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彙總7篇

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彙總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全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全教案 篇1

  一、 活動名稱:

  紅燈停,綠燈行

  二、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三、活動準備:紅綠燈圖片、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提問:

  ①這是哪裡?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②上面的白線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2、出示紅綠燈圖片提問:

  ①這是什麼?你們在哪裡見過它?

  ②它有什麼作用呢?

  3、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4、教師小結

  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

  5、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安全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

  2、初步瞭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有關防範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生命安全高於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問題。

  組織學生觀看安全教育專題片中學生游泳的畫面。 學生討論:在游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總結:

  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展示相關溺水事故新聞、圖片,組織學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教師作總結。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

  三、教育學生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學生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1、大聲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聲呼喊,儘量引起大人注意,請大人開展營救。

  2、簡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員講清落水人數、地點,便於開展營救工作。

  3、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五、課堂總結

  1、同學們小結:

  透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裡,希望同學們透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安全教案 篇3

  時間:20xx年4月6日星期五 主講人:彭向慈

  主題:雷擊的預防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哪些場所和行為容易發生雷擊災害;

  2、透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雷電發生前後的注意事項

  教學過程:

  一.雷雨天易發生雷擊的場所

  (1)地勢較高處的地方。

  (2)無防雷設施的地方。

  (3)離高大樹木、電線杆等物體很近的場所。

  (4)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樹林的邊緣。

  (5)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6)水管、煤氣管、電力裝置、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7)孤立的煙囪或大樹。

  (8)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等。

  二.雷雨天易引發雷擊的現象有

  (1)大開門窗,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

  (3)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撥打、接聽電話。(4)用噴頭洗澡。

  (5)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6)進行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戶外活動。

  三、如何預防雷擊災害

  1、雷雨天氣時,要注意關好門窗。

  2、雷雨天氣時,最好把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源插頭。

  3、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關閉手機,更不能接打電話。

  4、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等,遠離帶電裝置,不要赤腳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洗澡。

  6、立即尋找避雷場所,可選擇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等處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併攏,雙手抱膝,儘量降低身體重心。

  7、如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爬行的感覺,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按上一條要求,做好防雷擊動作,並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樹林的邊緣。

  9、不要待在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氣管、電力裝置、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11、不要躲進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裡。

  12、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13、應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戶外活動。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15、高壓電線遭雷擊落地時,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心地面“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併攏,跳著離開危險地帶。

  教學目標:

  1、 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 透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瞭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影片資料,提問:‘這是什麼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麼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 學生先就自己瞭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後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 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xx℃,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的危險?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 教師小結:“雲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透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 瞭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後果你想到過嗎?當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 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瞭解和認識。

  (3) 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 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透過學習瞭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 學生交流收穫。

  四、野外預防雷擊

  1、 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2、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1)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 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並說明理

  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 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麼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

  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 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後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影片,並結合影片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安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外出遊玩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2、 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

  3、 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教學難點: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教學準備:書中插圖或有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板書課題

  二、問題式教學

  1、外出遊玩是一個什麼大問題?(不容忽視的問題)

  2、外出遊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不坐運營車 不乘陌生熱的順路車)

  3、外出遊玩如何注意飲食衛生?(不吃 不隨便採摘 )因頭伸到車窗外等

  4、如何注意天氣變化 ?天氣預報(看所要去旅遊的地區的.天氣情況)

  5、外出野營時要注意什麼?

