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泰山導遊詞(合集15篇)

泰山導遊詞

泰山導遊詞(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遊客、助人為樂的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泰山導遊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泰山導遊詞1

  大家好!我叫宋姿瑩,很高興今天帶大家遊覽泰山的奇異景觀。

  大家先從中天門開始出發吧,一會兒就到十八盤了。大家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就可以看見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樑”。大約在25億年前,有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後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於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後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雲步橋斷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了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接著就到南天門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並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裡領略到了登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大家覺得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於到了盡頭,這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牆綠瓦像是給泰山戴了一頂桂冠。由山門近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約一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外表是最普通不過的了,但是在這裡,它的旁邊有碑文,上面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託舉著它,使它高聳雲天。以至於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2

  在我帶大家瀏覽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希望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在遊玩時千萬不要破壞建築、不要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不要登高照相,不要獨自離開旅遊團。”現在我就帶大家到五嶽之首——泰山。說到泰山,大家可能會想到:重如泰這一奇觀山、穩如泰山之類的成語吧!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呀?好!現在我們就一同走入大山,去領略一下泰山的神韻,去征服泰山吧!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條古松圍繞鮮花相伴的石梯,我們可沿著它到岱宗坊,再往上走就是萬仙樓、王母池、紅門,這時,大家可以去簡單參觀一下。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了,你們看!這一條石路又陡又彎,這便是最難登的十八盤了,大家可不能打退堂鼓喲,大家跳戰的時刻到了!大家先往上看,比我們登的快的人就好像踩在我們的頭上,請再往下望,我們的腳是不是又像踩在別人的頭上呀?大家一起努力吧!看誰先登上山頂,誰就是今天的英雄。大家邊爬我邊跟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巍巍泰山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太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百年古木名木共三萬餘株,其中有前世唐槐、有500年前的望人松,五大夫松等。泰山的山峰、崖嶺共90處,池瀑布和山泉共有120處。南天門到了,我們已經置身於"仙界"之中了,現在,我們就去“月觀峰”吧!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天高氣爽的晚上,大家在山上還能一覽“黃河金帶”這一奇觀呢!夜,漸漸拉開它那神秘的帷幕,今天的旅遊就到這裡結束了,遺憾的是因為今天霧氣太大,所以大家無法領略泰山一絕——觀日出。有這樣一句話:“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所以,日出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希望大家下次再泰山,一飽日出的美景。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3

  大家好!我叫張瑞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登上美麗的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也是泰安人。好啦!迴歸正題,泰安市之所以叫泰安市有這一番寓意—預示著“國泰民安”。泰山為五嶽之首,主峰天柱峰海拔米景區內自然和人文景觀豐富,山勢磅礴,植物茂盛,古蹟眾多。孔子,司馬遷,李白,杜甫等人蹬此山也留下眾多美文詩句。

  好啦!我們的目的地泰山已到,請大家有序下車不要擁擠,下車的遊客請聽我的指揮。好,人都到齊了,請大家跟我走。大家現在看到的石坊叫岱宗坊。他使用灰白色花崗岩築成的,上面雕刻著飛簷走獸,顯得大氣,莊重,樸素。

  請各位繼續跟我往前走,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塊石碑那麼這裡就是孔子登林處了。孔子在登泰山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叫“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大家可以盡情的拍照,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攀爬。

  現在我們到了著名景點經石峪。大家可以看到山谷裡的天然花崗石上課滿了蒼勁的大字,每個足有一平方米。在花崗石上刻的是《金剛經》,據說原先有一萬多字,現在僅有不到八百餘字。

  那麼我們已經基本上快要走了一半了,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面的幾個景點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接下來的家可以遊覽的景點有中天門,十八盤有成“天梯”,還有山頂上的天街商業街等等。大家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盡情遊覽,大家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貴重物品,一個半小時後在天街集合。好了希望泰山可以給大家一個美好的印象,解散!

