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

古老景區導遊詞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遊,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1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在這裡,我謹代表成都**旅行社歡迎大家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來到錦裡古街。

  朋友們,今天我們要遊玩的地方是傳說中“離浪漫最近的地方——錦裡”。遊覽時間為2小時左右,遊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人身財物安全。現在呢,請大家再次核對一下旅遊車牌照和小張的手機號,有什麼事情請及時與我聯絡。

  錦裡就是錦官城,後來成了成都的代稱。著名詩人李商隱就曾寫道: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錦裡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恢復修建,作為武侯祠的一部分,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是成都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古街佈局嚴謹有序,酒吧娛樂區、四川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以及特色旅遊工藝品展銷區錯落有致。

錦裡於20xx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其延伸段錦裡二期大膽將水流引入錦裡迴圈,形成“水岸錦裡”的新景觀,並於20xx年1月開肆迎客,至此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錦裡古街全面升級,“拜武侯泡錦裡”已成為成都旅遊最具號召力的響亮口號之一。 20xx年錦裡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20xx年,錦裡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傳說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

今天的錦裡依託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這條街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相對國內很多人造景觀而言,錦裡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裡賣的是筷子、茶葉、燈籠、蠶絲被以及土特產,餐廳裡的張飛牛肉、三大炮、肥腸粉,一杯一箸都是衝著味兒去的,不花哨,講究的是實惠。還有手藝人的玩藝兒,捏個泥人,轉個糖畫兒,買張剪紙,都是包含童趣的東西,既是懷舊也是享受。

街上色彩繽紛的花燈和幌子,是大俗,圖的是個熱鬧。而街上最吸引眼球的,還是那些讓人熱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們在酒吧裡嗑著瓜子打著牌,喝著外國酒,說的卻是綿軟的成都話。成都人民就這樣嬉鬧著鬆弛地在錦裡閒逛,懷舊的人情感有了出口,愛吃的人滿足了口腹欲。錦裡呈現的是人間最真實最溫暖的景象。錦裡有許多在成都市區很難買到的附近郊縣的特產。如張飛牛肉,產於四川閬中,外表呈黑色,賣相不是很好,但內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製香料製成,味道獨特。湯麻餅,產於四川崇州,黃而不焦,甜而不膩,皮酥心脆,香甜化渣。另外還有三大炮、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餅、蕎麥麵、缽缽雞等小吃。錦裡以其雅緻的生活步調被譽為都市裡“離浪漫最近的地方”,是都市休閒族的精神驛站,是體驗時尚休閒的魅力街區。

  好了,說了這麼多,至於錦裡到底怎麼樣還是得靠大家親身體驗後才會有更深的感受。剩下的時間就交給大家啦!兩小時後我們在這裡集合,希望您玩得開心!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峰塔公園,文峰塔公園位於文峰塔片區南端,東臨嘉陵江濱江路,總投資9000萬元,於20xx年6月底正式動工興建。公園佔地面積150畝,其中綠化面積達63500餘平方米,成為合川又一“城市綠肺”。

  公園充分利用毗鄰嘉陵江的地理優勢,傍水而建,開發利用河湖水系,建有1公里長的濱江路綠化長廊。園中還有一個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各種繁花綠樹遍佈園中,整個公園古樸典雅、綠樹成蔭、山水相映成趣。

  公園以古建築為特色,結合合川深厚的歷史積澱和人文風情,運用古典造園手法,讓山水與人文相襯,歷史與現實相融,力求再現唐宋韻味景觀,留住遠古的歷史記憶。合川歷史上著名的清華樓、荔枝閣、凌霄閣、歲寒亭、濂溪祠等5座亭樓被“搬”到園內,建築面積共約3000平方米;同時還保留了民國時期修建的曬網沱鹽倉。園內還有3個小型廣場,分別取名“愛蓮說”、“圍棋說”和“太極說”,既體現了合川地域特色,又傳承了合川傳統文化。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文峰古街。文峰古街處於涪江一橋與嘉陵江南屏大橋間濱江帶,與合川北城商業中心一橋(涪江一橋)相通,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釣魚城一橋(南屏嘉陵江大橋)相連;文峰古街背倚合川行政中心區和南城高尚住宅區構成的南部新城;文峰古街總佔地面積約500畝,總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綠地率33.7%,其中仿古商業街區5萬平方米。

