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熱門】安全教案模板集錦四篇

安全教案

【熱門】安全教案模板集錦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全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教案 篇1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

  設計意圖: 小班到了下學期個性開始形成、獨立,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玩具、蠟筆、橡皮泥等東西放入口中;幼兒園放學時,有的幼兒吵著要吃門口攤點的油炸、不衛生小食品;個別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藥到幼兒園……這些都表示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

  新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學習應對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設計此次《不亂吃東西》教學活動,此活動來源於幼兒,又服務於幼兒;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其長遠發展,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真實的案例及生活場景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標: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個鐵製五角星、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裡的五角星》; 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一些不可

  食用的食物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的食物、假冒,劣質的食物、沒洗乾淨的食物);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音樂(一段120急救錄音、一段輕音樂)

  2、精神準備:生活中注意不能亂吃東西

  3、知識準備:幼兒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4、環境準備:留一面帶有邊框的主題牆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

  1、播放“120急救車”聲音

  師:“發生什麼事啦?”( 幼兒大膽猜測,相互交流)

  2、出示一枚小小的鐵製五角星,說:“要想知道發生什麼事,那就讓這小小的五角星告訴你?”

  二、故事匯入

  1、講述故事《卡在喉嚨裡的五角星》

  2、提問:“醫生從龍龍氣管裡取出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醫生對龍龍說了什麼?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3、師小結: “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裡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裡亂放東西。”龍龍那麼不小心,讓我們 看看錄影中的小朋友要小心些什麼?

  三、課件及情景表演深入。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裡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

  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裡,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

  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麼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裡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 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裡,不知為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為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

  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

  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三、遊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

  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後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於吃果凍而卡住喉嚨裡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

  我們小朋友儘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

  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儘量少吃雪糕,因為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裡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裡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裡認為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並說一說為什麼。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迴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安全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樹立愛護自己身體和生命的態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

  2、透過學習瞭解簡單的防火、防盜、防觸電、防溺水的常識,知道簡單的自救自護方法。

  3、透過模擬活動形成初步的自救自護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情境匯入,模擬活動。

  透過小紅獨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分小組模擬這一情境,由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2、探討與研究。

  課前引導學生調查與家庭生活安全有關的事例及如何自護自救的方法,在課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分小組模擬四種情況,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

  (1)燃氣洩漏;

  (2)有人游泳溺水;

  (3)有人觸電;

  (4)有人被開水燙傷。

  4、 課後拓展,付諸於實踐。

  讓學生討論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的因素,可以採取哪些方法來加強安全,防止事故發生,併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設計一些安全提示標誌,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從理論認識轉化為實踐行動。

  教學過程

  (一)模擬活動

  1、情境引入。

  師:一天,小紅獨自在家時,有一個不認識的人敲門。那人告訴小紅是她父母叫他來家裡拿東西的,同時他還說出了小紅父母的名字。小紅沒了主意。她應該讓他進門嗎?應該怎麼辦呢?

  請學生分小組準備,模擬以上的情況,想辦法解決,看哪個小組的辦法最好。

  2、學生分成6個小組進行模擬活動。

  3、小組展示。

  第一小組:小紅請他進來,因為他說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說明他跟父母很熟,應該沒有問題。

  第二小組:打電話問一問父母,是不是有這麼回事,如果是,就開門請他進來找東西;否則就不開門。

  師:如果小紅找不到父母怎麼辦?而且他說事情很緊急,非要進來。

  教師及時肯定兩位學生的意見,特別是後者,想得很周全。同時教師強調,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隨隨便便讓他進來。

  (二)探討與研究

  師:在生活中,除了剛才我們所遇到的安全問題,還有許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

  為了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安全問題有一定的認識與瞭解,我在課前佈置了調查作業:家庭生活中與安全有關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護。在課上,學生用自己調查到的資料發言,非常積極。分別說到了用電、使用燃氣、防火、防溺水等與安全有關的事例。

  當學生說到車禍、過馬路看交通訊號燈、酒後不能駕駛車輛等與交通安全有關的問題,教師對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問題,並具有防範意識。

  (三)全班模擬活動

  1、模擬活動。

  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抽題簽,然後按照題簽上的內容進行模擬活動,並找出最佳解決的方法。

  情境:

  (1)燃氣洩漏;

  (2)有人游泳時溺水;

  (3)有人觸電;