泰山導遊詞4

  各為遊客大家好,我叫馬秋雨,大家可以叫我馬導。今天,就由我來帶著大家走進這美麗的泰山,希望大家要保護這裡的一草一木,不要破壞這美麗的景色呀!現在,我們出發吧。

  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泰山。泰山的主峰是玉皇頂,高1524米,山峰挺拔峻秀,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山上有南天門、鬥母宮、經百峪、黑龍潭、日觀峰等古蹟。泰山已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一個由斷層上升而形成的斷塊山。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許多山峰都被侵蝕化為平地,而由堅硬的花崗岩、片麻岩組成的泰山,卻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現在人們經常要用“穩如泰山”來形容基礎的穩固、不可動搖。

  遊客們,現在我們是在泰山的“十八盤”這一段。“十八盤”是登泰山最艱苦的一段行程了,請大家要注意安全。“十八盤”自對松山至南天門,約千米。盤道兩旁,山峰聳入雲霄,如壁直立;東為飛龍巖,西為翔鳳嶺,南天門之下就是摩天雲梯,雲梯中間有一石坊,叫“昇仙坊”。摩天雲梯高掛天門,矗立於懸崖之間,化天險為通圖,使遊人得以攀登而上,直達天門。

  現在,我們又來到了南天門。南天門俗稱“三天門”,元代道教張志純首創此門。碧霞祠是岱頂上最大的建築群。碧霞元君上廟為宋大中祥符年間修建,正殿內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銅像,右為送生娘娘,左為眼光奶奶。大殿前有明代銅碑兩座,祠內有銅鑄千金鼎和萬歲樓,南神門上有歌舞樓,整個建築佈局周密,結構嚴謹,玲瓏精巧,金碧輝煌,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勝似天上宮闕。

  各位遊客,我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記住這雄偉壯麗的泰山,如果大家對我的服務有不滿意的地方,請提出保貴的意見,希望有機會再為各位服務!

泰山導遊詞5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王海心,很榮幸和大家一起遊覽泰山。

  泰山是五嶽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

  現在我們來到了泰山岱廟,岱廟圍牆周長1300米,有八座門。我們接著向上爬,這裡就是有名的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路中最為艱難的路程了。十八盤共有1600餘級階梯,遠遠望去好像天門雲梯。大家看看古人的古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雲梯";大家再看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接著我們來到了南天門,我們已經在天界之中了,雖然我們沒有成仙,但我們領會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了。我們往東走出南天門就來到了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麼富有詩意的地方啊!看,這裡有賣飾品的,有賣小吃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地是玉皇頂,上玉皇頂可以看日出,這也是泰山的重要標誌。岱山觀日是遊人所向往。

  朋友們,今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來泰山遊玩。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6

  山東泰安的泰山是我國有名的文化遺產。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很榮幸做你們今天泰山遊的導遊,你們叫我鄭導遊就可以了。

  好了,這就是泰山了。泰山是我國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是中國最美的,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從紅門上去,走不遠就來到了條紋西,這個景色可以分成三個玩法:1、當你不高興時就可以看到這裡的溪水;2、你若高興,就可以爬上西亭,在上面玩樂,休息一會兒;3、要是在酷夏,你可以嚐嚐這個泉水,純正的地下泉,喝一口包你滿意、清涼。

  再向前走走,走過仙人橋、三潭飛瀑、望人松林、千孔廟和一線天就來到了山東第一大高瀑:龍潭飛瀑。龍潭飛瀑總高1027米。遠望,如飛龍般衝向下方的虎潭中;走近了(離瀑布二十多米)就有許多水珠打到你身上,可以洗一個浴了。有些靠山的人民一大清早就來這裡近離八米多來蹲馬步強身壯骨,水如億萬個小針一般射下來。

  最美麗的地方就是泰山最高處的日觀峰。這裡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雲海,還有泰山全峰以及對面的最大金雞叫天都。聽說在這裡看到日出的人會走運,看到日落會長壽。這些雲海浩浩蕩蕩如天際,會感覺此時你彷彿在這仙境之中享受這天倫之樂。再聽聽周圍的叮咚泉吧!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你能聽見花兒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和在荷葉上正在滾動的露珠聲,這時你微閉雙眼,就能陶醉在這天籟之音中。

  ……

  “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風光,講也講不完,遊也遊不盡,但希望您有機會還是再來泰山細細遊賞!

