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錦集七篇

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懂得不避風險學相處要友愛謙讓,不相互打鬧,學會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2、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動、遊戲中贊成誤傷的意識,學會辨別具有危險性的遊戲。

  3、學會正確安排課間休息時間,課餘時間做有意義的活動。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透過一段簡短的話,描述了同學相處的重要意義,並引出本課的主要任務-------在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在同學相處中也存在著安全隱患。

  主體部分共設“和睦相處防意外”和“課間活動注意安全”兩個主題。

  教學過程:

  每天早晨,伴隨著燦爛的朝陽,傾聽著清脆的鳥叫,同學們揹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來到校園,快快樂樂地學習知識、開展活動,多麼幸福啊!可是,你知道嗎?即使在美麗的校園內,我們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發生一些意外傷害事故。因此,我們要讓安全的警鐘長鳴,請記住:“安全無小事”,處處要小心。同學們,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哦。不相信嗎?那就趕快讀讀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吧。

  【故事一】

  一天放學後,某小學兩名學生小喬和小王在學校操場一起玩耍。小王把小喬當作靶子,取出自制的小弓箭放上小木棍玩射擊遊戲,玩得特別開心。可是,就在小王對小喬射第三箭時,悲劇發生了!尖尖的小木棍飛快地往前飛去,一下擊中了小喬的右眼,小喬捂著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滾,鮮血不停地從眼睛裡流出來,小王嚇得目瞪口呆,趕緊去學校找老師。老師們趕來後,立刻把小喬送到了醫院,醫生竭盡全力進行搶救治療。可是因為傷勢嚴重,雖然花費醫療費6萬餘元,小喬的那隻眼睛始終沒有治好,幾乎看不見任何東西,造成了終生殘疾。

  同學們,讀了這個真實的故事,你的心裡是不是沉甸甸的?只是因為同學之間的玩耍嬉戲,只是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喬的眼睛一輩子都無法看見光明,竟然造成了終生殘疾,這真是太悲慘了!其實,我們應該知道,正是因為同學們擁有對危險的模糊認知能力、較差的防範意識、柔弱的體質和脆弱的心理素質,才導致了這一類意外傷害的發生。因此,為了使自己和同學們能夠健康地、安全地快樂地學習、活動與生活,在校園內活動時,我們必須增強安全意識,時刻注意安全,瞭解一些在校內活動時怎樣預防意外傷害的基本知識。

  一、什麼叫校內活動時的意外傷害

  小學校內活動致意外傷害事故,主要是指學生在校活動時,由於不可預見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導致的人身傷害事故。

  二、校內活動致意外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

  20xx年10月31日19點多鐘,某市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正在進行晚自習,老師在講臺上批改作業。19時50分左右,9歲的女生楊楊隔著過道撐著兩邊的課桌跳躍時,不慎摔倒在地,頓時大哭起來。醫務室的醫生髮現楊楊的兩顆牙齒被部分摔斷。“雖在醫院進行了牙齒修補手術,但這次意外對孩子未來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們十分擔心。”楊楊的媽媽說。

  同學們,這是一起偶然發生的普遍事故,可能在你的周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故。楊楊在課間休息時,自己隔著過道撐著兩邊的課桌跳躍時,不慎摔倒在地,造成了兩顆牙齒部分摔斷的事故。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故呢?我們來分析一下,主要是楊楊沒意識到隔著過道撐著兩邊的課桌跳躍是一種危險的行為,不知道自我保護,又因為疏忽大意,不慎摔倒。另外,周圍的同學沒有進行及時勸阻和提醒,也沒有站在一旁進行保護,所以造成了意外傷害。所以,在開展每一活動之前,我們都要想一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要不後果不堪設想。

  三、如何預防校內活動致意外傷害?

  同學們,看了以上三個真實的案例,你是什麼表情呢?是意想不到的驚訝,是嚇了一跳的害怕,還是無動於衷、一臉漠然?其實,靜下心來細細分析一下,這些意外傷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玩遊戲、比賽、開展活動都是大家喜歡的活動,如果在活動時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開心,更加痛快嗎?那麼,如何預防校內活動時的意外傷害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最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時間出現在:體育課、運動會、課外活動、全體集體活動、上實驗課,最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點是樓梯、校門口200米內,操場、實驗室、廁所等。

  其次,我們要注意在校園活動時有意識的加強安全防護。請你先讀讀下面這首兒歌,再看看一些具體的建議。

  教室走廊不追逐,課間文明做遊戲。

  體育活動要注意,加強保護很重要。

  上下樓梯靠右走,不在樓梯上嬉戲。

  遠離陽臺不爬高,不往樓下拋物品。

  掃地拖地不玩耍,擦門擦窗要小心。

  1、 教室走廊不追逐,課間文明做遊戲。

  教室是同學們學習、休息的地方,不是追逐吵鬧的場所,因此不能在教室追逐吵鬧,以免碰倒桌椅、碰傷身體。我們只能在教室裡玩一些簡單安全的遊戲,比如下象棋、掰手腕等。走廊是老師同學走路的地方,更加不能追逐嬉戲,如果需要跳皮筋、跳繩、扔沙包,儘量到寬敞的地方去玩耍,以免發生不安全的事故。