  6、活動中有什麼要求 ?(結伴而行 穿統一服裝)

  7、在山區 、湖泊等地點旅遊要注意什麼?衛生知識等。

  教學過程:

  一、錄相或小品匯入

  暑假,小強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後天要出發,今天正準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藥,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乾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並儘量帶得少而精,然後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後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 外出旅遊有哪些安全隱患

  1、 錄相中小強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

  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遊。

  2、他們還會提醒小強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然後交流:他們會提醒小強,外出旅遊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遊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徵得同意後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 擬定一份遊安全提醒小貼士

  1、 暑假裡,同學們可能會出門旅遊,可能會去遊山、也可能會去玩水、有可能會去大城市、也可能去沙漠、草原、高原等地方。現在有幾處景點可供選擇,請各小組選定一個你們可能去或喜歡去的地方,然後來領取該旅遊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遊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準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 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 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五年級了,也是個大孩子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準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準備些什麼?”“……”“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以前你出門老讓我們擔心,二年級時你很調皮,要出門了很高興,臨行前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結果剛出門就生病了,還有一次居然丟了自己,把我們嚇死了,那麼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麼?”“……”

  四、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鐘

  1、 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遊圖片

  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 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對照自己出遊的情況談談收穫

  五、安全牢記心中

  外出旅遊須注意,健康安全放第一。

  衣服裝飾要舒適,常備藥品需帶好。

  成人相伴更安全,聯絡電話要記好。

  交通法規嚴遵守,爬山涉水需謹慎。

  如遇困難別慌張,相關人員可求助。

  安全第一記心中,旅遊才能得快樂。

  作業設計:

  一)判斷無名果不能吃

  1旅遊可以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 ×)

  2旅遊可以採摘山中的野果 (×)

  3旅遊要注意天氣變化 及時收看天氣預報 ( √)

  二)選擇學生活動

  1有急事撥打( )談談自己旅遊

  A 110 B 100的好經驗

  2旅遊可( )

  A 單獨而行 B 結伴而行

  四、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⒈ 注意交通安全

  ⒉ 注意飲食衛生

  ⒊ 注意天氣變化

  ⒋ 準備充足用品

  ⒌ 不單獨行動

  ⒍ 不攀爬危險地段

  [效果考查]說一說,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學生自由彙報。

  板書設計:

  外出遊玩注意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 注意飲食衛生

  注意天氣變化 準備充足用品

  不單獨行動 不攀爬危險地段

安全教案 篇5

  一、班會目的:

  1、知道食品衛生與飲食安全相關知識。

  2、瞭解在學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班會形式:

  以問答競賽遊戲為形式,分競賽小組為單位。

  三、班會前準備:

  1.讓學生查閱食品衛生方面的資料,以備小組交流,做好參賽準備。

  2.選定主持人和參賽隊員,搞好舞臺佈置。

  3.黑板上書寫“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八個美術字。

  四、活動過程:

  (一)班長宣佈“食品安全主題班會“開始,宣讀競賽規則,請主持人上場。

  主持人:喜歡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興的同時卻忘記要看看食品是否過期,是否變質,因此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請同學們在享受零食時記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朽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從食品標籤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主持人:下面進行第一個環節

  (二) 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知識競賽。(必答題)

  大家按小組進行各輪比賽,第一、二組為蘋果組,第三、四組為荔枝組。下面開始第一回合的比賽。這個回合是必答題,每道題目都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個小組回答一道題目,答對加一分,答錯不扣分。

  1、 綠色食品指什麼食品?

  A、蔬菜和水果

  B、綠顏色的食品

  C、安全無汙染食品

  D、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蘋果

  C、麵包和牛奶

  D、饅頭和豆漿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賽就到此結束,看來戰況還滿激烈喔!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比分。

  (二) 搶答題

  主持人:下面要進行第二輪的比賽,同學們加油呀!這一輪的比賽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回答,同學們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問完題目後,就可以回答。

  1、發黴的花生能吃嗎?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

  3、泡麵是不是可以作為主食?

  4、我們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

  5、能空腹喝牛奶嗎?

