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

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

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

  旅遊說走就走,只需要一個揹包,皇城相府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值得我們一去。下面小編帶來的是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是晉城的導遊xx。歡迎大家來到這裡,這裡風景秀麗,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晉城古稱澤州,別稱鳳台、丹川、澤州府,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山西的南大門之一。自古為通向中原大地河南省的門戶。素有“晉南屏翰、中原屏翰、冀南雄鎮”的美譽。是一個自然風光、名勝古蹟眾多的地方。那麼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名勝古蹟。

  這裡,有蟒河、歷山、青蓮寺、玉皇廟、炎帝陵、王莽嶺、柳氏民居、羊頭山石窟等等的'名勝古蹟。這些都值得一看。可是在這裡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1]是國家A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開始建立國家5A景區,原叫黃城。後來為了開發旅遊改為皇城。這裡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明清兩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述作繁盛,冠蓋如林。祖居這裡的陳氏家族更是明、清時期享有盛譽的文化巨族。

  皇城村居住著234戶,680餘口人家,耕種著480畝土地,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地下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舊院古宅,錯落典雅。綺麗的自然風光同返樸的人文景緻交相輝映,構成了皇城獨具魅力的風采。

  皇城相府的主要建築是鬥築居,城牆內四周設藏兵洞,計五層125間,為戰時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內城北部建一高堡樓,名曰河山樓,長三丈四尺,寬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樓分七層,層間有牆內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層深入地下,備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並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戰亂時族人避敵藏身之處。

  當然,這裡的美食更是美味無比,我說了這麼多,再去多無趣啊,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親身體驗。要想感受更多,就快來吧,我們熱情歡迎你,到這裡你一定不虛此行。

  皇城相府中學生導遊詞2

  這是中國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陳廷敬的故居。位於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枕山臨水、城牆雄偉、雉堞林立,房屋則樸實典雅、錯落有致,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築群。

  建築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築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築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築中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

  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佈局講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至今儲存完好。

  整個皇城相府的建築特徵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在河山樓內還有井、碾、磨,並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禦外侵。

  皇城相府的禮制建築,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外城城門外有高達8米的御書樓,康熙帝御賜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至今儲存完好。外城內有大小石牌坊兩座,銘刻著“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時,儲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陳廷敬病重期間和病故後親賜的御碑,表達了康熙對陳庭敬的敬重,是對陳廷敬生榮死貴的最好記錄。這裡,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為國內少見。

  專家介紹,整座建築反映了明末社會狀態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陳家從陳廷敬的祖父起興盛五代,敗落後,故居陸續住進了1000多戶村民。自1998年5月以來,當地政府將村民遷出,並籌資2000萬元對建築群進行了修繕。同時,有關部門根據史書記載恢復了一些已經坍塌毀壞的建築,並對環境進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後成功地舉辦了“名相陳廷敬暨皇城古建學研討會”、“皇城相府首屆文化藝術旅遊節”。

  皇城相府不僅遊客、考古學者雲集,還被一些影視劇組看中。在這裡開拍了《我認識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國》兩部電視劇。

  好了,下面大家自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