  2、上下樓梯靠右走,不在樓梯上嬉戲。

  上下樓梯時,大家都靠右走,就不會擁擠,不會發生相撞事故。在樓梯上追逐、奔跑,危險極大,是十分危險的,踩空或者撞人都可能造成嚴重傷害。有的同學喜歡做從扶手欄杆上滑下來的遊戲,更是錯誤的,容易失控摔下,造成意外傷害。

  3、遠離陽臺不爬高,不往樓下拋物品。

  在樓上教室學習的同學,要遠離陽臺,不能用凳子墊高在陽臺上看風景,更不能空手撐著陽臺欄杆往上跳,這樣很可能一腳踩空造成危險。另外,不能隨手往陽臺外、窗戶外扔東西,因為高高落下的硬物極有可能砸傷毫無防備的過往同學或者行人,造成意外傷害。

  4、校內勞動守紀律,擦門擦窗要小心。

  在校內勞動時,我們要遵守勞動紀律,不能邊勞動邊玩耍,特別是使用勞動工具時嚴禁嬉戲、追逐、打鬧,以免工具傷人。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擦高處的門和窗戶時,更要注意安全,不能為了把門擦乾淨就墊好幾張凳子,也不能為了把窗擦乾淨就將身體探到窗戶外面,這樣,實在是太可怕了。

  四、校內活動時致意外傷害後如何自救互救?

  同學們,如果你或者你的同學在校內活動時,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意外傷害事故,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下面教你幾招簡單的處理方法:

  1、 鼻子出血不要慌,塞入紗布就可行。

  2、 遇到扭傷或挫傷,馬上冷敷有成效。

  3、 遇到皮膚有擦傷,迅速止血很重要。

  4、 遇到骨折不亂動,放平傷者送醫院。

安全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滑梯。

  2、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滑梯易造成傷害,有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3、喜歡參與活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玩滑滑梯的圖片、室外滑滑梯、笑臉娃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玩滑滑梯嗎”?幼:(喜歡)師:“聽,玩滑滑梯那邊有個小朋友正在哇哇大哭呢,他怎麼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幼兒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瞭解不正確的方法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麼哭呢? 他是怎麼受傷的? 要怎樣才能安全的玩滑滑梯呢 ?

  教師:玩滑滑梯應注意不要擁擠,不要互相打鬧,不要做蝙蝠俠和怪動作,不要從滑梯板上往上爬、不要倒著從上面滑下來。

  3、教師結合圖片生動講解,學會正確玩滑滑梯的方法:

  玩滑滑梯前應怎麼做? 怎麼上樓梯?向下滑的時候應怎麼做?

  讓幼兒學會正確玩滑滑梯的方法。

  教師:玩滑滑梯前要排好隊,上樓梯時,兩手要扶好,一步一步往上走,向下滑時,先坐穩,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併攏,慢慢滑下來。

  4、透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瞭解所學的知識:

  遊戲:小衛士闖關,教師隨意點選圖片,小朋友進行搶答,判斷對錯,看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

  5、活動延伸:帶幼兒到室外玩滑滑梯,

  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為沒有違反規則的幼兒獎勵一個笑臉娃娃。

  四、活動結束

  1、

  2、

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後果,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裡。)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後來怎麼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裡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裡?醫生是怎麼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裡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裡。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裡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裡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裡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助我們。

  溫馨提示:

  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裡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擴充套件閱讀】

  具體內容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 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佈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穫、改進方法)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並掌握在上車時乘坐過程中及下車時的安全常識

  2、教育幼兒要注意安全,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乘汽車的經歷。

  2、 汽車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幼兒一起討論我坐過那些汽車?是和誰一起坐的?是怎樣乘坐的?

  2、幼兒看圖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3、 教師講述一件案例:有一個小朋友坐在他爸爸的小汽車裡,把自己的頭和手都伸到了窗外,手上還拿著槍在打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讓幼兒討論它的結果。

  4、 教師講解我們應該在乘車時要認真地坐在位置上,沒有位置我們應該雙手緊緊地抓住車上的扶手,或者抓住大人的衣服,不讓自己摔跤。坐在摩托車上也要注意安全,兩腳分開,雙手緊緊地抓住大人的衣服,這樣才能比較安全。

  5、 教師組織幼兒遊戲,"開汽車"。

  活動反思:

  今天下午我們班開展安全活動——《安全乘車》。在這個活動中,我透過讓幼兒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討論:乘車應注意什麼安全?由於這種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這一話題一展開討論,幼兒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紛紛說出自己的乘車經驗。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乘車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

  藉此契機,我利用幼兒的椅子,組織幼兒玩《安全乘車》的遊戲,我當司機,把幼兒的椅子排成兩排當公共汽車的座椅,遊戲時提醒幼兒乘車時應注意什麼安全,這樣的遊戲把幼兒的激情頓時提高起來。遊戲中,幼兒既體驗了與同伴遊戲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到乘車的安全,整個活動效果非常好。