  文峰古街將充分挖掘地塊豐富的文化的底蘊,創造性地發掘文峰塔(俗稱白塔,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抗戰鹽倉及曬網沱碼頭等歷史文化古建。加上兩江匯流之稀缺濱江地塊資源、濱江公園園林景觀,構成整個居住的超然舒適性、價值的超強成長性,資源的不可複製性。

  文峰古街將打造成合川集餐飲、休閒、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濱江體閒街區。呈現以後將成為合川區最大的餐飲、休閒、文化、娛樂“一站式”集約消費街區。專案將結合傳統中式餐飲和時尚的娛樂元素。

  文峰古街專案是“美麗合川”的開篇之作,也是合川區升級城市旅遊名片的重點專案,佔地面積500畝。文峰古街地處嘉陵江與涪江的交匯處,由文峰塔公園、特色商業古街、中式人文住宅區三部分構成。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3

  烏珠穆沁草原位於錫林郭勒盟東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區域。主要是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烏珠穆沁旗(巴彥烏拉鎮)和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這裡草原風貌儲存完整,是唯一彙集內蒙古九大型別草原的地區,號稱中國北方草原最華麗、最壯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稱。

  烏珠穆沁草原是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文化習俗儲存最完整的地區,又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將搖籃、蒙古長調之鄉、民族服飾之都、遊牧文化之源”而著稱,傳統的蒙古搏克、悠揚的烏珠穆沁長調、斑斕的烏珠穆沁服飾、古老的遊牧文明,展示了源遠流長的'烏珠穆沁文化。

  這裡所轄的景點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為一體的“蒙古汗”;有再現古老草原遊牧民族生活景觀的“遊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過渡帶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態區”。這三處景點是遊客觀賞秀麗草原景色、領略遊牧民族風情的首選之地。

  烏旗地處內蒙古高原中部,大興安嶺西麓。主要山脈:大興安嶺,最高峰寶格達山1500米,是烏拉蓋河、色也勒吉河、海拉思臺河、涅林高勒河的發源地。烏拉蓋河流經東烏旗9個蘇木一個牧場,全長320公里,水源充沛。東烏旗湖泊106個,泉水60多處,水豐草茂,是內蒙古現存最好最大的草原。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4

各位遊客,你們好!

  我是XX導遊員,歡迎大家前來遊覽蘆笛巖。很高興為大家解說。蘆笛巖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顆明珠。由於遊人較多,洞內道路曲折,各景點的燈光是講完一段後自動關閉的,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參觀遊覽,請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鐘乳石照相,不要高聲說話,不要吸菸。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導遊工作。我們的服務口號是“笑迎天下客,滿意在蘆笛”。希望我的講解能伴隨你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巖洞裡遊覽。

  蘆笛巖位於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側山腰。洞口原長有一種蘆荻草,傳說可以做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蘆笛巖因此得名。蘆笛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代,l0O萬年前這裡原是一個古地下湖,由於地殼運動山體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變成了山洞。後來,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著山體中許許多多的破碎帶流動,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變成了含有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當地下水從岩石縫隙流到洞中時,二氧化碳溢位;鈣離子就沉澱結晶,經過長年的積累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人們稱讚蘆笛巖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來蘆笛巖遊覽,蘆笛巖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跡,但歷代都沒有開發。蘆笛巖於1959年開始進行勘測與建設。1962年正式對遊人開放。自開放以來,蘆笛巖曾先後接待了鄧小平、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卡特;聯合國前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等80多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也曾前來參觀遊覽。