  (三) 辯論題

  小組討論,並派一個代表說出你們的意見和結論。說得最好的小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主持人:餐廳、飯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膠餐具利弊談。

  答:利:衛生,不易傳染各種疾病。

  弊:塑膠餐具不易處理,造成“白色汙染”。一次性筷子浪費大量木材,長此以往,將會破壞森林,破壞生態環境。

  結論:弊大於利、應停止使用。

  主持人:好啦,比賽到這裡結束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組的積分。

  (四)《食品衛生安全童謠》(大家一邊拍手一邊念)。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從口入危害大。

  良好習慣要養成,食品挑選切注意。

  “三無”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質在其中。

  小攤小販莫相信,衛生更是談不上。

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預防溺水的相關知識。

  2.增強安全意識,預防溺水事件發生。

  活動準備:自制課件, 游泳的圖片,兒歌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談話匯入,“你喜歡游泳嗎?”

  二、瞭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播放課件,請幼兒安靜觀看。

  討論:剛才在片中你看到了什麼?(別人發言時,要安靜傾聽)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三、看相關圖片,體會失去孩子後父母的悲痛

  討論: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四、複習兒歌,更進一步知道安全游泳的重要性。

  五、教育學生如何預防溺水,“在游泳時我們應該怎麼做?”請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家人的帶領下去游泳。要聽大人的話。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學生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1 、大聲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聲呼喊,儘量引起大人注意,請大人開展營救。

  2、簡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員講清落水人數、地點,便於開展營救工作。

  3、只要有其他方法將溺水者拉到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當然,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在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

  4、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甦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後,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後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採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要播放影片,可以讓幼兒更直觀的瞭解人工呼吸,可以請救生員或大人來做)

  反思:

  這節課選擇的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又快放暑假了給幼兒做一次安全教育,在上課時孩子們都發表了自己對安全游泳的觀點,加上中班時學過這一課,幼兒很感興趣。

安全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安全事故發生,促使我們加強安全教育讓幼兒瞭解一些危險因素,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安全知識,知道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知道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透過活動,培養幼兒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知道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

  難點:透過活動,培養幼兒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內容活動前帶幼兒觀察常見的交通標記和安全標記。

  2、材料:玩具電話兩部,民警幅帽一頂,兩面可用的紅綠燈標記牌,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小紅星若干。各種幾何圖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自由看《看圖認標記》、《看圖識字講安全》的圖書邊翻邊輕聲交談。玩自制的“交通棋”,教師與個別自我保護意識較薄弱的孩子談話,觀看幼兒園內的牆報:“請遵守交通規則”。

  二:基本部分,認識主要幾種標記

  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師:這是什麼標記?你在哪裡見到過這種標記了它表示什麼,提醒我們注意什麼?幼兒自由討論,最後讓幼兒知道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劇毒,危及生命,切不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師:這是什麼標記?哪些地方掛(畫)著這種標記?它表示什麼?出示一幅內容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並說出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哪些地方不應該放風箏。

  (3)防火標記師:這是什麼標記?平時小朋友應該怎樣防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講一些安全知識。如小朋友不能隨意玩火柴、打火機、不玩爆竹;不知己摸亂掀電器開關等等。當發生火災時要採取一些一些自救的方法。如:撥火警電話“119”,大聲喊“救火”或“救命”,通知大人前來救火;想方設法離開現場等等。玩“報火警”的遊戲。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麼地方發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人員立即發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徵刻後,開車返回,表示火已撲滅。

  (4)人行橫道師:這是什麼標記?在什麼地方有這個標記?它表示什麼?過與路為什麼要走人行橫道線?幼兒回答後,教師提醒幼兒要遵守交通規則,過與路要從人行橫道線上走,切不可亂。違反交通規則,就會闖大禍,組織幼兒玩“過馬路的遊戲”。玩法:一幼兒扮演民警站在十字路中心,指揮交通,部分幼兒扮司機部分幼兒扮行人過馬路,司機開車沿著向前行駛,眼看紅綠燈,隨燈開行或停下。遇紅燈停車時,行人邊念兒歌(小朋友,大步走,一走走到與路口,綠燈車開人停下,紅燈車停人快走)邊從人行道穿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