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8篇

中班安全教案

精選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預設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大人陪伴,並懂得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樹立遵守社會公共規則的好品質,從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知道汽車撞人,人會受傷、甚至會死亡。

  2.多媒體課件。

  3.自制的紅綠燈、佈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

  預設過程

  (一)設定懸念,激發興趣。

  1.師:今天小猴去上幼兒園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們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被車撞呢?小朋友可以自己一個人過馬路嗎?

  (幼兒討論)

  2.認識 "斑馬線"和"紅綠燈"。

  師:原來小猴一個小朋友去過馬路,沒有走斑馬線,才發生了車禍。那什麼是斑馬線?你們認識嗎?

  (1)認識斑馬線。

  (出示斑馬線)這是什麼?斑馬線有什麼作用?

  小結:斑馬線是主要是保護行人安全的,所以也叫"人行道"。當我們需要過馬路時就要走斑馬線,這樣我們就更安全。

  (2)認識紅綠燈。

  (出示紅綠燈)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呀?紅綠燈是幹什麼用的?

  小結:紅綠燈是指揮燈,紅燈亮時說明行人要停,綠燈亮時行人才可以通行。

  (二)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1. 看一看人們過馬路的情景圖片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斑馬線和紅綠燈,是不是認識了就會用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不正確過馬路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幼兒思考: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過馬路好嗎?會發生什麼事?讓孩子說一說不安全的地方。

  2.說一說過馬路的正確做法師:"那你覺得應該怎麼過馬路,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出示正確過馬路的圖片)小結:在過馬路的時候,小孩子要和大人陪伴。一定不能闖紅燈,闖了紅燈就會發生安全事故。要綠燈亮時才能行走,而且還要左右看一看,最後走在斑馬線上過馬路。

  3.播放動畫--我會過馬路,再一次鞏固過馬路知識。

  (三)遊戲--看圖片說對錯交代玩法:幼兒分成兩隊,男孩一隊,女孩一隊。教師出示有關過馬路圖片,讓幼兒快速搶答,說說哪些過馬路的做法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以又快又對的一組為勝,並獎勵笑臉你真棒!

  (四)呼應身邊人--遵守交通規則小結:剛剛小朋友表現的真棒!老師希望小朋友把這個過馬路的本領帶回家,告訴你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你所認識的人,小朋友一個人是不可以過馬路的,要大人相伴。不管是大人,還是小朋友。我們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因為它和我們的生命緊緊連在一起的!

  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遊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誌佈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你為什麼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圍繞《我會過馬路》這個主題,在本組成員的共同研討中,設計了此次活動。教案几經修改和試教後,上週四由我執教,展示了我們組的教研成果。

  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原則。活動中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遊戲體驗法”等,引導幼兒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活動設計的兩大亮點:

  1.體現幼兒的認知特點。

  從設定懸念,再現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活動過程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

  2.呈現趣味性、綜合性。

  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畫面生動活潑、直觀,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

  執教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回應不夠及時

  當幼兒的回答沒有達到教師預設的情況時,我未能及時回應獲得的資訊,“拋接球”處理不夠協調,可見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很重要。

  2.細節處理欠妥

  遊戲規則講解不夠精煉,示範的方式過於單一,幼兒處於消極等待的狀態。因此,平時的活動中應關注細節,時刻注意創設合適的教育情境,使幼兒接納併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安全教育一直是幼兒園的重點,因為孩子的還小,對什麼事情都抱著好奇的心態,不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所以幼兒園會特別安排安全周,讓我們與孩子更好的交流,接著我在班裡和小朋友展開了的這次的科學活動:吃藥的安全。

  在這個活動中,是主要要讓孩子知道藥不可以亂吃,隨便亂吃藥會帶來危害,培養小朋友對吃藥的安全意識。

  活動匯入時用談話的形式,我接著講述了我在網上查詢的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例項,用這兩個例子來提醒幼兒,讓幼兒知道到藥是不可以亂吃的,吃錯了藥不但不能治病,還會引起其他的症狀,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我還與孩子們討論怎麼樣能有效避免吃錯藥,如果一不小心真的吃錯藥了該怎麼辦。在活動過程中,其實大班的孩子知道生病要吃藥的這個常識。這堂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為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讓他們意識到小孩子只能吃小孩子自己的藥,這樣在吃藥方面也可以更加的安全一些。

  透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我的說教比較嚴重,應該是以兒童為主體,為這個問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所以,我覺得在以後的有關於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我可以多做些課件或者關於這個方面的安全影片,更好的讓孩子去理解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也可以在平時的談話中,可以讓孩子們之間多交流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或者讓他們告訴我一些他們知道的安全知識,這樣的交流能更好地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加孩子們對生活的經驗。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滑滑梯的正確方法。