  很高興做你們這次泰山導遊,再見了!

泰山導遊詞7

  旅客們大家好!

  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山峰上是無數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縫裡還長出了幾棵小樹,遠遠望去,滿山蒼翠。泰山上最高的山峰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寬的延綿上百公里,窄的也有幾百米。山頂上雲霧籠罩,看上去若隱若現。山上名貴藥材非常多,有靈芝、黃蓮、人參等等。山上有古建築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20xx多處。

  很快,我們的車就到了泰山底下,又在盤曲的山路上行駛了10分鐘,就到達了“泰山索道”。我們下了車,坐上了索道。一路上,我們看到了滿山遍野的樹木和鮮花,有紅的、黃的、藍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豔。纜車底下,一道瀑布從山上流到下面的小潭裡,小潭裡的水不深,清澈見底,還可以看見潭底有一層細沙呢!

  下了纜車,就是“南天門”走近一看,這個“南天門”像是北京宮殿的門,氣勢磅礴。最上面鑲著三個金色的大字:南天門,左右是一副藍底金色的對聯。南天門下面的石階是十八盆,是登山路上最險的一段。從下往上看,像是一條陡直的“天梯”。

  看完十八盆,我們穿過南天門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塊刻著“泰山”兩字的巨石前。在那裡可以感覺到雲霧撲面而來,四周的景氣影影綽綽,有如人間仙鏡一般,使人流連忘返。

  我們接著往前走,就到達了鐘樓。鐘樓裡有個巨大無比的鐘,據說一位富人在泰山許願,願望成真了。所以他在這兒修了一座鐘樓。今年新年的鐘聲就是在這兒敲響的。

  出了鐘樓,我們向著玉皇頂出發。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兩塊高大的石碑前。這兩塊石碑各高十幾米,寬幾米。一塊寫著許多著名人物為泰山的題詞。另一塊記錄了歷代皇帝的豐功偉績,題目叫做“天地同攸”。

  再往前走就是玉皇頂了,玉皇頂上有個玉皇廟,廟前是那塊刻著“五嶽獨尊”的石頭,字是紅色的,深刻有力,給人一種豪邁的感覺。

  游完玉皇廟,我們按照原路返回,乘纜車下山了。

  今日遊玩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8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遊——張紫薇,也可以稱呼我為張導。今天我們要去我國的"五嶽"之首,又稱東嶽,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泰山位於東省中部,屬於泰安市管轄。

  泰山又名大山、岱山、岱嶽、岱宗、泰嶽,古稱東嶽。泰山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海拔1545米。享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數千年來,先後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讚歎,杜甫則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成為全球第一個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

  這裡的景色說也說不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親自一遊,才能領會泰山的美!現在大家自由欣賞吧!切記不要亂扔垃圾,注意安全,我們一會兒在這兒集合 。

泰山導遊詞9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我登過建寧“秀起東南第一巔”的金鐃山,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回山東老家探望奶奶,順便登了我早已嚮往的五嶽之尊的泰山。

  這天一早,我們從奶奶家出發,乘上了從泰安去泰山的公交車。一路疾駛,快到泰山腳下,車上忽然有人驚叫起來:“快看,前面就是泰山!”我連忙撲向車窗,啊,我看到朦朦朧朧一座大山,屹立在齊魯大地之上,那就是五嶽獨尊的泰山!