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遊時的安全常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核心要素:遊玩時 應注意 跟爸媽 不遠離 陌生地 不亂去 為安全 要牢記

  活動準備:兔子頭飾 提前組織幼兒排練情景劇

  基本過程:

  (一)匯入活動:

  1、今天,我請來了兔媽媽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們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請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喔。

  2、邀請一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二)關鍵步驟:

  1、情境表演:

  兔媽媽帶兩隻小兔去森林裡採蘑菇。媽媽告訴孩子們一定要在自己身邊,不要獨自到危險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媽媽的身邊採蘑菇,小白兔悄悄地離開了。它只顧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後迷了路。兔媽媽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以後,我再也不離開媽媽了。”

  2、討論:

  (1) 兩隻小兔誰做得對?

  (2) 我們和父母出遊時應注意什麼?應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可透過遊戲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的禮儀教育。 例如: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幼兒在貓媽媽身邊說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因為小貓愛遊戲,悄悄走到外面去”小貓說完,輕輕離開媽媽,貓媽媽叫小貓,小貓快速回到貓媽媽身邊。

  2、帶領幼兒出遊,出遊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

  1、家長帶幼兒出遊前,給幼兒提出具體要求。

  2、出遊時,引導幼兒要注意安全,不獨自去危險的地方。

  注意事項:

  外出時,要讓幼兒活動在自己的視線內。

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食用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能細嚼慢嚥。

  2、知道吃東西時不嬉戲打鬧。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吃東西時不嬉戲打鬧,能細嚼慢嚥。

  2.難點:瞭解食用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1、小猴手偶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猴手偶,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邊操作手偶一邊說:我是饞嘴猴,剛從醫院出來,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進醫院了嗎?(生病了)

  (二)欣賞故事《饞嘴猴》

  分段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引導幼兒瞭解吃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

  提問:饞嘴猴吃花生時,發生了什麼事?

  小兔醫生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饞嘴猴吃果凍時,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兔醫生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饞嘴猴吃紅棗時,發生了什麼事?小兔醫生又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以小猴口吻進行小結:吃花生、瓜子、棗等食物一定要嚼碎了再咽;吃果凍時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請他們開啟果凍,注意不能吸食,用小勺舀著吃。幼兒吃東西的時候要專心,不說笑,不打鬧。

  (三)學說兒歌《嚼嚼碎》,鞏固幼兒正確進食的方法。

  小寶寶,真能幹,吃東西要嚼爛,不急不搶不說話,一口一口慢慢嚥。

  (四)活動結束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吃東西是一不注意很容易發生被嗆著、噎著的現象,造成嚴重後果,威脅生命和安全。為此,我們要讓幼兒瞭解進食時的注意事項,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食習慣。因此,開展了本次教學活動。

  小百科:

  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於是很多人覺得,連孔聖人都講究吃細糧精肉,那必是對的。其實,這先強調的是飲食過程中的從容,也是養生之必需。其次,在孔子的那個時代追求精細,也是一種合乎營養學的飲食平衡。

安全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火災的危害。

  2、懂得最基本的防火常識,學會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識,樹立消防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火象徵著溫暖、吉祥,象徵著喜慶。火為人類帶來了光明,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它可以毀壞物質財富,危害環境,使人傷殘甚至奪人生命,給人帶來巨大的災難。

  2、火災是無情的,火災的危害是驚人的。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珍愛生命,學會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識,樹立消防意識,才能遠離火災。

  二、教學內容

  1、瞭解火災的引起。

  火災的引起一般可以分為:生產和生活違章引起的火災;物質自然和雷擊引起的火災;違法犯罪和人為故意縱火引起的火災。

  2、火災雖然可怕,但有的火災是可以避免的。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從小事中注意,就可以做到:

  分別從家庭防火、校園防火、公共場所防火、森林防火四個方面和學生具體探討。先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在全班進行交流。

  (1)家庭防火要做到:正確使用液化灶、煤球爐;小孩在家不準玩火;正確燃放煙花炮竹;吸菸也是引發火災的一大隱患 。

  (2)校園防火要做到:不帶任何容易燃容易爆品到校園;不隨便亂動學校的電源和防火裝置;做完實驗要及時清理藥品,清洗儀器,離開實驗室不忘關掉電源。

  (3)公共場所要做到:不帶任何容易燃容易爆品和火種;不隨便亂動公共場所的電源和防火裝置;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4)森林防火要做到:不帶火種進入森林,不在森林裡野炊;看到有人在森林裡吸菸要及時制止。

  3、學會火災報警

  議一議:如果你發現火災該怎麼做?

  A、立即離開火災現場

  B、撥打火警電話:119。報清地址、起火原因、火勢及報警人和聯絡電話。

  4、逃生與自救常識:

  如果你困於火海,你該怎樣進行自救與逃生呢?

  A、學生先主動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逃生與自救知識。

  B、師小結逃生與自救常識。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你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