  蘆笛巖洞深240米,最寬處93米,最大高度18米,遊覽路程約500米,遊覽時間大約40分鐘。

  1.獅嶺朝霞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由許多鐘乳石組成的壯麗圖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還有濃陰遮天的千年古樹。每當太陽初升就有成群的獅子迎著朝陽在森林裡盡情地歡舞,使整個森林充滿了蓬蓬勃勃的朝氣。這裡有一頭大獅子,這是頭部,這是身部,這是尾巴。它正看護著那邊的一群玩耍的小獅子,這個景叫“獅嶺朝霞”。

  這些山峰、古樹、獅子都是由洞頂滴水形成的鐘乳石,含有鈣離子的水從裂縫中滴下來,經過上萬年以至幾十萬年的積累,結晶成懸掛在洞頂的石鐘乳;水滴到地上,形成從下往上長的石筍;經過漫長的年代,石筍和石鐘乳連線起來,形成了石柱。這一類由滴水形成的鐘乳石稱為滴石類次生化學沉積物。中國有句成語說“水滴石穿”,在蘆笛巖卻是水滴石長,只要有滴水活動,鐘乳石就會不停地生長。

  2.紅羅寶帳

  這像是一床圓頂蚊帳,這是帳頂,這是帳布,蚊帳的一半已經整齊地摺疊起來了。帳頂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國外叫它調色盤。穴盾由從洞壁裂縫擠壓出來的滲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兩塊圓形盾板,兩塊盾板中間是空的,水從盾板夾縫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當石幔長達2—3米時,石盾和石幔合起來就形成了盾帳,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圓頂蚊帳。盾帳右下方有一隻美國火雞,火雞的尾巴上有一隻小駝鳥。

  3.半首詩臺

  這裡有個小平臺,相傳是古代詩人觀景吟詩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詩人遠道而來,被蘆笛巖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詩興大發,可是他只寫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適當的詩句了。這半首詩說:“天生蘆笛千般巧,欲寫奇巖下筆難。”後人便把它叫“半首詩臺”。如果哪位遊客有興趣,請把後半首詩寫出來。

精選關於古老景區導遊詞五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們即將遊覽的是五原縣孟王栓海子旅遊區。下面我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旅遊區的總體情況。孟王栓海子度假村位於五原縣城南鄉,從縣政府所在地隆興昌鎮出發,途經榮豐路口、虎先生圪旦、清真寺等,南行20公里即可到達。

  整個景區由孟王栓海子度假區、孟王栓海子中心島、孟王栓海子觀鳥點三個部分組成,總面積4500畝,海子水域面積2833畝。景區內水草豐美、景色怡人,是人們休閒、娛樂、感受大自然風韻的理想之地。大家現在看到的海子北側有建築物的那一片是孟王栓海子度假區,現建有簡易的旅遊住宿房屋和蒙古包及一些相關的設施,四周水、草、樹、綠地及各種簡易人造景觀隨處可見。這個地方是垂釣點,愛好垂釣的遊客可在此處盡享垂釣悠閒之樂。喜歡游泳的遊客可以到前面的海灣盡情遊玩。大家看到的海子岸邊停靠著的遊船,是專門為遊客準備的,能讓大家感受到在水上“行走”的樂趣。大家看海子的中央是孟王栓海子中心島。它面積30多畝,主體為沙丘,最高處距水平面5.3米,有上百種水鳥生活在此。島區景色怡人,以水、草、樹及各種人造景觀為主體,早、晚各種水鳥在此翩然起舞,大家到這兒,會有一種迴歸大自然的感覺。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孟王栓海子觀鳥點。

  這個觀鳥點載體以沙灘為主,這裡視野開闊,適於觀測、觀賞鳥類的生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棲息在此的野鴨、鷺鷥、沙鵝、鷹、鸛等100多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