箔式應變片感測器工作原理:

  應變片應用於測試時,應變片要牢固地貼上在測試體表面,當測件受力發生形變,應變片的敏感柵隨同變形,其電阻值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透過測量電路,轉換成電訊號輸出顯示。

  實驗中,透過旋轉測微器可使雙平梁的自由端上、下移動,從而使應變片的受力情況不同,將應變片接於電橋中即可使雙平衡的位移轉換為電壓輸出。電橋的四個橋臂電阻R1、R2、R3、R4,電阻的相對變化率分別為△R1/R1、△R2/R2、△R3/R3、△R4/R4

  成正比。當E和電阻相對變化一定時,電橋輸出電壓及其電壓靈敏度與各橋臂阻值的大小無關。

  四、感測器特性測試

  (一)電容式感測器特性分析:

  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1)按圖接線,電容變換器和差放的增益均調至最大。

  (2)測微器帶動振動臺移動至系統輸出為零,此時動片位於兩靜片組之間。

  3 C

  電容變換器低 通差放 電壓表

  旋動測微器,每次0.5mm,記下位移X與電壓輸出U值,直至動片與靜片覆蓋面積最大為止。然後向相反方向做上述實驗,記下實驗資料。

  特性分析資料記錄分析如下:

  I第一次特性測試

  1、電容感測器特性曲線

  實驗所得資料如下:

  根據試驗段資料繪的電容式感測器的特性曲線如下:

  從特性曲線可以看出,電容式感測器的輸出電壓與位移之間幾乎是線性的,非線性誤差非常小,線性特性很好。

  2、感測器特性曲線擬合直線

  根據實驗所得資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對電容式感測器的特性曲線進行擬合:

  利用excel中的函式LINEST,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對已知資料進行最佳直線擬合,由此得到的擬合直線方程為:U=0.164327x-0.00273

  4

  篇十:感測器實訓報告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綜合訓練

  學院名稱: 電氣資訊工程學院

  專 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班 級: 13電氣2

  學 號:

  姓 名: 張航

  指導教師: 張紅琴、王九龍

  二〇xx年二月二十五日 至 三月四日

  前 言 ....................................................................................................................................................... 3

  第一章 應變式稱重系統的整體框圖 ................................................................................................... 5

  1.1電子秤系統框圖 ....................................................................................................................... 5

  1.2 基本要求 .................................................................................................................................. 5

  1.3 技術指標 .................................................................................................................................. 6

  第二章 應變式稱重系統的基本原理 ................................................................................................... 7

  2.1 應變片稱重的基本原理 .......................................................................................................... 7

  2.2 儀表放大器工作原理 .............................................................................................................. 8

  2.3整合運算放大器 ....................................................................................................................... 9

  第三章 硬體電路的設計 ..................................................................................................................... 10

  3.1 AD轉換電路 .......................................................................................................................... 10

  3.2 參考電路設計 ........................................................................................................................ 11

  3.3 數碼顯示電路 ........................................................................................................................ 11

  3.4 微控制器程式 ............................................................................................................................ 13

  第四章 模擬與設計 ............................................................................................................................. 18

  4.1 Multisim模擬 ......................................................................................................................... 18

  4.2 Protel模擬 .............................................................................................................................. 18

  第五章 安裝與除錯 ............................................................................................................................. 21

  5.1硬體安裝、除錯 ..................................................................................................................... 21

  5.2 軟體安裝、除錯 .................................................................................................................... 22

  5.3 系統除錯 ................................................................................................................................ 22

  第六章 功能測試及結果分析 ............................................................................................................. 25

  6.1 測試儀器 ................................................................................................................................. 25

  6.2 測試結果 ................................................................................................................................ 25

  第七章 感測器的綜合應用 ................................................................................................................. 27

  實驗1、輸送線-應變式力感測器稱重實驗 ............................................................................... 27

  實驗二、轉子試驗檯-軸心軌跡測量實驗 .................................................................................. 28

  實驗三 環形輸送線實驗 ............................................................................................................. 30

  第八章 總結與體會 ............................................................................................................................. 32

  附錄1 實驗報告 .................................................................................................................................. 33

  附錄2 計算公式 .................................................................................................................................. 34

  參考文獻 ............................................................................................................................................... 35

  前 言

  感測器是一種能夠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訊號的器件或裝置,其輸入訊號(被測量)往往是非電量,輸出訊號常常為易於處 理的電量,比如電壓或電流。

  感測器種類很多,分類標準不一樣,叫法也不一樣,常見的有電阻感測器、電感式感測器、電容式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壓電式感測器、霍爾感測器、熱電 偶感測器、光電感測器、數字式位置感測器等。在水電廠應用的感測器主要有電流感測器、電壓感測器、光電編碼器、壓力感測器、液位感測器、溫度感測器、流量 感測器等,主要用來檢測位置、直線位移、壓力、溫度、流量等。

  感測器應用的領域是非常多的,感測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資訊,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資訊,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訊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資訊輸出,以滿足資訊的傳輸、處理、儲存、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感測器雖然應用的領域非常多,但是主要的領域還是分為四個方向的,下面中國感測器交易網來具體介紹一下吧。

  感測器目前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主要是涉及到機械製造,醫療裝置上,汽車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等領域。

  在機械製造方面,工業領域應用的感測器,如工藝控制、工業機械以及傳統的;各種測量工藝變數如溫度、液位、壓力、流量等的;測量電子特性和物理量的,以及傳統的接近/定位感測器發展迅速。

  在醫療裝置方面,專用裝置主要包括醫療、環保、氣象等領域應用的專業電子裝置。目前醫療領域是感測器銷售量巨大、利潤可觀的新興市場。

  汽車電子產業方面,現代高階轎車的電子化控制系統水平的關鍵就在於採用壓力感測器的數量和水平,目前一輛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幾十到近百隻感測器,而要求感測器件向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在通訊方面,手機產量的大幅增長及手機新功能的不斷增加給感測器市場帶來機遇與挑戰,彩屏手機和攝像手機市場份額不斷上升增加了感測器在該領域的應用比例。此外,應用於集團電話和無繩電話的超聲波感測器、用於磁儲存介質的磁場感測器等都將出現強勢增長。

  以上幾個方面是感測器應用最多的,感測器也主要銷售在這些行業,但是隨

  著感測器的發展,很多行業也在積極開發利用感測器,比如一些消費行業,如鞋子上安裝跑步感測器,護腕上安裝脈搏感測器等。很多新型的感測器都在廣泛的被開放利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電子秤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機械秤是槓桿放大系統,系統中載重架上比較小的垂直偏移經過放大後在秤的刻度上形成很大的指標偏轉。然而載重架的偏移量通常很大,所以不允許機械秤安裝在工業過程的裝置中,相反,用於電子秤的稱重感測器的壓縮量通常可以忽略不計,可以安裝在工業過程裝置中。本系統是基於微控制器控制的電子秤,控制精度較高,實時性較強,同時採用LED顯示,既美觀又實用。

  本系統利用應變式稱重臺,將四片應變片採用全橋形式接入測量電路,經過運放OP07組成的儀表放大器放大,再由序列模數轉換晶片TLC549進行A/D轉換,轉換結果送入微控制器AT89C51,透過同向門7407驅動四位數碼管顯示。由稱重感測器來的電訊號經過放大和處理後,透過模/數轉換後在LED上顯示。儀表放大器的輸出需經採集卡採集,經過CSY9.0虛擬儀器軟體分析,得到較好的線性度和靈敏度後,才能再送入A/D晶片進行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