  2、知道不正確的玩法會發生危險。

  3、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活動前觀看大班的小朋友滑滑梯。戶外滑梯一架,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討論:哥哥、姐姐是怎麼滑滑梯的。

  2、教師邊師範邊介紹滑梯的正確玩法。

  (1)兩手扶把手從滑梯的階梯登上平臺,坐在梯口。

  (2)兩手輕扶兩側扶手,雙腳分開,自然伸直,慢慢向下滑。

  (3)中途必要時,用兩腳來控制速度。

  3、讓小朋友排隊一個一個滑下來,教師注意提醒和保護,並及時給予鼓勵。

  4、表演故事“布娃娃受傷了”。

  (1)教師邊講邊用布娃娃演示:布娃娃由於頭朝下趴著滑,被摔傷。

  (2)討論:布娃娃為什麼會受傷?怎樣溜滑梯會出現危險?(可用布娃娃演示一些不正確的玩法。)

  5、同幼兒討論溜滑梯注意的事項:

  (1)溜滑梯要排隊,不能擁擠,在滑梯上不能打鬧。

  (2)爬登和滑下要保持適當距離,不能背後推人。

  (3)手上或口袋不可有堅硬的東西。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透過示範講解、故事演示、討論等方法,使幼兒學會了溜滑梯的正確玩法,懂得了不正確的玩法會發生危險,從而培養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幫助幼兒掌握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 活動準備:有關地震知識的錄影短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地震知識的錄影片段,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一)透過短片讓幼兒瞭解,由於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震動,這就是地震。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地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呢?

  幼兒自由講述:地震時,地面會劇烈震動、裂開大縫,房屋倒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地震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避震的知識。

  二、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一)小朋友,如果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麼做呢?

  (二)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

  1、當你在室內的時候,可以躲在牆角、廁所等容易構成三角支撐的地方以及結識堅固的傢俱底下或旁邊。用身邊的坐墊、枕頭等柔軟物保護頭部。選好躲藏處後,正確的'避震自姿勢為;蹲下,低頭,閉眼或用手保護頭部。還可以用溼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塵和

  毒氣。千萬不要跑到陽臺或窗戶旁邊,要遠離玻璃門窗,或是懸掛物物下。

  2、 如果是在室外,應該儘快跑到開闊的地方。要遠離樓房、圍牆、樹木、廣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橋下面。不要坐在汽車裡,要到空曠的廣場避難。

  3、千萬不能跳樓或者進電梯。

  4、如果被埋,不要驚慌,要想辦法保護自己。可以設法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訊號。

  三、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避,運用逃生技巧。 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還是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受到傷害。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中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等特點,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群體。雖然他們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監護,但稍有不慎,就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釀成悲劇,獨自穿越馬路,獨自活動的機會增多了。透過此次活動,讓幼兒瞭解交通訊號燈及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訊號等標識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兒歌《小小孩學常識》動畫。

  2、交通安全標誌圖片,訊號燈標識卡片,自制方向盤一個。

  3、課件:幼兒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

  4、佈置場地:十字路口、人行橫道、停車場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觀看畫面,引起幼兒思考。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裡發生了什麼事情?(畫面1:幾個小朋友在翻越車行道中間的護欄。畫面2:一個人跨越護欄橫穿馬路被飛馳而來的汽車撞倒。)

  2、師:"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危險事情的發生?"小結:這是多麼危險可怕的事,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二、認識訊號燈標識和幾種常見交通標誌。

  1、認識訊號燈,說說訊號燈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請一位小客人來教給我們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規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動畫《小小孩學常識》)師:動畫裡面的小客人告訴我們訊號燈有幾種顏色?(三種,紅、黃、綠)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模擬遊戲,體驗訊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遵守規則的小朋友"。請小朋友們看訊號燈過馬路。

  小結:小朋友們真遵守交通規則,相信平安一定會伴隨你們。

  3、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

  師:在車輛穿梭的大馬路上,除了訊號等這個交通標誌外,還有很多交通標誌,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種,你們想看嗎?

  播放標誌圖片,問:這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我們應該怎麼做?