  (4)有人被開水燙傷。

  由於課前學生對意外事故的自護自救方法有所瞭解,在模擬中學生的解決方法大體上是正確的。

  2、小組彙報結果。

  (1)“燃氣洩漏”和“有人被開水燙傷”的處理方法。

  學生說,在家裡經常聽父母講,遇到燃氣洩漏,一定不要驚慌,要首先關閉燃氣開關,切斷氣源,開啟門窗通風,而且一定不能夠使用明火,包括不能開燈、不能開啟排風扇等。

  遇到有人被燙傷的情況,如果只是輕微的燙傷,被燙傷的範圍不是很大,應該按照教科書上提示的方法:給被燙傷的部位衝冷水降溫,緩解疼痛;塗抹小蘇打水或燙傷藥膏進行消炎、治療。但是對於比較嚴重的燙傷,就一定要去醫院及時診治。

  (2)“有人游泳時溺水”的處理方法。

  學生展示的是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見義勇為”。對此有幾位學生提出了不同意見:“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會游泳,會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們太小,不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師馬上追問:“你們想得很好,如果你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學生對此展開討論,得出結論:“自己不能救,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尋找救助工具。”教師肯定其結果,並強調:“你們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時,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

  (3)“有人觸電”的處理方法。

  當有人觸電時,學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斷電源。但有學生補充說,他們做得不完全正確,切斷電源不能用手,應用幹木棍切斷電源,再進行搶救。教師肯定其回答,並進一步提出問題:“若是被高壓線擊倒,能不能用幹木棍切斷電源?為什麼?”學生透過討論後得出了結論:“不能。因為高壓電會立即把木棍擊穿,把救人者擊倒。”教師強調:“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立即離開危險之地,並向電工求救。”

  3、遇到這些情況時,學生除了自我救護外,還應向大人求救。

  教科書第19頁連線練習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討論,應該怎樣保證報警內容的真實性、報警語言的完整性,透過活動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的地方,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加強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幫助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的生活中。

  5、設計安全提示標誌。

  由學生根據前面討論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地方,為家庭安全生活設計一些安全提示標誌。

  學生在這一製作活動中表現了很高的熱情,紛紛為自家的電器插座、燃氣熱水器、燃氣灶等位置設計製作了很醒目、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提示標誌。這是他們在確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確態度以後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

  (四)教師總結,課後延伸

  師:安全是我們健康生活的保證。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時時處處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後,請同學們把今天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講給父母聽,併為自己家中有安全隱患的地方設計一些安全標誌,下節課我們進行展示,

安全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標誌是生活中對人們行動的一種指示、是簡單形象的圖畫語言,尤其是安全標誌在生活中能對我們進行提示、警告。它們是幼兒常常見到但又不易引起注意的安全標誌。透過活動的開展組織幼兒觀察、探索,知道自己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這樣才能既保護自己又不造成危害,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學習,使幼兒認清安全標誌,教育幼兒不要玩火、電等危險物品,遵守交 通規則。

  2、引導幼兒發現嘗試,讓幼兒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透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安全標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動手製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交通安全、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控等內容的小故事,並配有關的安全標誌。

  2、事先讓幼兒收集有關的安全標誌。

  3、每幼兒一套安全標誌七種:注意安全、人行橫道、步行、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控。

  4、畫紙、水彩筆、剪刀等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一、找安全標誌: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⑴ 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麼標誌過馬路?

  2、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為什麼要有這些安全標誌,這些安全標誌有什麼用?

  ⑵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誌,你還見過什麼安全標誌,在什麼地方見過的,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⑶請幼兒繼續觀看多媒體演示,尋找有關的安全標誌。

  二、議安全標誌:

  1、幼兒嘗試從托盤 中找出安全標誌,並介紹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2、討論安全標誌的用途: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有這麼多安全標誌?它們對我們有什麼用途?小 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行不行?為什麼?

  3、議一議沒有安全標誌的危害:

  (1)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的危害。

  (2)總結: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為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如果不這樣,會出現很多問題,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就不能正常進行。

  5、遊戲:看誰找的準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誌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誌卡片。

  三、設計安全標誌:

  想一想,我們班、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懸掛安全標誌。請小朋友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讓安全標誌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明白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並參與綠色食品遊戲賽。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1、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麼食品?為什麼?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並進行分類。

  2、透過觀察幼兒用書,瞭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樣啦?他們為什麼會生病?

  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為什麼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麼會這麼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3、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麼食品比較好?什麼樣的食品要少吃,為什麼?

  4、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我記錄的結果,並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並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5、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

  6、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並站成一排。開展遊戲《蹲一蹲》玩法:分別說出自我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後,立即接上來說:“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紅柿蹲。”然後,繼續接說……說錯了,就換人之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