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西遞宏村導遊詞

西遞宏村導遊詞

西遞宏村導遊詞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遞宏村導遊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遞宏村導遊詞1

  歡迎大家來到宏村遊玩,我叫錢皓宇,大家可以叫我小錢,或者可以叫我錢導,我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宏村的歷史,宏村古稱弘村,位於黃山西南麓,具黃山市黑多縣縣域十公里。宏村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年—1162年)距今有900年的歷史。

  請大家跟我往前走,進了宏村,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兩棵具代表性的古樹,一棵叫白果樹,另一棵叫紅楊樹,兩棵樹組成了一對“牛角”,讓整個村子充滿虎虎生氣。

  翻過一座橋,我們來到全村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餘幢,其中最有名的是志道堂,它的“三雕”技術十分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明間故宮”。請大家繼續跟我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湖書院,又稱“依湖書院”。它是所縣傳統微派建築風格的古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望湖樓、袛園六部分組成。

  我們的遊覽結束了,希望這美好的回憶能成為您永恆的回憶,希望您再次到宏村遊玩。

西遞宏村導遊詞2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宏村旅遊。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在你們的這段旅遊期間,我將擔任你們的導遊講解員。我很榮幸能為你們服務。如果在旅途中,有任何事情是我可以幫上忙的,請大家立即告訴我,我將竭盡所能為大家解決。

  現在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宏村的概況吧。

  宏村位於黟縣城北約10公里處,它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即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距今已有了800多年的歷史,它和西遞一樣也是一處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以汪姓居民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建村時,村民請了風水先生,仔細勘察了地形,設計出了牛角、牛頭、牛肚、牛胃、牛腸、牛腿,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牛型村落。被稱作牛腸的水渠9曲18彎,穿村而過,貫通了被稱作牛肚的南塘,常年潺潺不息。另外在水渠的兩側還放置了許多的踏腳石,讓村民在取水、洗衣、洗菜等生活方面都非常的方便。宏村佔地約20公頃,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了明清古宅第137座和古祠堂1座即樂敘堂。村內月沼中鴨鵝嬉戲、村外南湖畔風送荷香,真乃名副其實的畫中鄉村。

  各位團友,宏村就暫時先介紹的這裡,下面的時間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村內參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所來到的位置就是宏村的承志堂,它享有“民間故宮”的美譽,是清代大鹽商汪定貴的故居,它始建於清朝咸豐5年也就是公元1855年,它是一處佔地約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磚木式結構建築。整個建築共有136根柱子、9個天井、60個房間,分為正廳、副廳、書房、吞雲閣、排雲軒、保鏢室和僕役室等,承志堂的最特別之處就是它的木雕工藝,整個建築的木雕工程是由20位木雕師傅花了4年的時間才完成,可見當時工期之長。據說汪定貴修建這座宅第時共花去白銀60萬兩,在清代末年1兩白銀的購買能力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人民幣大概是200元,大家可以算一算60萬兩白銀如果放在現在是多少錢內?答案是1億2千萬元!

  各位團友承志堂的介紹,就暫時先介紹到這裡,下面的時間請大家自由參觀,40分鐘以後我們將在村邊南湖畫橋的南端集合,結束我們今天的行程。

  各位團友,不知不覺3個小時就過去了,我們今天的行程也即將結束,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其他的景點就不在一一介紹了,也算給大家留下一點點牽掛吧,在此惜別之際,小X祝大家回程一路平安,並期待你在閒暇的時候再遊西遞和宏村。謝謝,講解完畢。

西遞宏村導遊詞3

  接著我們到以前人住的房子裡去看,請大家跟緊隊伍,不要走散。全村現完好儲存明清民居140餘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民間故宮”。宏村的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築組群比較完整。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接著我們到一戶人家的房子裡去看一看。樓上是住女人的,以前的女人不能隨隨便便地進進出出,所以牆上只有兩個大洞,結婚的時候男的看不到女的,但是女的可以看到男的,所以女人自然佔了一點小便宜了。

  現在請你們往我指的方向看,你看在這麼小的門廊上,竟然有古代人民精心雕刻的101個小人,他們精湛的藝術,雕刻出來的小人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至今好完好無損。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

  好了,我們游完了中國最美麗的山莊:宏村。你們說是不是名不虛傳啊?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一個小時後在車上集合,再見!