  4、請小朋友指認標誌,答對的獎一顆智慧星。

  三、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

  師:小朋友們認識了這麼多交通安全標誌,老師獎勵你們看一段動畫片《上學路上》,動畫片裡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對,有的做得不對,我們可要看仔細喲!(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四、模擬遊戲動畫片看完了,我們來做個遊戲,《安全小衛士》男孩扮演小司機,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學,路途中要注意交通訊號和標誌,遵守交通規則。(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動畫片裡出現的錯誤)交換角色再次遊戲。

  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大家表現得很出色。

  下次課我們邀請交警阿姨和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好不好?"好"五、活動延伸觀看交警指揮手勢,學做幾個常見的指揮手勢(直行手勢、停止手勢、左轉彎手勢、右轉彎手勢),學做小交警指揮交通。

  活動簡評:

  活動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直觀形象,孩子們易於接受。遊戲的參與,孩子們有了親身體會,真正瞭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在快樂體驗中,學到了交通安全知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明白在日常生活、教學中容易出現危險的事情,明白防止的危險的簡易方式。

  2、明白不做危險的事,有初步的安全知識。

  教學預備:

  1、教學掛圖:《十隻小貓咪咪》。

  2、36K卡紙,水彩色筆數個。

  教學過程:

  1、聽《十隻小貓咪咪》的小故事,初步明白在日常生活、教學中容易出現的事。幼兒教師展示掛圖說故事。幼兒教師:這一些小貓咪都做了些何事情?結果怎樣?

  2、說一說自個兒在日常生活、教學中發生或遇見過的危險的事,探討防止這一些危險事的簡易的方式。幼兒教師:你曾受過傷嗎?

  幼兒教師:在我們日常生活與教學中另外還有沒不安全的物品與事?孩子應當怎樣做方可防止這一些事發生?例如:那著小刀在嬉鬧會怎樣哩?跑時鞋子帶散了會怎樣哩?等等

  3、找尋危險的物品幼兒教師與孩子一塊兒找一找班裡或教學區存在危險的物品,例如插座、電源開關。

  啟發孩子怎樣去比開它們,不讓自個兒受傷。

  4、為危險的地方帖標識。

  探討:有何方法能叮囑我們大夥兒在此些地方要留意哩?

  確定製作標識的內容,例如紅點、大紅叉叉等。孩子製作標識。幼兒教師與孩子一塊兒在容易危險的地方帖上做的標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不隨意在廚房玩鬧,觸碰危險物品。

  2.能正確判斷多種行為,逐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電視機、電腦、影片《不在廚房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我這兒有一個小故事,請你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看影片,交流討論。

  1.播放影片。

  2.師:瑾兒做了哪些事?發生了什麼事?媽媽對瑾兒說了什麼?

  師幼小結:我們家裡有很多東西都有危險性,一個人可不能站在高處拿東西,萬一摔下來不僅摔疼,還有可能打碎東西受傷。拿不到東西可以請爸爸媽媽和其他大人幫忙哦。

  3.師:為什麼不能在廚房玩呢?

  師幼小結:菜刀很鋒利容易割傷,煤氣開關也不能隨便開啟,很容易引起中毒或者火災。大人做菜的時候鍋裡的油會濺出來容易燙傷。

  4師:那你們知道廚房裡還有哪些危險嗎?

  師幼小結:插頭不亂碰,水壺也不能亂動哦。

  三、判斷正確,鞏固經驗。

  1.師:瞧,這些圖片你們看得懂嗎?是什麼意思?這樣的做法正確嗎?

  2.師幼小結:大事小事、在家在外,安全第一從我做起!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在集體活動中增加了幼兒的規則意識,滿足孩子好奇好動的特點,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適宜的引導,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110、119、120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不隨意撥打特殊的電話號碼。

  3.引導幼兒根據號碼找對應的車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知道特殊的號碼在平常的時候有幾種有什麼用處。

  2、根據現實生活特殊的號碼引導幼兒找出相應的車輛。

  活動準備

  1、玩具電話電話

  2、玩具電話一部。119、110、120號碼的卡片各一張。

  3.掛圖《特殊的號碼》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談話,講講電話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師; 出示電話,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你知道家裡的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嗎?我們在玩打電話遊戲好嗎?(引導幼兒說號碼並模仿打電話。)

  師; 有幾個特殊的號碼,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你們知道這幾種特殊的號碼嗎?(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2、引導幼兒瞭解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師;出示110號碼,引導幼兒圍繞問題開展討論;

  這是什麼號碼?他與我們家裡的號碼有什麼不同呢?(請幼兒上臺說一下有什麼不同)師;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這個號碼呢?他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請幼兒互相探討,在請幼兒自己總結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撥打這個號碼?依次出示;119、120號碼。

  教師引導幼兒瞭解使用這些號碼的具體情況,知道不能隨意撥打這些電話號碼。

  3、利用電話遊戲,進一步感知特殊的號碼的作用。

  結束部分:

  教師讓幼兒根據PPT情景電話號碼回答問題並找出相應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