  車行至泰山半山腰,我們下了汽車,乘上了通往泰山頂的電纜車,電纜車在雲霧繚繞的山谷中緩緩前行。一路上,看腳下,是陡峭的萬丈深淵,頭頂,是一座座玲瓏的奇峰聳立,有的像雕鏤精美的香爐,有的像層層疊疊的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說不盡的千姿百態,奇瑰豔麗,使人疑心那些風景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製作的盆景。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泰山頂,我們下了電纜車,一抬頭,看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有八個石刻塗紅大字:五嶽獨尊,昂頭天處。

  站在泰山頂,雲海漫湧,好不壯麗啊,近看,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散,一個個景象又慢慢展現出來。遠看,太陽在雲海裡浮動,像少女臉上的一朵紅暈,但見它漸漸地把雲海染紅,這時一朵朵雲又像一隻只彩色蝴蝶,繞著山巒翩翩起舞。

泰山導遊詞10

  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泰山導遊小童,你們可以叫我小童,是友好的稱呼;或者叫我童導遊,是尊敬的稱呼;當然,也可以大膽的稱呼,就是直呼其名啦,童秋實。呵呵,因為名字取來就是讓人叫的啊!

  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是中國最美的,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明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

  泰山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先後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所以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讚歎,杜甫剛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

  大家現在對泰山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自由活動十分鐘,我今天先服務在到這裡,再見!

泰山導遊詞11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後,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裡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裡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築構思既出於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後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於它自身的特徵。首先,它的圍牆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牆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牆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雲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迴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築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築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迴廊把一座重簷廡殿的大建築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築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迴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於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閒適,因此天貺殿並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後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後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後”,於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後”。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佈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遊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後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後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裡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大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後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於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後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雲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裡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雲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並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裡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大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在這裡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大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中北有一坊,匾額上題有“望吳聖蹟”,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大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並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澱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 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離國的遊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築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範,人舞到這裡來進香並不感其小而覺其高大,神聖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築群中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佈,洋洋大觀,人稱“大觀峰”。大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於到了盡頭,這裡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牆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裡,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於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託舉著它,使它高聳雲天,以至玉皇廟中的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導遊xxx。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到五嶽之一的泰山旅遊觀光。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為我國五嶽之東嶽。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你們看,這是岱廟主殿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岱廟真是一個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的綜合博物館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傳說古人爬山時,很難看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成了今天的觀日點。現在人們只要站在觀日點上,就可看見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個影,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一起下山。

  遊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如果您還沒有盡興,那就帶著您的親朋好友再次來泰山旅遊觀光。小x在泰山隨時恭候您的光臨!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5

  各位先生、女士、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xxx,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首先對大家能來泰山旅遊、觀光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希望大家在泰山遊玩期間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同時,也希望泰山的瀏覽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在我帶大家瀏覽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希望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在遊玩時千萬不要破壞建築、不要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不要登高照相,不要獨自離開旅遊團。”現在我就帶大家到五嶽之首——泰山。說到泰山,大家可能會想到:重如泰這一奇觀山、穩如泰山之類的成語吧!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呀?好!現在我們就一同走入大山,去領略一下泰山的神韻,去征服泰山吧!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條古松圍繞鮮花相伴的石梯,我們可沿著它到岱宗坊,再往上走就是萬仙樓、王母池、紅門,這時,大家可以去簡單參觀一下.....。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了,你們看!這一條石路又陡又彎,這便是最難登的十八盤了,大家可不能打退堂鼓喲,大家跳戰的時刻到了!大家先往上看,比我們登的快的人就好像踩在我們的頭上,請再往下望,我們的腳是不是又像踩在別人的頭上呀?大家一起努力吧!看誰先登上山頂,誰就是今天的英雄。大家邊爬我邊跟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巍巍泰山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太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百年古木名木共三萬餘株,其中有前世唐槐、有 5XX年前的望人松,五大夫松等.泰山的山峰、崖嶺共90處,池瀑布和山泉共有120處。南天門到了,我們已經置身於"仙界"之中了,現在,我們就去“月觀峰”吧!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天高氣爽的晚上,大家在山上還能一覽“黃河金帶”這一奇觀呢!夜,漸漸拉開它那神秘的帷幕,今天的旅遊就到這裡結束了,遺憾的是因為今天霧氣太大,所以大家無法領略泰山一絕——觀日出。有這樣一句話:“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所以,日出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希望大家下次再泰山,一飽日出的美景。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1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導遊張XX。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到五嶽之一的泰山旅遊觀光。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為我國五嶽之東嶽。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你們看,這是岱廟主殿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岱廟真是一個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的綜合博物館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傳說古人爬山時,很難看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成了今天的觀日點。現在人們只要站在觀日點上,就可看見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個影,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一起下山。

