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傣族竹樓導遊詞

傣族竹樓導遊詞

傣族竹樓導遊詞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是我們引導遊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傣族竹樓導遊詞,歡迎大家分享。

傣族竹樓導遊詞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雲南民族村觀光遊覽。今天,各位來到雲南,很難走遍雲南的村村寨寨,所以,遊覽雲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時間內看到雲南民族風情的縮影。

  雲南民族村,位於距市區8千米處的滇池之濱,佔地1340畝,與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雲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築,集民族風情,音樂舞蹈,宗教文化為一體,容峻山秀水,玲瓏景緻為一園。自1992年2月18開村以來,雲南民族村已建成開放了傣,白,納西,佤等13個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個景點都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戀忘返。

  各位朋友,一進大門我們看到的這個景緻叫“白象迎賓”。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徵,白象迎賓,就是給大家一個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遠處那一座被碧水綠樹包圍著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徵,讓我們先到傣家寨遊覽。人們習慣上把居住在水邊的傣族稱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稱為旱傣,又根據服飾把元江河谷地區的傣族稱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則以最具特色的水傣為主。 大家聽,傣家小卜哨,小卜冒們為大家奏起了迎賓曲。

  走進寨門,請大家沿著這條紅色小路參觀傣族村。右邊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還信仰原始宗教。在這尊佛像的背後的一幢小型竹樓裡,供奉著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點。

  請大家往左邊看,這便是傣家的竹樓。竹樓的形式為幹欄式建築。幹欄式建築常見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其特點是涼爽防潮。請大家隨我上樓參觀。樓上右邊是臥室,中間是客廳,廳外有涼臺。傣族認為自己的靈魂和家神都在臥室裡,外人來了會打擾家神,攝走靈魂。所以傣家的臥室外人是不能進入的。竹樓的客廳內建有火塘,內有三腳架。在雲南的少數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佔有很崇高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樓往前走,一路上經過工藝樓,風情樓,風味樓。

  現在,在我們左邊的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樓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

  進入佛殿內,大家可能發覺她與我們常見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釋迦莫逆神化,而且認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莊嚴,且數量多。而小乘佛教僅將其奉為始祖。因此其佛像與現實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沒有那麼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盡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張除出家的僧尼外,還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這點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須出家,所以,雲南傣族地區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廟裡當一段時間的和尚,學習宗教和文化知識。

  出了佛寺,我們看到路邊的這座別緻的小塔廈,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對水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在他們的心目中,水是十分聖潔的,因而對水井也就特別愛護。中國人民郵政曾發行過一套題“傣家建築”的郵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水井對面是鍾亭和潑水亭,這些建築都與傣族的一個十分有名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有關。

  潑水節是傣族家最隆重的節日,她是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在傣歷六月中旬,身著盛裝的傣族姑娘們在歡樂的象腳鼓與芒鑼聲中,跳著柔媚的孔雀舞。其間,伴著婉轉的歌聲,水也將悄然灑落在你的衣服上。

  你可不要躲開哦,這是傣家的吉祥水,溼透全身才能幸福終身,50年代,周總理就曾不遠萬里來到版納參加傣族的潑水節,可見國家偉人對少數民族的關心。這一事件,在題為“周恩來誕生100週年”的紀念郵票上也得到了具體反映。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先前已經看到的白塔。 繞過白塔,經過一道木板橋,我們就出了傣族村。 不知不覺中,整個民族村目前已經建成的12個村寨已經參觀完畢了。今天的參觀,使我們飽覽了一次雲南民族文化大展示。在短暫的時間裡,我們接觸了眾多的雲南少數民族。既大致瞭解了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又從中窺見了我們祖先在歷史發展程序中的足跡。 雲南民族村計劃建造26個村寨,等新的村寨建起來時,歡迎您再來。

傣族竹樓導遊詞2

  大家好!我叫劉倩彤。今天我們來戴竹樓玩。

  當你踏上傣族人居住的土地,你就進入了綠色世界。遠遠望去,是一叢叢綠色的鳳尾竹和覆蓋全球的油棕林。聽著,不時有雞犬聲從竹林深處傳來,所有的竹樓都隱藏在茂密的綠色竹林中。!!

  我們首先來到傣族居住的地方——傣族有200到300戶人家,120個村莊,都是由獨特的竹建築組成的。所謂竹樓,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房子,是傣族的傳統建築形式。~~

  因為傣族的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據說竹樓有利於防止酷熱和潮溼,所以傣族人還是保持“竹樓多,傍水而居”的習慣喲!

  你看,每一棟竹樓都被竹籬圍著。柵欄裡有許多植物和品種。請慢慢享用。可謂“樹滿村,花滿園。加油!竹樓下面有一大片寬敞的空地,是留給院子的。

  每棟房子都是方形的,兩層樓高,樓上住著人,樓下是動物住的木棚。

  別看竹樓。很簡單。上面刻了很多圖案。仔細看,味道不錯。

  很好!我們現在要去戴家做客。要注意幾點。我們將在大廳觀看並拍照。記住不要去他們的臥室!很不禮貌。人家不想被人看見吧?

  戴竹樓結構簡單,但寬敞、別緻、美觀。室內通風也不錯。坐下,微風徐徐吹來,花果芬芳。建造竹樓也是傣族的一個特色。一般先打基礎,再需要8根中間柱。選列很隆重。當他們被運送到寨子時,每個人都會向他們打招呼,潑水。

  他們一直有個習俗:一家蓋房子,全村人幫忙,竹樓蓋好了,大家捧著。豎起竹樓”的儀式,此時像一個節日,請一個“贊哈”唱歌據說是安全和吉祥的。

  我們以唱歌結束了旅行。

傣族竹樓導遊詞3

  大家好,我是導遊xxx,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傣族竹樓。這是傣族人居住的地方。也算得上是比較有名的建築吧。

  這個竹樓的構造非常的好,首先呢它是雙層結構,第一層是用來關家禽的。第二層是用來居住的,傣族人非常友好,你可以參觀他們的居住的地方。但是有一點你需要注意,你不能擅自參觀傣族人的居住臥室。因為這是地方的習俗,外人擅自參觀臥室,是代表著不吉利。只有不是外人,或者這家主人同意你參觀,你才能去參觀他們的臥室。其次,這個竹樓外面圍了一圈的竹籬笆。除去蓋房子的地方,剩下的就是用來種植花草樹木的。在閒暇的時候你可以去打理一下花園,摘一些果子。

  其次這個竹樓的優點非常的多。第一是空氣會很清新,首先是因為房子本來就是用竹子建的。竹子是所有植物中淨化空氣最好的一種植物。然後呢院子裡也有很多的植物。第二是因為竹樓是依水而建的。在這裡獲得水源是食物也非常的方便。第三水的溼氣透過竹子的淨化,在竹樓裡會非常的涼爽,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過,他曾經旅遊的時候在這裡住過一次。然後非常的舒適,比開空調好多了。在竹樓裡,呆一會,就會忘記這裡是亞熱地帶,屬於非常炎熱的地方。特別是在早上的時候,你所看到的風景美不勝收。會令你久久不願意離開。

  然後關於竹樓有一個習俗,那就是一家人建竹樓全村人幫忙。建好竹樓後,會有一個儀式。非常的隆重。和我們所過的春節不相上下。傣族人還要請贊哈來演唱。

  這就是關於傣家竹樓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