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題答案> 《出師表》習題精選【附答案】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

《出師表》習題精選【附答案】

  一、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涉罰臧②中道崩③以陛下④行陣和

  二、解釋下列加粗字詞的實詞。

  ①以先帝遺德()②引喻義()

  ③察納雅言()④性行淑均()

  三、為下列句子中的“以”選擇恰當的義項。

  A.用 B.以致 C.用來 D.因為

  ①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③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靈()

  四、下列句子讀法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諮臣/以當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D.親/賢臣,遠川。

  五、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師表》中揭示漢代興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師表》中寫出諸葛亮無意於功名的兩句話是_______

  ③《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六、對諸葛亮向劉禪上《出師表》的目的,有如下幾種看法,其中最正確的一種是()

  A.向劉禪表示自己對劉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寫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讓劉禪治理好國家,讓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計劃得以實現。

  C.讓劉禪做到親賢遠佞,修明政治。

  D.此“表”開頭就寫蜀國形勢危急,讓劉禪修明政治,治理好國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國的危難。

  七、翻譯重點段落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諸葛亮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提出這三條建議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全文來看,諸葛亮向劉撣提出的三條建議,他反覆強調的是哪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後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①(pǐ)②(cú)③(wèi)④(mù)

  二、

  ①發揚光大②不恰當③賢德的進柬④善良平正

  三、

  ①(C)②(B) ③(C)

  四、(C)

  五、

  ①答: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次後漢所以傾頹也。

  ②答: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③答: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六、B

  七、

  希望陛下把討伐逆賊、興復漢室的重任交付給我,如果我沒有完成任務,那就治我的罪,來祭告於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提出足以發揚先帝美德的諫言,那就責罰攸之、費禕、董允等人在這方面的`疏忽與怠慢以顯示他們的過錯;(同時)陛下也應該親自多加考慮,來(向他們)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採納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詔。(為此)我就受恩不淺,感激不盡。

  1.三條建議:(1)建議陛下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們的精神,廣開言路;(2)宮廷和丞相府是一個整體,裡面的人都是國家官員,對他們實行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應當用一個標準,嚴明賞罰;(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即親賢遠佞。

  目的:上面這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都是為了出師。只有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可以後顧無憂,專力伐魏。

  2.反覆強調的是“親賢遠佞”,因為只有做到親賢遠佞、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於忠奸不分,賞罰不明。作者以先漢、後漢的歷史事實說明了親賢遠佞的利弊,促使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3.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託,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聖聽”之前,“宜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諮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三處,或表忠誠,或表心願,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無動於衷了。總之,“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4.賢臣——穩定政局,提興德之言

  後主——親近賢臣,聽取他們的“興德之言”,賞罰分明,以保持國內政局分明