  遊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如果您還沒有盡興,那就帶著您的親朋好友再次來泰山旅遊觀光。小張在泰山隨時恭候您的光臨!謝謝大家!

  泰山導遊詞二: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佔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麼成為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五嶽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斜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亙100餘公里,盤臥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冶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絡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嶽,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物件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謝謝!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于山後,以後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佈道,建觀築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建立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髮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遊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遊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餘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鉅製。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泰山導遊詞13

  大家好,歡迎各位不遠千里來到泰山旅遊,希望你們在這裡能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首先,我先給大家對泰山做一個介紹,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我國五嶽之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象徵,是東方文化世界的縮影。泰山自古以來就被看作是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的象徵。在古代,先後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因此泰山就被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座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就連孔子和杜甫都先後登過泰山,留下了一些千古絕句。

  下面,我要帶大家一起遊覽這座神山。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紅門,這裡是步行上山的起點,從這裡到南天門有666級臺階。這個數字非常吉利,意思是預祝登山的朋友一切順利。這條路大約有十公里,所用時間大約四個小時。請大家抬頭看,這座石坊是一天門,泰山有三座門,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一”是萬物的起點,跨過這道門就跨進了天界的大門。前面這座四柱三間門式牌坊上刻著“孔子登臨處”,是為了紀念孔子登泰山走到此處發出了“苟政猛於虎”的感慨而建立的。在這山上的路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字謎,就是“二蟲”很多人不理解這是啥字?其實這兩個字是“風月無邊”的意思,即把繁體字“風、月“二字拆去邊框,描寫周圍的景色湛藍而深秀。

  我們走了兩個小時的路了,馬上就要到中天門了。空中行駛的客運電纜索道,下起中天門,上至南天門,全長20xx米,落差602米。從中天門出發,經雲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後就到了十八盤。十八盤分為三個十八盤,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共有1633節臺階,而這三個十八盤不到一公里,垂直的高度卻有400多米。

  現在我們爬過了陡峭的十八盤,終於到了南天門。這裡海拔1460米,進了南天門,就步入了天庭了。這條路被稱為天街,就是人間天山,又是天上人間。碧霞元君就在碧霞祠內,出了碧霞祠往北,就能看到“五嶽獨尊”這個泰山的標誌,再往北看就是泰山極頂玉皇頂了,這裡海拔1545米,這裡自古登封臺,證實了歷代皇帝都在這兒設壇祭天。

  朋友們,泰山的景色是不是很美呢?希望下次您帶著親朋好友再次光臨泰山。

泰山導遊詞14

  觀賞此景須進漢柏院,登上漢柏亭。1959年在己圯的炳靈殿舊址建立了一亭,亭高聳於三層石砌臺基上,上層是須彌座式,四周浮雕飛禽走獸及梅,蘭,竹,菊等紋飾,亭三間,廊式捲棚歇山頂,現簷下懸陳叔亮題“漢柏亭”匾,柱掛魏傳統題唐詩句抱柱聯“萬壑千巖凌霄漢,登高壯觀天地間”。該亭初建時,收集了原鑲在唐槐院環詠亭(原環詠亭已圮)上除遺失者外的石刻,移鑲到該亭臺壁上,另外還補鑲了不少歷史價值很高的石刻。因此有人又承繼稱它為“環詠亭”。後因亭內陳列漢代衡方、張遷兩塊珍貴漢碑,又得名“漢碑亭”。“”初更換為刻有毛主席詩詞的漢白玉碑,南北兩面分刻毛主席草書詞《滿江紅》和《六盤山》。遂改為今名“漢柏亭”。今已無碑。