  宏村有良多名勝奇蹟,我講也講不盡。請各位自行遊賞,一小時後匯合。

  下面我們給大師先容一下宏村馳名的藝術“三雕”――木雕、石雕和磚雕。這裡每一個村夷易近都是砥礪下腳,雕出去的工藝品也很粗好。工藝品上刻著粗好的繪,有人物、山川、花草…而且五花八門,數千塊刻品裡險些出有不同的。

西遞宏村導遊詞4

  西遞宏村,悠悠古鎮,處處詩情畫意。去年三月,我們一家趁著春季的黃金旅遊時間來到了典雅亮麗的安徽名鎮西遞宏村。

  淡淡的霞光倒映在水面,把清清的河水染成了紅,黃,橘黃……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綵帶靜靜地圍繞著小鎮。河面上的一座石拱橋坐落在小鎮的中心。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小橋下停留著許多小船,那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腦袋,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娃娃。瞧!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劃破美麗的”絲綢”。像玩捉迷藏的孩子似的從半月形的橋洞裡悄悄地鑽出來,又從河上輕輕飄過。

  走過石板小路,清風柔和地拂過臉龐,閉上眼,如同在夢裡一般。走進了”小橋流水人家”,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繞著小鎮。河邊楊柳婀娜多姿,垂入水中;河裡的一隻只木船上的阿婆唱著質樸的歌兒。小木船枕著河的夢永遠是清涼的,輕盈的。船很輕不,是小河很美。

  鴨兒幽閒自得,換了一個角度,一個景色。這讓人想起了小橋流水這首歌:小橋流水,浸滿我的歌兒……

  在石板小路旁是一個個小店,小店不賣什麼別的,賣水墨畫,金銀首飾,小鎮的刺繡……小姐,姑娘們滿心歡喜的在店裡挑選著一件件古色古香的商品。小吃店裡生意也很好,糕點,雞鴨,令人垂涎欲滴。筆墨店裡,高手們唰唰唰幾筆,西遞宏村特有的景緻就展現在人們面前。

  欣賞著這丹青妙筆,誰能不讚嘆呢。

西遞宏村導遊詞5

  各位團友,咱們繼續往前進,現在我們就站在了敬愛堂的門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議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為30米的磚木結構建築,大家看一下,它下廳兩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與上廳兩根直徑近2尺的銀杏木柱相望對稱,承託著規整的樑架,多麼雄偉壯觀!大家看到後廳的這個碩大的“孝”字嗎?這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寫的,咱們在仔細看一下這個“壽”字,是不是隱約能看到一個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長輩的俊俏後生,而他的後腦卻像一個尖嘴猴頭,這寓意:孝順者為人,不孝者為畜,這充分體現了敬老尊老的中華美德。

  我們現在走進的就是篤敬堂了,這裡是大家胡積堂的一處居所,一進廳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遺像,畫的就是胡積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維都會覺得年老色衰者為大夫人,如果這樣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告訴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紅顏薄命年紀輕輕就離世,所以容顏仍然俊美,因此,根據她們的排列順序來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然後咱們再來看一下胡積堂的服飾,他頭戴藍寶石花翎,身著補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員了,怎麼看出來的呢?這要涉及到我國古代官銜著裝及飾物的知識了,在古代,紅寶石為一品、紅珊瑚為二品、藍寶石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圖案,武官佩戴野獸圖案,細看一下,胡積堂衣服上飾有家禽圖案,因此我們說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篤敬堂最具特色的當數這兩側的楹聯了“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聯文將營商和讀書相提並論,表達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願望。

  好了,遊客朋友們,我們又參觀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鴛鴦堂等景點,西遞之遊也就結束了,待會兒集合乘車用過午飯後,我們將前往宏村,同樣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宏村又被稱為牛形村,牛頭、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麼樣的呢?《臥虎藏龍》拍攝的蜻蜓點水之地又在哪裡?下午就讓我們去一探究竟吧!

西遞宏村導遊詞6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黟縣的西遞參觀、遊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興擔任大家今天的導遊。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西遞村,它始建於北宋,有950多年的歷史了。整個村落呈船型,四面環山,三條溪流穿村而過。矗立在村頭的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於明萬曆六年,高12.3米,寬9.8米,四柱五樓,結構精巧,崢嶸巍峨。西遞村中,各家各戶的宅院都很富麗雅緻。如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書香四溢,廳堂中的對聯寫到:“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都彰顯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臨街懸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瓏的亭閣式建築,飛簷翹角,典雅別緻。原本用於觀景,現為拋繡球的繡樓了。桃李園建於清咸豐年間,分為前中後三進。第三進相當高雅,門額上有“桃花園裡人家”石刻,廂房上有草書《醉翁亭記》的木雕,牆上漏窗雕有冰梅圖,處處顯現儒雅之風。

  離開西遞,我們又來到了宏村。它始建於南宋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築史上一大奇觀。村北的雷崗山為牛的頭,村口的2棵古樹是牛角,錯落有致的民居為牛身,人工水圳為牛腸,月沼為牛胃,南湖為牛肚,村旁的四座橋為牛腿,整個村落就像一頭水牛,靜臥在青山綠水之間。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積堂的故居,為三層樓房,履福堂中左邊的陳設,懸掛回壁的楹聯,畫軸,給整個民居增添上一個古老,典雅的光環。進入後堂,有一用於扇風的板扇懸於半空,一扯動繩子,板扇即輕輕來回擺動,可以想象,當時主人是何等悠閒自在!再看天井兩旁各有十二扇門,雕刻了花草、飛禽、走獸,在每扇門中段各雕了一則孝義故事,合起來是一幅《二十四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