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天生三橋的導遊詞

天生三橋的導遊詞

天生三橋的導遊詞

  作為一位傑出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進行實地口語導遊的基礎和前提。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生三橋的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世界自然遺產——重慶武隆天生三礄風景區遊覽參觀,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非常榮幸今天能陪伴各位在此地觀光遊覽。接下來我們的遊覽線路全長約4500米,正常遊覽時間為兩個半小時左右。希望在我的服務和大家的支援下,我們可以度過一段輕鬆愉快的旅程。

  首先,大家可以在觀景臺俯瞰三橋的幽深秀美,我先在這裡將天生三橋的概況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它位於重慶市的武隆縣城東南20千米處,距主城約160公里左右。景區內有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石拱橋,三座橋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且出現在距離僅1.2公里的範圍內,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生三橋喀斯特系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橋群,分佈在長度為10千米三疊紀下統的碳酸鹽河段,由峽谷幹谷、伏流、天生橋、天坑、洞穴、喀斯特泉組成,峽谷深200-400米,尤以其中的羊水峽和龍水峽地縫式喀斯特峽谷最為壯觀。景區內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我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書有“龍橋三洞,信水三潮”的詩句,故有龍橋之稱。2007年6月27日,由重慶武隆、貴州荔波、雲南石林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全票透過,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六處世界自然遺產。景區周邊還有芙蓉洞、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

  好了,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再去谷底大飽眼福吧!首先我們要乘坐觀光電梯下到谷底,遊覽第一個橋——天龍礄。從山頂到谷底的落差大約為200米,電梯每秒執行5到6米,很快就到谷底。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天龍橋。天龍橋又稱天生一橋、頭道橋,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氣勢磅礴而得名。它在三個橋中形態最逼真,因為橋洞呈規則的長方形而最像人工橋樑。橋高235米,厚150米,寬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我們的停車場就建在橋面上。橋內有兩個穿洞,南穿洞內坑洞相連,如同迷宮,又稱迷魂洞。北穿洞為天生橋的通道。大家請看前方就是“天福官邸”,是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唯一外景拍攝地。相傳這裡古代確曾建有一處官方的驛站,最初始建於唐代武德二年(619年),位置處在“鑽天鋪”和“白果鋪”之間,承擔著貴州、重慶和北方的聯絡,是古涪州和黔州之間最重要的資訊傳遞環節。後來毀於何時已無人知曉。直到導演張藝謀在拍攝《滿城盡戴黃金甲》時相中了此地,於是投資了200多萬元,重建了天福官驛。

  好了,參觀完天福官邸,請大家繼續跟著我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二座橋青龍橋。

  青龍橋又名天生二橋、中龍橋是三座礄中最雄險的一座。橋孔就如洞開的天門,每當雨過天晴,在陽光照耀下,天門中便有彩虹出現,變化萬千,猶如直上青龍,因而得名。青龍橋的橋高281米,厚168米,橋寬124米,平均拱高103米,平均跨度31米。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展示著青龍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洞口兩側懸崖絕壁,飛鳥徘徊。若遇雲霧,便給人一種山在虛無縹緲間,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大家請看,那裡像不像龍頭呢?中國有句俗話“神龍見首不見尾”,見過芙蓉洞的朋友,肯定看到了輝煌大廳中的那條巨龍,也只見其首不見其尾,這裡的龍頭也是渾然天成的大自然的傑作,它的嘴微微張開,龍吟之聲還隱約可聞,它在這裡歡迎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祝福大家旅途愉快。

  請大家注意安全,跟著我繼續往前走。

  大家剛才在上面已經看到了那座孤峰吧。我們稱之為擎天一柱,遠看其上部酷似一個

  人頭,所以我們把她稱之為“武隆的阿詩瑪”。請大家往下看,這叫龍泉洞,傳說是一條神龍觸犯了天條被貶凡間,正好壓在擎天一柱之下。龍泉洞中流出的泉水就是神龍悔恨的淚水,常年不息,彷彿在告誡世人:浪子回頭金不換,悔恨的淚水卻是流不完。據說用神龍的眼淚洗手會帶來好運的,大家不妨去洗一洗,感受一下神泉的魅力。

  遊客朋友們,剛才我們穿過的是青龍橋和四周的石崖所構成的“神鷹天坑”。現在我們來到了最秀麗的黑龍橋下,又名天生三橋,因橋洞內幽深陰暗,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而得名。黑龍橋高223米,橋厚107m,橋面寬達193米,平均拱孔高116米,為三橋中最高的,平均跨度28米。它的特點是橋洞高且狹長,洞內光線昏暗。洞中有四泉,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大家請看,三疊泉:順壁而下,一波三折;一線泉:涓流細出,水流一線;那裡霧泉宛若輕煙、似霧非霧;那邊珍珠泉當空高掛,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晶瑩剔透。洞壁長年累積的`碳酸鈣沉積物如遠古社會的圖騰雕刻,為洞中一絕。

  大家請看人行道左邊的“神鷹奇峽”四個字,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展翅的雄鷹呢?在那邊的山崖上,頂上突兀的山峰就像神鷹的頭部,兩邊的岩石就像它的雙翅,我們正前方的岩石就好像它的尾部,甚至連他尾巴上的毛我們都能看得很清楚。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仙女洞。顧名思義,這裡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很久以前,有個仙女下凡來到了這裡,被這裡的美景和善良的人民深深吸引,便住了下來。那時還沒有天生三橋。當時,有一條巨莽修煉成妖魔,經常危害人民,仙女為了為民出害,與妖魔苦戰九天九夜,終於戰勝了妖魔。而妖魔在垂死掙扎時穿山而過,後來其屍體腐爛後有些地方就塌陷下去了,於是形成了三礄二坑,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世界奇觀。仙女打敗妖魔後,也受了重傷,便在此山洞中修煉,後來昇天而去。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天生三礄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想必大家也很累了,那現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坐索道回到山頂。希望大家旅途愉快!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會在回去的途中一一為大家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