  登亭西北望,遠眺泰山雄姿,近看岱廟內古樹蔥茂,綠蔭的樹冠上,虯枝古杈突兀向北,姿態千奇百怪,自然成趣,如百鳥或展翅欲飛,或亭立觀望,或嬉耍取樂,或打鬥爭食,均朝向泰山,故名“百鳥朝嶽”。

  還有一說就是位於漢柏院外宋宣和碑之北的柏樹“昂首天外”就叫“百鳥朝嶽”,登亭西望就是此樹之景。人們看景感受不同,因此另有兩名,一是看到的是“二鷹朝嶽”,二是看到的是“群鷹爭食”,究竟像什麼,遊人自己看吧。

泰山導遊詞15

  吃完早餐,正興致勃勃地準備出發,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大雨!雨停之後,導遊叔叔告訴我們:“因為天氣突變,所以登山的纜車停運了,大家有沒有興趣步行登泰山呢?”同行的叔叔阿姨們七嘴八舌地開始商量起來:“我們不遠千里,來都來到泰山腳下了,當然要登上去嘍!”爸爸媽媽徵求我的意見:“想不想試一試?”我心裡有點害怕,泰山有多高啊?但想起去年我就能自己步行登上黃山了,就對爸爸媽媽說:“我也要去試試!”

  旅遊大巴把我們這一群準備步行登山的勇敢者帶到纜車站,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由於下雨天涼,媽媽給我們三人各買了一件雨衣,又給我買了一件防寒服,全副武裝之後,我們的雨中登泰山開始了!

  我們沿著纜車站邊上的石階往上爬,泰山的石階很陡,因為下雨還有點兒滑,媽媽緊緊地牽著我,很細心的看著腳下的路。爬了不一會兒,我的腿就酸得受不了啦!不停的叫著要停下來休息。媽媽對我說:“現在不能停下來,因為登山的人很少,我們要是停下來就會和大家走散,很危險的!”爸爸說:“做什麼事情都要一鼓作氣,現在一旦停下來,就不想再往上爬了!”正在這時,我的同班同學夏稚超和他的爸爸氣喘噓噓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夏伯伯對我說:“加油啊!”爸爸說:“丫頭最勇敢了!來,爸爸帶你爬,我們和他們比一比,看看誰先到達‘玉皇頂’!”我聽了,心裡頓時充滿了自信,腿也不覺得酸了!我在心裡說:“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登上泰山之巔的玉皇頂!”

  濛濛的細雨還在不停地下,山路上飄起了濃濃的霧氣,幾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了!山風吹來,雲霧繚繞,我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山路也不是很陡了,媽媽一邊走一邊告訴我很多關於泰山的知識:“泰山是位於中國東邊最高的山,有著‘五嶽之尊’的稱號。因為它最高,又能最先迎來日出,所以歷史上的秦始皇、武則天、唐明皇都曾經率領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大隊人馬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從中原的京城趕來,登上泰山之巔的‘玉皇頂’,進行‘封禪’的儀式。也就是皇帝站在離太陽最近的山巔,虔誠地向上蒼祈求富國安邦,國泰民安!所以,千百年來,泰山在人們心中有著神聖無比的形象!”

  經過幾個小時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終於到達泰山之巔的“玉皇頂”了!站在那塊刻著“天下第一山”的大石頭前,望著遠處茫茫雲海,我的心情無比激動!真想大喊一聲:“泰山,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