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遊,時常需要用到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海海北川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1

  我心中的美好家園是個美麗如畫的地方,那裡有一碧千里的遼闊草原,無垠的荒漠戈壁,奔流不息的江河,熠熠發光的湖泊,茂密的森林。

  。那就是我的家鄉青海。青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們的城市一天比一天繁榮,人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如今,我們青海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幾座低矮的土屋變成了一幢幢高樓大廈;塵土飛揚的小路變成了平坦寬敞的柏油馬路;平凡的小鎮成了聞名遐邇的古都!創衛工作開展以來,以前的青海變了,狹窄的道路變寬了,冷清得街道變熱鬧了,地上的垃圾消失了,汽車的尾氣變少了,不文明的習慣也不易而飛了,這真像生活在另一個全新的世界中。青海是一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大美之地。蘊藏著豐富的水電,鹽湖,石油,天然氣。

  青海自然景觀,地理地貌,民族文化等都具有原生態,多樣性的特點,到處呈現著一派雄渾磅礴的壯麗之美。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水裡的湟魚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青海湖的西面有一個鳥島,這裡有各式各樣的鳥,有走著的,飛著的,遊著的。

  這裡真是鳥兒的'天堂啊!青海歷史文化悠久,是“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的要地,是架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平臺。當年文成公主翻過日月山,越過青海湖,經玉樹抵達雪域聖城拉薩,建立了藏漢友誼,譜寫了民族團結的動人篇章。在歷史的長河中,塔爾寺,柳彎彩陶,喇家遺址,吐蕃古墓,北禪寺這些多見證了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交流,融合。展現了一幅幅青海文化進步的畫卷。藏羚羊是高原野生保護動物,有“青藏高原精靈”之稱。

  青海的美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希望到我的家鄉大美青海來遊玩,你會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我愛巍峨的崑崙山,我愛冰清玉潔的青藏高原!我愛湛藍的天空,我愛遼闊的草原!我愛淳樸的青海人民!我愛我的家鄉——大美青海!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2

  在那美麗的青海省,有一片舉世聞名的青海湖,那兒有我無限的遐想和無限的幻想。

  映入眼簾的是無邊無際、清澈見底的湖水,湖水是那麼的寧靜,她悄悄地,慢慢地從我身邊走過,可我卻沒有感覺到她在流動;湖水是那麼的綠,從山上眺望那湖水像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湖水是那麼的清清得能望見湖底的石頭。坐在船上,划動槳兒,只能聽見槳兒划動湖面的“譁——譁——”聲,當時間停止在那一秒鐘,我認真地,仔細地傾聽,才能聽到湖水靜靜地歌唱聲。

  向遠處眺望,水天之間,一片白茫茫的,天空霧濛濛的。遠處山脈連綿不斷。湖面上鴨子一搖一晃地稱讚這美景。

  湖邊的草原一望無垠,小草顯得生機勃勃的。她們努力地向上鑽,它們期盼著新生命的到來。它們談論著春天的新生活和冬天的趣事。當陽光照耀在草地上,草地映著天,天變綠了;映著霧,霧變綠了;映著風,風變綠了。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向遠處望去,有許多白色的、黑色的小點點。

  再往前走,是大片大片的花,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的……她們不像公園內開的花那麼嬌豔,它們不像枝頭引人注意的花那麼豔麗。它們是那麼的樸素、純潔,它們不畏嚴寒,酷暑。“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人們走上去拍照,留下美好的記憶和無限的遐想。

  青海海北川導遊詞3

  海北州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東南與西寧市的大通縣、海東地區的互助、湟中、湟源縣接壤;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縣毗連;南與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縣隔湖相望;東北與甘肅省的天祝、山丹、民樂、永昌、張掖、肅南等市、縣毗鄰。

  海北州古代為羌族居地。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羌人遷至祁連山下放牧。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縣三角城設定“西海郡”,轄海晏、剛察等地區。後因王莽篡政紛亂,郡邑廢棄。東漢永元十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縣三角城設定“西海郡”,轄海晏、剛察等地區。後因王莽篡政紛亂,郡邑廢棄。

  東漢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復置“西海郡”(以上見《西寧府新志》)。晉和十六國時(公元265—420年),設定西平郡,海北州屬西秦、北涼、南涼統治(見《甘肅通志稿》)。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擊敗吐谷渾伏允主力後,又設定“西海郡”,郡治多至伏俟城,海晏、剛察仍屬期管轄(見隋書)。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設定米川縣,轄門源地區。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徒吐谷渾諾曷缽於浩門水南。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徒蕃佔據青海,海北州屬其域(以上見《甘肅通志稿》)。元朝設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海北州歸其管轄。明洪武八年(公元1378年),設安定、阿瑞二衛。海北州在二衛轄境。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蒙古族和碩特部落固始汗自新疆入青海,統一了蒙古族分編為5部29旗。其中,海北地區有11旗,置於青海欽差大臣(駐西寧)管轄之下。同時,築起了大通(今門源縣城)、白塔(今大通縣城關鎮)、永安(門源縣城西北55公里處)3城,在今門源縣城設“大通衛”,轄永安營和白塔營,屬西寧府管轄。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遷衛於白塔。清乾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衛為縣治。1929年,青海建省後,劃達坂山以北設定門源縣,祁連地區和原屬西寧府的仙米、珠固劃歸門源縣。1939年,設祁連設治局。1943年,海晏建縣。剛察為教蘭理事轄區。

  自然資源

  海北州森林資源面積為34.27萬公頃,有兩大水系:外流水系──黃河水系,內陸水系──祁連山內陸水系和青海湖內陸水系。境內礦產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重金屬、非金屬及可燃性礦產和礦種達30多種。黑色金屬有鐵、錳、鉻;有色金屬有銅、鉛、鋅;貴重金屬有金、銀、鉑;非金屬礦化工原料有磷、重晶石、蛇紋岩、黃鐵礦;建築原料有石棉、石墨、石膏、滑石、石灰岩、粘土;冶金輔料有白雲岩、矽石等;可燃性礦主要是煤。

  氣候

  州位於東經98°05ˊ─102°41ˊ,北緯36°44ˊ─39°05ˊ。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時數在2440─3140小時。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雨熱同季,無絕對無霜期。

  旅遊資源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地方。遠在數千年前,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文化和建築物遺址。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和勞動人民辛勤發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經青海省人民政府先後公佈的有36處。其中,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西漢西海郡治龍夷城(今海晏縣三角城)遺址1處,於1988年1月13日公佈;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1處:門源縣北山鄉唐代金巴臺古城、浩門鎮東南宋代門源古城、克圖鄉巴哈村唐代崗龍溝石窟寺,克圖鄉克圖村宋代克圖古城,祁連縣峨堡鄉(峨祁公路18公里處)宋代古三角城、扎麻什鄉約文化夏塘臺遺址,海晏縣三角城西漢虎符石匱、托勒蒙古族鄉德州村卡約文化德州古墓地、甘子河鄉尕海村西漢尕海古城。

  剛察縣吉爾孟鄉西漢北向陽古城、吉爾孟鄉舍卜齊溝巖畫(製作年代待考)。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4處。其中,門源縣5處,祁連5處,海晏縣14處。此外,還有剛察縣哈爾蓋鄉哈爾蓋城(年代待考)、清代剛察大寺、清代剛察小寺、清代沙陀寺,門源縣明代邊牆等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